新闻传媒
搜索文档
更多原创,更多精品,南方报业重点打造20个新媒体IP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2:07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IP战略 - 公司启动系统性变革 重点打造20个新媒体IP 涵盖社会热点 产经重点 国际爆点 文旅视点和民生关注点五大领域 [1] - 实施"一IP一策"个性化策略 培育精品栏目 强化用户链接 扩大传播效果 延续2016年"主流网红"培育工程的成果 [1] - 已成功孵化"南方名医帮""武松来了""防务指南""深圳大件事"等标杆IP栏目 未来将加强原创优质内容输出 [1] 国际视野类IP布局 - "观天下"聚焦全球热点事件 提供国际格局的深度解析 强调专业视角穿透表象 [4] - "知世分子"升级为3.0视频节目 解读全球安全与文化密码 构建国际评论品牌 拓展海外政学资源 [53] - "问答中国"联动全球网络大V 通过出镜调查报道回应境外关切 突出中国方案与广东实践 [59] 政经财经类IP矩阵 - "聊点'政经'事"立足广东解读全球政经热点 专业分析经济趋势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9] - "财知道"聚焦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 采用通俗化案例解读 推动财经知识普及化 [12] - "政观广东"以全新视角观察本省政经 提供深度解读与决策参考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4] 文化民生类IP创新 - "岭南山海志"融合地理历史人文视角 通过动画手段制作系列广东形象宣传片 [18] - "有点艺思"输出文化名人观点 包含鲜活生猛的文化点评与个性观点 [15] - "第二课堂"构建青少年成长平台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覆盖知识传播与实践体验 [62] 舆论引导类IP特色 - "头啖汤"实现快评 图评 声评 视评四评联动 目标达成"三秒抓人 十秒共鸣 半小时发酵"传播效果 [47] - "南都即时"以速度为核心竞争力 提供突发事件的事实增量 实现首发快讯与深度调查 [56][58] - "兴农评"专注三农领域 及时回应涉农热点 在舆论引导中传递正能量 [50] 理论传播类IP突破 - "悦理轩"采用清新活泼的文风 通过理论文章与视频拉近党的创新理论与读者距离 [41] - "粤论粤明"用短实新文章阐释高深理论 实现思想传播的鲜活转化 [31][43] - "高质量发展聊一聊"将宏观主题转化为视觉语言与百姓语言 兼顾全局观与接地气表达 [21]
聚合优化 在地深耕 共建共享——南方报业全面启动系统性变革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2:01
系统性变革启动 - 公司推出20项改革计划及56条具体举措,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并强化用户服务 [1] - 未来三年将以南方日报、南方+、South为旗舰,聚合优化传播平台和新媒体IP,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传播阵地 [1] - 目标打造内容生产传播和全媒体人才"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巩固广东传播主平台及大湾区外宣旗舰地位 [1] 平台与内容优化 - 坚持扎根广东、深耕湾区、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战略定位,突出四个维度改革(自我革命、用户服务驱动、体制机制改革、传播效果评价) [3] - 巩固"四个一体化"融合机制(内容生产、传播运营、技术支撑、经营统筹),强化精品内容生产 [4] - 旗下各媒体差异化定位:南方日报强化头版引导,南方杂志聚焦党建传播,南方网主攻政务新闻,南方农村报服务"三农",南方周末打造知识产品线,南方都市报深耕深度报道 [4] 新媒体矩阵升级 - 南方+客户端定位为广东传播主平台,强化民生服务 [4] - GDToday升级为South客户端,打造大湾区对外传播旗舰 [4] - 南都新闻与N视频合并为南都N视频客户端,提供民生类、年轻态内容 [4] - 首批推出15个融媒工作室及20个新媒体IP(如南方读+、观天下等),覆盖教育、健康、国际报道等领域 [5] 评论与舆情管理 - 构建"南方评论高地",整合24个视评栏目及评论IP(如粤海听风、方舟评论)聚焦社会热点 [5] - 联动南方+、南方网、南方都市报的辟谣栏目(如"捉谣记""AI破谣局"),构建广东网络辟谣主平台 [5] 区域化服务拓展 - 