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刷电路板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前景最被看好的十大行业
36氪· 2025-05-19 17:42
行业研究方法论 - 通过A股上市公司员工薪酬涨幅(>5%)和员工人数变动(≤2%)构建"行业看好指数",反映行业前景预期[4][5] - 样本公司基于申银万国行业分类(2021版),数据通过加总计算得出[6] - 薪酬数据相比营收/净利润等指标更具领先性,能提前预判行业拐点[11] 十大看好行业排名 1. **被动电子元件**(看好指数61.1%) - 高端MLCC国产替代空间大,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美元[98] - 2025Q1营收120亿元(+18.8%),合同负债同比激增132%[99] - 三环集团/法拉电子/顺络电子2024年人均薪酬涨幅均超11%[104] 2. **贵金属**(看好指数58.3%) -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驱动业绩,2025Q1净利润172亿元(+57.8%)[92] - 紫金矿业ROE达25.9%,显著高于行业中值12.7%[94] 3. **数字芯片设计**(看好指数56.3%) - GPU/存储芯片需求推动增长,2025Q1合同负债同比+77.7%[81] - 研发强度突出,2019-2024年Q值(研发/净利润)均>100%[83] 4. **输变电设备**(看好指数55.2%) - 特高压/电网智能化驱动,2025Q1合同负债213亿元(+13.3%)[71] - 思源电气ROE达18%,员工人数同比增长20.7%[76] 5. **芯片制造设备**(看好指数55%) - 刻蚀/薄膜沉积设备达国际水平,2025Q1营收179亿元(+34.6%)[62] - 北方华创员工数增36.2%,中微公司人均薪酬达68.8万元[66] 6. **芯片封装测试**(看好指数53.8%) - 先进封装成技术突破点,2024-2030年CAGR预计10%[49] - 长电科技2024年薪酬涨幅17.4%,员工增长21.4%[56] 7. **印刷电路板**(看好指数53.5%) - 中国占全球PCB产值55%,2025Q1净利润54.5亿元(+56.2%)[41][42] - 生益科技人均薪酬18万元,涨幅13.9%[46] 8. **分立器件**(看好指数52.9%) - IGBT等产品需求增长,2025Q1存货周转天数显著改善[32] - 扬杰股份ROE达11.8%,薪酬涨幅7.6%[37] 9. **电机行业**(看好指数50%) - 机器人/新能源车应用广泛,2025Q1净利润11.4亿元(+16.3%)[21] - 兆威机电薪酬涨幅12.1%,Q值(研发/净利润)达83%[23][26] 10. **锂电池**(看好指数48.4%) - 全球出货量1545GWh(+28.5%),2030年预计达5127GWh[10] - 宁德时代ROE 22.8%,2025Q1合同负债同比+165%[15][11] 行业共性特征 - 电子/电力设备占主导:前十中9个属于这两大领域,受益于新能源车/AI/机器人发展[3][106] - 高研发投入:7个行业Q值长期>50%,数字芯片设计达240%[83][107] - 头部效应显著:市值前三公司ROE普遍高于行业中值(如北方华创20.3% vs 7.81%)[66]
沪电股份(002463)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5:32
公司收入结构 - 2024 年企业通讯市场板营收约 100.93 亿元,AI 服务器和 HPC 相关 PCB 产品约占 29.48%,高速网络的交换机及其配套路由相关 PCB 产品约占 38.56% [2] - 2024 年汽车板营收约 24.08 亿元,新兴汽车板产品约占 37.68% [2] 汽车板市场情况 - 汽车 PCB 市场环境复杂,呈现规模增长、竞争加剧、需求结构变化、技术创新加速等特征,智能化是重要趋势 [2][3] - 公司依托技术积累和信誉与客户深度合作,调整优化产品和产能结构应对挑战 [3]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差异化经营,适配市场需求结构,面向头部客户群体开展业务,保持客户均衡 [4] - 公司加大技术和创新投入,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竞争优势和确定性 [4] 高复杂度高多层板供应情况 - AI 驱动带来发展机遇,高阶产品产能供应不充裕,预计 2025 年下半年产能改善 [5] - 2025 年第一季度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约 6.58 亿 [5] 泰国工厂情况 - 公司推动泰国生产基地从试生产到量产,加速客户认证与产品导入,释放产能 [6] - 公司采用成本管控手段和风险应对机制,实现经营性盈利目标 [6]
景旺电子(603228):拥抱AI新态势,进一步打开高端市场
