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

搜索文档
联盟牵线,星球石墨在长建研发中心 | 科产融合闯新路
长沙晚报· 2025-05-14 07: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将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 [1] -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精准对接资源、搭建合作桥梁,助力科技型企业和项目落地 [1] - 推动产业链从零散到完整,并向高端化跃升 [1] 碳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 - 通过联盟的"穿针引线",促成南通星球石墨股份公司在长沙投资5.5亿元建设研发中心 [2] - 联盟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多维度推介长沙的产业基础、研发政策、高校资源和营商环境 [2] -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协助选址、工商注册、人才招引及推动企业与本地高校技术合作 [3] - 企业已深度融入长沙碳基材料产业发展生态圈,并与中南大学专家团队开展联合研发 [3] 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 - 联盟成立之初(2014年),长沙锂电产业仅有少数正负极材料企业,隔膜、电解液领域空白 [4] - 通过举办锂电池产业高峰论坛或主题沙龙,吸引国内外产业上中下游500-1000人参与 [4] - 十年间形成从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到电池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5] - 助力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全国第三个突破1000亿元的城市 [5] 其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 - 集成电路联盟通过专家库资源为招商项目提供专业评估和政策咨询,协助多家半导体企业落地 [7] - 鲲鹏计算联盟以强链补弱链,吸引北明、东华、软通、神州信息等头部企业落户长沙 [7] 联盟运作特点 - 专业化运作:深耕行业,对产业链各环节了如指掌 [7] - 精准化对接:建立庞大企业资源库,快速匹配供需双方 [7] - 全程化服务:从项目对接、落地到后续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7] 政府与联盟的合作 - 联盟通过产业链招商图谱为政府引进科技创新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8] - 组织精准对接,协助引进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高能级创新载体和高层次研发团队 [8] - 联盟既是信息枢纽又是创新生态构建者,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8]
增收不增利,华丽家族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跌159.37%,石墨烯业务持续亏损
华夏时报· 2025-05-11 15: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118.47% [2] - 净利润同比大跌159.37%,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2]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41.90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924.12万元,同比下降30.56% [8]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34.88万元,同比下降90.89% [8] 石墨烯业务 - 2024年石墨烯业务营收17.26万元,同比减少72.42% [2][3] - 2017-2022年宁波墨西累计亏损超1.8亿元,重庆墨希累计亏损超2.8亿元 [4][5] - 石墨烯业务受技术标准、产品成本及市场拓展等因素影响,尚未形成有效规模 [3][4] - 公司将继续与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合作,并适时启动宁波墨西剩余工业用地开发 [5] 房地产业务 - 2024年房地产业务营收3.36亿元,同比增长129.43% [6] - 房地产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减少19.23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4年底土地储备仅6.5万平米(苏州2.32万平米+遵义4.18万平米) [7] - 2025年将推进上海杨浦区地块开发(土地面积4432.15平米) [8] - 2025年1-3月无新增土地储备,上年同期新增0.44万平米 [8] 战略调整 - 公司战略重心重新回归房地产行业 [2] - 将聚焦上海市场,实施稳投资策略 [2][7] - 计划适时增加优质项目储备 [2][7] - 优化资产结构,谋求新的发展机会 [8] 其他影响因素 - 未收到厦门国际银行2019-2021年度分红(合计约1.04亿元) [6][7] - 2024年项目公司完成土地增值税清算,转回部分税金及附加 [6]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石墨烯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加快壮大石墨烯产业
前瞻网· 2025-04-30 14:17
政策历程与核心观点 - 石墨烯行业自2012年起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步实现产业化,在电化学储能、海洋工程、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广泛应用[1] - 2020年"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石墨烯列为重点发展新材料,标志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 -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指出石墨烯是主导未来高科技竞争的超级材料,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13][15]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支持类政策 - 2024年《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石墨烯制备技术绿色化转型,2030年实现制造业低碳转型[5] - 