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赶在特朗普出国前,日本警告白宫:要求0关税!没有拒绝的权利?
搜狐财经· 2025-05-19 23:44
日美贸易谈判 - 日本首相明确表态不接受不含汽车关税条款的临时协议 强调汽车关税必须作为谈判核心议题[1] -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要求美方撤销全部关税措施 并提出汽车产业一揽子方案包括扩大在美投资和船舶制造合作[1] - 日本坚持不牺牲农业市场换取汽车产业保护 谈判立场持续强硬[1] - 美国此前提出涉及汇率谈判和亚洲开发银行对华贷款等争议性要求[3] 日本经济数据 - 4月日本企业破产数同比增长8 7%至826家 创三年多最长衰退周期[1] - 日本央行将年度GDP增速预期大幅下调至0 5%[1] - 美国25%汽车惩罚性关税对日本经济造成显著压力[1] 特朗普中东访问 - 沙特与美国签署战略经济伙伴关系文件及国防 能源等多领域合作协议[5] - 合作涵盖军队现代化 矿产 司法 航天等领域 沙特寻求美国先进军事技术[5] - 特朗普承诺推动叙利亚和解 考虑解除对叙制裁 在伊朗核问题和巴以问题上态度可能松动[5] - 沙特为特朗普访问定制麦当劳可移动餐车服务 但未确认其是否使用[7] 中东地缘政治 - 特朗普中东行程未包括传统盟友以色列 分析认为其政策与以色列存在分歧[3] - 沙特期待通过特朗普访问提升国际地位 推动地区问题解决[5]
船舶行业2024年报%年一季报总结:在手订单饱满,业绩加速释放250512
东吴证券· 2025-05-19 20: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船舶制造产业链盈利水平改善,在手订单饱满,供给刚性和散货船发力支持行业景气,美国制裁短期影响情绪,中期中国造船领导地位难动摇 [3][4] - 推荐中国船舶,建议关注中国动力、松发股份 [4] 各部分总结 船舶制造产业链盈利水平持续改善,在手订单饱满 - 2024年船舶板块营收2103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103%;2025年Q1营收451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225% [3][7][13] - 2024年船舶板块销售毛利率11.7%,同比提升0.4pct,销售净利率4.2%,同比提升2.2pct;2025年Q1销售毛利率14.1%,同比提升3.7pct,销售净利率6.4%,同比提升4.3pct [21] - 2024年船舶板块期间费用率8.5%,同比下降0.6pct,规模效应摊薄销售、管理费用,费控能力增强 [21] - 2024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延续高景气,中国船厂份额达70%,船舶板块合同负债1703亿元,同比增长23%,存货924亿元,同比增长2%,头部船厂排产已至2028年后 [22] - 高价订单持续交付,原材料价格与船价形成剪刀差,船舶板块收入有望持续增长,利润率将持续修复 [27] 供给刚性、散货船将支持全球造船业景气度延续,船价高位震荡 - 2025年Q1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7,较2025年初下降1%,各船型新造船价格指数均高位震荡;二手船价格指数为176,较2025年年初提升0.3% [40] - 2025Q1全球新造船市场新签订单大幅下滑,同比分别-56%、-46%,新签订单金额同比-35%,除集装箱船外其余船型均大幅下滑 [47] - 2025年Q1船厂在手订单持续增长,全球船厂在手订单合计3.81亿载重吨/1.62亿修正总吨,较2024年年末增长2%/1%,2025年全球船厂交付量预计同比增长9%/9% [52] - 船舶行业供需缺口明显,2024年全球船厂手持订单覆盖率达3.8年,位于历史高点,同期手持订单运力占比为12%,位于历史较低水平 [52] - 供给端全球造船业产能出清,当前产能逐步修复但仍具刚性,预计2025 - 2026年全球船舶交付量增幅有限 [57] - 需求端全球船队平均船龄持续增长,保守测算2025 - 2030年全球船舶年均交付需求约1.1亿载重吨,寿命更新需求占比超50% [59] - 新能源转型为船舶行业中长期发展趋势,船舶低碳转型将加快更新替换节奏 [60] - 航运业盈利良好、现金流饱满,支持新造船投资 [64] 美国制裁短期加剧观望情绪,中期中国造船领导地位难以动摇 - 2025年Q1中国船厂新签订单份额达54%,在手订单份额约59% [71] - 美国发起301调查和《美国船舶法案》,对中国造船业采取限制措施,但中国造船业领导地位短中期难被动摇,当前调查结果落地后市场有望修复 [80][84][89] 投资建议 - 中国船舶产业链受益,建议关注中国船舶、松发股份、中国动力 [92] - 中国船舶是全球造船龙头,高价单占比提升,利润率有修复空间,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后行业格局优化,集团优质资产沪东中华有望注入 [92] - 松发股份拟置入恒力重工,恒力重工在手订单多,货值约108亿美元,交期排至2028年,借壳上市成长有望提速 [92] - 中国动力是全球船用发动机龙头,船用发动机占船舶成本约20%,环保转型下双燃料发动机占比将上行,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93]
