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acation Ownership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时代,古籍文献研究有何新趋势?
环球网资讯· 2025-07-03 17:57
论坛核心内容 - 第五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 [1] - 论坛主旨围绕古籍收藏保护、AI技术应用、跨学科合作等议题展开 [3] - "天禄云枢数据库"平台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1][4] 技术应用与古籍保护 -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展示AI数字技术在古籍活化中的应用案例 [3] - 国家图书馆通过科技手段改善古籍库房环境并研发保护设备材料 [3] - 古籍保护与传播将深度融合,跨学科合作推动古籍走进日常生活 [3] 数据库平台发布 - "天禄云枢数据库"集成6万种古籍文献、3000余万页内容、近100亿字规模 [4] - 数据库功能包括图文对照、版式还原、智能断句标点等专业工具 [4] - 平台收录历代珍本秘籍和地方志书等珍贵文献资源 [4] 学术研讨方向 - 专家学者探讨了汉籍传播、文献智能编目等前沿议题 [4] - 研究涵盖多语种文献整理及民间文书等专题领域 [4] - 湖南大学教授强调出版业应坚守服务深度阅读的宗旨 [3]
6月份私募机构调研热情高涨;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7:57
私募机构调研动态 - 6月私募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达751家,覆盖387家公司,合计调研次数1769次,涉及28个申万一级行业[1] 科创债ETF市场发展 - 首批科创债ETF获批,由10家头部公司发行,债券ETF市场规模突破3800亿元[2] - 科创债存量规模持续增长,科技金融成为国家战略核心[2] QDII额度扩容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向QDII机构发放30.8亿美元投资额度,支持跨境投资业务[3] - 扩容旨在引导境内资金"出海",满足全球配置需求并提升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3] 基金经理观点 - 万家基金叶勇管理的万家趋势领先A上半年回报率26.62%,重点配置贵金属、油气开采等周期股[4] - 预测2025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稳中有升,现金流充沛的资源品种具备投资价值[4] ETF市场表现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幅超4%,恒生创新药ETF现价1.628元(+4.56%),规模7.069亿元[5][6] - 中概互联网ETF跌幅居前,中概互联ETF现价1.213元(-1.54%)[7] 创新药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等发布16条措施支持创新药发展,包括研发支持、医保准入和临床应用等[8] - 1-5月跨国药企在华创新药专利采购金额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8] 新发基金信息 - 国泰聚鑫量化选股混合发起为偏股型基金,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5%+活期存款利率20%[9][10] - 创金合信恒荣120天持有期债券为长债型基金,基准为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90%+存款利率10%[11][1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30.47亿 淘宝500亿补贴加码闪购 内资抛售阿里(09988)超3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7:56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3日北水成交净卖出30.4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18.6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11.81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美团-W(03690)、中芯国际(00981)、信达生物(01801)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阿里巴巴-W(09988)、腾讯(00700)、国泰君安国际(01788) [1] 个股买卖数据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71.91亿港元,净流出20.60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59.88亿港元,净流入8.34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9.22亿港元,净流出3.79亿港元 [2] - 美团-W买卖总额26.89亿港元,净流入7.44亿港元 [2] - 多点数智买卖总额19.49亿港元,净流入6161.90万港元 [2]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17.53亿港元,净流出2.26亿港元 [2] 港股通(沪)活跃股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9.21亿港元,净流出1.51亿港元 [4] - 信达生物买卖总额8.78亿港元,净流入2.41亿港元 [4] - 三生制药买卖总额8.08亿港元,净流入769.90万港元 [4] 港股通(深)活跃股 - 美团-W获净买入9.87亿港元 [4]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4.78亿港元 [5]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2.41亿港元 [5] - 三生制药获净买入769万港元 [5] - 多点数智获净买入6161万港元 [5]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2271万港元 [6]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5989万港元 [6] - 腾讯遭净卖出8.85亿港元 [6] - 国泰君安国际遭净卖出2.03亿港元 [6] 公司动态与行业消息 - 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助力餐饮商家外卖品质升级 [4] - 美政府取消对华EDA出口限制,三大芯片软件商恢复对华供货 [5]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5] - 多点数智筹备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看好加密货币在Web3领域机遇 [5] - 小米SU7转单订单占比不足15%,优先解决国内交付,预计2027年考虑出口 [6] - 淘宝闪购未来12个月将投入500亿元补贴商家运营 [6]
