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
搜索文档
中科电气:硅碳负极材料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在多家客户测评通过
格隆汇· 2025-10-13 09:03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业务目前仍以石墨类负极材料为主 [1] 公司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公司在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前沿技术领域均有开发和产品布局 [1] - 硅碳负极材料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 [1] - 硅碳负极产品已在多家客户测评通过 [1] - 硅碳负极产品准备进入量产导入阶段 [1]
中科电气(300035.SZ):硅碳负极材料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在多家客户测评通过
格隆汇· 2025-10-13 08:57
格隆汇10月13日丨中科电气(300035.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仍以 石墨类负极材料为主,在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方面均有开发和产品布局,其中硅碳负极材料目前已 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在多家客户测评通过,准备进入量产导入阶段。 ...
LG Energy Solution预计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4%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08:45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预计为6010亿韩元,同比增长34% [1] - 剔除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激励措施后,营业利润为2360亿韩元 [1] 行业需求动态 - 美国消费者在9月份税收抵免结束前购买电动汽车的需求激增,可能提振公司利润 [1] - 由于联邦税收抵免取消及潜在进口关税,公司预计明年年初电动汽车需求将放缓 [1]
可充电镁电池原型实现室温稳定运行
科技日报· 2025-10-13 06:47
技术突破 -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可充电镁电池原型,克服了镁基储能技术长期面临的难题 [1] - 技术突破通过设计一种由镁、少量锂、碲、钼、氧等元素构成的新型非晶氧化物阴极实现 [1] - 新型阴极利用锂与镁之间的离子交换机制,形成更畅通的离子迁移通道,使镁离子得以在室温下高效嵌入和脱出,支持电池稳定循环 [1] 性能验证 - 全尺寸原型电池测试显示,即使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电池仍能保持稳定的能量输出 [1] - 在电压测试中,该原型电池成功点亮了一个蓝色发光二极管,证明其具备向外部电路供电的能力 [1] 技术意义与前景 - 该成果首次可靠地证明氧化物阴极能支持可充电镁电池在常温下稳定运行 [2] - 研究成果为下一代正极材料确立了关键设计原则,包括控制纳米级粒径、提升与先进电解质的兼容性等 [2] - 这一突破有望推动可充电镁电池向安全、可持续、资源友好的储能系统发展 [1][2] 行业背景与需求 -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大规模、可持续储能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 [1] - 锂作为一种稀缺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锂离子电池生产需求 [1] - 镁在地壳中储量丰富,来源广泛,是实现可持续储能的潜在替代方案 [1]
滴滴入局低空经济产业资本加速抢占“空中的士”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10-13 01:07
滴滴入局低空经济 - 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由滴滴出行母公司北京小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法人及实际控制人为程维 [1] - 滴滴此前未披露低空领域战略,此次成立公司被视为在低空经济时代进行防御与卡位 [1] - 出行巨头的入场是低空经济产业的重要信号,平台公司被视为未来低空交通的流量入口和调度中心 [1] 低空出行平台竞争格局 - 曹操出行已与吉利系eVTOL厂商沃飞长空在成都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打造Robotaxi与eVTOL融合的立体交通网络 [2] - 绵阳市发布低空智行运营服务平台,具备五大能力体系,被称为低空版滴滴出行App [2] - 济南低空App测试版上线,自称是全国首个低空版滴滴,旨在让打飞的像打车一样简单 [2] eVTOL商业化路径与定价 - eVTOL大规模应用将遵循先to G/to B再to C的路径,由平台采购并向个人提供服务 [3] - 商业化场景将从偏远地区向人口密集区、从低频次向高频次按风险递进原则推进 [3] - 初期以低空旅游和城市观光切入,逐步拓展至应急救援、交通接驳和空中通勤 [3] - 沃飞长空将首批eVTOL商业化运营定价定位于高端专车的2倍至3倍,预计未来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降低成本 [3] 上市公司产业链布局 - 赣锋锂业推出适配低空经济的飞行系列电源,电池能量密度覆盖320Wh/kg至550Wh/kg,循环最高达1000圈,已通过车规标准并与知名无人机、eVTOL企业合作 [5] -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获得三一重卡、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等多领域头部客户认可,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量产将提升出货量 [5] - 鑫铂股份为头部飞行汽车公司供应前机舱下加强件总成等零部件,处于交样件阶段,预计明年一季度末大规模量产 [5] 电池材料技术进展 - 当升科技2025年上半年固态锂电材料持续放量,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产品已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并应用于无人机、eVTOL等领域 [6] - 盟固利固态电解质产品已完成技术定型,通过头部固态电池企业中试认证,未来有望应用于低空无人机动力电池等领域 [6] 行业前景与投资价值 - eVTOL被视为未来低空版滴滴的核心载体,上市公司争相布局新业务 [4] - 低空经济政策逐步细化,行业走向成熟,布局产业链的企业将率先受益并凸显投资价值 [4]
宁德时代,否认固态电池传闻
DT新材料· 2025-10-13 00:05
固态电池传闻澄清 - 宁德时代正式回应称2027年量产续航2000公里、能量密度450Wh/kg固态电池的传言完全不属实[2][3] - 公司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试生产,203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量产与商业应用[3] - 业内人士普遍认同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线仍需在材料工艺、成本控制、生产一致性等工程层面取得突破[4] 其他电池技术进展 - 2024年11月发布专为重型卡车设计的Tectrans电池系统,单体容量高达1000 kWh[5] - 2025年9月宣布钠离子电池Naxtra达量产前准备状态,能量密度约175 Wh/kg,续航最长500公里,计划2026年量产[5] - 同月钠离子电池成为全球首款通过GB 38031-2025新国标认证的产品[5] - 2025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推出最高安全等级NP3.0技术平台及首款搭载该技术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神行Pro[6] - 计划2026年推出全新8系高镍三元电池,镍含量约80%,将率先搭载于部分主流车企的增程式电动车型[7] 技术创新战略 - 公司创新路径为多路线并行推进,包括锂离子体系高能量密度演进、钠离子替代方案及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电化学体系布局[8] 碳材料大会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于2025年12月9日至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参展商800家[10][17]
宁德时代与马士基签署战略备忘录,锁定电池动力全场景合作
巨潮资讯· 2025-10-12 17:52
合作概述 - 宁德时代与马士基于10月9日在香港交换合作备忘录,正式升级为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3] - 合作旨在将电动化技术注入集装箱船队、港口作业、内陆运输和仓储等全链路环节,打造端到端零碳供应链样板 [3] - 双方自2020年起已在海运、多式联运、关务数字化等领域密切协作,新一轮协议标志着合作关系的深化 [4] 合作领域与技术应用 - 合作覆盖全场景电动化,包括船队推进、港口微网、重卡干线、智能仓储等多元场景 [4] - 将共建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从装船、运营、回收到再造的闭环回收 [4] - 计划联合开发能源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时监控碳排放、能耗与资产健康状况 [4] - 宁德时代将提供其成熟的磷酸铁锂、CTP3.0、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应用于马士基的生态体系 [4]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旨在重新定义物流行业的碳足迹边界,为客户提供绿色、高效且经济的新选择 [4] - 马士基认为合作使其2040净零目标获得硬核技术支撑,让电动船舶、电动重卡从概念变为可规模复制的资产 [4] - 马士基将为宁德时代量身定制跨区域、多模式的韧性供应链方案,以支持宁德时代的全球产能布局与交付效率提升 [4] - 此次合作被视为将电动化注入全球贸易大动脉——海运物流的关键一步,该领域是碳排放大户 [4]
中国又出一张牌,“将对美企造成重大影响”
观察者网· 2025-10-12 09:20
中国锂电池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宣布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部分锂电池、关键正负极材料及其制造设备与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1] - 管制措施覆盖用于储能的大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池制造设备 [1] - 新规要求电池企业在出口前必须获得中国商务部许可证 [1] 中国在电池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 中国控制着全球约96%的负极材料产能和85%的正极材料产能 [4] - 今年前7个月,中国电网规模的锂离子电池约占美国进口量的65% [3] - 分析认为美国未来十年新增的136吉瓦电池容量中很大一部分供应需来自中国且难以被取代 [4] 管制措施对美国的影响 - 美国人工智能发展推动能源需求激增,数据中心耗电量从2017年到2023年增加了一倍多,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三倍 [3] - 美国电池公司Fluence Energy股价在措施出台后下跌超12%,特斯拉股价下跌5% [4] - 美国公用事业规模电池装机量从十年前几乎为零增长至2024年的26吉瓦,仅得克萨斯州去年就有约4吉瓦电池容量投入使用 [4] 行业分析与反应 -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措施是贸易谈判中的重要筹码,也是维持竞争优势的手段 [5] - 美国电池制造商表示正积极努力减少对中国采购组件的依赖 [5] - 东南亚许多新建电池工厂将受到影响,因其涉及原材料供应 [4]
