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让中国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9 06:50
四名汇智计划 - 北京市西城区发起的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以"名城、名业、名人、名景"为核心,搭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资源共享平台 [7] - 2017-2025年支持707个项目团队开展超2000场活动,包括讲座、展览、课程、城市探访等形式 [7] - 累计培养近百支持续开展名城保护文化活动的团队,获2024"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未来之星"奖 [7][13] - 采用"常态成员+流动成员"组织架构,理事单位包括北京天桥衡融投资有限公司等资源提供方 [13][14] 93号院博物馆 - 由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胡同四合院改造而成,2014年开馆后专注非遗文化展示与体验 [8] - 通过展览、手工活动、沙龙等形式吸引参观者,年接待量未披露但强调"公益开放"属性 [8][9] - 推出"街区即博物馆"计划,将大栅栏历史建筑群视为开放式博物馆展厅(如93号院为非遗传习所,同仁堂为中医药展厅) [9] - 面临民办小微博物馆经营压力,2022年起接受四名汇智计划支持 [10] 走读北京项目 - 张传玖2015年发起的文化公益活动,累计组织近300场故宫、天坛等古迹讲解 [11] - 强调"三不讲"原则(不讲迷信/野史/夸大),注重青少年研学教育 [12] - 连续多年入选四名汇智计划,获得场地资金支持,带动更多人参与古都文化保护 [11][12] 天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 - 北京天桥衡融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天桥·艺巢计划"推进腾退空间改造,形成小微艺术馆群 [14][15] - 与建筑师车飞团队合作完成储子营36号、赵锥子8890号等多个院落有机更新项目 [14] - 打造"艺术馆+展示"、"工作室+商业"的共生生态,开发留学路等特色主题街区 [15]
机器人搬家展现城市更新商机
经济日报· 2025-06-08 05:55
城市更新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出八大任务包括既有建筑改造、老旧小区整治等[1] - 中央财政计划补助超过200亿元,支持北京、天津等20个入围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1] - 政策红利增强市场确定性,推动投资积极性,城市更新需从"财政输血"转向"市场造血"[1] 技术创新应用 - 上海"华严里"项目采用432个小型步履式移位机器人,以日均10米速度平移7500吨建筑群[1] - 施工团队定制融合深度学习算法与履带—轮式复合驱动技术的小型挖土机器人,能在1.2米窄巷自主转向作业[2] - 机器人、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正成为撬动存量土地价值与产业升级的杠杆[1] 商业模式重构 - 城市更新面临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难题,需用科技破解"保护与开发"、"公益与盈利"兼顾问题[3] - 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应用可推动智慧城市、数字孪生等技术服务产业发展[3] - 海绵城市建设可推动绿色建材、环境治理等技术研发,培育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3] 市场发展前景 - 城市更新揭示万亿元级商业蓝海,形成"城市更新—技术迭代—跨区域跨行业复制"的商业闭环[1][2] - 科技创新赋予城市更新效率提升和商业模式重构,实现多赢局面[3] - 20个入围城市将拉开新一轮城市更新浪潮,各方将共享"空间价值再发现"盛宴[3]
旧街“老社新治”成网红打卡地 成都把艺术展搬到街头
中国经营报· 2025-06-07 03:36
城市更新政策与规划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 [3] - 文件要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安全隐患,支持加装电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改造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6] - 推动街区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活力提升,打造活力街区,改造商业步行街和旧商业街区,优化交通组织,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文旅产业赋能 [8] - 建立以居民为主体的保护实施机制,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和历史建筑修缮,探索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路径 [9] 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 成都长信公寓通过改造新增停车位、升级垃圾站、设置电瓶车充电区,加装电梯解决老年住户爬楼问题 [3][5] - 蓓蕾社区将背街巷道改造为"无边界美术馆"展廊,引入街头表演和主题艺术展,同时升级临街商业业态,吸引咖啡馆、饰品店等年轻化店铺 [4][5] - 社区建设食堂并对60岁以上老人提供用餐补贴(60-79岁补贴3元/餐,80岁以上补贴6元/餐) [6] - 玉林东路改造缩减车行道宽度、拓宽人行道,为商户提供外摆空间,案例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 [10] 商业与文化融合案例 - 成都太古里保留广东会馆等历史建筑并融入川西元素,吸引Cartier Maison、CAFéDIOR等国际品牌入驻,形成奢侈品潮牌聚集区 [7] - 蓓蕾社区将街道办办公楼改造为"白夜花神诗空间"咖啡馆,引入白夜酒吧品牌,带动文创摊主聚集形成文化地标 [8] 跨部门协作机制 - 城市更新需园林、交通、城管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如玉林东路改造涉及道路规划与商户空间协调 [10] - 《意见》要求构建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分级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政策与资金保障,避免形式主义 [11]
