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前七月陕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6%
陕西日报· 2025-08-13 06:30
外贸总体表现 - 1-7月陕西进出口总值2894.8亿元同比增长9.6% 高出全国增速6.1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2013.7亿元同比增长13% 进口额881.1亿元同比增长2.4% 实现贸易顺差1132.6亿元 [1] 贸易方式结构 - 加工贸易进出口1292.8亿元占比44.7% 同比增长2.5% [1] - 一般贸易进出口1134.1亿元占比39.2% 同比增长15.3% [1] - 保税物流进出口346.3亿元占比12% 同比增长1% [1] 主要贸易伙伴 - 对东盟进出口469.9亿元同比增长20.4% 对欧盟进出口363亿元同比增长40.9% [1] - 对中国台湾进出口366.3亿元同比增长73.9% 对中国香港进出口162亿元同比增长10.9% [1] - 对美国进出口161.4亿元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66亿元 对RCEP国家进出口1082.4亿元 [1] 企业类型表现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81.6亿元占比58.1% 同比增长16.2%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005.8亿元 其中进口226.9亿元同比增长7.2%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199.1亿元同比增长16% [1]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730.4亿元占比85.9% 同比增长14.8% [2] - 集成电路出口735.5亿元同比增长12.9% 汽车出口348.5亿元同比增长41.5% [2]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177.3亿元同比增长35.5% 钢材出口33.5亿元同比增长94% [2] 进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进口610.8亿元占比69.3% 同比增长3.5% [2] - 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53.8亿元同比增长204.6% [2] - 铁矿砂进口760.4万吨 煤及褐煤进口412.4万吨 [2] 行业发展态势 - 外贸进出口保持良好势头 出口引擎表现强劲 [2] -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市场多元化拓展成效显著 [2] - 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展现较强韧性 [2]
ASMPT(00522)自愿清盘一间全资附属
智通财经· 2025-08-11 08:36
公司决策与战略调整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先进半导体设备(深圳)有限公司(AEC)将通过成立清盘委员会进行自愿清盘[1] - 清盘决策旨在优化全球供应链以适应市场动态及客户需求[1] - 董事会认为自愿清盘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 运营影响与成本结构 - 关闭AEC将影响约950名员工[1] - 预期提升集团全球制造及供应链的成本竞争力、灵活性及韧性[1] - 其他主要全球制造业务不受关厂影响[1] - 供应链已调整以确保客户产品及服务交付不受影响[1] 财务影响与效益 - 一次性重组成本预计为人民币3.6亿元(含遣散费、停产成本及存货撇销)[1] - 预计每年节省成本约人民币1.15亿元(按现有产量计算)[1] - 成本节省将提高集团营运成本效益[1]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 现要跨界收购 增值率高达325%!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21:36
核心交易 - 绿通科技计划斥资5.3亿元跨界收购大摩半导体51%股权[2] - 交易采取股权受让加增资扩股两步策略 先以4.5亿元收购46.9167%股权 再以8000万元增资获取7.6923%股权[3] - 全部资金来源于IPO超募资金 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未使用超募资金达16.90亿元[4] 交易估值与对赌 - 大摩半导体净资产账面值2.26亿元 评估值9.64亿元 增值率达325.74%[6] - 设置业绩对赌机制 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2.4亿元 未达标将以现金补偿[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从2022年14.71亿元降至10.81亿元 同比下滑26.5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1%[8] - 2024年营收进一步降至8.31亿元 降幅23.13% 归母净利润暴跌45.98%至1.42亿元[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27万元 同比下降26.16%[9] 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3年53.22%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14.63%[12] - 全球场地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至5%-8% 国内竞争更趋白热化[13] 标的公司业务 - 大摩半导体专注于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晶圆量检测领域 产品覆盖明暗场缺陷检测设备/套刻仪等主流品类 最高支持14nm制程工艺[16] - 已实现部分设备自主研发 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GlobalFoundries等全球龙头晶圆厂[16] 标的公司财务 - 2023年实现营收2.31亿元 净利润5857万元 2024年营收增至2.70亿元 净利润6511万元 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16] - 预估毛利率35%-45% 远高于绿通科技2024年26.41%的毛利率水平[17] 战略转型动机 - 公司坦言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寻找外延增长机会 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领域[14] - 收购旨在实现从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形成新利润增长点[16] - 此前2024年已通过产业基金战略投资快递物流应用材料企业江华九恒数码科技27.50%股权[14]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现要跨界收购,增值率高达325%!