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H1小巨人企业融资事件量减质升,IPO数量环比减少约三成|2025H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创业邦· 2025-08-15 08:08
投融资概况 - 2025H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事件309起,同比下降37.2%,环比下降15.6%,但融资金额逆势增长至342.05亿元,同比上升18.6%,环比上升45.0% [5][8] - 第二季度融资事件166起,环比上升16.1%,但融资金额105.19亿元,环比下降55.6% [8] - 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为融资活跃区域,其中深圳元鼎智能B+轮融资近10亿元,苏州英赛斯C轮融资数亿元 [10] - 京国瑞基金为最活跃投资机构,参投17家小巨人企业,深创投、顺禧基金等机构参投8家 [12] 重点融资案例 - 沐殿(高性能GPU芯片研发商)完成D轮72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高瓴资本等 [15] - 摩尔线程(GPU芯片研发商)Pre-IPO轮融资52亿元,由鼎晖投资领投 [15] - 元鼎智能(智能清洁机器人研发商)B+轮融资近10亿元,XVC、云启资本参投 [15] - 傅利叶智能(康复机器人研发商)E轮融资近8亿元,Prosperity7 Ventures领投 [15] IPO动态 - 2025H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IPO数量32家,同比增长18.5%,A股新增IPO中占比69.05% [20][23] - 创业板为小巨人企业主要上市板块(13家),北交所小巨人企业占比达53.0% [25] - 影石Insta360科创板上市后市值达689.3亿元,兴福电子、汉朔科技等企业IPO市值超10亿元 [27] 并购交易 - 2025H1小巨人企业并购事件54起,同比增长170%,但交易金额84.6亿元同比下降41.9% [6][28] - 典型案例包括德佑胶带11亿元全资收购、博汇股份6.8亿元收购33.85%股权等 [30] 政策动态 - 工信部2025年5月提出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服务,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32] 区域分布 - 新三板挂牌小巨人企业集中在江苏(13家)、广东(10家)、浙江(7家),占比58.3% [17] - 深圳、苏州为城市级领先区域,分别新增4家和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17]
光伏支架“小巨人”,天合光能“小伙伴”今日申购丨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0:08
公司概况 - 酉立智能(920007 BJ)于7月29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开放申购,专注于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光伏支架主体支撑扭矩管(TTU)、光伏支架轴承组件(BHA)、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件(URA)、檩条(RAIL)等,这些产品组装后形成光伏电站的"骨骼"——光伏支架系统[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制管类和冲压类光伏支架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9 64%、99 73%和99 84%[3] 财务与估值 - 公司发行价为10 08元/股,发行市盈率11 29倍,低于行业市盈率28 52倍[2] - 可比公司市盈率分别为:章节股份76 43倍、振江股份35 93倍、中信博18 87倍[2] - 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具体数据未明确披露但图表显示增速在100%-200%区间[2] 募资用途 - 拟投入募集资金2 7亿元,其中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占比56 07%(1 51亿元)[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占比7 29%(0 20亿元),智能化改造及扩建项目占比10 71%(0 2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5 94%(0 70亿元)[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跟踪支架龙头企业Nextracker(连续9年出货量全球第一)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之一[4] - 其他主要客户包括Optimum Tracker、Gonvarri Industries(2023年跟踪支架出货量全球第八)、天合光能(全球第六)、安泰新能源(全球第十二)[4] - 2023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拥有61项专利授权[3] 公司治理 - 2022-2024年期间存在个人卡收付款、转贷、资金占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融资等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公司解释为有限公司阶段管理制度不完善所致[4] - 实际控制人李涛、李开林及朱红合计控制公司81 49%的表决权,发行后仍保持较高控制权[5]
二季度规模创历史新高,解码上海外贸“先抑后扬”背后
第一财经· 2025-07-25 17:29
上海外贸表现 - 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 [3] - 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出口连续9个月增长,进口连续3个月增长,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7.2% [3] - 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大口岸地位,海运占全国24.4%,空运占50.8% [16] 民营企业表现 -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8182.8亿元增长23.6%,增速高于全市21.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民营企业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超过38%,拉动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 [5] - 有进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达4.1万家同比增加7.