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集采新规促行业健康发展-20250722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7-22 2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5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启动,“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成关键词,集采新规优化,弱化低价注重质量,有望促进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2][32] - 建议关注近年上市创新品种、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且在协议期内品种、原辅料优质企业、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点品种 [2][32] 各目录总结 本期行情回顾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涨4%,跑赢沪深300指数2.9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025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指数涨16.59%,跑赢沪深300指数13.4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 [6][11] - 本周五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 - TTM)为30.04倍,近10年医药生物平均估值水平为34倍,目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13] - 本周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中药、医药商业分别上涨6.86%、3.68%、3.14%、2.36%、1.49%、0.54%;2025年初至今,化学制药涨幅最大为35.92%,中药跌幅最大为0.88% [6][16] 本周个股表现 A股个股表现 - 本周474支医药生物个股中397支上涨,占比83.76%;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南新制药(+34.95%)、奥赛康(+32.77%)、一品红(+32.13%);跌幅前五的个股为永安药业(-12.37%)、启迪药业(-12.66%)、浩欧博(-16.76%)、ST未名(-16.82%)、*ST苏吴(-22.31%) [22][23][24] 港股个股表现 - 本周港股106支医药生物个股中96支上涨,占比90.57%;涨幅前十的个股为三叶草生物 - B(+63.79%)、乐普生物 - B(+62.04%)等;跌幅前十的个股为诺辉健康(0%)、国药控股(-0.21%)等 [25][26][27] 行业要闻及政策 政策新闻 - 7月15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公布,纳入55个品种,覆盖多治疗领域,采购规则更精细化,有助于筛选优质供应方,保障药品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8] - 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谈细则相关文件并首次发布商保创新药目录细则,7月11日开启在线申报,为创新药发展提供经济支撑,为患者提供更多用药选择 [28] 行业新闻 - 7月15日恒瑞医药披露其GLP - 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中国Ⅲ期减重研究积极顶线结果,48周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且未达平台期,安全性良好,恒瑞计划近期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29][30][31] 本周观点 - 集采坚持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以2025年3月31日为品种遴选截止时间,沿用第十批集采门槛并优化条件,创新药、新入医保且在协议期内品种、年采购额不超1亿元品种、部分特殊药品暂不纳入集采 [32] - 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新增对企业质量管控能力要求,提高生产质量考察要求,药监部门对中选企业和产品检查抽检“全覆盖”,开展针对性检查 [33] - 采购清单55个品种经历三轮严格筛选,结合医保目录等筛选、征求专家意见、剔除风险品种 [33] - 引导行业理性竞争,提出反“内卷”原则,优化价差控制规则、实行“低价声明”、强化围标防范 [34] 重点公司公告 - 多家公司发布了包括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权益分派、董事会换届、减持、增资扩股等相关公告 [36][37][38] 重点公司业绩预告 - 多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情况有增有减,原因涉及集采降价、业务量价变化、成本费用控制、资产减值等 [39][40][41]
策略主题报告:公募配置趋势:满满的信心
国投证券· 2025-07-22 19: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2主动公募增持AI产业链、创新药、军工及高端制造、部分资源品等板块,减持传统消费、部分此前高位板块;机构持仓呈现AI+科技为主战场、港股配置权重上升、泛AI产业浪潮成主流、消费从传统走向新消费、新旧动能转化等趋势 [1][2] 各部分总结 主动型公募Q2持仓变化拆分 - Q2机构增持AI产业链、创新药出海及政策改善受益的医药板块、军工及高端制造、部分资源品 [5] - Q2机构减持传统消费、部分此前高位板块 [5] - 2025Q2机构增持前五行业为通信、银行、非银行金融、医药、传媒,减持前五行业为食品饮料、汽车、机械、家电、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5][7] - 2025Q2机构对AI产业链配置,海外算力链光模块、PCB加仓明显,国产算力和港股互联网巨头小幅减仓 [5][7] - 2025Q2机构对医药板块明显增仓,尤其部分港股创新药龙头 [5][7] - 2025Q2机构对出海产业链配置分化,游戏文化出海受关注,白电、工程机械、消费电子减仓 [5][7] - 2025Q2机构对新消费增仓,传统消费减仓 [5][7] - 2025Q2机构对大金融板块明显增仓 [5][7] - 2025Q2机构对部分涨价资源品板块增仓 [5][7] 总体配置变化趋势 - 港股重仓个股数量和重仓市值占比持续上升,当前接近20%左右 [13] - 泛AI产业浪潮成主流配置,TMT+恒生科技配置比例达36.19%且持续增仓,泛新能源持续减仓 [16] - 消费仓位从传统消费走向新消费,新消费50组合持仓占比约10.36% [20] - 出海大浪潮未因关税逆转,出海50组合持仓占比维持高位,文化类出海增仓明显 [20] - 新经济TMT指数持仓占比持续上升,旧经济指数持仓仅9.46%,反映A股市场新旧动能转化成机构配置共识 [30] 主动增仓个股排序 - 主要集中于CPO+创新药方向,如中际旭创、新易盛、信达生物等 [31]
