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工业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在辽宁大连完成
人民网· 2025-07-30 09:31
绿色氨燃料加注突破 -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在大连完成 标志着我国绿色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1] - 大连成为全球首个具备生物燃料、绿色甲醇、LNG及绿色氨燃料等船用替代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 [1] - 氨燃料凭借零碳属性、储运经济性和技术成熟性成为航运业实现经营排放目标的重要替代燃料 [1] 技术细节与实施主体 - 加注作业由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实施 该公司曾完成国内首单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首单灰色氨燃料加注及东北首单绿色甲醇加注 [2] - 受注船舶为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 搭载自主研发氨气双燃料发动机等核心设备 最大氨能替代比例达91% [2] - 绿色氨燃料由远景科技集团提供 采用100%绿色电力制备 是全球首个获认证的绿氨产品 [2] 产业影响与区域优势 - 绿色氨燃料大规模应用将为零碳排放提供解决方案 推动全球航运业向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3] - 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拥有丰富风光资源和生物质秸秆资源 是全国主要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生产基地 [3] - 大连地处东北亚航运枢纽 背靠绿色产业腹地 是连接氢氨醇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纽带 [3]
法国炸锅:不能再当最后一个傻瓜!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51
美欧贸易协议达成 - 欧盟同意输美商品被征收15%关税,避免贸易战升级 [1] - 特朗普称欧盟将增加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和军事装备 [1] - 协议为双方贸易关系带来一定确定性,但具体细节尚未完全公布 [6][7] 欧洲内部反应 - 法国强烈批评协议,称其为"冯德莱恩-特朗普协议",认为欧盟应向美国展示反击能力 [2][3] - 德国总理默茨承认15%关税将带来沉重负担,但避免了更严重的贸易冲突 [6] - 多数欧盟国家认为协议失衡但无奈支持,瑞典称其为"最不坏的选择" [6] 行业影响 - 欧洲股市周一开盘上涨,斯托克600指数触及四个月高点,科技和医疗板块领涨 [7] -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主席表示欧洲出口正在失去竞争力,美国客户需为关税买单 [7] - 杰富瑞经济学家认为15%税率好于市场预期,但欧洲公司对交易态度复杂 [7] 协议后续进展 - 最终协议需经欧盟27国批准,但法国等国不满不会阻碍框架协议推进 [6] - 协议细节将在8月1日前敲定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未来几周还将进一步谈判 [7]
直线拉涨!杜邦中国反垄断调查遭暂停,拟144亿剥离“工业黄金”?
格隆汇· 2025-07-22 22:07
反垄断调查进展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22日晚间暂停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程序[2] - 调查最初于4月4日启动 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中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垄断协议的条款[4] - 调查启动当天杜邦股价遭受重挫 华尔街大行纷纷下调其目标价[4] 股价与市值表现 - 受调查暂停消息刺激 杜邦美股盘前迅速直线拉涨 开盘后震荡拉升超1%[1] - 当前股价报75.95美元 总市值达317.85亿美元[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净销售额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 经营性EBITDA 31.4亿美元同比增长7%[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5% 经营EBITDA 7.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 电子与工业是净销售额占比最大板块 其次为水处理与防护[8] - 公司产品服务涵盖农业与食品、楼宇与建筑、电子材料、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6] 战略转型与业务重组 - 持续推进从多元化到聚焦的转型 拟重塑定位为高科技材料公司[8][11] - 计划2025年11月前完成电子业务分拆独立上市[9] - 取消去年5月宣布的水处理业务分离上市计划[10] - 拟在2025年中期前剥离Nomex和Kevlar耐热纤维品牌 交易估值约20亿美元[11] 市场与监管背景 - 反垄断调查起因包括芳纶在华售价较国际均价溢价超30%[11] - 中国市场占公司营收约20% 剥离业务可能为降低对中国市场依赖[11]
欧洲化工资产并购出现分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7-21 10:30
经历战略审查,大宗化学品资产多关停,特种化学品仍备受青睐 过去几年,战略审查已成为欧洲石化行业的常态。近期,陶氏、巴斯夫、利安德巴赛尔、沙特基础工业 公司(SABIC)和壳牌等巨头均对其欧洲主要石化资产进行了战略审查。此类审查经常会导致一套或多套 生产装置关闭。但市场人士认为,在这些审查中,大宗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的资产并购走势已经出现分 化,大宗化学品资产往往不得不关停处置,而特种化学品资产仍然备受市场青睐。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6月报告称,高能源成本、经济低迷及亚洲低成本进口冲击正削弱欧洲大宗化学品企 业盈利能力,使其业绩面临巨大压力,这些企业不得不断臂求生出售相关资产。但标普全球商品洞察乙 烯及衍生物总监安迪·奥辛斯基同时指出:"欧洲本土表现尚可的资产从全球视角看可能缺乏竞争 力。"欧洲的大宗化学品资产处于想卖不好卖的窘境,使得企业更倾向于关停而非出售。 近期,利安德巴赛尔将其位于法国Berre、德国Münchsmünster、英国Carrington和西班牙Tarragona的4座 烯烃和聚烯烃生产基地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Aequita SE & Co. KGaA。但反常的是,交易中利安德巴赛 尔和Aequi ...