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增长7%高于整体增速 [6] 高技术产品出口 - 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4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25.2% [8]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占全国近4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进入欧美市场 [8] - "新三样"连续2个月增速超40%,6月电动汽车出口55.2亿元增长55.5%,锂电池出口31亿元增长28.9% [10] 中间品出口 - 上半年出口中间品5273.9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出口总值55.3% [9] - 通信设备零部件增长107.7%,音视频设备零部件增长59.5%,印刷电路增长21.6% [9] - 中间品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0.5个百分点 [9] 市场多元化 - 对非美市场出口增长16.1%增量1170.2亿元,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降214.2亿元 [1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8872.8亿元增长11.8%占41.3% [13] - 对东盟增长10.9%,金砖成员国增长16.5%,中东17国增长21.5% [13] 进口表现 - 单月进口从4月开始由降转增,6月铁矿砂进口量增23.1%,塑料增15%,纸浆增20.3% [15] - 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值增59.8%,电气装置增13.1%,机械基础件增6% [15] - 6月进口消费品375.2亿元增2.9%,乳品增34.7%,水果增57.5%,化妆品增10.6%,首饰增9.3% [15] 跨境电商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口单量同比增长18.9%,进口额增长24.5% [15] - 营养保健品、彩妆、母婴用品、食品饮料、鞋靴箱包等品类增长显著 [15] - 上海是我国最大消费品进口口岸,多个品类进口规模占全国30%以上 [15]
成长跑出“加速度”
金融时报· 2025-07-16 09:47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全国新一轮第二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公布,共有1241家企业上榜,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数量领先 [1] - 自2019年培育工作启动以来,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1] - "小巨人"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拥有核心技术,在破解"卡脖子"难题和产业链补短板中发挥关键作用 [1] 融资租赁服务"小巨人"企业概况 - 2024年至2025年6月30日,全国1320家"小巨人"企业发生融资租赁业务5542笔,合同总金额743.27亿元 [2] - 湖北(185家)、江苏(143家)、山东(118家)、广东(108家)、浙江(102家)为业务最活跃地区 [2] - 制造业企业占比75%(984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15%(195家),民营企业占比87%(1156家) [3] 融资租赁机构格局 - 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占比50%(140家),内资融资租赁公司91家,金融租赁公司50家 [3] - 业务量前五机构为:徐工工程机械租赁(1283笔)、永赢金租(793笔)、民生金融租赁(307笔)、平安租赁(253笔)、远东租赁(229笔),合计占比超50% [3] 融资租赁服务模式创新 - 永赢金租为浙江芯片配件企业定制1200万元设备直租方案,45天完成部署,产能提升30%,良品率达99.8% [4] - 江苏金租为天津铲运机械企业制定特色方案,助其销售推土机超百台,实现市场拓展 [5] - 服务模式强调个性化定制,精准匹配企业技术升级、产能扩张等阶段性需求 [4][5] 政策支持与行业挑战 - 工信部强调完善梯度培育体系,科技部等七部门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优化科技企业贷款机制 [6] - 挑战包括:专用设备处置风险高、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渗透率高,中西部服务覆盖不足) [7]
瞪羚、独角兽、“小巨人”在“基金丛林”加速涌现
新华网· 2025-07-06 08:26
智象未来公司发展 - 公司凭借高清画质、影视级镜头语言、15秒实现多镜头视频生成的技术实力,跻身全球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第一梯队 [1] - 成立两年多已拓展至1000万全球个人用户和4万企业用户 [1] - 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合肥产投集团领投,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和湖北省长江电影集团等多家机构参与 [1] - 落户合肥后拓宽了广电、影视、文旅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1] 安徽省产业政策与基金支持 - 安徽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计划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0亿美元未上市)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构建"基金丛林"体系,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府领投、国资联投、机构跟投 [3] - 截至去年10月,安徽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累计设立母子基金124只、实缴规模近500亿元,投资项目超400个 [3] - 芜湖市成立30亿元科创母基金,打造"鸠兹科创湾",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体系 [6] 芜湖市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 芜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8%(全国2.68%),90%以上研发投入来自企业 [8] - 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3350家、高新技术企业2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6家 [8] - 酷哇科技在全国超5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营运服务,产品包括环卫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 [6] 低空经济与航空产业 - 芜湖湾沚区航空产业园集聚近200家全产业链企业,航空器整机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100% [9] - 产业园形成总规模111亿元产业基金体系,已投项目58个,撬动域外资本35.70亿元 [9] -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成长为具备有人/无人飞机平台研制能力的"小巨人"企业 [11] 人工智能与研发投入 - 智象未来每天迭代模型架构,收集用户反馈进行技术升级 [11] - 人工智能行业具有人才高密度、资金高密度特征,需健康金融生态支持创新 [11]