天坛生物(600161):跟踪报告:提升核心竞争力,血制品龙头加速发展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2 1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天坛生物的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为 25.82 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采浆量快速增长,新产能投放有望带来生产效率提升,新产品获批有望带来血浆综合利用率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51.80 亿、60.32 亿、72.98 亿、86.42 亿、99.26 亿元,同比增长 21.6%、16.4%、21.0%、18.4%、14.9% [4] - 2023 - 2027 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 11.10 亿、15.49 亿、15.96 亿、19.41 亿、22.40 亿元,同比增长 26.0%、39.6%、3.0%、21.6%、15.4% [4]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18.98 - 25.86 元,总市值 391.92 亿元,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19.77 亿股 [7]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 113.83 亿元,每股净资产 5.76 元,市净率 3.4,净负债率 - 15.00% [8]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为 72.98 亿、86.42 亿、99.26 亿元,同比增长 21.0%、18.4%、14.9%;归母净利润为 15.96 亿、19.41 亿、22.40 亿元,同比增长 3.0%、21.6%、15.4%;对应 EPS 为 0.81 元、0.98 元、1.13 元 [15] 血制品行业情况 - 2024 年业绩亮眼,2025Q1 产品价格下滑业绩承压,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滑 [17] - 需求端白蛋白进口替代有战略意义,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需求空间待挖掘 [18] - 供给端 2024 年采浆量同比增长 11%,行业集中度提升,国央企获取浆站资源有优势 [19] 公司浆站资源情况 - 历经两次资产重组成国药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控制五家血制品公司 [21] - 收购西安回天和中原瑞德,体内有 7 张血制品牌照 [22] - 血浆采集规模和单采血浆站数量国内领先,2024 年采浆 2781 吨,占国内总采浆量约 20% [23] - 关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拿浆站可能性,依托国药背景争取政府支持 [26] 公司产能情况 - 三大所整合成效明显,经营效率和吨浆产值提升 [27] - 新规划三个 1200 吨产能项目,合计 3600 吨/年,预计总血浆处理能力超 4000 吨 [29] - 永安厂区已投产,上海血制云南项目和兰州血制兰州项目有进展,新产能投放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29] 公司研发情况 - 综合研发实力靠前,采取集团化研发模式,形成完善研发管线 [32] - 成都蓉生研发进展靠前,有获批特色产品和在研产品值得关注 [32] - 公司血浆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牌照研发品种待补充 [33]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十一批国采启动,预期向好-20250721
东海证券· 2025-07-21 19: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表现强势涨幅居前显著跑赢大盘指数,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正式启动聚焦临床成熟老药,放宽谈判协议期内暂不集采有望保护医药产业创新积极性,集采政策持续优化有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药依然是下半年核心投资主线,同时建议关注CXO、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上周(7月14日 - 7月18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4.00%,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位,跑赢沪深300指数2.91个百分点,子板块涨幅前三为化学制药(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医疗服务(申万),涨幅分别为6.86%、3.68%、3.14% [3][11] - 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16.59%,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3位,跑赢沪深300指数13.45个百分点,子板块涨幅前三是化学制药(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医疗服务(申万),涨幅分别为35.92%、24.00%、11.46% [3][13] - 截至2025年7月18日,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30.02倍,处于历史中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37%,医药生物子板块中,生物制品(申万)、化学制药(申万)、医疗器械(申万)、医疗服务(申万)、中药Ⅱ(申万)、医药商业(申万)的PE估值分别为37.34倍、34.64倍、31.51倍、31.09倍、23.70倍、17.49倍 [17] - 上周上涨个股为397只(占比82.88%),下跌个股70只(占比14.61%),涨幅前五个股分别为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南新制药(34.95%)、奥赛康(32.77%)、一品红(32.13%);跌幅前五个股分别为*ST苏吴(-22.31%)、ST未名(-16.82%)、浩欧博(-16.76%)、启迪药业(-12.66%)、永安药业(-12.37%) [3][23] 行业要闻 - 7月15日第十一批集采正式启动,初步确定55个品种纳入本次集采报量范围,涉及治疗领域主要包括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哮喘、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神经系统药物等,新增2条品种遴选规则,一是2024年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的品种不纳入集采,涉及24个品种,另一条是协议期内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新进入医保目录首年的竞价药品不纳入集采,涉及3个品种的部分品规,国家医保局提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四大原则 [4][25] - 7月18日,禾元生物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HY1001)国内获批上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的治疗,该产品利用水稻胚乳细胞表达,解决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纯度、规模化和成本问题,从源头上杜绝病毒传播风险 [4][26] 投资建议 - 创新药是下半年核心投资主线,同时建议关注CXO、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5][26] -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特宝生物、老百姓、华厦眼科、千红制药、百普赛斯;个股关注组合:科伦药业、荣昌生物、丽珠集团、羚锐制药、开立医疗、康泰生物 [5][27]
鹭岛潮起正扬帆——福建省厦门市海洋强市建设综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1 15:59
