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漱玉平民(301017) - 301017漱玉平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17:30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 95.70 亿元,同比增长 4.1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9 亿元,同比下降 241.90%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3.79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2.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62.39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43.85% [3] 股东人数情况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股东人数为 13,133 人 [4] 盈利增长点方向 - 规模化门店扩张与区域市场渗透,通过自建、并购、加盟、联盟等多元化模式加速门店网络布局 [4] - 新零售与数字化转型,依托数字化智能系统优化全域运营效率,提升线上业务渗透率 [4] - 推进自有品牌建设与多元化品类拓展,开发轻养生、美护等年轻化产品线,引入母婴用品、跨境药品、健康器械等多元化健康品类 [4] - 持续优化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支撑加盟业务规模化拓展并优化采购成本结构 [4] 行业相关情况 - 医药零售行业正面临结构性调整与战略机遇,在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提升及处方外流、门诊统筹等政策推动下,整体将保持稳健增长 [5] 收购事项情况 - 公司已于 2023 年 12 月 28 日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终止收购天士力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 [6]
全面崩盘,消费医疗交出史上最差一季报
36氪· 2025-05-16 08:55
消费医疗行业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医美领域华熙生物一季度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滑20.77%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暴跌58.13% 创上市以来最差记录 [2] - 疫苗企业智飞生物营收23.74亿元骤降79.16% 净利润亏损3.05亿元同比下滑120.93% 现金流首次转负 [2] - 长春高新营收29.97亿元下降5.66% 净利润4.73亿元缩水44.95% 20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2][3] - 行业整体呈现断崖式下跌 超40%净利润降幅企业达7家 万泰生物等首次录得季度亏损 [2][3] 细分领域危机蔓延 - 医美三巨头集体失速 爱美客营收增速从2023年47.99%降至2025年-17.90% 昊海生科首次出现单季度双降 [3] - 牙科行业闭店潮持续 2024年全国连锁口腔医院倒闭率达30% 眼科龙头爱尔眼科2024年扣非净利首次负增长 [4] - 九价HPV疫苗从供不应求到库存积压 智飞生物2023年库存量达4209.6万支 国内适龄女性接种率两年内从3%跃升至20% [6] 业绩下滑核心动因 - 消费降级导致中产家庭减少医美等非必需支出 乔雅登雅致产品价格从最高9000元跌至980元 [5] - 集采政策压缩利润空间 爱博医疗人工晶状体中标价下降31% 何氏眼科屈光手术价格腰斩至1.1万元 [7] - 监管趋严推高合规成本 锦波生物2024年销售费用增长56.73% 医美企业需额外投入医生培训及产品认证 [7] 企业转型困境 - 医美企业跨界布局肉毒素等新领域成效有限 爱美客关键产品仍处临床阶段 失去先发优势 [9] - 高溢价并购埋隐患 爱美客以13倍溢价收购韩国REGEN公司 但需重建销售渠道 [10] - 爱尔眼科激进扩张至352家医院 2024年扣非净利首次下滑 反映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失衡 [10]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技术研发成为关键 玻尿酸三剑客研发投入保持10%增速 爱美客达21.41% [14] - 差异化服务构建壁垒 巨子生物专注胶原蛋白领域实现40%业绩增长 爱尔眼科推出终身眼健康管理等服务 [14] - AI技术助力获客成本优化 某眼科诊所客户留联率从38%提升至60% 人均成本从200元降至68元 [15] - 小红书等新渠道创造增量 88%医美用户通过平台获取信息 薇旖美产品提及率居首位带动销量破百万瓶 [17]
漱玉平民(301017) - 301017漱玉平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08
