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九部门: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贴息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5:51
政策覆盖范围 - 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可享受贴息政策 [1] 贴息政策细则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1] - 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90% 省级财政承担10% [1]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1] 资金使用规范 - 经营主体需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开展合规经营活动 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改善消费基础设施 [1] - 严禁虚报 冒领 套取 截留 挤占 挪用贷款资金 [1] - 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 理财等套利活动 [1]
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 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
央视网· 2025-08-13 14:42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 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是3000元。这里还是要说 明一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 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对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对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 体育这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而言,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这些经营 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称,这里要向广大服务业经营主体说明的是,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 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商务部:支 ...
财政部: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3 14:33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财政部同步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1] - 政策聚焦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 [1]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 “双贴息”惠及哪些群体?官方解析
央视新闻· 2025-08-13 14:28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 贴息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和消费服务供给方 通过降低信贷成本提升消费领域服务水平 [2]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1] - 重点消费领域涵盖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七大类 [1]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1] - 政策实施期为1年 支持范围同时覆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1]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2] - 聚焦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八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 [2]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政策实施期为1年 [2]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为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金额最高为1万元 [2] 政策后续安排 - 两项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2] - 可能调整贷款经办机构范围以优化政策覆盖面 [2]
“双贴息”政策落地,聚焦8类消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14:04
2025.08.13 本文字数:239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漆辛夷 不断加大财政、金融配合 放大公共年年度的内 这两年不断加大财政和金融的配合,以放大 公共资金的乘数效应,扩大政策覆盖面。 本次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 营主体贷款贴息就是财政、金融配合的具 体措施之一,目的是通过进一步降低居民 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 同时,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双贴息"政策期限一年 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聚焦8类消费行业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经办银行要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 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这8类与 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行业,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两项政策到期后,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 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 贷款经办范围。 1元贴息资金可能带动 100元贷款资金 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两项贴息政策 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 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 向真正的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提 升市场的活力。 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块钱的 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 金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是 ...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出台!谁能申请,怎么申请?官方回应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4:01
政策概述 - 中央财政首次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信贷资金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1] - 政策包含两项具体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实施期均为1年 [3]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部分,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的1/3),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 [3][5] - 小额消费(5万元以下)按实际金额贴息,同一机构最高1000元;大额消费(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同一机构最高3000元 [5] - 申请条件需有真实消费行为,贷款经办机构通过识别账户交易信息自动计算贴息,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8类消费服务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等)的经营主体,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贴息上限1万元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贷款期限不足1年按实际期限贴息,申请条件需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6] - 经营主体无需主动申请贴息,银行收到财政资金后一次性返还已支付利息的贴息部分,未来利息直接扣除 [7] 政策操作流程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通过贷款合同或补充协议授权经办机构识别消费数据,贴息金额自动抵扣利息 [6]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由银行与财政部门完成审核拨付,经营主体仅需正常办理贷款 [7] - 两项政策均设计为简便易行,借款人操作负担最小化 [8] 政策效果示例 - 个人消费贷款案例:20万元装修贷款年利率3%,贴息后最高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原利息6000元) [7] - 服务业贷款案例:90万元1年期餐馆贷款贴息9000元,分阶段返还3000元并每月抵扣750元 [7]
新闻多一度丨办理消费贷贴息个人需要如何操作?到期后是否延长?
新京报· 2025-08-13 13:58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政策实施期限为1年 [3] - 同步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聚焦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等八类主要消费服务业领域 [5] - 两项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 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范围 [8]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和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单笔可贴息500元 多笔可叠加 [6][8]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 每人每机构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6][8] - 每人每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6][8]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细则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聚焦八类主要消费服务业领域 [5]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可贴息1年 [5]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5] - 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实际期限贴息 [9] 申请条件与资格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核心条件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 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内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可享受贴息 [8]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核心条件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签订贷款合同并收到资金的可享受贴息 [9] - 非消费领域用途或违规套利行为不属于政策支持范围 [9] 办理流程与操作 - 个人消费者只需授予贷款经办机构识别交易信息的权限 经办机构直接计算并扣减贴息资金 [10] - 服务业经营主体无需进行贴息申请 只需正常办理贷款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资金后返还或扣减贴息 [11] - 借款人可通过短信 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情况 [10] 经办银行要求 - 经办银行要聚焦八类消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 特别是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 [13] - 银行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贷款审批 坚持从严审核 加快放款 [13] - 银行要按月汇总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发放情况 及时报送审核 [13] 政策预期效果 - 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 统筹增强消费能力和扩大有效供给 [14] - 引导服务业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消费业态 模式和场景 扩大优质服务供给能力 [14] - 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增强发展信心 发挥就业带动作用 [14]
“双贴息”政策落地,聚焦8类消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第一财经· 2025-08-13 13:48
财政金融协同政策 - 财政和金融配合力度加大,通过公共资金乘数效应扩大政策覆盖面,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措施 [6] - 政策目标为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在保障民生同时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6] - 经办银行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行业 [7][8] - 针对小微企业发挥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8] 政策实施细节 - "双贴息"政策期限一年,到期后将视效果评估决定是否延长 [9] - 1元贴息资金可能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服务业供给,撬动效应显著 [10][11] - 政策仅支持合理借贷需求和真实消费行为,违规套利行为不纳入支持范围 [12] - 政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形成"组合拳",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 [13] 政策协同效应 - 贴息政策与再贷款政策协同,通过低息再贷款促进银行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14] - 消费贷款利率由银行市场化自主确定,贴息部分由财政直接补贴给消费者 [14] - 政策组合有利于产生"1+1>2"效应,兼顾消费提振与金融支持可持续性 [14] 监管措施 - 金融监管部门将贴息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 [15] - 财政部配合监管部门督促贷款经办机构落实政策 [15]
今年9月份,个人补贴开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13:05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已公开印发。 "这里还是要说明一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 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 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于红表示。 针对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廖岷介绍,从消费结构看,我国目前服务消费具有较大 增长潜力,为了释放这一潜力,需要有更高品质的供给,因此,同步实施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 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 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 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针对申请条件,于红表示,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今年3月 16日公开发布的,对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8类消费领域服 务业经营主体而言,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 ...
发布会纪要丨“双贴息”政策落地,聚焦8类消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12:43
政策概述 - "双贴息"政策聚焦8类消费行业,包括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旨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3][6] - 政策期限为一年,到期后将视效果评估决定是否延长、扩大支持范围或调整经办范围 [7] - 政策通过财政与金融协同发力,1元贴息资金可撬动100元贷款资金,放大公共资金乘数效应 [8][9] 政策目标与机制 - 直接降低居民消费和企业经营融资成本,减轻财务负担,同时通过再贷款政策激励银行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13] - 支持消费者合理借贷需求和真实消费行为,禁止非消费领域用途或违规套利行为 [10] - 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形成"组合拳",叠加"国补"实惠以提振消费 [11][12] 执行与监管 - 金融监管部门将政策执行纳入日常监管,财政部配合督促贷款机构规范管理,维护借款人权益 [14][15] - 贷款机构需基于借款人真实需求和信用状况授信,禁止诱导借贷 [15] - 政策设计简化流程,不设繁琐门槛,覆盖居民衣食住行主要消费场景 [16] 行业覆盖与支持 -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利用金融监管总局建立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实现"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的信贷对接 [6] - 消费贷款利率由银行市场化自主确定,贴息部分由财政直接补贴,兼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