调研速递|亚光科技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 解析亏损原因与发展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5-19 20:0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近年亏损主因包括船舶板块战略调整导致资产减值、高负债重资产运营导致财务费用高、电子板块受客户采购延后及军工免税政策取消等影响收入不及预期[2] - 船舶板块对固定资产、量产库存船等计提资产减值 电子板块因交付延期、物料不齐等因素引发收购成都亚光的商誉减值[2] - 军工行业回款周期长导致应收账款较高 但客户主要为军工科研院所等优质客户 坏账风险可控[2] 财务问题 - 公司通过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成立专项小组加强催收 因会计估计变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0.41亿元[2] - 2024年确认成都亚光商誉减值损失4.24亿元 公司将根据会计准则动态评估风险[2] - 计划盘活船艇存量资产、处置闲置资产、改善债务结构、拓展融资渠道应对高有息负债现状[2] 技术发展与业务布局 - 在单片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取得成果 未来聚焦高密度集成封装等三大技术方向突破"卡脖子"技术[3] - 无人艇业务自2012年研制 已为多单位提供产品并应用于多领域 多次参展[3] - 军工电子产品自2020年起按100%自主可控研制 老产品逐步开展国产化替代[3] 其他关注事项 - 公司保障近四亿备产协议订单交付 成都亚光经营正常[3] - 已处置部分资产回笼约1亿元 今年继续处置珠海园区资产 沅江园区部分资产处置与政府洽谈中[3] - 目前未触及退市与风险警示情形 将依规披露信息[3]
京津冀区域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经济日报· 2025-05-19 05:58
京津冀区域进出口表现 - 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1.43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1% [1] - 出口4454.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7% [1] - 4月单月出口1216.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8%,增幅为2024年6月以来新高 [1] 北京主导地位与民营企业表现 - 北京在京津冀出口中占比提高至45%,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拉动京津冀出口增长2.1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数量增加2884家至27465家,增长11.7%,出口值2000.1亿元增长11.3%,占区域出口总值的44.9% [1] - 高级认证企业560家,享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1] 新兴产业出口亮点 - 新兴产业出口推高京津冀整体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 [2] - 汽车零配件、平板显示模组、航空器零部件、船舶、玩具出口分别增长19.5%、39.4%、4.4%、45.1%、47% [2] - 自主品牌商品出口1431.5亿元增长4.3%,占区域出口总值的32.1% [2] 跨境电商与物流发展 - 大兴机场首条国际全货机包机货运航线开通,运输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和一般贸易货物 [2] - 跨境电商新业态加快发展,"买全球、卖全球"更加通畅 [2] - 北京海关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打造空港口岸一站式智慧化物流服务系统 [3] 开放平台与临空经济 - 大兴机场综保区进出口加速增长,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进出口3.6亿元、20.5亿元、98.9亿元 [3] - 前4个月大兴机场综保区进出口26.7亿元增长50.9%,其中进口24亿元增长260.3% [3] - 北京海关与地方政府构建多元化合作机制,提高京津冀地区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 [3]
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融湾向海、走向世界 “海上城堡”“海上渔场”都是广州造!
