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直播
icon
搜索文档
斗鱼季报图解:时隔13个季度再次正增长,股价大涨13%
搜狐财经· 2025-08-19 15: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0.54亿元 同比增长2% 为13个季度以来首次正增长[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0亿元 较上年同期20.72亿元略有下降[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3783万元 上年同期为亏损4917万元[13]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1425万元 营业利润率1% 上年同期营业亏损1.196亿元[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运营亏损1190万元 较上年同期2.87亿元大幅收窄[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178万元 较上年同期1.37亿元显著改善[2] 收入结构 - 直播收入5.778亿元 同比下降26.9% 主要因低投资回报率运营活动减少和运营环境放缓[4] - 创新业务、广告及其他收入4.76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6.8% 主要得益于语音社交和游戏会员服务收入增加[4] - 创新业务、广告及其他收入环比增长24.5% 受季节性运营活动拉动[2] 成本费用 - 第二季度成本9.12亿元 同比下降3.8%[9][6] - 第二季度费用1.28亿元 同比下降37% 其中销售及市场营销费用下降20%至6160万元 研发费用下降44.9%至2760万元 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17.9%至3980万元[8] - 第二季度毛利1.42亿元 毛利率13% 较上年同期8%提升5个百分点[8] 运营指标 - 移动端MAU为3640万 付费用户数达280万 平均ARPPU为255元[5] - 付费用户总数和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均有所下降[4] 现金流与资本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等价物等为23.112亿元 较2024年底44.678亿元减少 主要因2025年2月分配了3亿美元特别现金股息[13] - 公司当前股价8.17美元 市值2.47亿美元 较历史最高40亿美元大幅下降[13] - 受财报利好影响 公司股价单日大涨13%[13]
斗鱼上涨7.54%,报7.77美元/股,总市值2.3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21:53
股价表现 - 8月18日开盘上涨7 54% 报7 77美元/股 成交10 43万美元 总市值2 34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 收入总额9 47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8 91% [1] - 归母净利润-7961 2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9 48% [1] 公司背景 - 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为开曼群岛注册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主要通过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2] - 前身为生放送直播 2014年1月1日更名为斗鱼 目前以游戏直播为主 涵盖体育 综艺 娱乐等内容 [2] 未来事件 - 9月11日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 [2]
斗鱼2025年Q2财报:利润扭亏为盈,创新业务连续十个季度同比增长
格隆汇APP· 2025-08-18 17:34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达10.54亿元 较去年同期稳步提升 [1] - 毛利润1.42亿元 同比增长68.5% [1] - 毛利率提升至13.5% [1] - 实现净利润3783万元 调整后净利润2528万元 成功实现单季盈利 [1] 业务进展 - 创新业务、广告和其他收入为4.76亿元 同比增长96.8% [1] - 创新业务已实现连续十个季度同比增长 [1] - 平台商业效率提升取得重大进展 [1] 运营策略 - 稳健推进直播业务运行 [1] - 持续提升创新业务的商业化能力 [1] - 加强产业合作、优化活动策略 [1]