数字化创新 - 公司加速向“智慧医药零售”转型,通过自研 PDA、薪酬计算器、智慧巡店系统及“玉荐”收银台智能推荐系统等数字化工具,提升一线服务效率与顾客用药服务体验 [2] - 在智慧化供应链领域,依托算法模型优化库存管理,推进数字化工具减少人工操作以加快库存周转 [2] - 合规经营方面,首创“漱玉致远”风控平台,以大数据模型全方位防控经营风险 [2] 多元化门店 - 公司与大树、旺旺合资的“大树漱玉”药房即将落地,以多元化综合药房为特色,开业后产品种类丰富,涵盖药品、OTC、健康生活用品、奶粉、孕婴用品、营养保健、医疗器械及跨境产品等 [3] 自有品牌发展 - 2024 年公司自有商品业务实现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 9%,占零售业务总销售额超过 13% [3] 资产负债率 - 公司上市时间较短、股权融资规模较小,近年来通过并购拓展市场,导致资产负债率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公司基于战略目标和经营指标统筹资金,未来将依托上市平台优势运用股权融资,推动负债率保持合理水平 [3] 门店分布 -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公司在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甘肃省等地区共拥有门店 8,916 家,其中直营门店 4,353 家,加盟门店 4,563 家 [3]
沂源4月份消费投诉信息公示
搜狐财经· 2025-05-14 09:12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4月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受理投诉总量289件,其中商品类投诉252件(占比87%),服务类投诉37件(占比13%),争议金额23.7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00万元 [1] 重点经营者投诉统计 - 山东成和商业有限公司投诉量5件(环比+20%),调解成功率100% [2] - 沂源县裕珍电子商务工作室、淄博银座商城沂源分公司、淄博百安商贸投诉量分别为4件、3件、3件,调解成功率均为100%且环比无变化 [2] - 世纪东方超市西北麻分公司、淄博弘康堂医药投诉量各2件,调解成功率100% [2] 商品类投诉结构 - 其他商品投诉量106件(占比42%),位居首位 [3][5] - 食品类投诉75件(占比30%),家居用品与特种设备各9件(各占3.6%),交通工具8件(3.2%) [5] - 农资用品7件(2.8%),服装鞋帽6件(2.4%) [5] 服务类投诉结构 - 其他服务投诉量9件(占比24%),餐饮住宿服务7件(19%),销售服务7件(19%) [6]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行业影响) - 夏季及端午节临近推动食品存储与采购规范强化,要求商家加强预包装食品标签合规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7][8] - 餐饮行业需提升卫生资质透明度,网络订餐平台需强化实体店信息公示(证照、原料等) [9][10] - 生鲜与冷链食品管理压力增大,要求商家控制食品存储时间(熟食室温存放≤2小时) [11] - 反浪费政策推动餐饮业分餐制与公筷使用普及,需优化点餐系统支持按需服务 [12]
不刷脸不给买药,“刷脸结算”成医药机构考核指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1:35
医保刷脸支付推广现状 - 医保结算方式从实体卡升级为电子医保码再到刷脸支付 部分医院和药店出现强制要求刷脸才能买药或挂号的情况 主要集中在浙江 江苏 上海等地 [1] - 无锡医保局2024年2月发文推进"医保刷脸城市"建设 旨在便利老年人和儿童等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群体 目前浙江 广东 四川 湖南 湖北 河南 辽宁等省份多个城市已上线医保刷脸功能 [4] - 实地走访显示强制刷脸并非普遍现象 更多情况是医院或药店未清晰告知可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上海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仍保留身份证 实体医保卡 电子医保码等多种结算方式 [4] 强制刷脸背后的驱动因素 - 电子医保码结算率设有硬性指标 直接与绩效挂钩 刷脸支付被计入"医保码使用率" 可能催生变形操作 [1] - 服务商曾推出激励政策 2023年7-12月期间医保刷脸支付设备月交易达30笔可获300元返佣 但该推广活动已于2023年底结束 [9] - 医疗机构内部文件显示 从2024年8月开始医保码结算占比将与月度医保基金结算及年终考核挂钩 未达标机构将被暂缓拨付 四川某三甲医院要求电子医保码使用率达80% [9][10] 法律合规性问题 - 2024年3月国家网信办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强调人脸识别应遵循"非强制"原则 在有替代技术时不得将刷脸作为唯一选项 新规将于6月1日实施 [1][10] - 法律专家指出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医药机构不能在未获患者单独同意情况下强行刷脸 也不能因拒绝刷脸而拒绝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0] - 医疗机构应保留实体医保卡等替代方式 并建立申诉受理 信息删除等机制保障个人权益 [11] 用户反馈与市场反应 - 消费者反映在无锡"山禾药店"被要求必须刷脸才能买药 后发现其他药店仍可使用医保卡结算 [3] - 上海普陀区新杨社区卫生服务站明确表示挂号必须刷脸 社交平台投诉显示部分机构存在"不刷脸无法挂号或买药"现象 [4] - 北京朝阳医院刷脸专区使用率较低 15分钟内3位患者因不了解设备仅支持刷脸而放弃操作 [5][7]