广州日报· 2025-05-19 03:13
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 - 广州船舶制造业工业总产值2024年预计超500亿元,黄埔文冲和广船国际两家企业合计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13.2% [1][10] - 广州龙穴岛造船基地年造船产能超550万载重吨,单船造船能力突破30万吨 [10] - 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赋予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定位 [1][11] 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一号"由黄埔文冲建造,配备15个养殖舱,预计年养殖量8000多吨 [2] - 公司自主研发"鸿鹄"系列支线箱船和"海鲸"系列散货船,总成建造全球最先进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 [3] - 公司为全球领先支线集装箱船建造基地、国内最大公务船建造基地及华南最大气体船建造基地 [2]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建造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可装载约4000台汽车 [4] - 全球最大半潜船制造商,市场占有率50%,手持订单近40艘汽车运输船居世界第一 [4][5] - 手持造船订单90余艘,80%为甲醇/LNG双燃料绿色船型,交船期排至2028年 [6] 技术创新突破 - 广州海工发布中国首个兆瓦级无轴轮缘电力推进器,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7] - 中船六〇五院设计国内首艘全铝合金单体海洋指挥船等创新船型 [8] - 完成全球首个滨海抗17级台风、设计寿命40年的海上系泊工程 [9] 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占全球55.7%,连续15年世界第一 [10] - 广州规划2030年建成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形成"一带三区"海洋产业格局 [11] - 广州拥有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具备海洋新能源开发潜力 [10]
广州船舶制造业年产值超500亿元 以“智造”乘风破浪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23:24
广州船舶制造业发展 - 广州船舶制造业2024年工业总产值预计超500亿元,同比增长超8% [1] - 行业涵盖设计与研发、材料与零部件、总装建造等全产业链 [1] - 龙穴岛造船基地年产能超550万载重吨,单船造船能力突破30万吨 [3] 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长249.8米,具备养殖、捕捞、加工一体化功能,预计年底投入运营 [1][2] - "苏海1号"可实现年产量8000吨,降低中国对冰鲜三文鱼进口依赖 [2] - 公司手持合同金额超586亿元,生产线任务饱满 [2] - 近年交付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世界最先进远洋渔业捕捞加工船等高端产品 [2]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公司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高端客滚船交付量全球第一,半潜船国际市场占有率50% [3] - 手持订单90余艘,80%以上为甲醇双燃料或LNG双燃料绿色船型 [3] - 建造中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搭载4000台国产汽车驶向欧洲 [2][3] 行业未来规划 - 广州作为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黄埔文冲和广船国际订单排期至2030年 [3] - 未来将优化船舶制造产业结构,发展船舶配套产业 [3]
*ST松发重组置入恒力重工获批 转型绿色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5-18 20:11
交易方案 - 公司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置入恒力重工100%股权 [1] - 交易包括三部分:重大资产置换(拟置出资产5.13亿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拟置入资产80.06亿元)、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1] - 配套资金中35亿元用于绿色高端装备制造项目,5亿元用于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中心项目 [3] 业务转型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全面转型为绿色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1] - 恒力重工依托世界级绿色船舶制造基地,拥有156艘近千亿元订单构成的产业护城河 [2] - 恒力重工具备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及气体运输船等高端船舶的生产制造能力 [3] 业绩承诺与市场前景 - 交易对方承诺恒力重工未来三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 [2] - 2024年恒力重工实现营收54.96亿元,净利润3.01亿元,交付船舶4艘 [3] - 新接订单量位列全球第五、中国第四,在手订单充足且洽谈订单较多 [3] 战略布局 - 重组契合国家"造船强国"战略及"两重两新"政策导向 [2] - 恒力重工聚焦VLCC超大型油轮、LPG/LNG双燃料集装箱船、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等尖端装备 [3] - 恒力集团累计投资133.1亿元(收购STX资产21.1亿元+产业园二期92亿元+配套产业园20亿元)建设制造基地 [2] 产能建设 - 恒力重工产业园2023年初全面运营,二期项目2024年1月投产 [2] - 原STX(大连)资产为中国北方最大单体船厂,2013年后长期停工直至被收购 [2]
松发股份重组上市获批,民营造船第一股扬帆起航
证券之星· 2025-05-18 18:13