以伊冲突扰乱中东化工市场   
中国化工报· 2025-07-04 10:22
伊以冲突对中东化学工业的影响 - 伊以冲突导致中东地区化工生产装置大规模停工 伊朗关闭大部分化工生产装置 以色列炼油和石化行业成为伊朗攻击目标 [1] - 以色列巴赞集团位于海法的炼化厂因伊朗导弹袭击关闭 子公司Carmel烯烃有限公司的烯烃和聚烯烃工厂因电厂遭袭停工 [1] - Carmel烯烃公司拥有24万吨/年乙烯 13 5万吨/年丙烯产能 复分解装置可额外增加18万吨/年丙烯 下游有18万吨/年聚乙烯和4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 [1] 伊朗化工行业受损情况 - 以色列袭击伊朗上游能源设施导致化学品工厂停工 南帕尔斯气田天然气处理装置遭袭影响阿萨鲁耶化学生产中心 [2] - 伊朗官方下令阿萨鲁耶地区化工厂停产并清除危险物质 Marjan Petrochemical公司165万吨/年甲醇装置已关闭 [2] - 标普全球商品洞察分析显示 Zagros石化厂等三家甲醇厂可能已关闭 伊朗氨厂暂停生产 氮肥等下游产品停止出口 [2] 伊朗化工行业基础数据 - 化学品是伊朗第三大出口领域 占非石油出口额三分之一 全国有85家化工厂 [3] - 伊朗拥有12套裂解装置 乙烯总产能788万吨/年 为中东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占中东总产能23% [3] - 伊朗甲醇总产能1738万吨/年(13座工厂) 聚乙烯总产能445万吨/年(21座工厂) [3]
Cefic与VCI欢迎欧盟CISAF
中国化工报· 2025-07-04 10:22
欧盟《清洁工业国家援助框架》发布 - 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与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对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清洁工业国家援助框架》(CISAF)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对欧洲工业领袖呼吁恢复投资商业可行性的具体回应 [1] - CISAF包含针对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电价减免措施及脱碳支持等务实举措,框架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为成员国和企业提供长期政策预期 [1] - 该框架将取代自2022年起实施的《临时危机与过渡框架》 [1] 行业领袖评价 - 世索科首席执行官兼Cefic主席伊尔哈姆·卡德里表示欧洲能源价格仍缺乏竞争力,但CISAF向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必要措施 [1] - VCI常务董事沃尔夫冈·格罗斯·恩特鲁普指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欧盟委员会最终给予成员国更多援助空间是重大进步,尽管部分领域限制仍过于严格 [1] 框架主要内容 - 简化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领域的国家援助规则 [1] - 为能源密集型企业提供临时电价减免 [1] - 支持现有生产设施的脱碳改造 [1] - 促进欧盟清洁技术制造能力发展 [1] - 降低清洁能源、脱碳技术、能源基础设施及循环经济项目的投资风险 [1]
纳粹侵略世界,竟是美国资本支持?美国石油巨头,到底有多贪婪?
