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知名连锁店突然宣布:关闭所有内地门店!
第一财经· 2025-06-23 11:31
公司动态 - 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 标志着公司退出中国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1] - 公司2025财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 7%至39 42亿港元 净利润大幅下滑64 8%至7697万港元 [2] 公司背景 - 莎莎国际成立于1978年 是亚洲领先的美妆产品零售集团 于1997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3]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及澳门 中国内地及东南亚 销售超过600个品牌的美妆及个人护理产品 [3]
知名连锁店宣布,内地门店全关!
券商中国· 2025-06-23 07:22
公司业绩表现 - 莎莎国际2024/25财年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1][2] - 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75.9%,线下销售跌幅从上半财年的19.4%收窄至下半财年的6.3% [2] - 东南亚市场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莎莎国际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分别开设67间及5间店铺 [2] 中国内地市场调整 - 中国内地市场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其中线上渠道占比80.3%至4.18亿港元,线下渠道占比19.7%暴跌38.2%至1.03亿港元 [3] - 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完全退出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1][3] - 内地门店数量从2021财年的77家锐减至2025年的37家,主要因国货美妆崛起及本土美妆集合店竞争加剧 [3]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发展线上业务,加强社交媒体及数码渠道宣传力度,提升独家品牌曝光率 [3] - 东南亚市场被视为新的增长引擎,未来可能继续扩大该区域门店布局 [2] 产品质量问题 - 2024年9月公司因"sasatinnie 沁润护手霜"菌落总数超标410倍被上海市监局罚款88.27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0.29万元 [4][5] - 涉事护手霜货值金额为176545.6元,共经营10031支不合格产品 [5]
突然宣布:将关闭内地所有门店!很多深圳人买过,网友:又一滴时代的眼泪
搜狐财经· 2025-06-22 22:2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3] - 毛利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39.8%,核心盈利同比下滑51.1%至1.07亿港元 [4] - 每股基本核心盈利同比下降3.6港仙至3.5港仙,末期股息减少3.3港仙至1.7港仙 [4] 分市场表现 港澳市场 - 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75.9% [4] - 线下销售跌幅从上半财年的19.4%收窄至下半财年的6.3%,同店销售跌幅从24.3%收窄至7.7% [4] - 业绩受居民北上消费、美元走强导致访港澳旅客消费审慎影响 [4] 东南亚市场 - 东南亚市场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分别开设67间及5间店铺 [5] 中国内地市场 - 内地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线上渠道占比80.3% [6] - 线上销售额微增0.6%至4.18亿港元,线下渠道暴跌38.2%至1.03亿港元 [6] 战略调整 - 公司决定在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所有18家线下门店,专注发展线上业务 [1][9] - 闭店原因为线上业务占比超80%,线下店铺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9] - 公司将加强在热门社交媒体平台及数码渠道的宣传力度,提升独家品牌曝光率 [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货美妆崛起及本土美妆集合店(如HARMAY话梅、THE COLORIST调色师)抢占市场,削弱公司竞争优势 [9] - 公司内地门店数量从2021财年的77家锐减至2025财年的18家 [9]
净利润暴跌超六成!莎莎国际将关闭中国内地所有线下门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0:29
公司战略调整 - 莎莎国际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完全退出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2] - 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发展线上业务,加强社交媒体和数码渠道宣传力度 [9] - 中国内地市场呈现"线上强、线下弱"格局,线上渠道占比达80.3% [6] 财务表现 - 2024/25财年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2][5] - 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75.9% [5] - 东南亚市场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成为新增长引擎 [5] - 中国内地市场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 [6] 市场表现 - 港澳线下销售跌幅从上半财年19.4%收窄至下半财年6.3%,同店销售跌幅从24.3%收窄至7.7% [5] - 中国内地线下渠道营业额暴跌38.2%至1.03亿港元 [6] - 东南亚市场已开设67间马来西亚店铺和5间新加坡店铺 [5] 历史发展 - 公司成立于1978年,199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业务覆盖港澳、内地及东南亚 [4] - 中国内地市场始于2005年,2021财年门店数量曾达77家 [8] - 2022财年起内地门店从77家锐减至37家,2025年将完全关闭 [8] 产品质量问题 - 2024年9月因"sasatinnie 沁润护手霜"菌落总数超标410倍被罚99万元 [10][11] - 涉事批次产品货值金额176545.6元,违法所得102889.26元 [11] 行业竞争 - 国货美妆崛起和本土美妆集合店(如HARMAY话梅、THE COLORIST调色师)抢占市场 [8] - 公司曾凭借"免税店同款"和"低价大牌"标签吸引消费者 [8]
理性消费浪潮下,泊伊美汇用“闺蜜节”撕开突破口!
