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
搜索文档
中国拼命建母港,邮轮却去了日本?
36氪· 2025-08-29 11:28
中国邮轮母港建设热潮 - 中国沿海城市掀起邮轮母港建设热潮 多地加速建设新航站楼和港口设施 如南通狼山国际邮轮港配备10万吨级码头 目标年游客吞吐量90万人次[1] - 厦门2024年接待邮轮31艘次 2025年预计翻倍至48艘次 母港航次超30个 投资7.3亿元的新航站楼可同时接待三艘大邮轮[4] -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加速建设 计划引入超20个亿元项目 重庆寸滩邮轮母港投资300亿元 目标成为全球最大内河邮轮起点港[6] 国际邮轮公司市场格局 - 中国大陆母港常态运营的外资邮轮公司仅剩两家:皇家加勒比16.8万吨海洋光谱号全年驻扎上海 MSC地中海邮轮季节性运营后调往日本横滨[8] - 公主邮轮、挪威邮轮、歌诗达邮轮等外资品牌尚未回归中国母港市场 将更多船期分配至日本横滨、神户、东京等港口[10] - 日本2025年邮轮恢复目标为250万访日邮轮旅客 2000靠泊航次 覆盖100个港口 2024年实际已达1923靠泊97港[11] 国内邮轮公司运营现状 - 中国二线城市母港航次主要依靠国产及中外合资邮轮公司支撑 包括爱达邮轮地中海号、魔都号 招商维京伊敦号 蓝梦之歌号等[11] - 2023年四季度天津邮轮母港完全由国内邮轮公司包场 成真邮轮梦想号密集运营天津-日韩航线 招商伊敦号运营多港口航线[13][14] - 国内邮轮公司在运力体量和品牌认知上取得进步 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差距 部分公司如招商维京将重心转向日本市场[15] 中日邮轮市场竞争差异 - 中国出境游恢复速度慢于预期 客单价和稳定性不如疫情前 日本则受益于日元贬值带来的性价比优势 入境游客持续攀升[17] - 国际邮轮公司选择靠港基于经济考量 注重船票销售和旅客消费能力 形成中国地方政府积极建港与国际公司偏好日本的市场落差[17] - 邮轮母港本质是城市品牌秀场 青岛等城市通过提升通关效率 准备现金支付 提供共享单车等方式优化国际旅客体验[19] 邮轮产业发展建议 - 邮轮产业是慢热型长期产业 需要持续打磨接待能力、岸上体验和服务细节 而非追求短期效益[22] - 建议通过与邮轮公司共建客源市场 与OTA平台合作开发"邮轮+目的地"过夜产品等方式提升竞争力[22] - 配套服务完善和旅客满意度高的港口将在国际航线恢复时获得优先选择 优质邮轮母港永远不嫌多[23]
深圳邮轮产业联盟成立
深圳商报· 2025-08-27 15:29
深圳邮轮产业联盟成立 - 深圳邮轮产业联盟于8月24日在深圳国际邮轮母港成立 大会主题为"邮梦深圳 链通全球" 旨在发挥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区位优势与创新活力[1] - 联盟由29家初始成员企业发起 业务领域覆盖邮轮设计建造 维修 运营 科技 金融等领域 构建了较完整的邮轮生态链[1] - 赤道基金和招商蛇口邮轮母港联合担任联席理事长单位 英威腾 华南建材等9家企业担任副理事长单位 华光船务 锐深科技等18家企业为成员单位[1] 联盟发展目标 - 推动邮轮产业与金融 科技 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 加强区域协同合作 促进国际航线在深布局[1] - 助力研发邮轮产业新技术 新产品及创新解决方案 推动产业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1] - 提升深圳企业在邮轮产业中的竞争力 标志着深圳邮轮产业进入协同发展新阶段[1]
暑期天津邮轮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再创新高
新华社· 2025-08-26 10:42
邮轮运营数据 - 8月23日单日两艘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近万人次 创天津港暑期新高[1] - 7月1日至今接待入出境船舶近40艘次 出入境人员约10万人次[3] - 今年以来天津口岸进出境游客超21万人次 含美澳蒙等国超1万名游客赴京津冀地区[3] 港口运营优化 - 采用分时段验放模式缩短步行距离 提升通道效率并缩短通关时间约一小时[5] - 开设特别通道服务老弱病残孕群体 上线自动巡检机器人强化安全闭环监管[5] - 边检站优化勤务模式保障高效通关 将持续聚焦邮轮产业与港产城融合发展[1][7] 区域经济战略 - 天津依托北方最大国际邮轮母港 以邮轮经济为抓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3] - 通过政策突破、产业生态及市场活力多维度发力 构建大消费格局[3]
美股异动 | 航空、邮轮股走高 挪威邮轮(NCLH.US)涨超6.4%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3:48
邮轮行业表现 - 嘉年华邮轮股价上涨超过5.6% [1] - 挪威邮轮股价上涨超过6.4% [1] - 皇家加勒比邮轮股价上涨超过4.7% [1] 航空行业表现 - 美国航空股价上涨超过6% [1] - 联合大陆航空股价上涨超过5.8% [1] - 捷蓝航空股价上涨接近7% [1]
沪深股指连拉阳线凸显中国资产价值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21:1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股指持续上扬 成交额屡屡突破万亿元大关 [1] - 市场火热态势由多重逻辑协同作用 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协同演进 以及全球背景下风险-收益-流动性三角平衡重新校准 [1] 宏观政策与产业发展 - 宏观政策持续加力提效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形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良性互动 [1] - C919大飞机商业运营满一周年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开启首航 [1] -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新三样"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维持两位数增长 [1]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允许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 