培育“小巨人”企业要“三力协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5 00:44
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截至5月27日湖南省累计拥有54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30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2025年湖南省新认定1323家企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政策支持体系 - 湖南省连续出台《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等政策文件 [1] - 金融机构推出"潇湘财银贷""银行白名单"等创新产品并设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基金 [1] 产业集群协同机制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采用"龙头企业引领+'小巨人'企业配套深耕"模式形成创新闭环 [2] - 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牵引+中小企业配套+创新平台支撑"实现专业化分工 [2]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共建刀具材料研发中心攻克航空航天钛合金加工刀具技术难题 [2] - 企业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为成长注入动能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将推动湖南在高端装备、新材料领域培育世界级"小巨人"企业 [3] - 发展模式可为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3]
2025Q1小巨人企业融资事件同比减少超两倍,IPO数量环比增加近三成丨2025Q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创业邦· 2025-05-31 11:29
小巨人企业发展概况 - 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超1.4万家,截至2025年3月31日达14,687家 [5] - 区域分布:江苏以2,160家领先全国,广东1,985家、浙江1,804家分列二三位,山东和北京均超1,000家 [3][5] - 城市分布: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杭州为小巨人企业数量前五城市 [5] 投融资概况 - 2025Q1一级市场融资事件136起,同比下降55%,融资金额98.5亿元,同比下降48.1% [3][9] - 区域融资活跃度:上海融资金额超90亿元居首,江苏融资事件47起最多,北京、上海、苏州融资金额均超30亿元 [12] - 活跃投资机构:京国瑞基金参投8家小巨人企业,深创投、顺禧基金等机构各参投4家 [17] IPO表现 - 2025Q1小巨人企业IPO数量19家,同比增长26.7%,A股新增IPO中占比66.7% [24][25] - 板块分布:创业板上市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386家),科创板小巨人占比最高达52.7% [27] - 典型案例:汉朔科技IPO市值11.6亿元,最新市值243.7亿元;海博思创IPO市值8.6亿元,最新市值130.7亿元 [32] 并购动态 - 2025Q1披露并购事件29起,同比增长262.5%,交易金额51.6亿元,同比增长26.8% [34] - 重点案例:超大装备并购金额13.54亿元,德佑胶带并购金额11亿元,博汇股份并购金额6.8亿元 [37] 政策支持 - 工信部将合规管理纳入专精特新企业培训内容,并研究将其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39][40] - 多部门联合推动环保装备、氢能、5G等领域小巨人企业培育,鼓励产业集群发展 [40]
四川省第十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 成都923家上榜
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 -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告第十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 全省共1276家企业上榜 其中成都923家 包括艾格斯瑞(成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百格通(成都)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百源智联(成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名单有效期至2028年4月 [1] -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 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 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1] 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优质中小企业分为三个层次 创新型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 精细化 特色化发展 创新能力强 质量效益好 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 [1]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 产业链关键环节 创新能力突出 掌握核心技术 细分市场占有率高 质量效益好 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 [1] 成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 - 成都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 排名全国城市第七 副省级城市第四 [2] - 成都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00余家 占全省60%以上 [2] - 成都已形成逐级后备 逐级递进的梯度培育体系 [2]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始申报啦!仅有20天!