北京将打造锰基电池产业集群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2 08:13
文章核心观点 - 锰基电池作为一种全新技术路线 有望通过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等优势缓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成本高和里程焦虑等问题 [1] - 新成立的工大国创先进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将加速锰基电池领域关键材料与技术研发 推动其产业化应用 [1] 锰基电池技术优势与挑战 - 锰基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 低成本 环境友好等优点 [1] - 多种锰基电池和锰基固态电池目前面临导电性 循环寿命等技术挑战 [1] 研究院成立与目标 - 工大国创先进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院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等发起成立 [1] - 研究院将聚焦锰基电池及关键材料 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孵化再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1] - 研究院旨在建成集技术研发 工程化 产业化 科研服务为一体的国际化科技平台 [1] 合作模式与产业规划 - 研究院以北工大为主要原创技术策源地 联合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 [2] - 研究院将组织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产业链企业共同参与 [2] - 目标是打造锰基电池产业集群 形成从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的科研成果转化闭环 [2]
欧美顶级VC大佬组团来中国实地考察,一周后,竟然绝望了……
新浪财经· 2025-10-12 04:28
文章核心观点 - 西方顶级风险投资人通过实地考察中国清洁技术产业后,认为在某些硬件制造领域,中国已凭借规模、速度和完整产业链建立起难以逾越的优势,游戏已经结束 [5][20] - 西方资本应放弃在电池、光伏等领域的正面竞争,转而聚焦于自身优势的软件、算法、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西方软件,东方硬件”的全球产业协作新范式 [27][29][31] - 中国建立的是一种“规模优先于盈利”的全新产业范式,其核心竞争力是根植于产业肌理的系统性效率和“群体加速”能力 [16][26][31] 宁德时代 (CATL) - 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拥有12条并行运转的生产线,机器人手臂以人类无法企及的精度和速度完成全流程作业 [7] - 公司动力电池占据全球市场近40%份额,展示了物理层面的规模碾压 [8] - 研发中心已储备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的麒麟电池,并拥有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的清晰量产路线图,形成时间层面的速度碾压 [9][10] 慕帆动力 (Marvel-Tech) - 公司展示了能同时兼容氢、氨、天然气三种燃料的燃气轮机,体现了技术上的灵活性 [13] - 其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供应链生态系统,长三角供应商能在三天内提供特殊合金材料和非标加工工艺的样品,成本极低,供应商扮演“外挂”研发团队角色 [15][16] - 中国的竞争力是一种将庞大供应链网络“平台化”、“服务化”的能力,无数中小企业可被迅速组织调用,实现“群体加速” [16] 协鑫光电 - 公司正在生产下一代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原型迭代以“周”为单位,从实验室到中试线以“月”为单位,极大压缩了商业化流程 [18] - 庞大的本土市场和宽容的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了绝佳的试验场和安全垫,使其敢于在技术未完全成熟时投入中试,以生产反哺研发 [18] 西方VC的“不投资清单” - 电池制造及其上下游产业链被判定为游戏结束,中国动力电池成本已降至每千瓦时60美元,而欧美成本在120美元以上,且中国控制着全球大部分关键矿产的精炼加工环节 [21] - 太阳能和风能的核心硬件制造领域被划掉,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中国制造,且中国企业已在推动下一代钙钛矿技术量产 [23] - 绿氢生产的关键设备电解槽也被放弃,中国产品成本比西方低30%到50%,在重资产、重规模领域形成成本碾压 [26] 全球产业协作新范式 - 西方资本应战略性撤退,聚焦于定义硬件大脑的软件与算法,例如开发更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将电池寿命延长20% [29] - 在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服务与商业模式上创新,例如推出“电池即服务”换电网络、构建碳信用交易平台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29] - 在更底层的科学研究上寻求突破,如利用AI和量子计算发现新储能材料,研发颠覆性能源转换技术,在高端芯片等领域建立壁垒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