交易进展 - 松发股份重大资产置换交易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1] - 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公司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恒力重工100%股权[1] - 交易完成标志着恒力重工向"全球最具成长力造船厂"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1] 战略转型 - 松发股份将完全退出日用陶瓷制造业 转型为绿色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 - 公司定位中国"民营造船第一股" 契合国家"造船强国"战略及"两重两新"政策导向[2] - 恒力重工拥有156艘近千亿订单 在VLCC油轮、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取得研发突破[2] 产业竞争力 - 恒力重工投资数十亿元建设数字化造船基地 配备亚洲顶尖30万吨级船坞集群[3] - 成功研发30.6万吨VLCC油轮等"大国重器" 实现超大型船舶领域从技术追赶到创新引领[3] - 2024年新接订单量全球第五、中国第四 正在改变中日韩主导的全球造船业格局[3] 技术布局 - 构建覆盖VLCC油轮、LPG/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第五代FLNG装置等尖端装备的"海洋重器矩阵"[3] -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中国从"世界船坞"向"海洋工程解决方案策源地"转型[3] 监管支持 - 上交所审核中心采用"开门办审核"模式 提供专业高效监管支持[4] - 注册制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为战略新兴产业上市树立服务标杆[4]
中国动力(600482):2025Q1业绩高增,后市场维保、AIDC打开成长空间
浙商证券· 2025-05-18 18: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78%,2025Q1同比增长约34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船舶周期景气上行,船用发动机供不应求,船舶后市场和AIDC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增长,维持“买入”评级[1][3][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16.97亿元,同比增长14.62%;归母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增长78.43%;扣非归母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长120.60%;新签合同543.52亿元,同比下降11.06%;完成工业总产值513.61亿元,同比增长13.88%;手持合同585.55亿元,较2023年底下降3.31亿元[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11亿元,同比增长7.98%;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348.96%;扣非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600.41%[3] 公司业务拆分情况 - 船海产业:2024年营收231.4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率127.1%,新签合同250.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率约141.56%;船用低速机生产台套数同比增长20.35%,功率同比增长6.31%,新接订单481台,同比下降14.11%,功率同比下降20.09%,新接订单毛利率同比提升4pcts,低碳零碳主机接单占比同比提高5pct;中、高速柴油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自主品牌中速机取得远洋市场零的突破,生产台数同比增长20.98%,功率同比增长2.69%,新接订单1289台,同比增长61.33%,功率同比增长13.74%[2] - 应用产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0.60亿元,新签合同217.55亿元,基本完成年度计划[2] - 新兴产业:节能减排装备风电运维新接订单同比增长60.92%,风电主齿轮箱、偏航变桨新接订单下滑;绿色船舶双燃料主机产销再创新高[2] 公司盈利能力和费用情况 - 盈利能力:2024年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约14.81%、4.94%,同比增长1.53、2.59pct;2025Q1销售毛利率16.18%,同比提升5.53pct,环比下降3.47pct;销售净利率6.26%,同比提升4.66pct,环比下降2.10pct[3] - 费用端:2024年期间费用率9.88%,同比下降1.23pct;2025Q1期间费用率9.03%,同比增长0.16pct[3] 船舶行业情况 - 需求:2025年1 - 4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1000 + GT,DWT)同比下降56%,箱船新接订单同比增长346%,油轮、散货船、LNG船、其他船型新接订单同比下降;截至2025年4月,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报收187.11点,2025年以来下降1.08%,2021年以来增长47%,位于历史峰值98%分位[4] - 下游运力:截止2025年4月,箱船、油轮、散货船手持订单占运力比约27%、15%、10%,油轮至2025年运力仍紧缺,后续油轮、干散存在较大下单可能[4][9] - 供给:船厂运载已近饱和,但活跃船厂数量及交付量显著下降,供需紧张或推动船价持续走高[9] - 周期趋势:新增订单增速或将放缓,但由于扩产不易,叠加换船周期、环保政策,船价有望持续上行[9] 公司相关业务优势 - 船用发动机:作为船用发动机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于船舶周期上行[9] - 柴油机后市场:售后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已初步搭建全球服务体系,形成“1 + 8 + 20”的全球服务网络布局,2024年柴油机售后服务营业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近25%,国内中标海警某部装备定点维修服务单位,完成上海保税区中心仓建设,海外与10余家合作伙伴签订服务协议,完成阿姆斯特丹海外仓建设[9] - AIDC:聚焦中小型燃气轮机市场,国内燃气轮机研制单位较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中小燃气轮机厂商仅公司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2024年公司新接燃气轮机11台,同比增长22.22%,有望受益于AIDC发展带来的燃气轮机需求上行[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约600、681、757亿元,同比增长16%、13%、11%,CAGR = 14%;归母净利润约21.4、30.1、37.7亿元,同比增长54%、41%、25%,CAGR = 39%;对应PE约23、16、13X,PB约1.2、1.1、1.0X[11] 船舶行业核心标的估值 | 公司 | 市值(亿元)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 | EPS(元/股) | | | PE | | 