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

搜索文档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出台,来看最新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7-21 23:47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 维护当事人权益 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 推动租购并举制度建立 [1] - 条例共7章50条 涵盖出租承租规范 租赁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监管 强化监督与责任追究等内容 [1] - 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提供明确制度框架和行为准则 [2][7] 市场规范与租户权益保障 - 明确出租住房标准:需符合建筑消防规定 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 单间租住人数及人均面积需符合地方政府标准 [5] - 加强合同管理:要求实名签约并备案 明确押金返还规则 禁止出租人非法扣减押金或暴力腾退 [6] - 合同备案制度有助于政府掌握市场动态 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双重保障提升市场透明度 [7] 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引导 - 国家将完善政策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要求企业具备匹配资金及管理能力 报送开业信息 建立租赁档案 [9] - 房源信息需真实完整 禁止虚假宣传 转租业务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 大规模自然人转租适用企业规定 [9] - 当前TOP30企业开业房源1359万间 占比较低 政策有望从财政金融 非居改租等角度加大支持力度 [10] 经纪机构行为规范 - 要求经纪机构具备匹配资金及管理能力 从业人员需备案 发布房源前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权属信息 [12] - 需明码标价收费项目 适用企业相关报送及信息公示规定 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12][13] 市场监管机制 - 将制定统一合同示范文本 建立市级以上租金监测机制 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 [16] - 房产管理部门通过租赁平台开展服务 与多部门信息共享 行业组织需加强自律 [16] - 租金监测机制提升市场透明度 为交易提供参考依据 违法行为将面临罚款 停业整顿等处罚 [17]
《住房租赁条例》重拳整治租赁乱象,对违规行为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业内认为“租赁市场将进入新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23:44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共7章50条 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1] - 条例强调保护租赁双方权益 包括租金合理、房屋安全、合同履行等 [1] - 对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大 如厨房卫生间单独出租将面临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1][3] - 违规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面临更严厉处罚 情节严重者将被禁业5年 [1][3] 违规行为处罚细则 - 住房租赁企业未公示开业信息或未建立租赁档案 将处2-10万元罚款 [2] - 隐瞒出租住房重要信息 处2-10万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吊销营业执照 [2] - 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 单位罚2-10万元 个人罚2000-1万元 [3] - 从业人员违规从业 最高可处1万元罚款 情节严重5年内禁业 [3] - 转租企业未设资金监管账户 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 [3] 行业监管与市场影响 - 条例严禁发布虚假房源信息 加强房源查验源头管理 [4] - 监管面临市场主体众多、跨部门协调等挑战 [4] - 鼓励盘活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增加租赁供给 [5] - 2025年TOP30企业累计开业135.9万间 占市场份额仍较小 [5] - 行业机构化率较低 长租公寓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 [5] 市场发展趋势 - 租赁市场将形成政府保障+市场主体双轨制 [6] - 市场化主体通过长租社区开发、存量盘活等方式占据主导 [6] - 未来5年将进入机构化运营、品质化升级、金融化助力新阶段 [6] - 能整合政策资源、优化融资结构的企业将成为主导者 [6]
《住房租赁条例》公布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23:24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旨在规范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权益、稳定租赁关系、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1] - 条例共7章50条,覆盖出租承租规范、租赁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监管、责任追究等内容,相比2020年征求意见稿删除了新增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条款[2][3] 市场现状与问题 - 当前住房租赁市场机构化率低,TOP30企业累计开业135.9万间,市场份额较小,供给主体仍以个人为主[4] - 市场存在秩序不规范、权益保障不足、经纪机构房源信息发布及收费乱象、监管薄弱等问题[2] 供给端政策导向 - 鼓励家庭自有房源出租,支持企业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存量资产增加供给,取消征求意见稿中新增用地配建租赁住房条款[3] - "非居改租"面临改造成本高、用地性质变更难等挑战,需配套政策优化[3] 租赁企业培育 - 明确支持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要求企业发布真实房源信息、建立租赁档案、设立资金监管账户[4] - 未来政策或从财政金融、市场培育、公积金支持等多角度强化对租赁企业的扶持[4] 市场监管措施 - 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要求实名签订并备案租赁合同,严禁暴力腾退等行为[5] - 建立全国性合同示范文本和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6] - 合同备案制度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5][6] 行业影响 - 条例实施将推动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阶段,加速租购并举制度落地,促进存量资产盘活和专业化租赁企业发展[6] - 对二房东改造房源、迷你小户型等乱象形成直接打击[5]
重磅政策发布!9月15日起施行,事关租房!来看最新解读
券商中国· 2025-07-21 22:53
