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印刷电路板)

搜索文档
世运电路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8亿元 同比增长7.64% 归母净利润3.84亿元 同比增长超20% 经营现金流超过净利润规模 同比增长30%[2][8] * 毛利率略有下滑 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快速升级迭代过程中生产调整的摩擦成本 但订单非常饱满 未来增长势头依然强劲[8] * 珠海世运上半年亏损约3,000万元 但从5月份开始现金流已经接近平衡 每月订单量持续增长 下半年目标大幅度减亏甚至扭亏为盈[19] 业务结构变化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业务结构变化:汽车电子占比下降至48% AI及算力相关产品提升至15% 储能及工控业务提升至23% 消费类下降至14%[2][10][11] * 未来趋势预计AI领域将持续扩大 消费类可能相对稳定或略有减少 车用电子和储能业务预计仍保持高速增长 但相对比重可能因AI领域更快增长而略降[2][11] * 2024年全年汽车电子相关业务占收入比重53% 储能占18% 消费类占17% AI及算力相关产品占12%[10] 客户拓展与新业务突破 * 通过ODM方式进入NVIDIA和AMD的AI供应链 成为国内少数能同时实现两大AI算力客户量产交付的PCB企业[2][9] * 在北美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某客户体系内收入增长超6倍[2][9] * 新增许多重要客户 尤其是在汽车领域 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800伏高压架构芯片嵌入式电动板项目[9]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产品中进行小批量转量产过程[9] 技术创新与研发进展 * 积极投入嵌埋芯片技术 将芯片等元器件埋嵌到PCB内部 大幅提升产品价值 理论上是现有光板价值量的五倍以上 若包含芯片定制化封装 价值量可能达到十倍以上[2][12][13] * 嵌埋芯片技术包括功率芯片前期镀铜处理 系统杂感降低40% 线路连接更短 功耗更低 开关速度提升50% 开关损耗降低38% 系统集成能力显著提高[6][13] * 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功率第三代半导体 如碳化硅和氮化镓芯片 应用场景包括新能源电动车三电系统(尤其是逆变器)以及英伟达800伏HVDC电源模块等[13] * 小型化 高度集成需求较高的消费电子产品 如AI眼镜 苹果TWS耳机 折叠手机等 也适合采用该技术[13] * 嵌埋工艺的主要技术瓶颈在于定制化处理和散热特性 需要对芯片晶圆进行定制化设计 并混合使用特殊散热材料[14] * 公司是唯一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 并已完成新产品定型 预计2026年第一期产能将实现批量供货[15] 产能扩张与投资计划 * 计划在泰国建设先进制程产业园 厂房已于6月封顶 预计年底正式投产[3][4] * 在江门新购42亩土地建设新一代芯片内嵌式PCB制造基地 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3][4] * 泰国项目发展与公司生产运营核心逻辑相通 海外客户占比较高 为了供应链安全性及应对关税问题[29] * 鹤山信创智载制造基地投入产出比:如果单做高阶和高多层PCB 投入产出比约为1:2到2.5之间 投入15亿元可产生接近30亿元收入[16] * 嵌埋技术产品投入产出比更高 相当于原来投一块钱能干两块钱活 现在投一块钱可能能干10块钱活[16] * 内嵌式电视产品投入15亿元 包括服务于该产品的高级HDI产能[17] 具体业务进展与展望 * 储能业务:最大客户去年出货量为31吉瓦时 每吉瓦时出货量对应约5,000万人民币的PCB成本 预计下半年出货节奏保持快速增长 同比增幅至少50%[26] * 该客户今年全年产能包括美国40吉瓦时和上海60吉瓦时 总计100吉瓦时 明年产能将增至80多吉瓦时[26] * 新能源基地的储能配套建设对产品需求拉动非常大 当前产能基本上不够 未来几年将保持持续高增长[27] * 汽车业务:最大海外客户从三季度开始促销新能源汽车 并推出新车型如Model YL加长版 廉价版车及物流车SEMI等 预计销量良好[24][25] * 小鹏汽车上半年销量增长一倍多 公司作为其核心供应商 将在其800伏平台车上推埋嵌式产品[25] * AI相关产品:涵盖国内外客户 包括通过ODM厂商进入NV领域的高速连接器模块和电源模块 以及AMD全系认证完成的加速卡 主板等[21] * 还有欧洲算力中心客户及国内多家GPU厂商的一些算力产品 以及边缘计算设备如网卡板子 控制板子和通信小模块[21] * 特斯拉服务器芯片业务:开始DOJO 3样品打样 虽然DOJO 2项目被砍 但部分已排产的芯片可能仍会继续生产[20] 效率与运营改善 * 三季度稼动率依然较高 由于高端订单增加 