国投证券· 2025-04-29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给予 25 年 20 倍 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 32.69 元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景旺电子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26.59 亿元,同比增长 17.68%,归母净利润 11.69 亿元,同比增长 24.86%;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3.43 亿元,同比增长 21.9%,归母净利润 3.25 亿元,同比增长 2.18% [1] - 公司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加速新客户、新市场开拓,加强新产品、新技术迭代,实现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在数据中心、高速通信、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均有进展 [2]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产品不断升级,新增多项专利,部分获美国专利授权,在多个高端领域得到应用,且在高频高速通信、智驾、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成果 [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51.28 亿元、181.54 亿元、217.8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7 亿元、19.86 亿元、24.05 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126.59 亿元,同比增长 17.68%,归母净利润 11.69 亿元,同比增长 24.86%;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33.43 亿元,同比增长 21.9%,归母净利润 3.25 亿元,同比增长 2.18% [1] 市场拓展 - 大力拓展智能驾驶、AI 服务器、AI 算力智能硬件等新兴市场,加速新客户、新市场开拓 [2] - 数据中心领域,AI 服务器端部分产品批量出货,高速 FPC、超高层 PTFE 等产品有前沿优势;高速通信领域实现 800G 光模块批量出货,具备 1.6T 光模块量产能力;汽车电子领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类高阶产品增速高,车载 HDI、高多层等产品客户端份额提升;消费电子领域,智能硬件订单大幅增长 [2] 研发与产品升级 - 2024 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 30 项发明专利、9 项实用新型专利,2 项专利获美国专利授权,应用于毫米波雷达、低轨卫星通信、AI 算力等高端领域 [3] - 高频高速通信领域,多种高速 PCB 产品量产,部分产品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开展技术预研;智驾领域超额完成年度销售目标;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领域,导入多家新客户,完成百款以上高难度产品打样制作 [3]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51.28 亿元、181.54 亿元、217.8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7 亿元、19.86 亿元、24.05 亿元 [4] - 给出 2023A - 2027E 年主营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预测 [10] - 给出 2023A - 2027E 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及成长性、利润率、运营效率、投资回报率、费用率、偿债能力、分红指标、业绩和估值指标等预测 [11]
【招商电子】沪电股份:AI需求驱动公司继续高速增长,国内外新增产能释放望驱动业绩向上
招商电子· 2025-04-27 20:51
公司业绩表现 - Q1收入40.38亿同比+56.25%环比-6.77%,归母净利7.62亿同比+48.11%环比+3.20%,扣非归母净利7.45亿同比+50.07%环比+0.71% [3] - 毛利率32.75%同比-1.11pct环比+0.96pct,净利率18.82%同比-0.84pct环比+1.82pct [3] - 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因: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增加约6,000万、汇兑收益同比减少约4,900万、泰国工厂亏损约5,100万、国内产能扩充导致期间费用增加 [3] 业务驱动因素 - AI算力需求驱动业绩高速增长,下游AI高算力计算场景对PCB的结构性需求持续旺盛 [3] - 800G领域订单快速放量,AI相关订单能见度长,公司加速扩充国内产能并推动海外产能爬坡 [3] - 高阶交换机及AI服务器相关产品保持放量态势,预计Q2业绩呈现环增趋势 [3] 研发与技术进展 - GPU平台产品已批量生产,支持112/224Gbps速率,下一代GPU平台及XPU产品正与客户共同开发 [3] - NPC/CPC交换机产品开始批量生产,112Gbps/Lane盒式与框式交换机已批量交付,224Gbps产品配合客户开发中 [3] - 汽车电子领域实现埋嵌低压功率芯片技术批量导入,合作开发埋嵌高压碳化硅芯片主驱逆变器线路板 [3] 产能与未来展望 - 泰国厂及国内新增产能预计25H1加速爬坡和建设,逐步打破产能瓶颈 [3] - 25-26年AI算力+汽车板将继续推动业绩增长,400G/800G/1.6T交换机、AI服务器用高多层板、高阶HDI出货占比有望提升 [3] - 汽车业务在ADAS、智能座舱域控、电机电控板等领域具备优势,子公司胜伟策推进48V p2Pack和800V高压p2Pack技术商用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