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将9类石墨烯材料纳入新能源、电子信息领域应用支持[5][7] - 2017年建立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解决新材料"好材不敢用"问题,覆盖石墨烯等前沿材料[7][8] 技术发展规划 - 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石墨烯列为颠覆性技术,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8] - 2015年《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8年形成产业体系、2020年实现标准化低成本化目标[8] 地方政策与发展目标 产业集群建设 - 北京计划2027年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低成本化,打造国际竞争优势产业[17] - 重庆目标2021年石墨烯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宁波规划2023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16][17] - 江苏已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福建、四川等地明确千亿级产业发展目标[24] 区域特色规划 - 黑龙江建设全国最大石墨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石墨烯密封/散热材料[18] - 上海布局石墨烯薄膜原材料技术,浙江培育石墨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8][19] - 内蒙古攻关低成本石墨烯粉体技术,支撑国家石墨烯材料生产基地建设[22] 产业发展量化目标 - 国家层面:2025年高质量石墨烯粉体年产万吨级、薄膜年产上亿平方米,8英寸芯片批量生产[13][15] - 省级规划:山东新材料产业2025年目标2.8万亿元,广东前沿材料营收超1000亿元[22][23] - 企业培育:山西计划培育3家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湖南目标10家百亿级企业[17][20]
德尔未来(002631)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8:5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631,证券简称为德尔未来 [1] - 2025 年 4 月 28 日 15:00 - 16:00 举办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地点为价值在线网络互动平台,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汝继勇等 [2] 石墨烯业务布局 - 控股子公司厦门烯成是专业生产与销售石墨烯生长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专业科研团队和较强研发能力,具备开发 2 寸到 8 寸的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2] - 烯成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石墨烯制备设备及相关产品,产品有空气净化系列、导热材料、恒温水杯、眼部按摩仪等 [2] - 2024 年提交 2 项专利申请,目前有效专利 21 件 [2] - 暂无用于二维半导体方面的应用研究 [5] - 我国石墨烯行业整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部分技术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难以满足工业化量产需求,公司仍在探索商业化应用之路 [3][6][7] 销售费用情况 - 2024 年销售费用为 173,100,646.59 元,同比下降 16.75%,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11.35%,较上年上升 0.59 个百分点 [3] - 公司长期助力体育事业发展,赞助体育赛事和团队,将体育精神与品牌理念结合,内部考核有品牌及费用指标双维度 KPI 体系 [3] 盈利水平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5.25 亿元,同比下降 2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8,952.15 万元,同比下降 381.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 1.18 亿元,同比下降 1,082.80% [4] - 2024 年订单量减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1%,产能开工率不足,综合毛利率下降 2%,全年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比下降 10% [4] 分红与回购情况 - 鉴于 2024 年度业绩亏损,且 2024 年度回购股份支付金额共计 1.71 亿元视同现金分红,2024 年度拟不再派发红利等 [4] - 2024 年第二次回购自 2024 年 10 月 15 日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已回购公司股份 23,986,002 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3.01%,成交总金额为 1.11 亿元 [4] 盈利增长点与战略 - 紧盯行业趋势,提升市场敏锐性,顺应政策导向,加速绿色、智能产品更新迭代,与国补渠道对接,挖掘市场消费潜能 [5] - 依托集团前瞻性产业投资布局,探索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方向和潜在市场空间,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5][6][7] 行业相关情况 - 行业各公司在产品定位、经营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公司会在 2024 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财务数据及经营状况 [5] -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可见 2025 年 4 月 19 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2024 年年度报告》第三节 [6] 机构持股与管理 - 四季度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骤降 8.64 个百分点,外资撤离明显,公司将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升管理能力 [6] 新材料业务营收占比 - 2024 年度,新材料业务营收占比 0.05% [7]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2024 年度,公司净利润为 -84,848,824.54 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5,048,602.07 元,未出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 [7] - 截止 2024 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 967,956,463.37 元,短期借款为 350,207,045.55 元,具备充足偿债能力 [7]