好消息!20个城市入选,获得这项补助
金融时报· 2025-06-06 18:41
2024年,为引导部分大中城市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财政部已启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批 确定了15个城市。今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 行动的通知》,明确将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在城市层 面探索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建立资金、用地、金融等各类要素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力争通过三年 探索,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老旧片区宜居环境 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上述通知,中央财政将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 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 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 近日,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公示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2025年度中央财政 支持实施城市更新的20个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唐山、包头、大连、哈尔滨、苏州、温州、芜湖、 厦门、济南、郑州、宜昌、长沙、广州、海口、宜宾、兰州、西宁、乌鲁木齐。 ...
中央财政支持北京、天津等20城实施城市更新,200亿资金有望撬动万亿级市场
华夏时报· 2025-06-06 10:34
与中央财政首批支持的15个城市相比,本轮支持的城市虽然在补助数量、范围等方面都有扩大,但补助 额度并未发生变化,都是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 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今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开展了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的选拔,两个月后,评 审结果已经出炉。 6月4日,财政部公示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拟支持北京、天津、唐山、包头、大连、哈尔滨、 苏州、温州、芜湖、厦门、济南、郑州、宜昌、长沙、广州、海口、宜宾、兰州、西宁、乌鲁木齐20个 城市。未来几年,中央财政计划补助超过200亿元,支持这20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 续的城市更新机制,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 2024年4月底,财政部、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从当年开始,中央财政以 给予定额补助的方式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首批支持了上海、南京、杭州等15个城市。 而今年是这一工作开展的第二年, ...
三年8亿中央财政补助,广州城市更新如何用这笔钱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0:28
南都讯 记者魏凯 近日财政部公示了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广州入围最终 名单,在未来三年内将获得最多8亿元定额补助。6月5日,市住建部门表示这笔钱将用于治水、老旧小 区整治、历史文化更新等五个方面的城市更新。 鼓励更多地方城市更新,今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扩大 根据《通知》,每年度的试点城市均由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通过竞争性选拔选出,确定部分基础 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在城市层面探索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建立资金、用地、金融等各 类要素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广州今年能获得这笔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主要还是在"老城市新活力"的城市更新项目充足、经验丰富有 关。近年来广州在城市方面保持高投入,2024年广州出台实施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条例,成功申报住建 部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项目52个、授信金额4096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5亿 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在本次项目申报中,广州以5个"活力"为聚焦点,聚力推动民生工程多点开花,力争实现"三个示范": 创新超大城市水系统更新示范路径,构建超大城市更新改造综合示范体系,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全国 示范样板。 自2024 ...