搜狐财经· 2025-07-02 13:35
石油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 石油已成为世界大国博弈和军事冲突的核心诱因,直接影响全球秩序变迁 [4] - 美国不仅为美元体系而战,更是直接为石油资源而战,石油巨头深刻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4] - 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背后存在石油利益的深层驱动 [4] 石油化工技术的跨国转移与产业变革 - 1924年起英美石油巨头与德国工业建立合作联盟,德国先进化工技术助力美国石油工业扩张 [9] - 20世纪30年代德国有机化学技术通过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协议转移至美国,催生石油化工新分支 [11] - 美国凭借丰富石油资源和资本优势,长期主导全球石油化工行业,石油成为工业化学的"瑞士军刀" [11] 德国化学工业的技术突破与战略价值 - IG法本公司由巴斯夫、拜耳等合并成立,其哈伯-博施法实现工业氨合成,支撑火药与化肥生产 [12] - 1926年德国开发煤炭液化技术,1931年合成燃料年产达250万桶,后被纳粹列为关键军事资产 [15] - IG法本合成橡胶技术(丁钠橡胶)突破天然橡胶地域限制,支撑德国汽车与军工发展 [16] 石油化工与战争机器的深度绑定 - 纳粹上台后IG法本全面纳入国家战略,合成燃料工厂供应空军高品质燃油,7个氢化厂投入运营 [16][17] - 公司高层犹太成员被清除,党卫军直接管理,希特勒称其为"国中国" [16] - 合成燃料、橡胶、炸药等产品成为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要物质基础 [16]
投中2025年度辽宁科创先锋企业榜单发布
投中网· 2025-07-02 12:07
榜单背景与评选机制 - 投中信息首次发布"投中榜·2025年度辽宁科创先锋企业TOP30"榜单 旨在通过权威数据识别科技创新能力强 市场竞争力突出 成长性显著的优质企业 引导资本精准配置 助力辽宁产业转型升级[1] - 评选范围限定为辽宁省内未上市且近期有融资计划的企业 已IPO递表企业不纳入考评[2] - 评选维度包括创新性(权重50%) 成长性(权重30%) 市场认可度(权重30%) 具体指标涵盖科研成果 企业规模增速 资质认证 融资次数及投资机构质量[2] 行业分布与区域特征 - 制造业企业占比63% 主导榜单 主要集中于高端制造和新材料领域 反映辽宁制造业的强劲实力与政策支持成效[2] - 电子信息类企业占比23% 覆盖半导体 软件开发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细分领域 显示区域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 - 化学工业 能源及矿业 医疗健康领域企业合计占比14% 体现多元化产业布局[2][5][6] 上榜企业代表 - 制造业代表包括天元航材 辽宁创石钼业 沈阳微控飞轮技术等13家企业 突显高端装备与材料技术优势[5][6] - 电子信息领域头部企业为英特工程仿真技术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 润新微电子等 聚焦汽车电子与半导体[5] - 跨行业企业如大连中沐化工(化学工业) 沈阳嘉越电力(能源) 康元医疗科技(医疗健康)体现产业链协同发展[5][6]
ACC下调美国化工业增长预期
中国化工报· 2025-07-02 11:20
美国化学工业前景 - 美国化学理事会(ACC)预计今年美国化学品产量(不包括药品)仅增长0.3%,2026年将收缩0.2% [1] - 202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从年初的2.7%下调至1.3% [1] - 第一季度化学品产量环比增长6%,但剩余时间将出现疲软 [1]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化学品终端消费市场需求减弱 [1] 经济与贸易政策影响 - 2025年消费者支出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2.8%降至1.9%,商业投资增速从4.0%降至1.7% [2] - 全球工业生产增长预计从2024年的1.7%降至1.5% [2]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减缓美国和国外的经济活动,导致公司推迟订单、投资和招聘 [2] - 利率上升、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趋高以及关税降低住房和汽车终端市场的负担能力 [2] 终端市场表现 - 半导体行业产量预计今年增长7.0%,主要受人工智能应用需求推动 [3] - 计算机、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制药行业有望实现较高增长 [3] - ACC下调大多数化学品终端市场的全年增长预测,约一半市场今年将出现销量萎缩 [3] - 今年美国化学品出口预计下降1.9%,进口预计下降1.0%,但贸易顺差仍将持续 [3]
数字技术或将重构化学工业格局   
中国化工报· 2025-06-11 11:14
数字化与AI在化工行业的应用 - AI正极大地使化学公司受益,能够借鉴过去成果并运用行业内部研究进展 [1] - 化工行业正处在数字革命边缘,快速适应数字化的公司可能收购无法适应的公司,导致行业整合 [1] - 陶氏公司拥有1万名活跃的微软Copilot授权用户,涵盖所有职能,在销售和营销等商业职能中使用率很高 [1] - 西湖公司使用微软Copilot堆栈,专注于维护、制造和商业方面,利用数十年积累的信息在AI帮助下取得进展 [2] - 先进技术使公司能够模拟对现有产品配方的更改,在保持材料性能的同时评估可行性 [2] 数字技术加速创新与协作 - 数字技术优势在于加速发现和实验过程,有效瞄准新想法,源于市场洞察和消费者趋势 [2] - 数据数字化加强知识管理,促进协作和信息共享,增加价值并加快流程 [2] - 汉高黏合剂技术公司通过集成数字工具推进创新,成功将Albert Invent平台部署到22个国家约3000名员工和60个实验室的研发组织 [3] - 诺力昂、科慕、索理思和玛莱等公司使用Albert Invent平台,旨在加快流程、提高质量并整合AI到产品开发 [3] 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 - 施耐德电气提供软件定义自动化解决方案,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对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3] - 施耐德电气与GR3N合作推动PET化学回收技术工业化,GR3N的微波辅助解聚技术与施耐德电气的自动化相结合,实现闭环回收 [3] 数字解决方案开发 - 艺康旗下纳尔科水处理公司制定入口完整性计划,通过全流程管理服务和分析应对结垢和腐蚀风险,保护天然气加工作业 [4] - 艺康公司拥有3万多个系统的全球网络,用于管理水处理性能和工业资产,提供实时和主动分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