《住房租赁条例》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实施,共7章50条,涵盖租赁活动规范、企业行为监管、责任追究等全流程管理[1][2] - 核心目标为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解决当前市场存在的四大问题:租赁权益保障不足(个人房东占比超90%)、机构化率低、中介行为不规范、监管体系待完善[4] - 政策定位为行业首部行政法规,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新阶段,将推动行业从C2C为主向机构化、专业化转型[3][6] 租赁行为规范要点 - 住房标准:明确禁止厨房/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要求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面积符合市级标准[5] - 合同管理:强制实名签约+房产部门备案,押金条款需明确返还条件,禁止房东无理由扣减押金[5] - 权益保障:规定解约需留合理腾退期,严禁暴力驱赶租客,首次从行政法规层面确立承租人保护机制[5][7] 住房租赁企业监管 - 准入门槛:要求企业具备与规模匹配的资金/人员/管理能力,需向房产部门报送开业信息和经营数据[8] - 经营规范:房源信息真实性纳入监管,强制建立租赁档案和资金监管账户,禁止非法处理租客个人信息[8] - 覆盖范围:自然人转租业务若达一定规模(具体标准待定)将按企业标准监管[8] - 行业现状:TOP30企业累计开业135.9万间,机构化率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9] 经纪机构管理 - 双重备案:机构需备案从业人员名单,房源发布前需核验房东身份及产权信息[10] - 服务透明:要求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收费项目明码标价,适用与企业相同的信息披露标准[10] 市场监督机制 - 动态监测: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并定期公布数据,住建部将推出标准化合同文本[12][13] - 技术赋能:通过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支持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管理[13] - 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设置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资质等分级处罚,构成犯罪将追刑责[13] 行业影响展望 - 短期将提升合规成本,中长期利好头部机构:政策推动下机构房源占比有望从当前不足10%显著提升[9] - 数据基建价值凸显:合同备案制度+租金监测机制将形成行业数据库,为后续REITs等金融创新奠定基础[7][13] - 配套政策可期:预计后续将在财政补贴(如非居改租)、公积金支付租金、人才公寓等方面出台细化支持[9]
重磅发布!跟所有租房人有关,专家:为承租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22:50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旨在规范租赁市场、维护当事人权益、推动租购并举制度[2] - 条例共7章50条,涵盖市场发展总体要求、出租承租规范、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2][3] 市场发展总体要求 -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供给,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2] 出租承租活动规范 - 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租赁合同需实名签订[2] - 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行为规范,禁止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租赁行为[2] 住房租赁企业规范 - 企业需发布真实房源信息,建立租赁档案和内部管理制度,转租经营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2][3] 经纪机构行为规范 - 机构发布房源前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权属信息,实地查看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服务项目需明码标价[3] 监管机制强化 - 市级以上政府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并定期公布数据,实施分级分类信用监管,行业组织加强自律[3] 法律责任与执行 - 对出租人、承租人、企业、经纪机构及政府人员的违法行为规定严格法律责任[3] - 地方需加快出台配套条例,强化监管执行力度,形成全国性法规体系[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热点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租赁需求旺盛,但市场存在房屋安全隐患、合同陷阱、押金难退等乱象[4] - 深圳2023年已试点规范"二房东"、资金监管、房源发布等全流程,要求10套以上转租自然人办理商事登记[5][6] 专家观点 - 条例将为承租人提供居住环境、资金安全、权益保障等全方位支持[3] - 通过法治保障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布局未来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4]
《住房租赁条例》: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卫生间、地下储藏室等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出租人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
财联社· 2025-07-21 20:49
住房租赁管理条例核心框架 行业监管体系 -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全国住房租赁监管 [3] - 地方房产管理部门承担属地监管职责 市场监督 公安等部门协同管理 [4]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并定期公布数据 [29] 市场主体规范 住房租赁企业 - 需具备与经营规模匹配的自有资金 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 [13] - 须在营业执照领取后30日内向房产部门报送开业信息并公示 [15] - 房源信息发布需确保真实准确 线上线下信息一致 [16] - 转租经营企业必须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并公示 [19] 经纪机构 - 禁止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住房提供经纪服务 [25] - 从业人员不得同时在多家机构执业 禁止个人承接业务 [22] - 发布房源前需核实委托人身份及产权信息并实地查看 [23] 租赁行为准则 - 禁止出租厨房 阳台等非居住空间 [6] - 单间租住人数及人均面积需符合地方政府标准 [7] - 出租人收取押金需在合同中明确返还规则 [10] - 承租人不得擅自拆改房屋结构或私接管线 [11] 数字化管理机制 - 住房租赁合同需通过政府平台备案 备案不收费 [8] - 地方政府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对接民政 教育等多部门数据 [30] - 网络平台需核验信息发布者身份 不得代收租金 [36] 信用体系建设 - 建立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 [33] - 违规行为记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33] - 行业组织需制定自律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4] 法律责任条款 - 违规出租非居住空间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39] - 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可吊销营业执照 [42] - 网络平台未履行核验责任最高罚10万元 [46]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事关租房,9月15日起施行