机器人圈· 2025-05-15 18:54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提出申请,各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初核推荐 [1] - 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工作启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22年认定的第四批及复核通过的第一批企业可申请,不收取费用 [2] - 企业需在线填报申请表并提供佐证材料,通过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完成申请,平台提供政策解读和操作手册 [2] - 审核采用"分段审核""双随机""盲审"等方式确保公平公正,未委托任何机构开展申请业务 [2] - 申请企业需符合《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认定标准,相关指标需严格把握 [2] - 为减轻企业负担,无需提供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市场占有率证明和国内发明专利证书,仅需说明市场占有率和填写发明专利数量 [3] - 本年度暂不接收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企业的申请和复核 [4] - 申请和复核采取线上填报与线下报送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填报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至6月5日 [4] - 企业财务数据需依据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需在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完成报备 [4] - 会计师事务所需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纳入审计报告 [5] - 引入数据提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具加强数据分析比对和逻辑判断,防范材料包装和数据造假 [5] 推荐要求 - 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申请和复核企业的初核推荐工作 [6] - 省级主管部门需择优组织企业填写申请书并提出佐证材料要求,初审核实后提出推荐意见 [6] - 省级主管部门需严格审核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和技术创新性,确保申请书数据与佐证材料一致 [6] - 对第六批推荐数量较多但通过率较低的省份,限定第七批推荐数量 [6] - 已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产品的,不再推荐申请 [7] - 近三年内发生重大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或严重失信、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不予推荐 [7] - 本年度申请复核企业的"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指标不作要求,新申请企业仍需满足 [7] - 省级主管部门于2025年6月5日至6月25日集中开展初核推荐工作,需在6月25日前提交相关材料 [8] 注意事项 - 申请企业需提前确认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登陆账号和密码 [9] - 佐证材料纸质件由省级主管部门留存备查,无需报送工信部 [9] - 工信部将组织对各省份推荐企业进行审核并实地抽查,最终形成第七批名单和复核通过名单 [10] - 复核通过名单印发前,原2022年认定和复核通过的企业称号依然有效,印发后自动失效 [10] 其他信息 - 附件包括申请书、推荐汇总表等,可在工信部网站查阅 [11] - 文章来源于工信微报,包含机器人产业需求调研问卷和机器人行业相关文章链接 [12][13][15]
2024年小巨人企业融资事件减少超四成,IPO数量减少超五成,并购事件数量翻倍丨202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创业邦· 2025-03-31 18:04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概况 - 截至2024年底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超1.4万家达14,687家其中江苏2,163家广东1,984家浙江1,805家山东1,162家北京1,035家位列前五[3][5] - 从城市分布看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杭州五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5] - 小巨人企业平均成立年限17.7年成立10年以上占比81.6%其中山东10年以上占比85.4%浙江平均成立年限最长达18.9年广东安徽平均16年[8] 投融资概况 - 2024年小巨人企业一级市场融资事件806起同比下降41.2%融资金额485.06亿元同比下降49.3%较2021年高峰下跌超六成[10] - 北京融资金额115.8亿元居首浙江上海江苏广东融资金额均超50亿元广东融资事件152起最多[12] - 深创投参投18家小巨人企业中金资本16家同创伟业15家中信建设资本14家[16] - 典型融资案例包括恒通高压A+轮10.3亿元芯驰科技C轮10亿元宇树科技B2轮近10亿元[17] 新三板挂牌 - 2024年新增137家小巨人企业新三板挂牌同比增长6.2%截至2024年底新三板挂牌小巨人企业1,678家占全部挂牌公司27.6%[19] - 江苏浙江新增挂牌各34家广东15家截至2024年底江苏248家新三板挂牌小巨人企业全国最多[21] IPO情况 - 2024年64家小巨人企业IPO同比减少57.3%截至2024年底小巨人IPO企业达1,048家[23] - A股新增100家IPO中小巨人企业55家占比55%较2023年提升11.2个百分点[26] - 创业板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达371家科创板小巨人占比最高达50.7%[29] - 存量IPO市值TOP10中海光信息市值3,253.37亿元居首瑞芯微电子704.59亿元华大九天621.66亿元分列二三位[32] 并购市场 - 2024年披露以小巨人企业为标的并购事件62起同比增长121.4%交易金额182.54亿元同比增长10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