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区域,构建"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服务格局 [6] - 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打造"+游广东""在+上课"等实用平台,连接政府与用户 [6] - 建设"粤政通"政民互动平台及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融入五级区域发展 [6] 技术驱动与开放生态 - 建强南方智媒云技术底座,推出南方AI智能体工具,打通三级融媒体资源 [7] - 运用AI创作沉浸式短视频及百部微短剧,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7] - 开放协同生产模式:专业记者+职业写手+AI写作,联合用户共建内容(如组建群组、兼职评论员队伍) [8]
全面启动!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未来三年要干这些大事……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36
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战略 - 公司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媒体系统性变革,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传播效果评价体系[2] - 未来三年锚定打造"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目标,2025年完成报刊网端优化调整,2027年实现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成熟完善[9][10][11] - 成立推进系统性变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集团变革推进机制,确保任务落地实施[13] 媒体矩阵重构 - 构建"1+4"超级传播矩阵(南方+客户端和South、南都N视频、南方周末、粤学习客户端),形成"众星捧月"效应[10] - 南方+客户端定位广东传播主平台,South打造大湾区对外传播旗舰媒体,南都N视频聚焦民生类视频化平台[10] - 精简整合新媒体账号,重点培育千万级、百万级大号[10] 垂直领域深耕 - 《南方日报》强化党报定位,《南方》杂志打造全国省级党刊第一方阵,《南方农村报》专注三农服务,《南方都市报》建设新型都市媒体[6][9] - 首批成立15个融媒品牌工作室,如"南方读+"工作室采用跨媒体团队运作模式[20][22] - 重点打造20个新媒体IP包括"观天下""产业麻辣烫"等垂直领域内容[22] 技术赋能与用户服务 - 建设南方智媒云技术底座,推出"南方AI智能体"等智能工具,推进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16][17] - 实施"直链受众计划",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区域,构建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服务格局[16] - 建立智能协同稿件库和统一用户数据库,实现内容共享与精准用户画像[20] 经营模式创新 - 拓展"媒体+园区""媒体+农文旅商"等多元化经营,建立融合经营机制[21] - 实施项目协同共享机制,通过协同创收做大增量并降本增效[21] - 构建"专业生产+开放生产+智慧生产"的内容生态,吸引用户参与内容创作[17][22]
新闻不等于传媒,它从来就是奢侈品
虎嗅APP· 2025-07-02 18:47
传媒行业内容分类 - 内容产品可分为三类:严肃专业新闻、谈资新闻、非新闻内容 [2][3] - 严肃专业新闻以财经、科技、商业等领域为主,理解门槛高且受众窄,如彭博社 [2] - 谈资新闻包括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兼具流量价值和社会价值 [3] - 非新闻内容涵盖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杂志等,时效性较弱 [3] 内容需求结构 - 内容需求量呈现严肃专业新闻<谈资新闻<非新闻内容的特征,且存在数量级差异 [4] - 严肃专业新闻体量不到谈资新闻的零头,谈资新闻体量不到非新闻内容的零头 [5] - 人性驱动对非新闻内容和谈资新闻的需求更大,严肃专业内容天然窄众 [5] 传统媒体时代特征 - 前互联网时代媒体本质是"渠道为王",牌照等于渠道 [6] - 媒体依靠非新闻内容盈利,但工作人员多为新闻从业者 [6] - 新闻系毕业生可享受媒体平台的流量红利,无论是否从事新闻工作 [6] 互联网对传媒行业的颠覆 - 互联网使新闻媒体牌照和渠道解耦,渠道权力转移至互联网平台 [7] - 新闻机构只能赚新闻的钱,无法再赚渠道的钱 [7] - 互联网平台营收达到传统媒体时代不可想象的水平 [8] 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 发行物理成本降至接近零,人人皆可为媒体 [9] - "谈资新闻"生产去机构化趋势明显,非机构生产内容更受市场欢迎 [9] - 社会新闻"第二落点"深度报道大幅萎缩,机构媒体王牌效应减弱 [10] 发行机制变革 - 互联网信息分发机制使大流量内容对小流量内容形成更强碾压 [11] - 过去"捆绑发行"模式让严肃专业新闻可搭便车,现在变为"单条"传播 [11] - 情绪化内容传播力远超客观专业内容,导致严肃新闻领域被饭圈化内容取代 [12] 历史视角 - 新闻在近代史上只是精英阶层的消费品,传媒大众化依赖非新闻内容填充 [13] - "传媒黄金年代"盈利主要来自非新闻内容,而非新闻本身 [13] - 互联网时代"非新闻内容"和"新闻内容"的收益差距被空前放大 [13] 行业本质 - 新闻从来就是奢侈品,真正从事新闻需要耐得住寂寞 [14]
新闻不等于传媒,它从来就是奢侈品
虎嗅· 2025-06-30 17:38
传媒行业内容分类 - 内容产品分为三类:严肃专业新闻(如财经/科技/商业)、谈资新闻(如社会/娱乐/体育新闻)、非新闻内容(如影视/综艺/生活信息) [4][5] - 需求比例呈现数量级差异:严肃专业新闻<<谈资新闻<<非新闻内容,彭博社用户仅占极少数 [6][7] - 谈资新闻中的社会调查报道曾为媒体"皇冠",如《南方周末》头版头条 [5][14] 传统媒体时代特征 - 机构媒体黄金年代本质是"渠道为王",牌照等于发行渠道(报纸/广电需国有牌照) [8][9] - 媒体营收主要依赖非新闻内容:电视台70%以上时长播放电视剧/娱乐节目,都市报靠生活服务信息 [8][9] - 内容捆绑发行机制使严肃新闻可搭便车,如报纸用谈资新闻引流 [15] 互联网时代变革 - 渠道权力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微信/抖音/B站),传统媒体仅湖南卫视通过芒果TV保留自有渠道 [10][12] - 发行成本归零导致内容生产去机构化:B站百大UP主主导非新闻内容,自媒体在严肃新闻领域不逊机构 [13] - 单条传播机制放大马太效应:情绪化内容传播力>>专业内容,政经新闻出现饭圈化现象 [16]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社会新闻生产链条断裂:社交媒体"第一落点"影像取代记者现场调查,"第二落点"深度报道萎缩 [14] - 内容分发从去中心化(如《读者》与《南方周末》受众分离)变为统一流量池竞争 [15] - 非新闻内容与新闻内容收益差距空前扩大,市场机制加剧专业内容边缘化 [17] 历史维度观察 - 新闻始终是窄众产品:近代报纸受众比例≈现代彭博机用户比例,大众传媒依赖非新闻内容填充 [17] - 传媒黄金年代盈利核心实为非新闻内容,新闻从业者收入历来低于娱乐内容生产者 [17][18]
幸运的“三叶草”,请来领取你的“迪士尼入场券+泡泡玛特盲盒”豪华大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20:34
品牌转型与用户互动 - 每经影视公众号正式更名为"消费物语" 标志着品牌从专注影视内容向消费领域拓展 同时保留深度调查和行业分析的特色 [1] - 公司通过留言互动活动"宠粉" 邀请读者分享与品牌的相识故事或未来期许 活动时间为6月18日至6月22日 根据点赞数量选出25位幸运读者赠送礼品 [1] - 品牌转型后定位为"消费搭子" 聚焦人间烟火中的消费现象 包括高端消费如2万元冲锋衣和性价比消费如1.28元咖啡 覆盖多元消费群体 [1] 用户忠诚度与内容价值 - 用户数据显示高粘性读者群体 例如读者"三叶草"关注8年留言35次 "又眠秋雨"关注7年留言38次 "黑凤梨"和"细嗅蔷薇"均关注8年 反映品牌长期积累的忠实用户基础 [1] - 深度内容产生持久影响力 2017年9月4日发布的《战狼2》贴片广告调查报道(涉及30亿映前广告市场)在八年后仍被读者准确记忆并引用 体现深度调查的长期价值 [1] - 读者反馈显示品牌内容具有行业教育意义 例如帮助用户从"看客蜕变为清醒的观察者" 解读文旅神话泡沫和消费溢价背后的社会焦虑 [1] 行业挑战与坚持 - 影视内容行业面临多重压力 包括流量平淡、商业变现困难、短视频竞争加剧以及影视资本从十年前热潮转为当前冷淡 公司曾数度萌生退意但坚持365天日更十年共3650天 [1] - 品牌强调深度内容的价值超越短期流量 认为读者十年陪伴织成的信任比2万元冲锋衣更贵重 比1.28元咖啡羊毛更暖人 使坚持具有具象意义 [2] 活动奖品与用户参与 - 奖品设置覆盖多元消费场景 包括特等奖上海迪士尼乐园一日游入园券1张+泡泡玛特盲盒1套(1人) 一等奖腾讯视频VIP年卡+QQ音乐豪华绿钻年卡(3人) [3] - 其他奖品包括猫眼电影票兑换券(价值70元/张)、达美乐比萨代金卡(价值88元/张)、星巴克饮品券、霸王茶姬饮品券和瑞幸礼品券 总获奖人数25人 [4][5][6][7][8] - 用户参与热情高涨 例如读者"灯火摇曳"关注6年留言6次 表示深度解析与前沿资讯使其成为忠实读者 品牌回复强调不离不弃的陪伴价值 [6]