星球石墨2024年净利润稳步增长,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8日星球石墨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公司虽营收下滑但净利润稳步增长 各方面表现良好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且现金流管理能力佳 未来将构建四位一体产业格局 [1][4][5] 2024年年报情况 营收与利润 - 实现营业收入6.33亿元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增长0.22% 扣非净利润1.27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1.02元 [1] 毛利率 - 毛利率达43.68% 较上年同期增加6.74个百分点 得益于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 增强市场竞争地位 [3] 研发投入 - 研发总投入3995.13万元 研发投入占比6.32% 新增专利33件 其中发明专利18件 共取得专利262件 其中发明专利86件 多项技术运用于石墨合成炉 [3] 海外市场布局 - 设立北京普兰尼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海外市场推广 与国际工程公司和经销商合作 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区域 已签署多个订单 [4]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057.81万元 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1219.63万元 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6277.44万元 占年度净利润比例42.41% [4] 2025年一季报情况 营收与利润 - 实现营业总收入1.28亿元 同比增长8.39% 归母净利润1679.3万元 [4]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977万元 显示良好现金流管理能力 [4] 未来规划 - 以发掘石墨潜力为使命 以石墨设备及系统为核心 石墨材料生产为基础 维修保养服务为依托 构建“材料、设备、系统、服务”四位一体产业格局 [5]
预见2025:《2025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4-09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石墨烯行业概况、发展历程、政策背景、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指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应用广泛且前景良好 [1][7][25] 产业概况 定义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应用广泛,有多种分类方式 [1] 特点及应用 |特点|描述|主要应用| | --- | --- | --- | |高导电性|载流子迁移率室温下约为15000cm²/ (V·s),超硅材料10倍|芯片、导电剂、传感器、锂电池 [3]| |高导热性|纯无缺陷单层石墨烯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散热元件、导热元件 [3]| |高强度|破坏强度42M/m,是钢铁100倍|机械机构 [3]| |高柔性|弯折不影响性能|柔性材料、可穿戴设备、曲屏 [3]| |渗透性|碳六环结构,致密性高,氨无法穿透,孔隙可修饰|滤膜、防腐涂料、海水淡化 [3]| |透光性|单层石墨烯仅吸收2.3%的可见光与红外光|透明导电薄膜 [3]| 产业链剖析 - 上游为石墨矿资源及生产设备,中游为石墨烯薄膜和粉体制造,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涂料等六大产业 [3] - 我国产业链各环节代表企业众多,如上游有方大炭素等,中游有常州二维碳素等,下游各领域也有对应代表企业 [4] 行业发展历程 - 理论研究始于1947年,2004年首次获得独立存在的二维石墨烯晶体 [7] - 2007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石墨烯项目投资,2013年起被列入“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走向批量化、规模化生产 [7] - 2017年至今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 [7] 行业政策背景 - 我国2012年开始出台政策支持石墨烯发展,确立其战略地位,鼓励多领域应用 [10] - 2021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大力支持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任务 [10] - 列举多个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如2022年提出到2025年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75%以上等 [12] 行业发展现状 供给现状 - 2021 - 2023年中国石墨烯粉体产能逐年递增,2023年达2万吨/年 [12] - 截至2023年底,我国石墨烯薄膜产能达240万平方米/年 [14] 需求现状 - 2015 - 2018年高速发展,2019年起进入快速平稳发展期,增速降低 [16] - 2020年国内石墨烯相关领域市场规模140亿元,2023年达400亿元,同比上涨19.4% [16] 行业竞争格局 企业竞争格局 - 呈现外资企业技术领头,国内企业制造领跑趋势 [18] - 第一梯队由营收规模大、有完整生产线且规模化经营的龙头上市企业组成,市占率高 [18] - 第二梯队为进入行业早、研发能力强、有全国销售网络的企业,发展潜力大 [18] - 第三梯队为众多中小型生产制造公司,单个企业市占率不高 [18] 企业业务对比 - 部分企业深耕国内并打开国际市场,但大部分企业石墨烯业务营收有限 [20] - 列举二维碳素、方大炭素等公司2023年石墨烯业务营收、占比及业务概况 [21] 企业区域分布 华东地区凭借地理和交通优势涌现规模效应的石墨烯企业,以广东、山东等省份为代表 [2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随着制备和应用技术提升,石墨烯能应用于更多下游产品和领域 [25] - 未来将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等制造中 [25]