一心堂(002727) - 2025年5月13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025-05-13 17:5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3 日 15:00 - 17:00,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 [2]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裁阮鸿献等公司管理层及全景网平台的广大投资者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总收入 180 亿元,较 2023 年度增长 3.57%,实现归母净利润 1.14 亿元,较 2023 年度下降 79.23% [5]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总收入 47.67 亿元,较 2024 年第四季度上升 8.06%,实现归母净利润 1.60 亿元,较 2024 年第四季度上升 189.74% [5] 公司负债情况 - 2022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率 53.47%,2023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率 52.68%,2024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率 54.53%,整体负债水平可控 [4] 互联网医药影响 - 互联网医药吸引年轻和快节奏消费者,公司实体店积极数字化转型,加速服务升级和线下体验场景提升,新零售业务规模扩张 [2] 商誉减值情况 - 公司每年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资产组及股权投资项目进行减值测试,对有减值资产严格计提准备金 [6] 行业发展情况 - 行业处于快速出清阶段,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各公司因区域不同经营有差异,但经营管理质量持续提升 [7] 中药业务情况 - 公司已建立完整中药产业链,但旗下中药子公司尚未涉足中药种植 [8][9]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做好门店内部分类分级,建设专业化药房承接处方外流,拓展药房品类服务年轻化客群 [10] 线上销售情况 - 2024 年新零售板块同比增长 47.6%,O2O 即时零售渠道贡献率达 78.2%,公司致力于构建全渠道服务体系 [11] 医保约谈影响 - 公司持续优化门店经营模式,建立合规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年龄顾客增加新品类,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12] 公司股价看法 - 公司持续做好经营优化,注重质量提升和风险防控,相信股价会有相应反馈 [13] 行业前景看法 - 行业在药店专业化、商品多元化两方面持续优化转型,专业药房承接处方流转,多元化药店拓展品类和服务 [14] 门店数量情况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共拥有直营连锁门店 11,451 家,覆盖 10 个省份及直辖市,云南省内门店数量占比 48.56%,省外占比 51.44% [16] 市场扩展计划 - 未来在川渝地区持续下沉,扩大门店数量及规模,不大规模新增门店,暂无新增拓展省份计划,对存量门店优化并扩展品类和服务模式 [18] 医保约谈及扩张与利润平衡 - 医保约谈及监管不影响公司未来正常经营,公司通过优化系统制度确保合规,除门店扩张外还优化经营品类和模式以实现稳健发展 [19]
一心堂(002727)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7:5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727,证券简称为一心堂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参与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广大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3 日 15:00 - 17:00 [2] - 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rs.p5w.net) [2] - 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裁阮鸿献先生、董事兼执行总裁张勇先生、独立董事龙小海先生、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正红先生和财务负责人肖冬磊先生 [2] 活动主要内容 - 公司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 附件信息 - 附件清单有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
即时零售大战前传:互联网健康的十年“三国杀”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19:47