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21:2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计划斥资5 3亿元跨界收购半导体设备企业江苏大摩半导体51%股权 以实现战略转型 [1] - 公司受美国市场萎缩和贸易摩擦影响 业绩连续大幅下滑 2024年净利润暴跌45 98%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53%骤降至14% [1][4] - 公司坦言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寻找外延增长机会 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领域 [7] 收购方案细节 - 交易采取"股权受让+增资扩股"两步走策略 第一步以4 5亿元收购46 9167%股权 第二步以8000万元增资获取7 6923%股权 [3] - 全部资金来源于公司IPO超募资金 2023年上市时超募资金净额16 96亿元 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仍有16 90亿元未使用 [3]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机制 大摩半导体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 8000万元和90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2 4亿元 [3] 公司业绩下滑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4 71亿元降至10 81亿元 同比下滑26 5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 71% [4] - 2024年营收降至8 31亿元 降幅23 13% 归母净利润暴跌45 98%至1 42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27万元 同比下降26 16% [5] 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3 22%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 63% [7] - 全球场地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至5%-8% 国内竞争更趋白热化 [7] - 公司2024年通过产业基金完成对江华九恒数码科技27 50%股权的战略投资 涉足快递物流应用材料领域 [7] 标的公司情况 - 大摩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4月 是国内半导体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领域的重要企业 [8] - 公司产品覆盖明暗场缺陷检测设备 套刻仪等主流品类 适用于6至12英寸晶圆产线 最高支持14nm制程工艺 [8] - 2023年营收2 31亿元 净利润5857万元 2024年营收增至2 70亿元 净利润6511万元 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 [8] - 大摩半导体预估毛利率35%-45% 远高于公司2024年的26 41% [9] 收购目的 - 收购旨在实现从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8] - 通过纳入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优质资产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8]
利和兴拟简易程序定增募资不超1.68亿元 主要用于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8-07 19:08
发行方案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股本总数的30% 根据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 [1]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75亿元 含发行费用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807
东吴证券· 2025-08-07 09:34
宏观策略 - 报告通过分析19世纪后期美欧长期萧条、1929大萧条和日本70/90年代去产能三个案例,总结出产能失衡存在负反馈循环机制,不加控制可能持续20-30年[1][11] - 政府干预比市场自发调节更有效:1929大萧条后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较快恢复,而日本90年代减少干预导致萧条延长[1][11] - 供需再平衡需多管齐下:需同步控制产能、修复信用和稳定就业,单靠供给或需求政策效果有限[1][11] - 新兴产业去产能后可能伴随垄断,需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如美国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建立竞争秩序[11] 固收金工 - 微导转债发行规模11.7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债底估值99.08元,YTM 2.25%[12] - 初始转股价33.57元,转换平价100.63元,总股本稀释率7.03%,预计上市首日价格128.84-143.03元[12] - 微导纳米主营ALD/CVD设备,2020-2024年营收CAGR达71.44%,2024年营收27亿元(同比+60.74%),光伏设备占比84.83%[12] 摩托车行业 - 春风动力2025H1三大业务表现亮眼:250cc+摩托车销量同比+45%(内销+37%/出口+55%),全地形车出口ASP同比+16.7%,电摩销量同比+1642%[23][24] - 产品结构优化显著:250cc+摩托车占比达83%(较2024年+19pct),500cc+占比24%(+20pct),新车型675SR等带动ASP提升[23] - 上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18.7/24.7/27.4亿元,对应PE 18.5/14.0/12.7倍,维持"买入"评级[9][24] 旅游行业 - 九华旅游依托九华山景区资源,2024年营收7.64亿元,其中索道缆车业务占比38%,拟投资5亿元建设狮子峰索道等项目[14] - 寺庙旅游年轻化趋势显著:90后/00后游客占比近50%,公司布局素食餐饮和文创产品拓展盈利空间[14]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2.2/2.4/2.7亿元,对应PE 18/16/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4][14] 生物科技 - 晶泰控股获DoveTree 58.9亿美元大单:将分获5100万/49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个位数销售分成[5][16] - 合作方为哈佛教授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技术背书强劲,公司AI+机器人药物发现平台价值获验证[5][16] - 上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5.52/9.24/15.03亿元,预计2027年扭亏为盈,当前PS 48.01/28.69/17.64倍[16] 宠物食品 - 中宠股份2025H1营收24.3亿元(同比+24.3%),归母净利2亿元(+42.6%),主粮业务同比+85.8%占比提升至32%[17][18] - 自有品牌战略见效:顽皮鲜肉粮系列与ZEAL联名款推动毛利率提升3.4pct至31.4%[17][18] - 维持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4.5/5.5/6.5亿元,对应PE 40/32/27X[6][18] 新能源汽车 - 比亚迪2025年7月销量34.4万辆(同比+0.6%),1-7月累计249万辆(+27%),其中海外销量54万辆(+133%)[20] - 高端车型占比提升:仰望/方程豹7月销量合计1.7万辆,全年高端车目标35-40万辆(同比+80%)[20] - 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523/629/756亿元(原550/683亿元),对应PE 18/15/13x[7][20] 科技行业 - 微软FY25Q4营收764亿美元(同比+18%),Azure收入同比+39%超预期,Copilot产品新增席位创纪录[25][26] - 指引FY26Q1资本支出超300亿美元,预计Azure增速维持37%,AI工作负载拉动基础设施需求[25][26] - 上调FY2026-FY2027净利润预测至1191/1376亿美元,新增FY2028预测1571亿美元[9][26] 新能源材料 - 上海洗霸联合中科院团队开发硅碳负极材料,已实现十吨级量产并送样头部电池厂商,浙江百吨级产线建成[21][22] - 固态电池布局全面:氧化物电解质粉体产能达十吨级,收购有研新材资产切入硫化锂赛道(国内报价400万元/吨)[21][22]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1.42/2.03/6.29亿元(同比+229.5%/43.6%/209.3%),对应PE 85.24/59.36/19.19倍[8][22]