北交所直联机制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跳过新三板层级限制 [1] 国际资本流动 -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投资者更加珍视确定性 中国因完整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成为资本避险选择 [2] -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市场化 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成熟 提供"低波动+中高回报"组合 [2] - 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 主权财富基金 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增配A股 [2] 居民财富配置 -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家庭财富结构从"储蓄为主"转向"多元配置" [3] - 高净值人群与中小投资者群体同步扩容 对优质权益资产需求增加 [3] - 科创板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促进"硬科技"与"小而美"企业竞争 北交所 新三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3] - 养老目标基金 公募REITs等创新产品丰富投资选择 [3] 资本市场开放 - 沪深港通 债券通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开放措施持续推进 [4] - QFLP QDLP试点扩容 外资独资公募 期货公司落地 [4]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 融资 储备中占比稳步提升 [4] - 中国式金融开放注重"安全可控+有序开放"平衡 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抑制顺周期波动 以制度型开放倒逼国内改革 [4]
康师傅少卖了11亿元:饮料、方便面都在跌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8:08
康师傅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 归母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方便面业务销售额134.65亿元同比下滑2.5% 其中高价袋面下滑7.2%至50.92亿元 中价袋面增长8.0%至13.72亿元 [2] - 饮料业务收入263.59亿元同比下滑2.6% 茶饮料下滑6.3%至106.7亿元 碳酸饮料增长6.3%至102.56亿元 [3] 渠道与同业对比 - 经销商数量从67215家降至63806家 直营零售商从220623家降至219124家 [4] - 统一企业中国方便面业务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8.8% 5元以上产品占比达44% [2] 食品饮料行业动态 - 华润饮料预计2025年中期净利润7.9-9.02亿元同比下降20%-30% [11] - 澜沧古茶预计上半年收入1.17-1.2亿元同比下降38.5%-40% 亏损2800-3200万元 [12] - 娃哈哈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经销商 [13] - 灭菌乳新国标9月16日实施 禁止使用复原乳 [15] 餐饮与零售 - 皮爷咖啡中国门店达260余家 过去三年年均双位数增长 [16] - 汉堡王中国获RBI注资2.15亿元 第二季度同店销售转正 [17] - 欧定创始人称中国服装海外定价9-24美元 处于利润换流量阶段 [18] 旅游与文娱 - 上海前7个月进出境邮轮381艘次增长62.8% 旅客119.06万人次增长56% [21] - 哔哩哔哩电竞在广州成立子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 涉动漫游戏开发 [22] - 电影《蛟龙行动》特别版定档8月30日 [23] 农业与大宗 - 8月11日全国猪肉批发价格20.20元/公斤较上周五下降1.0% [8] 企业治理事件 - 汇源发布声明称大股东诸暨文盛汇出资实缴仅22.8% 8.5亿元投资逾期 [9][10]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近1%,苹果本周累涨13%
格隆汇APP· 2025-08-09 06:2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47%,本周累计上涨1.35% [1] - 纳指涨0.98%,本周累计上涨3.87% [1] - 标普500指数涨0.78%,本周累计上涨2.43% [1] 科技股表现 - 热门科技股普遍上涨,苹果涨超4%,本周涨幅达13%,创下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佳周表现 [1] - 谷歌、特斯拉涨超2% [1] - 英伟达涨超1% [1] 行业板块表现 - 汽车制造、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居前,GoPro涨超7%,索尼涨超4%,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涨超3% [1] - 体育博彩、邮轮概念跌幅居前,Flutter Entertainment跌超8%,嘉年华邮轮、皇家加勒比邮轮跌超2% [1]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26%,本周累计上涨2.39% [1] -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蔚来涨超3%,小鹏汽车涨近3% [1] - 哔哩哔哩、爱奇艺、名创优品跌超1% [1]
迪士尼大手笔收购体育赛事IP,开启流媒体重组“关键一步”
36氪· 2025-08-08 07:35