搜狐财经· 2025-06-13 07:27
线下渠道价值重估 - 消费理性化浪潮下,线下"所见即所得"模式更受青睐,泊伊美汇"520闺蜜节"促成6个品牌达成百万销售,会员新增量达日常三倍 [1][2] - 冠名品牌达肤妍销售额突破240万元,同比增幅53%,活动吸引40+品牌参与,超15个为首次合作品牌 [2][12] - 线下场景满足美妆消费"即时愉悦"需求,10+品牌推出限定联名礼盒,达肤妍闺蜜节主题礼盒成为关注度最高产品之一 [8][10] 情感共鸣营销策略 - 以"重生之民国奇缘"为主题,通过林徽因、张爱玲等先锋女性故事构建情感纽带,门店设置民国风装饰及复古打卡点,BA提供旗袍妆容服务 [5][6] - 活动设计强调"悦己经济"与"社交货币"属性,将美妆产品转化为女性自我表达载体,弥玥泉等品牌通过活动深化用户情感体验 [4][10][12] - 内容营销分阶段实施:预热期推出民国风剧情视频/海报,引爆期结合现场互动与礼盒开箱,实现从种草到拔草的转化闭环 [10] 线下体验创新实践 - 打造"不踩雷"消费生态:进店赠礼、先试用后购买、30天无理由退换政策,降低用户决策成本 [15][17] - 海龟爸爸等品牌在打卡点设置亲子手工区,将产品融入使用场景,儿童防晒通过互动自然触达宝妈群体 [19][21] - BA面对面沟通捕捉细分需求,弥补线上数据对情感动机的洞察短板,形成差异化用户画像 [22] IP活动长效运营机制 - "闺蜜节"连续7年迭代主题,从2019年"蜜不可分"到2025年"民国奇缘",保持内容新鲜度与行业关注度 [15] - 筹备周期长达3个月(2月启动),涵盖主题策划、商品选品、BA培训全流程,保障IP延续性 [17] - 活动期间门店客流在同商场持续领先,验证品牌与消费者对创意模式的认可 [12] 行业渠道趋势洞察 - 线下渠道成为品牌构建情感记忆的舞台,主题店/快闪店等形式强化"体验场"价值 [18][22] - 美妆品牌逆势加码线下布局,重新认知线下"信任场、体验场、洞察场"三重战略价值 [22] - 场景化体验可转化为品牌竞争力,在存量市场中构筑增长壁垒 [22]
单品牌狂揽200万,泊伊美汇“闺蜜节”打造零售IP新范本
FBeauty未来迹· 2025-06-11 18:36
美妆实体零售的核心竞争力 - 功能需求与价值观认同是驱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两大核心要素,线下营销需聚焦真诚内容并挖掘深层需求[2] - 泊伊美汇通过原创"520闺蜜节"IP打造情感共鸣,7年沉淀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2][30] - 2024年闺蜜节以"重生之民国奇缘"为主题,致敬民国女性力量并转化为当代情感纽带[7][8] 泊伊美汇520闺蜜节活动设计 - 活动分为预热期-引爆期-落地期三阶段,构建沉浸式民国场景体验[10] - 前期通过第一人称故事营销联合10+品牌推出限定联名礼盒[11] - 门店布置民国风主题装饰,提供军阀阔太妆等妆容体验及打卡点[14][16] - 配套"不踩雷先享装"和30天无忧退政策降低消费决策压力[18] 活动运营成果 - 活动期间客流量居商场榜首,诞生6个百万级品牌[21][28] - 总冠名品牌达肤妍销售额达240万,同比增长53%[28] - 会员新增量达平日三倍,40+品牌参与其中15个为新合作品牌[24][28] - 敷尔佳首次参与即实现百万级曝光,完成"体验-分享-种草"传播闭环[25][26] 线下渠道的战略价值 - 提供真实产品体验和一对一服务,强化品牌信任感[34] - 满足即时消费需求,通过主题店实现场景化营销[35] - 直接获取市场洞察,助力产品与策略优化[37] - 从"卖货场"转型为承载文化情感的"第三空间"[38] 行业发展趋势 - 体验经济、线上线下融合、精细化运营成为零售革新关键词[32] - 美妆行业将走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而非渠道替代[37] - 功效与场景结合的信任共建是线下价值激活的核心路径[38]
丽人丽妆:目前公司销售的含有“麦角硫因”成分的产品销售收入整体占比很低
