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
搜索文档
易周资讯2025(8.18—8.24)|关注行业动态,掌握前沿资讯
搜狐财经· 2025-08-25 21:56
数字人社 - 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新增3种情形并增加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和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类申请渠道 自9月1日起实施[2] -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社保卡覆盖率达98.9%[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强调强化标准引领和产教融合以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3][6] 数字医保 - 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加速 全国22个省级医保部门开展软件部署工作 其中17个已完成部署并具备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能力和省级平台端影像跨省调阅能力 已归集医保影像云索引数据累计1848.3万条[5][6][7] - 国家医保局发布物理治疗类、消化系统及疝甲乳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 旨在提升诊疗质量和计价收费规范性 此前已出台放射检查等30批立项指南[3][4] - 国家医保局举办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培训班 强调按照独立险种和统一规范原则建立统筹城乡制度框架并强化数字化技术赋能管理服务[3][8] 数字医疗 - 国家卫健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完善服务体系及加强耳科疾病规范诊疗等任务[3][13] - 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578万人 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8.2万人 每千人口医师数达3.61人[9] - 6部门联合印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 从提高全人群签约服务感受度等3方面提出10项措施[3][13] 数字科技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要求服务提供者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示标识 同时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10] - 国家数据局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 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3][11][15] - 前7个月数字新消费蓬勃发展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80.8%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1%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18.9%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即时零售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1][12]
重庆:举报骗保行为,最低奖励标准从500元涨至2000元
新京报· 2025-08-25 16:24
医保基金监管政策调整 -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与财政局联合发布通知 将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举报奖励最低标准从500元提升至2000元 [1] - 新规依据《重庆市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修订 最高奖励金额维持20万元不变 [1] - 政策调整于2025年8月8日正式实施 奖励金额按涉及违法违规金额比例计算 [1]
宁夏工伤参保单位增至7.27万余户参保人数突破153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8:43
核心观点 - 宁夏工伤保险事业通过党建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参保扩面 风险防控 服务优化 跨省结算和基金监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2] 参保扩面 - 工伤参保单位增至7.27万余户 参保人数达153.62万人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02.41% [1] -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者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宣传 建筑工人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 [1] 风险防控 - 党员骨干深入矿山 化工 建筑等高危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专业培训 [1] - 2024年工伤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9.1% 事故总数减少至9318起 [1] 服务优化 - 推动23项工伤业务"一网通办" 办理时限平均缩减50% [2] - 为老年 残疾等特殊群体推出"代办帮办"服务 全年累计培训经办人员1.2万人次 [2] 跨省结算 - 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域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 - 内蒙古来宁务工人员可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直接结算 [2] 基金监管 - 构建"四位一体"监管体系 开展"基金安全巩固年"行动 [2] - 今年上半年基金收入5.22亿元 累计结余7.57亿元 静态支付能力保持在10个月以上 [2]
西藏将追加约20亿元推出“民生礼包”
新华网· 2025-08-18 21:06
财政投入 - 西藏自治区在2024年预算安排148亿元支持28件民生实事基础上新增投入资金约20亿元追加实施十件民生实事 [1] - 2021年至2024年西藏民生支出总规模达8601亿元年均增长13.4% [1] - 2024年西藏民生支出达245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4%创历史新高 [1] 民生政策覆盖范围 - 十件民生实事涉及群众增收、养老托幼、医疗社保等领域包含5项机制政策、3项提标政策和2项一次性补助政策 [1] - 7项普惠性政策覆盖全体干部群众3项特殊关爱政策针对低收入困难群众和特殊贡献人员等群体 [1] 具体民生措施 - 建立新生儿免费医保机制、0至3岁育儿补贴机制及低收入困难家庭取暖补助机制等5项机制政策 [1] - 提高群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及高海拔地区干部职工体检和取暖补贴标准等3项提标政策 [1] - 为困难群众与特殊贡献人员发放补贴等2项一次性补助政策 [1] 民生投入持续性 - 西藏自治区每年将80%以上财力投入民生领域自2021年以来持续实施年度民生实事计划 [1]
“淄社保智算师”上线,智能化破解养老保险参保困惑
齐鲁晚报网· 2025-08-18 16:07
养老保险政策与工具 - 淄博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上线"淄社保智算师"应用程序 提供养老保险参保咨询和规划服务 [1] - 该工具面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 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如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 [1] - 应用程序可生成收益最大化的未来参保规划建议 已为部分参保群众出具分析报告并发送短信提醒 [1] 服务获取方式 - 收到短信的市民可通过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首页点击"淄社保智算师"悬浮窗口 输入四位数PIN码验证码查看专属报告 [1] - 未收到短信的市民可在同一页面点击"智算申请" 提交相关信息后获取个性化养老保险参保规划报告 [1]
我省推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上门办”服务
海南日报· 2025-08-18 09:40
服务政策 - 海南省儋州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推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上门办”服务,为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提供便利 [1] - 该服务主要面向患有重病、老年痴呆以及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旨在确保其能够按时领取退休待遇 [1] - 对于无法进行网上认证的高龄、病重、行动不便等特殊困难人员,可由关系人凭相关证明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预约上门认证服务 [1] 资格认证规定 - 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若为新办理待遇申领,应在申领待遇当月起12个月内进行一次资格认证,之后需在距上一次认证当月起12个月内再次认证 [1] - 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要求每6个月进行一次 [1] - 社保经办机构需对退休待遇领取人员进行生存状况确认,即领取待遇资格认证 [1]