证券时报· 2025-07-21 19:47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住房租赁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旨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维护当事人权益、推动租购并举制度[1][4] -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5][19] - 国家支持企业盘活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用于租赁,推动租购住房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权利[8] 出租与承租规范 - 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非居住空间(如厨房、阳台)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10][11] - 租赁合同需实名签订并备案,出租人需核验承租人身份,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13][15] - 承租人需合理使用住房,不得私改结构或实施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16] 住房租赁企业监管 - 住房租赁企业需具备与规模匹配的资金和管理能力,经营范围需明确标注"住房租赁"[19][21] - 企业需建立真实房源信息档案,禁止虚假宣传,转租经营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16][22] - 自然人转租规模达标的需按企业标准管理[20] 经纪机构行为约束 - 经纪机构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房源权属信息,实地查看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23][25] - 禁止为不符合标准的住房提供经纪服务,不得代收租金或未经授权代签合同[25][27] - 收费项目需明码标价,从业人员不得同时在多家机构兼职[24][26] 监督与法律责任 - 地方政府需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区域租金水平信息[29] - 违规出租非居住空间或超标准租住的,单位最高罚款10万元,个人最高1万元[39] - 住房租赁企业虚假宣传或未备案的,最高罚款10万元并可能吊销执照[42][44] 其他关键条款 - 网络平台需核验房源发布者身份,不得代收租金,违者最高罚款10万元[32][33] - 保障性住房和集体土地租赁管理按特殊规定执行[41][42]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住房租赁条例》
第一财经· 2025-07-21 19:34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总体要求 -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1][5] - 国家鼓励居民家庭将自有房源用于租赁,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用于租赁 [7] 出租与承租规范 - 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非居住空间(如厨房、阳台)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7][9] - 租赁合同需实名签订并通过平台备案,出租人不得擅自扣减押金或非法迫使承租人腾退 [10][11][12][15] - 承租人需合理使用住房,不得私改结构或实施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11][14] 住房租赁企业监管 - 企业需具备与经营规模匹配的资金、人员和管理能力,经营范围需明确"住房租赁"表述 [16][18] - 房源信息需真实准确,建立租赁档案并报送住房信息变化情况,转租企业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 [16][17][19] - 违规发布虚假房源或非法处理个人信息将面临2万-10万元罚款,严重者吊销执照 [42] 经纪机构管理 - 经纪机构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房源权属信息,实地查看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 [21][23] - 禁止为不符合标准的住房提供经纪服务,不得代收租金或未经同意代签合同 [25][26] - 违规行为将处2万-10万元罚款,从业人员违规最高5年内禁业 [44][45] 市场监督机制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并定期公布数据 [29] - 房产管理部门联合多部门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33] - 网络平台需核验信息发布者身份,不得代收租金,违者最高罚10万元 [36][46] 法律责任 - 出租不符合标准的住房或损坏消防设施将依法处罚 [38][39] - 企业未备案开业信息或未公示服务规范将面临警告及2万-10万元罚款 [41] - 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将依法处分 [47]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9:15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1] - 《条例》共7章50条,涵盖市场发展总体要求、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监管等核心领域 [1][2] 市场发展总体要求 - 强调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1] - 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1] 出租承租活动规范 - 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1] - 要求实名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的行为规范 [1] 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 - 企业需发布真实房源信息,建立租赁档案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1] - 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保障交易安全 [1] 经纪机构行为规范 - 经纪机构发布房源前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住房权属信息,实地查看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 [2] - 要求明码标价收费服务项目,提升透明度 [2] 监督管理机制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 [2] -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管理,形成多层级监管体系 [2] 法律责任追究 - 对出租人、承租人、企业、经纪机构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明确严格法律责任 [2]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例》
财联社· 2025-07-21 19:06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 年9月15日起施行。 《条例》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住房租赁关系,促 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条例》共7章50条,主要 规定了以下内容。 三是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应当发布真实、准确、完整的房源信息,建立 住房租赁档案,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从事转租经营的,按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 四是规范经纪机构行为。规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发布房源信息前应当核对并记录委托人的身份 信息、住房权属信息,实地查看房源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对收费服务项目明码标价。 五是强化监督管理。明确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 租金水平信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根据信用状 况对住房租赁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等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六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出租人、承租人、住房租赁企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 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分别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