流媒体业务重组与战略合作 - ESPN收购NFL Network、NFL Redzone频道及NFL影视等核心资产,NFL获得ESPN 10%股权,估值20亿至30亿美元 [1] - ESPN直接面向消费者服务于8月21日上线,推出Disney+、Hulu和ESPN捆绑套餐,月费29.99美元,未来将整合NFL+ Premium服务 [1] - 流媒体业务首次实现盈利3.4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Disney+与Hulu全球订阅用户总数达1.83亿,Hulu订阅用户增至5550万,环比增长1% [3] - Hulu完全整合至Disney+,用户可在同一应用程序体验所有内容,提升消费者体验并降低客户流失率 [3][4] - 与WWE签署16亿美元协议,自2026年起ESPN成为美国独家播放平台,涵盖摔角狂热等顶级赛事 [6] - 与长曲棍球超级联赛续签五年媒体版权协议,并收购少数股权,同时在其他联赛进行类似投资 [7] - 公司对捆绑其他体育内容持开放态度,旨在打造一站式体育内容平台 [9] 主题乐园与体验业务扩张 - 主题乐园与体验部门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3%至25.2亿美元,收入增长8%,美国本土乐园利润增长22%,奥兰多华特迪士尼世界创历史收入纪录 [10] - 全球主题公园进行大规模扩建,包括巴黎迪士尼乐园的"冰雪奇缘世界"、魔法王国反派和赛车总动员主题区等,阿布扎比将落成新主题公园 [10] - 推出两艘新邮轮,使船队总数达八艘,"迪士尼冒险号"为最大船只,可搭乘7000名乘客,首艘停靠亚洲 [10] - 邮轮业务预订火爆,明年全年船票已预订近一半,新邮轮预订率更高 [12] - 中国市场面临挑战,人均消费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但入园人数保持稳定 [12] 内容IP开发与电影表现 - 真人版《星际宝贝》全球票房突破10亿美元,为今年好莱坞首部达此里程碑影片,衍生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70%,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大特许经营项目 [13] - 漫威《神奇四侠:第一步》成功上映并获得良好口碑 [13] - 未来片单包括《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火与烬》等备受期待作品 [15] - 公司平衡原创IP开发与经典IP重启策略,聚焦创造新IP及续集制作,如2026年将推出真人版《海洋奇缘》 [16] - 内容业务第四季度面临高基数挑战,去年同期《头脑特工队2》创优异票房纪录,但已纳入全年业绩指引 [16]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1.61美元,超出预期1.45美元,营收2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略低于237亿美元预期,为2024年5月以来首次低于分析师预期 [1]
前7个月上海口岸出入境旅客数同比增加超两成
新华财经· 2025-08-05 14:53
上海口岸出入境客流数据 - 2025年前7个月上海口岸出入境旅客总量达2478 8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过20% [1] - 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航班14 8万架次 出入境旅客2359 7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13 4%和20 1% [1] - 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381艘次 出入境旅客119 1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62 8%和56% [1] 7月单月数据表现 - 7月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航班2 3万架次 出入境旅客367 3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10 5%和11 8% [1] - 7月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47艘次 出入境旅客18 4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2 1%和44 4%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反映在邮轮业务62 8%的航班增速和56%的旅客增速 [1] - 空港与邮轮业务双线增长 显示跨境交通需求持续复苏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2024年中国工业十件大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07:37
人工智能领域 - DeepSeek-V3模型正式上线,拥有6710亿参数,激活参数370亿,在14.8万亿token上预训练,性能超越LlaMa3.1,与GPT-4o、Claude3.5在数学推理、代码生成和长文本处理上相当 [2] 高端装备制造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开启商业运营,标志着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提升 [3] - 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及齿轮箱轴承下线,由洛阳轴研科技与东方风电联合研发,代表超大型风电机组关键部件自主能力 [8] - 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临港点火成功,对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 [10] 通信技术 - 5G-A首个标准版本3GPP Rel-18在上海冻结,AI与5G-A融合加速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应用 [4] 能源与核电 - "国和一号"核电示范工程并网发电,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推动核电产业自主化 [5] - 秦山核电实现碳-14同位素国产化,打破进口依赖,满足医疗与科研需求 [11] 新能源汽车 - 中国新能源汽车第1000万辆下线,东风岚图在云峰工厂完成,标志全球汽车工业重要里程碑 [7] 未来产业政策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前沿领域研发 [6] 液化天然气储运 - 首艘14000立方米江海直达型LNG加注运输船交付,填补低温核心装备空白,提供"中国方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