北京四中学子沉浸式体验记者职业魅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13 10:41
传媒行业现状与转型 - 智能手机普及导致阅读习惯碎片化,短视频和图文内容更受欢迎 [2] - 公司搭建"1+2+20"内容传播与分发体系,进行精细化分工以适应受众需求 [2] - 传统报纸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正面临转型挑战与创新 [2] 内容生产与传播创新 - 新媒体内容创新强调对生活观察与人文关怀的深度挖掘 [2] - 公司通过全媒体平台展示亮眼数据,并推出创新实验组的视频内容 [2] - 剪映软件的使用技巧被用于视频制作,包括关键帧操作、音乐添加、颜色调整等 [2] 媒体行业人才需求 - 新媒体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运营自媒体账号以积累经验 [2] - 熟练的技术掌握是高效完成排版等媒体工作的关键 [2] - 媒体行业对新闻语言的严谨性和真实性有严格要求,容不得一点错误 [2] 媒体社会价值 - 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对真相的追寻与对社会的责任 [3] - 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兴线上媒体,媒介形态变化但核心价值不变 [3]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的提示性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13 07:05
股权划转基本情况 - 新华通讯社拟将其持有的新华网51%股份(264,679,740股)无偿划转至全资子公司新华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华投控),划转后新华投控持股比例升至61.42%(318,779,610股)[2][4] - 本次划转已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及财政部批复,尚需上交所合规审查及中登公司过户登记[3][4] - 划转协议签署于2025年6月12日,完成后新华网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华投控,实际控制人仍为新华社[4][8] 股权结构变化 - 划转前:新华社持股51%,新华投控持股10.42%(含质押专户5.21%)[5] - 划转后:新华投控持股61.42%,成为单一控股股东[6][8] 划转双方信息 - **划出方新华通讯社**:国务院举办单位,注册资本173,808万元,主营新闻信息采集发布及国际交流[6][7] - **划入方新华投控**:注册资本10.1亿元,成立于2012年,经营范围涵盖资产经营、股权投资及文化服务[8] 协议核心条款 - 不涉及职工安置及债权债务转移,相关权益仍由新华网承继[9] - 股份交割以证券登记机关变更登记为准,违约责任适用《民法典》[9][10] - 合同生效需经有权机关批准,若未获批准则自动解除[10] 承诺事项 - **避免同业竞争**:明确"新华网xinhuanet"为唯一国家级新闻门户,承诺不从事竞争业务[12][16] - **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公允性,禁止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3][18] - **保持独立性**:保障新华网在资产、人员、财务等方面的独立运作[15][19] - **约束措施**:若违约需赔偿损失,违规收益归新华网所有[20][21] 对公司影响 - 控股股东变更不影响实际控制权,符合免于要约收购条件[2][22] - 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中小股东利益未受损害[22] 后续事项 - 需完成上交所合规审查及股份过户登记[23] - 公司将及时披露收购报告书及法律意见书等文件[23][24]
消费降级?NO!阅读体验升级UP!