广州收定额补助 城市更新再提速
广州日报· 2025-06-06 04:16
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 - 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公示,广州市入围20个城市名单,未来3年内将获得不超过8亿元定额补助 [1] - 与上年度相比,本年度支持对象从15个城市扩大到20个城市,支持范围和金额均有所提升 [1] - 中央财政持续支持城市更新行动,旨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 支持范围与资金用途 - 支持方向包括样板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样板项目建设涵盖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污水处理、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等 [2] - 机制建设鼓励创新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完善财政金融资源统筹、审批制度及法规标准 [3] - 2025年支持范围从超大特大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扩展到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资金用途从四大重点领域延展至工作机制创新 [3] 广州城市更新的目标与路径 - 广州以5个"活力"为聚焦点,目标包括创新水系统更新示范路径、构建超大城市更新改造综合示范体系、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样板 [5] - 实施路径包括提升环境新活力(污涝同治、厂网一体、水岸融合)、激活社区新活力(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更新)、释放消费新活力(文商旅融合) [7] - 广州还计划激发绿色新活力(滨江绿色慢行交通)和注入治理新活力(完善信息平台、多元资金筹措机制) [7] 广州的城市更新优势 - 广州是启动城市更新较早的城市,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可复制的"广州路径",如永庆坊"修旧如旧"、集群街"原拆原建"等创新案例 [8] - 广州符合"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标准,当前正经历城市更新三年攻坚期,中央财政支持将助力其内涵式发展 [8] 专家观点 - 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的三大目的: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创新财政模式激发地方动力、带动数万亿市场投资和消费激活内需 [4]
用好财政资金加速城市向“新”
广州日报· 2025-06-06 04:14
城市更新政策支持 - 财政部和住建部公示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 北京 广州等20个城市入选 [1] - 中央财政计划补助超过200亿元支持20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1] - 202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 [1] 资金投入与实施效果 - 城市更新项目周期长 工程体量大 改造成本高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 - 中央财政自2024年起对首批15个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 - 2025年补助范围扩大至20个城市 包括北京 广州等 [2] 重点支持领域 - 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弱项 包括地下管网更新 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等民生工程 [3] - 将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点支持范畴 如完善商业设施 文旅场景等配套 [3] -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增强对消费潜力的释放效应 [3] 长效机制建设 - 允许中央资金用于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 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 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等配套制度建设 [3] - 探索可持续的新方案 新模式 健全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 [3] - 完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城市更新实施基础 - 入选城市具备扎实的更新基础 成熟的标杆项目及良好的市场反馈 [2] - 广州作为全国率先实施"三旧"改造的超大城市 实施城市更新潜力大 空间广 活力足 [2]
一财社论:安民便民利民是城市更新应有的遵循
第一财经· 2025-06-05 21:59
老旧城区居民居住环境安全感,小区生活环境优美感、便利感,就业渠道通畅感,都是城市更新需要着 重加强的方面。 4日,财政部发布了《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公示》,20个城市入选。资金 支持方向为城市更新重点样板项目、城市更新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这表明,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进程,努力实现到2030年,城市 更新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 更加牢固等目标。 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5月中旬,中办、国办 发布了《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强调城市更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首先是城市更新要更加着眼于安民,让居民有一个更为安全的生活环境。 城市更新主要针对的是老旧城区,这些城区基础设施老化,燃气、桥梁、供水等存在安全隐患。一个较 为普遍的现象是,一旦遇到大雨很多老旧城区就会道路成河,形成内涝。老旧城区城市燃气管网普遍使 用年限较长,有的甚至达到30年以上,比较容易出现泄漏、破裂、爆燃等安全隐患。20 ...
10.26万亿元、200亿元,利好积聚!“数”里行间透视中国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6-05 10:52
国家高新区经济表现 - 2025年前4个月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0.26万亿元 同比增长7.3% [1][3] - 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跻身万亿级产业集群 武汉东湖光电子产业规模占全国50% [5] - 国家高新区布局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前沿领域 未来产业初步形成优势 [5]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 [8] - 1-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679个 河北等6省市开工率超50% [10] - 各地改造重点差异化:河北甘肃聚焦环境治理 广东山西引入智能设备 宁夏山东增设服务设施 [10] 城市更新财政支持 - 中央财政对20个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每城不超过12亿元 [11][13] - 补助资金重点投向地下管网改造、垃圾分类处理、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等领域 [13] - 财政部计划未来几年累计补助超200亿元 支持北京等20城建立可持续更新机制 [13] 大宗商品市场动态 - 5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至110.3点 监测的50种商品中17种价格上涨 [14][16] - 分行业表现:有色价格指数环比涨0.9% 化工指数止跌反弹0.5% 农产品指数连续5个月上升 [17] - 黑色、矿产和能源价格指数继续下行 专家建议加强公共产品投资以扩大市场需求 [17][19] 国际航空货运发展 - 2025年前5月全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超100条 每周增加往返航班195个 [20][21][24] - 航线结构以亚洲(47条)、欧洲(41条)为主 北美方向新增10条 [23] - 主要运输货物为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及生鲜货物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