斗鱼2025Q2财报:总营收10.54亿 净利润3783万元
新浪科技· 2025-08-18 17:28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达10.54亿元 较去年同期稳步提升[1] - 创新业务、广告和其他收入为4.76亿元 同比增长96.8% 连续十个季度同比增长[1] - 收入占比提升至45.2% 较去年同期的23.4%大幅提升[1] - 毛利润1.42亿元 同比增长68.5% 毛利率提升至13.5%[1] - 净利润3783万元 调整后净利润2528万元 实现单季盈利[1] 用户运营 - 移动端MAU为3640万 付费用户数达280万[1] - 平均ARPPU为255元[1] - 平台通过精细化分层策略持续释放商业价值[1] 战略方向 - 公司致力于收入多元化和提升成本效率[2] - 稳健推进直播业务运营 持续提升创新业务商业化能力[2] - 拓展产业合作 升级活动策略[2] - 创新业务、广告和其他收入环比增长24.5% 受季节性运营活动拉动[2] - 未来将继续优化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提供高质量游戏赛事及娱乐内容[2]
长沙以党建引领网络主播行业高质量发展
长沙晚报· 2025-08-15 11:39
行业组织与生态建设 - 长沙市网络主播协会发布“主播信赖MCN机构榜单”以树立行业合作标杆 [1] - 成立全省首个网络主播行业联合工会 为MCN机构和主播提供权益保障服务 [1] - 协会党委打造“红色e家”阵地 致力于建设党员之家、红色之家和温馨之家 [1][9] 行业规模与党建成果 - 协会已入驻会员单位30余家 会员总数240余名 会员单位签约合作网络主播1.1万余名 全网粉丝累计超23亿 [6] - 积极推动30余家会员企业成立党组织 [6] - 作为全国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试点城市 长沙着力打造“最坚强阵地” [1] 主播赋能城市发展 - 近12万名网络主播及新媒体从业者化身“家乡代言人” 将“个人流量”转化为“城市热度” [3] - 网络主播通过文旅推广、公益行动、文化传承等方式 以优质内容服务城市发展 [8] - 长沙策划“爱长沙@长沙”等网络宣传活动 挖掘有温度的长沙故事 [5] 代表性主播案例 - 青年演员陈雨晴运营账号“花鼓戏一东” 收获500余万点赞和近60万粉丝 推广花鼓戏与长沙文化 [2] - “宁乡建伢子”罗建华通过新媒体助农 3年来助农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单场直播最高带动超30万元销量 [6] - “70后”孔姨通过自媒体教做长沙小吃 其创业故事激励年轻人 [4] 社会公益与正能量传播 - 协会推出年度公益项目“主播关怀计划” 设立专项主播公益基金 [8] - 党员主播开展助农直播 例如在湘西龙山县的助农活动中直接售出黄桃5000余公斤 销售额近10万元 [7] - 协会开展“梦想小书包”、公益跑等活动 为行业注入正能量 [8] 行业支持与规范发展 - 长沙提供党员报到、法律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 为多名主播解决实际问题 [9] - 天心区文源街道成立街道社区网络主播党支部 设立“主播成长营”并打造“金BoBo共享直播间” [9] - 长沙制作发布《网络主播行业自律公约》 并开展“防踩坑”专题培训会以提升行业形象 [10]
让大流量汇聚正能量 长沙以党建引领网络主播行业高质量发展
长沙晚报· 2025-08-14 20:34
行业组织与生态建设 - 长沙市网络主播协会召开三周年庆典并发布“主播信赖MCN机构榜单” [1] - 成立全省首个网络主播行业联合工会 旨在为MCN机构和主播提供权益保障服务 共建健康直播生态 [1] - 协会及协会党委成立3年 已入驻会员单位30余家 总会员数达240余名 会员单位签约合作网络主播达1.1万余名 全网粉丝累计超23亿 [8] 党建引领与行业治理 - 协会党委搭建“红色e家”平台 致力于打造网络主播的党员之家 作为全国试点城市 长沙着力加强新业态党建工作 [3] - 积极推动30余家会员企业成立党组织 提供党员报到、法律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 [8][15] - 天心区成立街道社区网络主播党支部和全市首家“红色直播间联盟” 通过“主播成长营”等方式重塑直播生态 [15] - 制定行业自律公约 开展“防踩坑”专题培训 撰写行业发展报告 以建立健全行业规范 [17] 正能量内容创作与城市推广 - 网络主播化身“家乡代言人” 将“个人流量”变为“城市热度” 长沙有近12万名网络主播及新媒体从业者 [7] - 策划“爱长沙@长沙”等网络宣传活动 发布推介正能量人物和作品 唱响长沙好声音 [7] - 青年演员陈雨晴通过“花鼓戏一东”账号传播花鼓戏 收获500余万点赞和近60万粉丝 有效推广长沙文化 [5] - “花椒小姐”、“孔姨”等主播从不同视角创作内容 展示长沙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蕴 [7] 社会公益与乡村振兴 - 协会推出年度公益项目“主播关怀计划” 设立专项主播公益基金 培育志愿服务项目 [13] - 党员主播在抢险救灾、志愿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 开展“梦想小书包”、“环湖彩色公益跑”等活动 [9][13] - 主播“宁乡建伢子”3年来助农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单场直播最高带动超30万销量 公益行动资助80余名困难学子 [8] - 在湘西龙山县的助农活动中 网络主播开展直播10余场 直接售出黄桃1万余斤 销售额近10万元 [11] - 与京东物流等合作探索直播电商新模式 如“618乡村振兴京东直播首秀”长达10小时 赋能乡村振兴 [13]
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以来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360余起
新华网· 2025-08-12 14:10
税务监管动态 - 2021年以来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360余起 [1] - 查补税款总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 [1]
中消协倡议抵制“大胃王”“吃辣王”等“吃播秀”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消费者协会6月24日公开倡议抵制极端"吃播秀",认为其以暴饮暴食、猎奇比拼为特征,本质是食物浪费行为 [1] - 协会批评极端吃播内容通过挑战生理极限食量或罕见食材吸引流量,违背饮食文化本真内涵并违反《反食品浪费法》 [1] - 点名"大胃王""吃辣王"等标签将过量进食包装为娱乐,对青少年群体产生不健康饮食观念的负面示范效应 [1] 平台与内容创作者责任 - 协会要求网络内容创作者严守道德底线,停止策划/制作/发布极端进食内容 [1] - 呼吁网络平台加强审核,对宣扬暴饮暴食的视频实施严格识别、限流及下架措施 [1] 社会文化影响 - 极端吃播行为被指公然践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与现代健康、节约、文明的生活理念相冲突 [1] - 当前部分网络平台存在大量此类内容,形成不良社会风气 [1]
“直播+”生态激活就业新引擎 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央视网· 2025-08-09 06:12
网络直播行业影响 - 网络直播蓬勃发展显著带动商品销量增长 [1] - 催生店铺运营师、选品运营师等新兴职业岗位 [1] - 新岗位为就业市场注入活力并推动行业创新 [1]
抖音新规:禁止!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06:59
抖音直播团播管理规范升级 - 公司明确禁止主播通过着装、剪影、打湿身体等方式突出敏感部位、营造暧昧氛围 [2] - 严禁过度美颜 要求直播画面真实还原主播形象 避免过度美化误导观众 [2] - 对暗示性动作、语言等低俗擦边行为进行严格管控 [2] - 违规账号将面临阶梯式处罚 包括减少推荐、中断直播、扣减流水奖励、无限期收回直播权限 [3] - 违规主播占比高的公会将面临扣减健康分、限制经营能力或终止合作等处置 [3] 团播行业现状与就业影响 - 团播定义为多人在直播间进行舞蹈、唱歌等团体表演的演艺直播形式 [3] - 产业升级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包括前台岗位(主持人、运镜师、灯光师)和中台部门(运营、妆造、编舞、服装师) [3] - 近期网络直播低俗内容频发 擦边团播、低俗斗狠成为焦点 [4] 网络直播行业生态与治理挑战 - 行业具有强娱乐性、强交互性、强传播性基因 但暴露出低俗文化与价值观危机 [5] - 职能部门持续完善法规 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改善网络空间风气 [5] - 低俗直播屡禁不止根源包括"流量为王"价值观误导和黑色产业链推波助澜 [5] - 治理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共治 平台需成为"生态设计师"而非仅"内容守门人" [6] 平台与主播的治理方向 - 平台应加强AI审核技术 提升语义识别和行为预判能力 推动审核系统向多模态理解跃迁 [6] - 优化算法推荐机制 重置流量分配权重 给予高质量内容更高优先级 [6] - 主播需放弃低俗流量依赖 通过专业内容创新建立竞争壁垒 重塑职业尊严 [6] 行业长期发展路径 - 治理本质是推动行业从"流量狩猎"转向价值耕耘 [7] - 需通过算法点亮优质内容 主播以专业赢得尊敬 释放连接千行百业的动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