科达制造: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4-03 18:11
公司治理与运营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审议通过定期报告、关联交易、对外投资等各类议案,披露定期报告4份、临时报告95份,同步完成瑞士证券交易所英文报告披露[1] - 公司构建"装备+配件耗材+服务"全产业链模式,海外陶机配件耗材服务接单金额占比达20%,土耳其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中[7] - 海外建材业务在非洲六国运营19条建筑陶瓷生产线、2条洁具生产线及2条玻璃生产线,2024年建筑陶瓷产量1.7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62%[8] 财务表现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9.96%,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3%,归母净利润10.06亿元[6] - 负极材料业务营收8.81亿元,同比增19.15%,但受价格低迷影响盈利承压,将推进移动石墨化技术降本[10] - 参股公司蓝科锂业碳酸锂产量4万吨,销量4.16万吨,但净利润同比下滑至5.35亿元,对公司净利润贡献减少超10亿元[11] 技术创新与全球化进展 - 子公司德力泰建成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开创窑炉零碳燃烧产业化先河[7] - AGV+BOX窑前储坯系统在越南落地,AGV+海绵砖机系统获土耳其及东欧高端客户订单,首次进入RAK集团等全球头部陶企[7] - 铝轮毂锻造液压机、铝挤压机等跨行业产品实现国外市场突破,年度接单金额约5亿元[7] 资本运作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现2元,合计分红3.72亿元,叠加股份回购金额后合计现金回报11.24亿元,占净利润比例111.68%[32] - 为子公司提供新增担保额度270亿元,重点支持海外建材板块秘鲁玻璃项目及贸易平台资金需求[38][44] - 员工持股计划展期,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注销、高管增持等措施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4][32] 行业趋势与未来规划 - 陶瓷机械业务定位"全球建筑陶瓷生产服务商",推进AI、智能化、5G技术融合,目标实现"百亿陶机"战略[12] - 海外建材业务以非洲城市化红利为契机,推进科特迪瓦陶瓷项目和秘鲁玻璃项目建设,目标"百亿建材"规模[13] - 负极材料业务将通过厢式炉批量应用、自动化升级提高产能利用率,应对行业结构性过剩挑战[10]
全球及中国石墨化阴极碳块市场,研制生产及需求规模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3-28 09:15
文章核心观点 该报告对2025 - 2031年全球及中国石墨化阴极碳块市场进行研究,涵盖市场概述、发展现状、前景预测、地区分析、竞争格局、产品类型与应用分析、行业环境、供应链、主要厂商情况以及中国市场相关情况等内容[4] 分组1:市场概述 - 石墨化阴极碳块按产品类型分为半石墨阴极碳块、石墨阴极碳块、石墨化阴极碳块等,按应用分为<200 KA、200 - 300 KA、>300 KA等[4] - 介绍行业发展总体概况、主要特点、影响因素(有利和不利)以及进入行业壁垒[4] 分组2: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全球情况 - 分析2020 - 2031年全球石墨化阴极碳块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需求量、销量、收入及价格趋势[5] - 对比2020、2024、2031年全球主要地区石墨化阴极碳块产量、销售收入、销量及市场份额,并给出2026 - 2031年预测[5] 中国情况 - 分析2020 - 2031年中国石墨化阴极碳块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市场需求量、销量、收入及价格趋势,以及产能和产量占全球的比重[5] - 分析中国市场石墨化阴极碳块进出口贸易趋势、主要进口来源和主要出口目的地[8] 分组3:全球主要地区分析 - 分别分析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亚太地区(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和东南亚等)、拉美地区(墨西哥、巴西等国家)、中东及非洲(土耳其、沙特等国家)2020 - 2031年石墨化阴极碳块销量和收入情况[5] 分组4: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市场 - 分析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石墨化阴极碳块产能市场份额、2020 - 2025年销量、销售收入、销售价格,以及2024年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6] - 分析行业集中度(全球头部厂商份额Top 5),划分全球石墨化阴极碳块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生产商及市场份额[6] 中国市场 - 分析中国市场主要厂商2020 - 2025年石墨化阴极碳块销量、销售收入、销售价格,以及2024年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6] 分组5:不同产品类型分析 全球情况 - 分析2020 - 2031年全球不同产品类型石墨化阴极碳块销量、收入及价格走势,对比2020 - 2025年销量、收入及市场份额,并给出2026 - 2031年预测[6] 中国情况 - 分析2020 - 2031年中国不同产品类型石墨化阴极碳块销量、收入,对比2020 - 2025年销量、收入及市场份额,并给出2026 - 2031年预测[6] 分组6:不同应用分析 全球情况 - 分析2020 - 2031年全球不同应用石墨化阴极碳块销量、收入及价格走势,对比2020 - 2025年销量、收入及市场份额,并给出2026 - 2031年预测[6] 中国情况 - 分析2020 - 2031年中国不同应用石墨化阴极碳块销量、收入,对比2020 - 2025年销量、收入及市场份额,并给出2026 - 2031年预测[6] 分组7: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分析石墨化阴极碳块行业发展趋势和主要驱动因素[7] - 对中国企业进行SWOT分析[7] - 分析中国石墨化阴极碳块行业政策环境,包括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相关政策动向和相关规划[7] 分组8:行业供应链分析 - 介绍石墨化阴极碳块行业产业链,包括供应链、主要原料及供应情况、主要下游客户[7] - 分析行业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7] 分组9:全球主要厂商简介 - 介绍Tokai COBEX、Carbone Savoie、SEC Carbon等多家全球主要厂商的基本信息、生产基地、销售区域、竞争对手、市场地位、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2020 - 2025年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企业最新动态[7][8] 分组10:中国市场相关分布 - 介绍中国石墨化阴极碳块生产地区分布和消费地区分布[8]