中证万得并购重组指数上涨0.21%,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船舶等
金融界· 2025-07-03 17:53
指数表现 - 中证万得并购重组指数7月3日上涨0.21%报1737.31点 成交额301.7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21% 近三个月上涨0.84% 年至今下跌0.08% [1] - 指数基日为2011年12月30日 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样本选择标准为并购或重组涉及交易资产总价值排名前100名的证券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立讯精密(5.59%)、拓普集团(5.53%)、中国船舶(5.14%)等 [1]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分别在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实施 [2] - 调整设置缓冲区 排名80名之前新样本优先进入 120名之前老样本优先保留 [2] 市场分布 - 深交所占比51.33% 上交所占比48.38% 北交所占比0.30% [1] - 行业分布前三位为信息技术(27.44%)、工业(23.69%)、原材料(12.43%) [2] - 其他行业包括可选消费(11.53%)、通信服务(7.09%)、金融(6.45%)等 [2] 调整机制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超眼看市|创新药概念活跃,未名医药涨停
大众日报· 2025-07-03 17:5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0 18%报3461 15点 深证成指涨1 17%报10534 58点 创业板指涨1 90%报2164 09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3098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672亿元 [1] -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 消费电子 生物制品 电子元件 化学制药 电池 中药板块涨幅居前 [1] - 山东板块近六成个股上涨 创新药概念反复活跃 未名医药涨停 百洋医药 辰欣药业涨超7% [1] 公司动态 - 未名医药与沈祥鑫的纠纷再审诉讼被法院驳回 涉及金额3048 02万元 公司已全额计提预计负债 判决不影响本期及期后利润 [1] - 未名医药全资子公司山东衍渡的眼科创新型生物药物处于拟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准备阶段 [1] 后市展望 - 指数突破3400点后维持震荡上行趋势 量能温和放大 市场运行健康 [2] - 市场热点围绕军工 固态电池等产业逻辑强的板块反复走强 行业热点持续性较好 [2] - 半年报到来将强化产业逻辑导向 业绩风格有望加强 高股息蓝筹公司或受青睐 [2] - 7月市场可能延续上涨 成长型热点与高分红个股构成双驱动力量 [2]
今日共61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18.4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03 17:53
大宗交易概况 - A股共61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 总成交18.4亿元 迈瑞医疗、九芝堂、虹软科技成交额居前 分别为8.81亿元、9560万元、8010.51万元 [1] - 成交价方面 共11只股票平价成交 3只股票溢价成交 47只股票折价成交 [1] - 西王食品、天音控股、汇成股份溢价率居前 分别为10.4%、9.28%、2.15% [1] - 贝达药业、铭利达、美联新材折价率居前 分别为22.69%、22.46%、21.54% [1] 机构席位交易动态 - 机构专用席位买入额排名:迈瑞医疗(7.1亿元)、云南旅游(5045.07万元)、中一科技(4581.16万元)、虹软科技(2751.06万元)等22只个股 [2] - 机构专用席位卖出额排名:中科软(4216.2万元)、汇成真空(2916.68万元)、美盈森(887.5万元) [2]
创业板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25.43亿元,环比增加53.51%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7:53
创业板指数ETF成交额变动 - 创业板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25.43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8.86亿元,环比增幅53.51% [1] - 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成交额22.22亿元,环比增加7.76亿元,增幅53.65% [1] - 广发创业板ETF(159952)成交额1.22亿元,环比增加4540.69万元,增幅59.30% [1] - 天弘创业板ETF(159977)成交额5460.54万元,环比增加2653.28万元,增幅94.52% [1] 创业板指数ETF成交额环比增幅居前品种 - 浦银安盛创业板ETF(159810)成交额环比增加221.79%,增幅居首 [1] - 博时创业板ETF(159908)成交额环比增加132.40%,增幅第二 [1] - 创业板ETF东财(159205)成交额环比增加76.37%,增幅显著 [1] 创业板指数及相关ETF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数(399006)收盘上涨1.90% [1] - 跟踪创业板指数的相关ETF平均上涨1.72% [1] - 广发创业板ETF(159952)上涨1.87%,融通创业板ETF(159808)上涨1.85%,涨幅居前 [1] 创业板指数ETF涨跌幅与成交额数据 - 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上涨1.76%,成交额22.22亿元 [1] - 华夏创业板ETF(159957)上涨1.80%,成交额4050.64万元 [1] - 嘉实创业板增强策略ETF(159675)上涨1.69%,成交额788.88万元 [1]