互联网健康行业发展历程 - 2015年美团在外卖板块上线"药品"模块,开启互联网医药零售探索 [1][9] - 同期京东依托平台建设自营药房,布局B2C医药零售 [2][14][17] - 2016年阿里整合天猫医药业务至阿里健康,发力"互联网+健康" [3] - 初期三大平台均基于主营业务进行品类扩展,模式各有侧重 [18] 疫情催化行业加速发展 - 2020年新冠疫情推动口罩、消毒水等健康用品即时需求激增 [21][22] - 政策端推动互联网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加速行业渗透 [22][42] - 京东健康上市募资265亿港元,支撑业务快速扩张 [28] - 美团独立发展"美团买药"业务,组建专门团队 [29][30] 三大平台业务模式演变 - 美团:坚持O2O模式,2024年合作药店超25万家,年交易用户3亿 [53][54] - 京东健康:采用"自营+B2C+O2O"混合模式,2024年自营药品收入488亿元(+7%),平台服务收入94亿元(+20%) [56][59] - 阿里健康:B2C与O2O业务割裂,2024财年收入270亿元,仅为京东健康40% [60][61]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医保支付接入线上渠道,美团/饿了么覆盖40+城市,京东覆盖24城 [45] - 连锁药店进入"万店时代",四大药房门店数均超1.1万家 [47] - 平台争夺新药首发权,但未出现"二选一"现象 [51] - O2O与B2C模式互补,分别满足急用药和慢性病用药需求 [66] 新兴业务拓展 - 居家检测业务兴起,美团呼吸道检测服务超50万人次,京东售出20万单 [69] - 医美成为新战场,美团2024年新增3000家医美机构 [76][77] - 医疗服务线上化加速,体外诊断(IVD)等业务渗透率提升 [6][68] 行业影响与展望 - 三大平台竞争深刻改变国内医疗医药行业版图 [7] - 即时零售大战在医药领域提前预演 [40] - 未来增长点在于检测、医美等高价值场景开发 [79]
华人健康(301408) - 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8:34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45.32亿元,同比增长19.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0.09% [2] - 公司未来将坚持稳健发展战略,通过多方面努力推动业绩稳定增长 [2] 研发计划 - 数字化赋能与技术应用:推进业务中台和数字化工具建设,优化数据中台支持,推动AI在零售场景应用 [3] - 药品研发与产能扩建:加快产品立项和研发,获取药品批件,布局合成生物、发酵技术产品 [3] 门店扩张 - 秉持“深耕安徽、聚焦华东、辐射周边”战略,通过自建、并购、加盟扩大门店规模 [3] -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提升执业药师服务水平,依托供应链优势降低成本 [3] 应对竞争 - 强化品牌建设与宣传,开展公益活动,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3][4] - 深度服务会员,深化慢病管理服务,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4] - 推进精细化管理与标准化运作,持续推进“双向发力、全链共生”的1234发展战略 [5] 2025年目标 - 扩大门店网络布局,巩固安徽市场,加快华东及周边市场扩张 [5] - 保持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均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协同效应 [5] - 提升自有品牌市场份额,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经营质量 [5] 应对政策变化 - 强化研发创新,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对单一产品依赖 [7] - 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管理应对 [7] -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价值,增强客户黏性 [7] - 积极参与政策引导,把握市场机遇,参与集采和医保谈判 [7]
广西实行定点零售药店“无码不结”
广西日报· 2025-05-08 09:51
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无码不结"政策实施 - 广西正式实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无码不结"政策,要求所有定点零售药店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扫描追溯码并向医保信息平台上传追溯信息才能进行结算 [1] - 药品追溯码作为药品的"电子身份证",从生产出厂贯穿至销售全过程,监管部门可借此快速锁定问题药品,精准打击违法行为 [1] - 广西已采集药品追溯码9.4亿条,覆盖1.9万家医药机构 [1] 药品追溯码的具体应用 - 参保人购药时,药店工作人员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进行医保结算,不影响购药流程和医保待遇结算报销 [1] - 对于尚未完成全品种赋码的药品,可暂时纳入"无码库",实现未赋码药品数据的实时动态采集和审核 [1] -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官方平台查询药品追溯码核验购药信息,若显示异常可向药店反映或举报 [2] 政策实施的积极影响 - "无码不结"能有效遏制假劣药、"回流药"流入市场,防止犯罪团伙倒卖药品 [2] - 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打击空刷变现、串换套刷社保卡等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2] - 保障大众用药安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