日本财务省批准对中国石墨电极加征95%关税
日经中文网· 2025-03-13 10:56
石墨电极关税调整 - 日本对中国产石墨电极加征95.2%反倾销关税 为期4个月 [1] - 日本财务省和经济产业省将在10月下旬完成调查 重新评估是否继续征税 [1] - 目前日本对中国产石墨电极征收2.1%或3.3%关税 [1] - 调查中期报告认定存在低价倾销行为及对日本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1]
东方碳素: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5-23 15:54
发行相关 - 发行股数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3200万股,全额行使不超过3680万股,超额配售不超480万股[8] - 每股发行价格不低于4.80元/股[8] - 本次发行前控股股东杨遂运持股60.70%,发行后降至44.38%[21][116][117] 业绩数据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8275.92万元,同比上升41.41%[27] - 2023年1 - 3月净利润1437.45万元,同比下降18.64%[27] - 2023年1 - 3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50.49万元,同比下降34.15%[27] - 2022年资产总计622,262,639.10元,较2021年增长[1] - 2022年净利润100,757,094.29元,较2021年大幅增长[1] - 2022年毛利率40.11%,高于2021年[1]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39%,高于2021年[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1.16元/股,高于2021年[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767,254.64元,较2021年增加[1] - 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3.10%,低于2021年[1]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3770.00万元、13732.43万元和26528.05万元,占比分别为35.38%、29.40%和42.63%,周转率分别为1.06、1.72和1.06[13][79]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90%、27.55%和40.51%[15][80] - 报告期各期末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3904.53万元、4315.83万元和7006.75万元[81] - 报告期内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26%、14.22%和25.37%[93] -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36元、0.52元和1.16元[94] 募集资金 -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资年产1.8万吨高端特种石墨碳材项目,投资总额50549.91万元[22][67][91] - 年产3万吨高端特种石墨碳材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8亿元,分期建设[67] 技术研发 - 等静压产品新工艺约110天,大幅缩短生产周期[57][58] - 等静压产品自2021年起一次焙烧可达过去多次焙烧性能指标[57] - 等静压产品从2021年开始取消业内通用浸渍工序[60] - 定制磨粉机配合二次分级机器可分离出3微米、5微米、8微米细颗粒原料粉[61] - 研发的车底式炉排温度低于150℃,热场温差不超过20℃[61]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东方碳素,代码832175,注册资本8700.00万元[36] - 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21日,2014年10月10日成股份公司,2015年4月2日挂牌[36] - 公司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8][175]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已获7项发明专利权、130项实用新型专利权[38][175] 风险提示 - 发行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失败[10] - 原材料采购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价格上涨或影响业绩[17] - 行业技术变革或现有工艺被取代,公司技术将面临被替代风险[18] - 募投项目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22] - 新增产能可能消化不及预期[23] - 不能保持工艺改进或产品质量不及预期,将影响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24] 公司治理 - 第三届董事会部分董事任期至2023年10月[128][129] - 第三届监事会任期为2020年10月 - 2023年10月[132] - 高级管理人员第三届任期至2023年10月[136][137] 其他 - 2022年以87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0元,预计派2262.00万元[106] - 2022 - 2020年关键管理人员报酬分别为294万元、253.41万元、192.08万元[146] - 2022 - 2020年公司利润总额分别为11418.18万元、5128.39万元、3591.82万元[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