快讯· 2025-05-16 18:2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 [1] - 市场环境及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1] 产品销售情况 - 含有"麦角硫因"成分的产品销售收入整体占比很低 [1] - 该产品对公司整体日常经营及业绩影响很小 [1]
在银泰百货偶遇毛戈平老师,15分钟我们聊了什么
FBeauty未来迹· 2025-05-01 18:21
品牌发展里程碑 - 毛戈平品牌在杭州武林银泰百货一楼重装开业专柜,由创始人亲自设计,标志着品牌与银泰百货合作二十年的重要里程碑 [3][6] - 新专柜增强体验式服务,设置十几个护肤彩妆试妆区,并陈列香氛系列,同步启用美容坊提供高端服务 [6] - 品牌从2005年银泰百货小窗口起步,连续三年创造单柜年销售额超千万元,成为国货黑马 [8] 银泰百货合作成果 - 2019年"气蕴东方"系列通过银泰喵街APP数智影像技术实现360°展示,其中"跃龙点韵丰润唇膏"2022年售出4000多支,成为复购率最高单品 [10] - 2023年618大促期间,为银泰定制280g奢华鱼子面膜单品销售额超1000万元,品牌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5% [12] - 计划推出香氛蜡烛与气垫礼盒延续"银泰独家首发"策略,专柜总数将达39个覆盖多线城市 [13][14] 线下渠道战略价值 - 品牌52.2%销售额来自线下渠道,线下会员复购率34.9%比线上高8个百分点 [15] - 2024年线下渠道复购率34.9%较2023年32.8%提升2.1个百分点 [16] - 温州世贸银泰专柜连续六年获"全国销售第一柜",2024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17] 体验经济创新实践 - 通过"面对面改妆教学"二十年培育市场认知,从教授高光阴影技法到故宫联名系列首发 [21] - 2024年举办55场专柜秀、40场美课沙龙、12场大型路演,将消费转化为体验 [25] - 银泰百货自研Chat@韬略GPT助手优化经营场景,2025年新增"导购用工"功能 [26] 行业趋势洞察 - 线下场景从交易场域进化为品牌构建信任资产的战略要塞 [15] - Z世代更关注体验而非物质消费,对实际功效敏感度高于品牌 [20] - AI技术加速落地线下零售,形成"人机协同"新运营模式 [26]
零售周报|沪离境退税增85%,首店潮、两品牌冲上市、盒马首盈利‌
搜狐财经· 2025-04-30 16:55
上海零售市场概况 - 一季度上海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达7.6亿元,同比增长85%,入境游客增长84%带动退税销售额达23.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8% [2] - 国际品牌加速集聚形成"虹吸效应",新零售领域盒马首次实现盈利,打破七年亏损困局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本动作密集,两家品牌冲刺IPO,行业竞争格局面临重构 [1] 国际品牌中国市场动态 - 瑞典户外品牌CRAFT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同步在上海张园和南京德基开设快闪店,设置沉浸式体验区 [2][3] - 保加利亚小众包袋品牌BY FAR将退出中国市场,最后一家门店北京国贸店将于5月14日关闭 [22] - 英国冷冻超市巨头Iceland亚太首店落地北京门头沟,6800平方米商业体将开展特色直播 [37] 本土品牌扩张与创新 - 追觅旗下潮玩品牌DREAME MART中国首店5月1日亮相北京,已孵化多个潮流IP [5][7][8] - 橘朵推出副牌「橘朵橘标」聚焦运动彩妆,主品牌2024年收入超20亿元同比增长23% [24][25] - 零食品牌好想来华北首家城市旗舰店开业,创新融合"零食+潮玩+民生"模式,母公司签约门店超1.5万家 [30][32] 餐饮与新茶饮发展 -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门店总数达9176家,超半数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27] - 