工厂效率逐步提升[22] * 随着时间推移 每个季度工人的熟练程度提高 整体效率逐季改善 未来产值和利润增长将主要依靠工厂效率提升[22] 竞争格局与行业景气度 * 与具有载板技术的竞争对手相比 公司优势在于跨越了传统PCB加工 进入了半导体封装领域 在处理精细化电路和功率芯片封装方面有独特优势[23] * 整个PCB行业景气周期高 产能紧缺 下游终端厂商最关注供应链安全性 产品一致性和产能 其次才是技术和价格[24] *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 关税战使得市场溢价增加 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2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科技驱动电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 探索从二维向3D发展的路径 通过先进封装技术实现指数级增长[3][7] * 预计2026年车载产品将可以出货 同时电源相关产品也在同步推进[4][18] * 未来三年 公司将在PCB之外 加大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和投资[28] * 智算项目由于埋嵌工艺增加了芯片价值量 其投入产出比更高 毛利率水平相当高 但高毛利率伴随更大风险 需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30][31]
A股集结号:资金火速涌入 成交额连续3日超2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07:12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8月15日收盘3696.77点,创近4年新高,盘中曾突破3700点但未能站稳 [1][2][6] - 当日上证指数涨0.83%,深成指涨1.60%,创业板指大涨2.61%,4623家上市公司上涨(占比近九成) [6] - A股成交额连续3日突破2万亿元(8月13日2.18万亿/14日2.31万亿/15日2.27万亿),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 [3][6][10] 行业板块动向 - 领涨板块:券商(+4.41%)、炒股软件(+13.49%)、新能源(光伏+3.13%)、计算机(PCB+4.3%),科技与券商构成双主线 [6][7][8] - 唯一下跌板块为银行(申万一级行业指数-1.46%),保险资金偏好银行但整体拖累表现 [8][14] - 杠杆资金7月净流入1344亿元,集中配置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等成长性板块 [10] 资金流向分析 - 主要推动力来自杠杆资金(融资成交占比21.9%)、量化私募(7月日均流入55亿)、游资及部分机构资金,外资呈现净流出 [3][10][14] - 南下资金回流A股叠加融资提升形成资金流驱动,个人投资者新增入市明显而机构存量博弈 [10][11] - 场内存量资金惜售与增量资金入场共同推升市场,私募备案规模显著增加 [10][11] 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 - 机构普遍认为行情未结束,中金类比"增强版2013年",银河证券预测沪指年末或挑战4000点 [16][17] - 科技成长主线受推崇:AI/算力(光模块被大幅加仓)、半导体、创新药、军工、新能源等 [21][22][23] - 低估值策略同步被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消费/地产等5-10倍PE资产及证券/医疗器械/化工等滞涨板块 [24]
推涨A股的资金,找到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5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8月15日收盘3696.77点,创近4年新高,盘中曾突破3700点但未能站稳 [1][2][3] - 当日市场普涨,4623家上市公司上涨,占比近9成,深成指涨1.6%,创业板指大涨2.61% [3] - A股成交额连续3日突破2万亿元(8月13日2.15万亿,14日2.31万亿,15日2.27万亿) [1][3]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 [1][6] 领涨行业 - 券商板块单日涨4.41%,炒股软件板块暴涨13.49%,成为"牛市旗手"主线 [3][4] - 科技主线表现强劲:PCB(AI算力相关)涨4.3%,计算机板块领涨,光伏涨3.13%,发电设备涨4.26% [3][4] - 新能源板块受全球能源转型和国内政策支持推动,展现增长潜力 [3] - 银行板块逆势下跌1.46%,为申万一级行业中唯一下跌板块 [3][4] 资金动向 - 杠杆资金7月净流入1344亿元,连续7周流入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成长板块 [6][7] - 量化私募7月以来日均流入55亿元,游资交易活跃度仅次于2015年水平 [6] - 南下资金回流A股,融资余额快速上升推动补涨行情 [6] - 保险资金净流入放缓,外资通过港股通出现止盈卖出 [6][7] 后市展望 - 机构普遍认为行情未结束,中金类比"增强版2013年",小盘成长风格占优 [9] - 中国银河预测若满足盈利改善等三大条件,沪指年末或挑战4000点 [9] - 浙商证券指出A股处于首次"系统性慢牛",上证中长期目标或突破3674点 [9] - 短期需警惕资金获利了结导致波动,85%权益基金接近历史高点面临赎回压力 [11] 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主线受青睐:AI/算力、半导体、创新药、机器人、核聚变等 [12][13][14] - 券商和保险板块受益于居民资金入市预期 [12] - 低估值方向受部分机构推荐:港股互联网(5-10倍PE)、消费、医疗器械等 [14][15] - 资源类(有色、稀土)、军工、游戏板块被诺安基金列为五大强势行业 [14]
开盘4分钟,20cm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1:08
市场行情概览 -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上证指数高开0 04%,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飘绿,但盘初集体转红,创业板指涨幅达1 16% [1][2] - 电子、建材、通信、计算机板块领涨,电路板、CRO、消费电子代工概念股表现强势,公用事业和银行板块走弱 [2] - 港股三大指数全线飘红,恒生科技指数涨0 62%,快手-W以2 94%涨幅领涨成份股 [4][5][6] 医药板块表现 - CRO、创新药、减肥药概念股集体走高,联环药业实现2连板,卫信康、哈三联等6只个股涨停,拓新药业、睿智医药涨幅超10% [7][8] - 富士莱开盘4分钟内触及20cm涨停,股价达39 28元/股,换手率16 05%,市值136亿元 [8][9] -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中国创新药已进入渐进式创新阶段,具备国际竞争力,CXO和科研上游领域存在衍生投资机会 [10] PCB概念股动态 - PCB概念指数上涨3 40%,国际复材、奕东电子20cm涨停,金安国纪4连板,宏和科技6日4板 [12][13] - 铜冠铜箔、逸豪新材等个股涨幅超10%,宏昌电子、博敏电子等涨停 [14] - 中信证券研报强调AI算力推动高端PCB需求增长,2026年ASIC芯片或成增量需求主力 [14][15] 个股风险事件 - 瑞斯康达因涉嫌信披违规,董事长李月杰和董事朱春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股价一字跌停至8 6元/股,卖一挂单23万手 [17][19][20] - ST华铭复牌后20cm跌停,股价报9 82元/股,因2020-2021年年报虚假记载被罚150万元 [20]
强一股份IPO被抽中现场检查 神秘公司去年上半年贡献超七成营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22:47
公司概况 - 强一股份专注于半导体设计与制造,聚焦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周明,合计控制50.05%股份 [2] - 股东包括哈勃科技(华为旗下)、丰年君合、元禾璞华等知名机构 [2] - 2021~2024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1亿元、2.54亿元、3.54亿元、1.9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335.84万元增长至4084.75万元 [2]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49.11%升至72.58%,对B公司依赖显著,2024年上半年B公司相关收入占比达70.79% [3] - B公司为全球知名芯片设计企业,但招股书未披露其名称 [4] - 关联方南通圆周率(周明实控)2022年成为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33%,2024年上半年降至13.71% [6] - 公司解释关联采购因国产替代需求,且日韩供应商交付周期长 [6] 财务表现与毛利率 - 综合毛利率从35.92%升至54.03%,2024年上半年高出同行9.25个百分点 [7] - 高毛利率主因MEMS探针卡收入占比提升及自制探针技术附加值高 [8] - 同期同行毛利率下降,全球龙头FormFactor毛利率低于公司超13个百分点 [7] 公司治理与风险事件 - 周明曾拆借资金并拖欠利息15.31万元至2022年,另为配偶垫付社保等2.93万元 [9] - 韩国子公司因涉嫌商业秘密侵权被调查,2024年8月注销,但公司称不影响上市 [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