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厦门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占全市GDP的30%左右[1] - 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近四成[2] -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推动示范区建设迈向更高层次[3] 海洋新兴产业布局 - 重点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布局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2] -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拥有生产企业近5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家,涵盖多个领域[2] - 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拥有1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个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3] 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构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累计实现成果转化超100项[4] - 设立海洋专项资金,累计拨付项目补助资金4.7亿元,支持各类项目174项[4] - 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吸纳164家成员单位,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服务科研项目1300余项[5][6] 海洋国际合作 - 厦门国际海洋周已举办19届,吸引1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7] - 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PNLG)秘书处永久落户厦门,拥有成员55个[7] - 福建海洋研究所国际交流培训中心承担中国对外援助培训项目161期,参训学员逾4800人次[8] 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厦门市近岸海域水质逐年改善,同安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9] - 海洋碳汇交易平台累计交易量达21万吨,占全国蓝碳市场的80%[10] - 出台多部涉海法规规章,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工作[11]
优宁维(301166) - 301166优宁维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1
2025-07-21 15:48
自主品牌情况 - 自主品牌整体毛利率约为 50%,2024 年合计收入同比增长近 30%,目前收入占比较低,后续有望提升 [2] 产品销售策略 - 产品结构为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互错位发展、相互补充,通过整合市场渠道资源,以解决方案式销售带动同步发展 [2] 股份回购情况 - 2024 年累计使用 25,987,076 元自有资金回购 927,600 股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今年推出新方案,计划用 1500 - 3000 万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2] 海外市场拓展 - 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2024 年已在新加坡设立公司,后续会根据情况适时推进自主品牌出海,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展会提升产品知名度 [2] 外延并购方向 - 围绕“两个极致战略”,做好一站式平台和研发能力建设,加大多方面投入;把握行业趋势,寻求有协同效应的潜在上下游标的企业 [3]
18.51亿元!上海国资基金战略入主康华生物 助力公司生物科技领域再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21 14:42
股权转让与控股股东变更 - 康华生物控股股东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向万可欣生物转让2846.6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1.91%,转让对价18.51亿元 [1] - 转让完成后,王振滔将剩余8.08%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万可欣生物,后者合计拥有29.99%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万可欣生物,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1] - 万可欣生物成立于2025年7月8日,由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持股80.21%,上海医药集团持股19.79% [2]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背景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由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联合上海医药集团等十余家企业组建,是对上海百亿并购基金政策的首个实践 [2] - 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出资比例达45.34%,出资金额22.49亿元,是上海市2024年设立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之一 [3] - 该基金重点投向创新药物及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高端制药装备等生物医药领域 [3] 对康华生物的影响 - 万可欣生物入主将改变公司控制权结构,可能带来更多战略灵活性和多元化资源合作机会 [3] - 万可欣生物具有上海国资背景,其资金实力将为公司研发投入、产能扩张提供强大支持 [4] - 依托万可欣生物的资源网络和战略视野,可能在产业链合作、市场渠道拓宽和长远发展战略制定方面对公司产生助益 [4] 公司业务与研发实力 - 康华生物是国内首家生产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企业,该产品曾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荣誉 [3] - 公司2024年初实现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对外授权,展示强大研发实力与国际合作潜力 [3] - 公司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领域具备技术和人才优势,部分产品已形成良好品牌形象和稳定市场份额 [4]
康华生物: 关于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12:18
公司公告核心内容 - 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变更后的《药品生产许可证》,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生产车间符合GMP要求,可正式复产 [1] - 公司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用于预防A、C、Y及W135群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已出口至海外10个国家 [2] 药品生产许可证信息 - 企业名称: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 -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路182号 [1] - 社会信用代码:91510112758779783Q [1] - 有效期至:2025年12月09日 [1] - 许可证编号:川20160271 [1] - 分类码:As [1] - 生产地址和生产范围: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路182号;预防用生物制品 [1] 许可证变更内容 - 生产范围预防用生物制品(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 [1] - 细菌性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原液生产线和制剂生产线通过检查 [2] - 分包装车间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 [2] 对公司的影响 -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通过药品补充申请 [2] - 细菌性疫苗车间、分包装车间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并完成《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 [2] - 表明公司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生产车间符合GMP要求,可正式复产 [2] - 生产的产品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签发合格证后可上市销售 [2] - 有利于公司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 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无重大影响 [2]