九号公司CEO王野:平衡车始终没达到理想的规模效应,面临法规困境和用户教育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7-03 17:53
行业分析 - 平衡车行业面临法规困境,全球交通法规要求车辆配备物理刹车系统,但平衡车依靠陀螺仪和倒立摆原理工作,安装物理刹车会导致失去平衡,这一先天缺陷使其在全球面临合规难题 [1] - 平衡车行业存在用户教育问题,销量增长后大量事故源于用户操作不当而非产品本身,100起事故中99起与用户操作相关 [1] - 平衡车需要特定使用环境和操作规范,但大众普遍将其视为普通代步工具,用户认知偏差导致安全风险 [1] 公司战略 - 九号公司CEO王野表示平衡车业务在2017-2018年遇到瓶颈,认为瓶颈主要来自社会认知而非技术或产业问题 [1] - 公司认为平衡车成为好生意的前提是社会大部分人群了解其使用边界,但大众认知普及难度极高 [1] - 公司明确平衡车业务面临的挑战无法通过技术、产业或渠道解决,只能依靠时间推动社会认知转变 [1] 产品特性 - 平衡车遇到10厘米高门槛时会直接摔倒,而普通车辆仅会卡住,产品特性导致使用场景受限 [1] - 平衡车事故责任认定存在特殊性,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更容易引发法律纠纷 [1]
伟思医疗(688580)每日收评(07-03)
和讯财经· 2025-07-03 17:53
伟思医疗688580 时间: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元 5日主力成本 45.31 56.49分综合得分 较强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45.93 元 当日主力成本 46.23 元 20日主力成本 43.88 元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1次 短期支撑位 47.90 中期压力位 跌停 0 次 技术面分析 47.90 短期压力位 44.37 42.07 中期支撑位 目前短线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目前中期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K线形态 暂无特殊形态 资金流数据 2025年07月03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 主力资金净流出884.35万元 | | --- | | 占总成交额-14% | | 超大单净流出216.85万元 | | 大单净流出667.49万元 | | 散户资金净流出108.14万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医疗器械 0.43%、人脑工程 0.55%、医疗器械概念 0.76%、养老概念 0.73%等 财务数据 最近的财报数据显示,该股于2025年07月03日 | 每股收益0.347元 | 营业利润0.37亿元 | | --- | --- | | 市 ...
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报告:1X机器人工业版筑基,家庭版持续迭代,关注1X机器人产业链-20250703
上海证券· 2025-07-03 17: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X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布局,2014年创办,2018年开发出Revo1,2022年EVE机器人诞生,2024年完成A2轮融资、推出NEO Beta原型机等,2025年公布Redwood AI模型 [1] - 1X拥有工业与家庭双产品线,EVE机器人适用于物流仓库等场景,家庭版NEO机器人能满足家庭搬运和家务需求 [1][2] - 1X与OpenAI、英伟达等技术巨头合作,强化产业生态壁垒 [6][7] - 1X在高扭矩低转速电机技术上取得突破,使NEO机器人能安全融入家庭环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X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 2014年,1X最初名为Halodi Robotics,创办于挪威 [1] - 2018年,开发出世界上最高扭矩重量比驱动伺服电机Revo1 [1] - 2022年,EVE机器人诞生,应用于物流仓库分拣等场景 [1] - 2024年3月,1X完成A2轮2350万美元融资,由OpenAI创业基金领投 [1] - 2024年8月30日,推出专为家庭设计的双足人形机器人NEO的原型机NEO Beta [1] - 2024年9月18日,训练出世界模型作为机器人虚拟模拟器 [1] - 2025年1月27日,宣布收购美国初创团队Kind Humanoid [1] - 2025年2月21日,推出第三代家庭人形机器人NEO Gamma [1] - 2025年6月10日,公布Redwood AI模型并将部署在家庭场景 [1] 工业与家庭双产品线 - EVE机器人身高1.86米,体重86公斤,速度14.4公里/小时,负载15公斤,运行6小时,充电1小时,是轮式双臂机器人,用于物流仓库分拣等场景 [2] - 家庭版NEO机器人:NEO Beta仿生结构和弹性驱动系统提升运动流畅性与安全性,自重30公斤,可举70公斤重物、携带20公斤物品,能执行家务和基础社交互动;NEO Gamma搭载情感耳环,采用无缝立体针织技术,肌腱驱动系统提升灵活性与安全性,全身控制系统配合强化学习技术使动作更流畅 [2][5] 技术巨头合作 - 与OpenAI合作:2022年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2024年OpenAI创业基金领投A2轮融资 [6] - 与英伟达合作:2023年起英伟达提供CUDA加速库和Isaac Sim仿真平台,2024年联合举办“世界模型挑战赛”,2025年3月1X向英伟达分享数据集API和推理SDK,双方合作利用英伟达模型训练NEO机器人并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兼容性与实用性 [7] 技术突破 - 1X在高扭矩低转速电机技术上破局,NEO机器人采用小齿轮比、轻重量电机和驱动系统,成为首款能安全融入家庭环境的家用机器人 [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坚科技、南山智尚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