刘世锦:要减少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形成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4:24
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 现阶段我国消费不足是一种结构性偏差 不论从国际比较、发展阶段还是消费结构来看 消费率均处于偏低水平 [2] - 消费不足主要体现在服务消费的不足 重点是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发展型消费不足 [2] - 消费不足最大的缺口在于农村居民 重点是近三亿农民工、近两亿进城农民工 [2] 终端需求概念 - 提出"终端需求"概念 即消费+非生产性投资 后者主要是与民生相关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2] - 过去相当长时间内 房地产和基建高速增长 从国际比较看 实际上存在着超前和透支的问题 [2]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问题 包括价格低迷、名义增长低于实际增长、债务负担重、城市白领阶层消费降级、产能过剩等 根源都指向终端需求不足 [2] 政策建议 - 要用抓投资的政策力度和资金投入去抓消费 减少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1][5] - 下一步应将减少消费比重的结构性偏差 如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 把消费占GDP比重提升合理水平作为稳增长的一项"硬任务" [5] - 对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 结构性改革措施 - 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新市民刚性住房为重点 着力解决住房结构性不足 [7] - 深化农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改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口养老金不足的缺口 制约着中国一半左右人口的消费增长 [7] - 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顺畅流动带动中国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9] 具体改革方案 - 通过5年时间逐步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养老金收入提升到1000元/月 [8] - 以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领取人数18039万人为基数 叠加每年新增人数计算 5年内 如这部分群体养老金收入增加到1000元/月 城镇职工养老金与城乡居民养老金差距倍数从15:1缩至3.5:1左右 [8] - 加快都市圈范围内的中小城镇建设 带动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通过提高城镇化的比例(达到75%以上)和质量 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 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 相应拉动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增长 [9]
理解社保严肃性,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共赢
环球时报· 2025-08-11 17:23
新规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任何形式的不缴社保约定一律无效 企业必须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保 [1] - 新规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1] 对劳动者的影响 - 不缴社保将导致劳动者丧失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基础保障 [3] - 目前中国灵活就业人员总量突破2亿人 普遍存在社保缺失或保障水平偏低问题 [3] - 部分青年群体对社保重要性认识不足 导致抗风险能力极度缺乏 [3] 对企业的影响 - 企业逃避社保缴纳将面临补缴费用 滞纳金和罚款等法律风险 [3] - 不缴社保可能导致人员流动频繁 增加招聘和培训等隐性成本 [3] - 社保缴纳是建立员工信任和归属感的基础 影响团队稳定性与工作效率 [3] 社会层面影响 - 大规模欠缴社保将削弱社会保障体系的互助共济功能 影响养老金发放和医保报销制度的可持续性 [4] - 逃避社保责任破坏公平市场竞争环境 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4] 政策支持措施 - 自2020年实施社保降费政策以来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1.8万亿元 [5] - 2025至2026年度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预计再减负约4800亿元 [5] - 平均每个参保职工每年可少缴纳社保费约1200元 [5]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需从战略视角保障员工权益 依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保 [5] - 平台企业应探索适配新就业形态的社保缴纳模式 履行法定责任与社会担当 [5]
广西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出台
广西日报· 2025-07-26 09:51
养老金调整方案 - 广西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自2025年1月1日起调整,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 [1] - 调整方案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1] - 定额调整部分为每人每月增加29元 [1] - 挂钩调整分为两部分:与缴费年限挂钩部分每满一年每人每月增加0.5元,与养老金水平挂钩部分按2024年12月应发基本养老金水平的0.65%增加 [1] 特殊群体倾斜政策 - 高龄退休人员倾斜:7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增加2元,每增长1周岁再增加2元,80周岁以上每增长1周岁额外增加1元 [2] - 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元 [2] - 企业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月应发基本养老金未达广西2025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的,不足部分予以补足 [2] 实施时间与范围 - 调整方案惠及2024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包括2024年12月核定并从2025年1月起发放的人员 [1] - 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将在2025年7月31日前发放到位 [1]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有力度有温度
人民日报· 2025-07-26 06:02
财政收支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3]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3] - 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但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 [3]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增长1.6%,31个省份中27个实现增长 [3] 财政支出重点领域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3] - 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 [3] - 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用于补充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 [4]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5] - 中央财政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 [6] 专项债券管理 - 上半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7] -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拓宽至22个行业,上半年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 [7] - 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90%,已使用1.44万亿元 [7] 国债发行情况 - 上半年共发行国债7.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 [9] -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进度同比加快18个百分点 [9] - 计划三季度发行一般国债46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11期次,合计57期次 [9] 消费品以旧换新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累计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10]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10] - 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