第一财经· 2025-06-05 19:14
618阅读升级计划 - 核心观点:倡导消费升级而非降级,强调通过精准投入提升阅读体验价值 [1] - 爆款新品推荐:数字内容+纸质期刊组合套餐,原价¥480立省¥480,主打沉浸式阅读体验 [2] - 深度报道期刊:原价¥480立省¥171,提供每月深度内容与精致排版服务 [4] - 新一线城市报告:原价¥48立省¥8,《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覆盖337个地级市,评估商业资源/城市枢纽性等5大维度 [6] - 月度会员体验:立省¥18,提供第一财经精华内容+纸刊组合 [18] - 商业洞察合集:原价¥500立省¥202,收录2019-2022年第一财经名记者专栏评论,分析重大商业事件与行业趋势 [19] - 投资经典书籍:原价¥498立省¥200,《穷查理宝典》收录查理·芒格20年投资哲学与演讲 [21] 城市发展研究 - 历史维度:中国城市演变从军事防御(长安、邯郸)到商贸中心(洛阳、扬州),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因贸易繁荣形成规模 [7] - 评估体系:新一线城市排名基于商业资源集聚度、新经济竞争力等指标,反映区域经济活力 [6] 大模型人才竞争 - 行业趋势:2025年大模型技术公司如DeepSeek推动推理效率优化,引发AI人才争夺战 [14] - 招聘数据:阿里巴巴2026届春招开放3000+岗位,AI相关占比近50%,阿里云部门AI岗位超80% [14] - 专项计划:字节Top Seed、腾讯音云计划等针对大模型技术人才设立高门槛招聘通道 [14] 儿童教育创新 - 社区实践:成都玉林东路社区通过5000份档案构建儿童保护网络,上海"欧乐游乐场"以自由游戏探索儿童天性 [8] - 性教育需求:家长对6-8岁儿童性教育存在认知误区,社区讲座提供专业指导 [11] 文娱行业观察 - 内容瓶颈:多平台剧集数量增长但爆款稀缺,缺乏全民热议的出圈作品 [12] 周边产品推广 - 功能性背包:主打防水设计+多口袋收纳,适配户外旅行场景 [24] - 联名周边:第一财经蓝防晒伞融合招财宝IP,强调实用性与品牌元素 [25]
纽约时报首涉生成式AI授权 内容入亚马逊AI平台与多场景应用
快讯· 2025-05-29 21:00
核心观点 - 纽约时报与亚马逊达成生成式AI内容授权协议 首次涉足该领域 [1] - 授权内容涵盖新闻文章及旗下NYT Cooking和The Athletic的素材 [1] - 亚马逊计划将内容应用于智能音箱Alexa及专有AI模型训练 [1] 合作细节 - 财务条款未披露 但标志着纽约时报在AI内容商业化的重要突破 [1] - 此前纽约时报曾因版权问题起诉OpenAI和微软 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数百万篇文章 [1] 应用场景 - 亚马逊AI平台将整合纽约时报内容至多客户体验场景 [1] - 具体应用可能包括智能音箱交互界面和AI模型训练数据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