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E | 2026E | 2027E | 2025E | 2026E | 2027E | 2025E | 2026E | 2027E | 2025E | 2026E | 2027E | | 中国船舶 | 1403 | 71.31 | 107.03 | 133.10 | 1.59 | 2.39 | 2.98 | 20 | 13 | 11 | 2.4 | 2.0 | 1.7 | | 中国重工 | 1008 | 36.71 | 72.45 | 109.92 | 0.16 | 0.32 | 0.48 | 27 | 14 | 9 | - | - | - | | 中国动力 | 487 | 21.35 | 30.07 | 37.72 | 0.95 | 1.33 | 1.67 | 23 | 16 | 13 | 1.2 | 1.1 | 1.0 | | 中船防务 | 348 | 8.50 | 16.16 | 24.10 | 0.60 | 1.14 | 1.70 | 41 | 22 | 14 | 1.9 | 1.7 | 1.5 | | 中国海防 | 197 | 3.54 | 4.75 | 6.02 | 0.50 | 0.67 | 0.85 | 56 | 42 | 33 | 2.3 | 2.2 | 2.1 | | 亚星锚链 | 85 | 3.18 | 4.02 | 4.95 | 0.33 | 0.42 | 0.52 | 27 | 21 | 17 | 2.1 | 1.9 | 1.7 | | 行业平均 | | | | | | | | 32 | 21 | 16 | 2.0 | 1.8 | 1.6 |[16] 船舶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新船价格指数自2021年以来显著上涨,现阶段新船价格指数处于历史峰值98%分位[18] - 2025年1 - 4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1000 + GT,DWT)同比下降56.3%,油轮新接订单占比最高[20] - 截止2025年4月底全球手持订单约3.78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2.5%[22] 三大报表预测值 | 报表类型 | 项目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 | 流动资产 | 82618 | 84354 | 94338 | 104146 | | | 非流动资产 | 26329 | 24924 | 24141 | 23164 | | | 资产总计 | 108947 | 109278 | 118478 | 127311 | | | 流动负债 | 46146 | 43470 | 47709 | 50681 | | | 非流动负债 | 25795 | 20070 | 22134 | 22941 | | | 负债合计 | 57994 | 55128 | 59616 | 62486 | | | 少数股东权益 | 11771 | 12833 | 14537 | 16728 | |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 | 39183 | 41318 | 44325 | 48097 | | | 负债和股东权益 | 108947 | 109278 | 118478 | 127311 | | 利润表 | 营业收入 | 51697 | 60037 | 68109 | 75742 | | | 营业成本 | 44043 | 49645 | 55081 | 60363 |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565 | 737 | 819 | 887 | | | 营业费用 | 401 | 480 | 511 | 530 | | | 管理费用 | 2551 | 3002 | 3405 | 3787 | | | 研发费用 | 2443 | 3002 | 3405 | 3787 | | | 财务费用 | - | - | - | - | | | 资产减值损失 | (288) | (100) | (49) | (146) | |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0 | 11 | 9 | 8 | | | 投资净收益 | 220 | 200 | 200 | 100 | | | 其他经营收益 | 830 | 697 | 726 | 733 | | | 营业利润 | 2752 | 3578 | 5190 | 6616 | | | 营业外收支 | 78 | 60 | 60 | 63 | | | 利润总额 | 2831 | 3638 | 5250 | 6679 | | | 所得税 | 278 | 441 | 538 | 716 | | | 净利润 | 2553 | 3197 | 4712 | 5963 | | | 少数股东损益 | 1162 | 1062 | 1704 | 2191 |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1391 | 2135 | 3007 | 3772 | |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14402 | (7289) | 4615 | 5949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2776) | (562) | 476 | (60)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 | (2941) | 2056 | (410) | (201) | | | 现金净增加额 | 8685 | (5795) | 4681 | 5688 |[25]
激情褪去?希腊船东今年以来新造船订单同比下降65% 船舶融资呈上升趋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5-18 15:30
航运界网此前曾报道称,VesselsValue数据显示,希腊船东在2024年油轮订单排名第一。希腊船东所下油 轮订单达到113艘,占所有油轮订单435艘的四分之一以上。 Xclusiv表示:"这些数据凸显了希腊船东们广泛且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涵盖了传统和过渡性燃料贸易和 所有细分市场,不仅反映了船队的更新战略,还反映了在监管和环境变化中保持竞争力的雄心。" 航运界网消息,今年迄今为止,希腊船东的新造船活动大幅减少。 据船舶经纪公司Xclusiv介绍,希腊船东选择在中国、韩国和日本造船厂战略性下单,以确保最佳的交付 时间和船舶的先进性。该国的船舶订单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具有前瞻性、纪律性,并与长期市场基本面 保持一致。尽管希腊在历史上处于强势地位,并且船舶投资多样化,但2025年初的数据表明,希腊的新 造船活动明显放缓,这表明了对短期前景更加谨慎或重新调整的态度。 Xclusiv补充称,今年前四个月希腊船东的新造船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024年初,希腊船东与中 国、韩国、日本和越南的船厂共计签署了97艘船舶建造订单,主要集中在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和 LNG/LPG运输船这几个领域。然而,该数据在2025年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