联动科技股价微跌0.17% 董事会审议公司章程修订议案
金融界· 2025-08-06 04:08
股价表现 - 联动科技股价报58 6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10元,跌幅0 17% [1] - 当日成交量为14070手,成交金额达0 82亿元 [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 11亿元,同比增长31 60%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6489万元,归母净利润-264万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 69万元 [2]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245 40万元 [2] 公司治理 - 公司召开第二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等文件 [1] - 监事会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确认9 66万股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达成,涉及10名激励对象 [1] 行业属性 - 联动科技属于半导体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为专用设备制造 [1]
北方华创股价微涨0.07% 上海临港项目团队扩至500人
金融界· 2025-08-06 02:0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北方华创股价报328.5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24元,涨幅0.07% [1] - 当日成交量为49295手,成交金额达16.20亿元,振幅1.89% [1] 公司业务 - 公司属于半导体设备制造领域,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核心企业 [1] - 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电子元器件等 [1] 战略布局 - 公司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已完成"一楼、一司、一团队"的布局,组建了约500人的本地团队 [1] - 从最初仅计划设立办公室到目前已完成整栋办公楼购置,并注册成立上海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1] 资本运作 - 近期收购芯源微,进一步完善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布局 [1]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71.29万元,占流通市值0.01%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5.20亿元,占流通市值0.22% [1]
韩国黑天鹅突袭,罕见暴跌
证券时报· 2025-08-01 10:04
突然暴跌! 市值达12.5万亿日元的日本大蓝筹——东京电子今日早盘突然崩了。该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8%,至22330日元,创下约一年来最大盘中跌幅。该公司大 幅下调了本财年(截至2026年3月)的营业利润计划,并预计削减年度股息。市场对本财年半导体投资可能出现延迟甚至下降的担忧加剧。 在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之下,全球市场今日早盘期指表现皆较差。亚太股市早盘更是全线走弱。澳大利亚股指和日经指数一度跌超1%,韩国KOSPI指 数一度大跌近3%。与此同时,韩国新政府7月31日敲定首个《税法》修正案,决定将法人税所有纳税区间的税率一律上调1个百分点,全面撤回前政府推 行的减税政策。 罕见暴跌 就在刚才,日本大蓝筹东京电子崩了,股价暴跌18%。原因是,该公司大幅下调了本财年(截至2026年3月)的营业利润计划,并预计削减年度股息。市 场对本财年半导体投资可能出现延迟甚至下降的担忧加剧。 根据该公司7月31日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将本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期下调至5700亿日元,较上一财年下降18%。此前的计划为7270亿日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7190亿日元)。财年伊始,该公司曾预计2026年1—3月季度的投资将有所增加,但由 ...
对华能源出口几乎归零!特朗普终于发现不对劲,他不能再轻举妄动,中方说到做到,连断美3条财路
搜狐财经· 2025-07-28 12:58
能源贸易 - 2024年6月中国自美进口原油额从去年同期8亿美元骤降至零,煤炭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几乎归零,为近三年首次全面断供[1] - 美国对华原油出口量同比减少92%,液化天然气连续四个月对华出口为零,煤炭出口额从2023年6月9000多万美元缩水至几百美元[1] - 中国对美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加征10%关税,综合税率一度高达99%,彻底削弱美国能源产品价格竞争力[3] - 美国页岩油产区钻探活动停滞,米德兰地区盈亏平衡点为61美元/桶,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于此水平导致美国原油出口量跌至两年最低[3] - 中国转向沙特、俄罗斯等供应方,美国在华原油进口来源国排名跌出前十[3] 半导体产业 - 美国芯片出口限制导致应用材料公司2024年Q4在华收入同比下降25%,泛林集团同期收入减少10%,两家企业在华业务占比分别从40%和31%下滑[3] - 英伟达因H20芯片对华出口禁令预计损失55亿美元营收,CEO称错过中国AI市场是巨大损失[3] - 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提升至35%,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占全球50%以上,国内消费市场支撑产业链升级[3] - 中国半导体产业50%以上产能用于国内消费,内生动力推动自主化进程[4] 农产品贸易 - 中国对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和玉米远期采购量为零,2023年这两项产品对华出口额分别为128亿美元和35亿美元[6] - 加拿大对华原油出口量从日均7000桶激增至20.7万桶,成为中国在北美最大能源合作伙伴[6] - 巴西2025年Q1对华牛肉出口增长33%,大豆出口量同比增加25%,填补美国农产品市场空白[6] - 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报价低于巴西同类产品15%,但关税后实际成本仍高于其他来源国[7] 能源战略调整 - 中国推动与中东、中亚能源合作,俄罗斯成为天然气进口第一大来源国[6] - 中国进口商不愿签订新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合同,可能导致美国全球能源市场长期竞争力下降[6] - 中国停止采购美国原油不仅是成本考量,更是战略自主的体现[9] 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困境 - 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面临中国市场收入缩水和东南亚等替代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困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