康华生物易主!温州鞋王退出!最近2年业绩下滑较大
梧桐树下V· 2025-07-21 11:51
文/西风 7月21日,主营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300841)公告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公告称:7 月 18 日,公司收到控股 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振滔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奥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济南康悦齐明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上海万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及王振滔与万可欣生物签订的《表决权委托协议》。根据《股份转让协议》,王振滔、奥康集团、康悦齐明拟合计向万可欣 生物转让所持有的公司 2,846.6638 万股股份,占剔除公司回购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21.9064%。根据《表决权委托协议》,王振滔在本次股份转让后,将转让后持 有的公司1,050.3517 万股股份(占剔除公司回购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 8.0829%)的表决权委托给万可欣生物行使。本次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完成后,万可欣生物 拥有表决权的比例为29.9893%,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王振滔变更为万可欣生物,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王振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一、新控股股东成立才10天,无实际控制人 新控股股东上海万可欣成立于2025年7月8日,离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控人前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7月第3周):第十一批集采边际向好-20250721
世纪证券· 2025-07-21 09: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7 月 14 日 - 7 月 18 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4%,跑赢 Wind 全 A(1.4%)和沪深 300(1.09%),板块乐观情绪延续 [2][7] - 第十一批集采规则进一步优化,改革方向更尊重临床用药选择、患者品牌关切和医疗机构话语权,有利于主流品牌药企在集采中获得更好竞争身位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4%,原料药(7.01%)、化学制剂(6.83%)和其他生物制品(5.85%)涨幅居前,线下药店(-2.65%)是唯一收跌板块 [2][7] - 个股方面,博瑞医药(42.3%)、力生制药(41.7%)和南新制药(35%)涨幅居前,*ST 苏吴(-22.3%)、ST 未明(-16.8%)和浩欧博(-16.8%)跌幅居前 [2][7]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未提及具体内容 行业要闻 - 7 月 18 日,禾元生物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 [11][13] - 7 月 15 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集采通知,优化品种遴选条件,新增选品标准,报量模式改为可按具体品牌报量,报价反内卷采取多项措施 [12] - 7 月 14 日,医保局发布简报,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基本医保参保 132662.08 万人,参保率巩固在 95%,2024 年医保基金总收入 34913.37 亿元,总支出 29764.03 亿元 [12] 公司公告 - 7 月 18 日,济川药业联合征祥医药研发的 1 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健康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 [15] - 7 月 16 日,心通医疗收到控股股东微创医疗关于战略性重组心律管理业务的建议书,该业务 2024 年收入 2.21 亿美元 [15] - 7 月 15 日,中国生物制药宣布以约 35 亿元收购礼新医药 95.09%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全资控股 [15] - 7 月 14 日,京东健康与信达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5] - 7 月 18 日,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和可转债发行文件造假被重罚 4340 万元 [15] - 7 月 17 日,泰格医药将礼新医药股权以约 3411 万美元对价转让 [15] - 7 月 17 日,微芯生物预计营业收入 40729.00 万元,同比增长 35%,净利润 3006.00 万元,同比扭亏 [15][16] - 7 月 17 日,宣泰医药固体片剂车间通过欧盟 GMP 认证 [16] - 7 月 16 日,百奥泰产品 BAT2506 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获美国 FDA 受理,原研药 2024 年全球销售额 21.90 亿美元 [16] - 7 月 16 日,力生制药收到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Ⅰ)的《药品注册证书》 [16] - 7 月 15 日,我武生物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 13.92%-23.97% [16] - 7 月 15 日,康龙化成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 13%-16%,净利润同比下降 36%-39% [16] - 7 月 14 日,众生药业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同比上升 94.49%-140.25% [16] - 7 月 14 日,华兰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 2.77%-33.60% [16][17] - 7 月 14 日,心脉医疗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营业收入预计下降 10.00%-0.00%,净利润同比下降 24.78%-10.52% [18] - 7 月 14 日,万泰生物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为 -16000 万元至 -13000 万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