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餐厅数量三年复合增长率29.8%,2024年收入38.38亿元 [29] - 新茶饮品牌椿田熟成茶行全国首店开业,提供23种SKU,单价14-22元 [14] 零售业态升级 - 盒马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计划2025年新开近100家门店,重点拓展下沉市场 [33] - 华润万家Olé品牌六店连开,南京food hall首店开业推进全业态整合 [34] - 麦德龙温州瓯海新店开业,浙江门店增至8家,强化生鲜与进口商品管控 [38] 新兴业态布局 - 室内高空游乐品牌弹力梦工厂华南首店签约海口日月广场,占地6000平方米 [17] - 美妆集合店HARMAY話梅三城连开四店,加速门店网络扩张 [18][19] - 茉酸奶上海首开"牧场奶仓"门店,新增酸奶贝果等零售产品 [10]
丝芙兰3年亏10亿?
36氪· 2025-04-29 09: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家化2024年业绩报告揭示丝芙兰中国亏损情况,其曾凭借优势在中国美妆零售行业领先,但近年因市场竞争等因素业绩下滑,虽采取变革举措但未来能否逆袭仍未知 [1][3][12] 三年累计亏损近10亿 - 上海家化2024年财报列出五家主要联营公司,C公司和D公司持股比例均为19%,注册地在北京和上海,董事会中有上海家化任命的董事成员 [1] - 企查查显示上海家化集团在丝芙兰上海和丝芙兰北京持股比例均为19%,董事长林小海任两家企业董事,可判断C公司和D公司分别为丝芙兰上海与丝芙兰北京 [3] - 2019 - 2021年丝芙兰中国净利润盈利,2019年最高净利润达6.27亿元,2021年营收突破百亿达108.76亿元,净利润4.31亿元,该年新开门店44家,占在营门店数13.96% [3] - 2022 - 2024年丝芙兰中国业绩由盈转亏,三年累计亏损9.81亿,2024年营收71.4亿元,同比下滑18.49%,净利润亏损6.46亿元 [3] 独家优势消弭,高光不再 - 2005年丝芙兰与上海家化合作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国际大牌独家代理权、高端门店体验及多渠道布局,成为高端美妆品牌进入中国首选合作渠道 [5] - 2024年丝芙兰中国净亏损扩大,因线上市场竞争加剧、线下连锁门店面临挑战致收入及毛利同比减少 [6] - 2024年相宜本草唐等品牌从丝芙兰撤柜,美伊娜多调整销售策略,新入驻品牌也多有线上布局 [6] - 线上电商平台发展使美妆品牌有更多销售模式,消费者购买丝芙兰独家产品不难,其自有品牌也能在电商平台购买 [6] - 国内本土美妆集合店涌现,如KKV、调色师大量开店,调色师客单价百元上下,丝芙兰客单价超千元优势不再突出 [8] - 目前丝芙兰中国有324家线下门店,覆盖超100个城市,与2021年相比三年仅增加9个 [8] 巨头自救,能否逆转“败局” - 2024年8月丝芙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回应裁员风波以保障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 [9] - 2024年丝芙兰中国发生3起人事变动,丁霞任大华区总经理,首席执行官Guillaume Motte负责中国业务 [9] - 2024年12月优时颜入驻全国50家丝芙兰门店,是丝芙兰中国品牌发光计划续写及拥抱国货体现 [11] - 丝芙兰加快拓展下沉市场,已入驻多个低线城市,进驻中国大陆100多个城市 [11] - 丝芙兰构建多方位线上触点,覆盖自有电商网站等多个平台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11]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7746.45亿元,同比下降2.83%,线下渠道销售额3691.17亿元,同比下降6.1%,中国化妆品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两年超外资品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