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医疗与消费周报:脑机接口产业:技术突破加速,商业化普及在即-20250708
华福证券· 2025-07-08 17:22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指数关注的6个子行业均录得正收益 脑机接口技术和产业从应用萌芽期迈入普及期 有望十年内实现目标 其深化发展利于我国在未来产业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1][2] 各部分总结 医疗新观察 - 当地时间6月27日 Neuralink发布视频展示脑机接口研究成果及规划 如脊髓损伤患者用意念操控机械手等 [8] - 脑机接口技术是变革性人机交互技术 近年来成为全球科技前沿领域增长点 全球市场规模由2019年12亿美元增至2023年近20亿美元 2019 - 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13% [8] - 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2020年市场规模约十亿元 2023年增至约17.3亿元 占全球市场规模比重增长至12.5% [9]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投融资始于2018年 2021 - 2022年受资本追捧 2023年投融资事件创新高但金额因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低迷大幅减少 投融资事件主要集中于A轮及以前 天使轮数量最多达14件 [11][12][14] - 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应用面临技术和产业化挑战 现阶段核心难点是“如何听到脑”和“如何理解脑” 且产业投资成本高 单一产品投入至少数亿元 投资回收期至少3年以上 还存在效果不及预期或失败风险 [14] -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要素向好 政策保障加强 企业总量攀升 资金投入持续 有望诞生产业集聚区和新型研发机构 吸引传统行业巨头入局 [14]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6.30 - 7.4) - 重点关注的6个申万二级行业中 化学制药(+5.03%)和医疗服务(+4.47%)涨跌幅排名靠前 医疗器械(+2.16%)和中药Ⅱ(+1.27%)靠后 本周估值水平前两位为化学制药(83.61倍)、生物制品(69.76倍) 后两位为中药Ⅱ(31.80倍)、医药商业(20.94倍) [15] - 重点关注的iFinD三级和申万三级相关指数中 其他生物制品(+8.28%)、医疗研发外包(+7.13%)、原料药(+5.77%)涨跌幅排名靠前 估值水平排名前三为其他生物制品(100.04倍)、疫苗(94.90倍)、化学制剂(90.78倍) [19]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 沪苏浙皖四地联合发布《长三角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 含7方面内容 为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南 [22][26] - 国家医保局聚焦医疗科技创新 已发布27批立项指南 新增涉及新产品、新设备价格项目达100余项 以破解创新技术“收费无据”瓶颈 [27] - 北京市发布96项地方标准 其中《大型活动医疗保障通用要求》为全国首个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地方标准 《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规范 市场监管领域》为全国首个针对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的地方标准 [28]
马斯克公布Neuralink新动作,微美全息(WIMI.US)加速脑机接口产业多场景布局
Neuralink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规划 - 公司发布一小时视频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及产品发展方向[1] - 计划2025年Q4在言语皮层植入解码"意图言语" 2026年电极数量提升至3000个并启动"盲视"项目[2] - 最新融资6.5亿美元 估值突破百亿美元 现有7名受试者[2] - 未来目标通过数十万至数百万通道设备解决神经系统疾病并释放大脑潜能[2]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现状 - 技术从概念验证进入临床研究和产品转化阶段 全球领域迎来关键突破[3] - 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技术" 市场高速增长且上升空间大[3] - 应用将超越医疗领域 覆盖教育、工业、娱乐等多个场景[3] 微美全息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布局 - 已申请数百项脑机接口专利 推进与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融合[5] - 建立"脑机+量子计算+机器人"多元技术生态[5] - 联合高校建立研发中心 整合多学科资源突破关键技术[5] 脑机接口商业化前景 - 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商业化应用[6] - 未来将拓展至大众消费领域如驾驶监测、心理健康、运动训练等场景[6] - 通过概念验证平台降低技术普及门槛[5]
深圳全球招聘博士后,攻关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转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21:06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深圳医疗科技企业发布临床脑机接口博士后研究员招聘公告,聚焦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运动康复与语音重建领域的应用 [1] - 深圳将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五年重点布局的颠覆性技术领域之一,技术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进入临床转化加速期 [3]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脑机接口临床评估与转化中心暨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为技术临床验证和应用探索提供标准化平台 [3] 微灵医疗科技公司 - 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医疗级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全栈技术研发的专精特新企业 [4] - 公司生产的脑机接口电极厚度仅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已掌握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全链条自主技术 [4] - 公司在高密度柔性电极、神经电生理专用芯片等底层技术上实现从0到1突破,完成全植入体工程样机 [4] 临床研究与人才需求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脑机接口领域已累计开展超过500例相关手术,涵盖多种功能性脑疾病 [4] - 临床脑机接口博士后研究员需具备计算机科学、计算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交叉背景 [5] - 岗位职责涵盖实验范式设计、神经电生理数据采集、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等全流程,强调实时BMI系统开发等前沿技术能力 [5] 技术应用场景 - 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癫痫患者脑电信号,结合AI预测发作风险 [5] - 利用运动皮层信号解码技术帮助中风患者重建肢体控制能力 [5] - 脑机接口技术让瘫患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的科幻场景逐渐照入现实 [3]
脑机接口一百年
36氪· 2025-07-07 18:56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历程 - 1924年德国医生汉斯·贝格尔首次捕捉到脑电波信号,记录到12微伏的α波和β波,为神经科学开辟新领域[4][6] - 1969年首次实现猴子大脑神经元控制电表指针转动,证明大脑可直接控制外部设备[7] - 1973年首次正式提出脑机接口(BCI)术语,通过EEG电极帽实现人类控制虚拟光标[7] - 1978年首次在盲人视觉皮层植入68个电极阵列产生光幻视,推动BCI进入临床领域[8] - 1988年开发出P300拼写器,首次实现瘫痪患者通过脑电波交流[10] - 1999年首届国际脑机接口会议召开,BCI被正式承认为专业研究领域[10] 脑机接口技术原理 - 基本原理是在自然神经系统外建立新信息通道,包含记录、解码、控制和反馈四个关键阶段[13] - 通过电极采集800亿-1000亿个神经元的电活动信号,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解码后转化为设备控制指令[11][13] - 早期技术存在信号模糊、反应迟缓等问题,亟需系统化研究和应用[13] 21世纪技术突破 - 2004年首位瘫痪患者通过BrainGate系统用思维控制电脑光标,植入4mm×4mm电极阵列记录上百个神经元活动[14] - 2014年巴西世界杯截瘫少年用意念控制外骨骼开球,首次实现双向感觉反馈[16] - 2016年实现非侵入式脑电控制三维空间物体,包括机器臂抓取和飞行器控制[16] Neuralink技术突破 - 2019年Neuralink开发出含3072个电极位的柔性电极系统,通过R1手术机器人以微米级精度植入[17][19] - 2024年完成首例人体植入手术,2025年已有7名患者实现意念操控电子设备,部分用户每周使用超60小时[21] - 推出"Blindsight"视觉修复项目,目标2026年帮助盲人恢复低分辨率视觉[21] 技术路线分类 - 侵入式:Neuralink直接植入大脑组织获取高精度信号,但创伤大风险高[24] - 半侵入式:Synchron的Stentrode通过血管介入记录信号,创伤较小但精度较低[24] - 非侵入式:EEG电极帽采集信号安全性高但分辨率低,适合商业化应用[26] - 南开大学团队实现全球首例介入式BCI人体实验,通过血管植入支架电极恢复偏瘫患者上肢功能[26] 应用现状与趋势 - 侵入式BCI进入医学临床,主要服务于重度身体障碍患者功能修复[28] - 非侵入式BCI走向消费市场,应用于日常健康和脑电游戏等领域[28] - 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并行发展特点[23]
强脑科技战略携手AI喜临门 合作打造“AI陪伴”生态
经济网· 2025-07-07 17:15
战略合作签约与新品发布 - 强脑科技与喜临门签署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联名产品"宝褓BrainCo" [1] - 合作从概念研发进入技术赋能新品发布阶段 打造"AI陪伴"智能睡眠生态 [1] - 发布全球首款引入脑机脑电技术的床垫产品 创造AI床垫人机交互新范式 [3] 合作内容与技术方向 - 联合打造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睡眠生态 深度研发智能睡眠枕等产品 [3] - 合作覆盖供应链与渠道、投融资等多方面 [3] - 强脑科技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可实时采集并解读用户脑电信号 提供个性化睡眠干预 [4] 战略目标与行业影响 - 实现三大战略跃迁:技术升维、角色进化、生态布局 [3] - 从床具制造商转型为"全场景睡眠管理服务商" 覆盖睡眠检测-干预-管理全链条 [3] - 联合高校及科技企业开拓智慧睡眠新边界 [3] - 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向智能家居领域的重要拓展 有望推动相关产品销量增长 [4]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强脑科技成立于2015年 是中国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领军企业 [4] - 通过外置传感器无创实现高精度人机交互 技术已应用于康复、大健康等领域 [4] - 喜临门作为床垫行业龙头 在睡眠产业具有深厚积淀 [3] 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 - "宝褓BrainCo"实现从"被动助眠"到"主动健康管理"的睡眠科技升级 [4] - 构建行业最高技术壁垒 实现"脑波级睡眠优化" [3] - 致力实现"今夜无人失眠"战略目标 [1][4]
帮主郑重:量化新规落地,A股下周怎么走?这些信号必须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07 00:02
消息面 - 6月CPI和PPI数据公布在即 若低于预期可能刺激政策宽松 若高于预期需警惕通胀压力 [3] - 7月9日关税问题到期 市场情绪将得到释放 [3] - 下周312.94亿元市值股票解禁 周一解禁规模最大需关注相关板块冲击 [3] 政策面 - 7月7日实施量化交易新规 每秒申报超300笔将触发监管 撤单费涨至每笔0.05元 [3] - 融券T+0被切断 量化机构无法利用融券机制进行短线套利 [3] - 新规可能导致微盘股流动性下降 需避开量化资金扎堆的小市值股票 [3] 外围市场 - 美股科技股下跌 纳斯达克指数周跌幅0.73% 因苹果下调产品预期销量 [4] - 欧洲市场疲软 德国DAX指数跌0.78% 工业订单连续两月下降 [4] - 香港恒生指数表现较好 腾讯控股微涨0.8% 或对A股科技板块形成支撑 [4] 技术面 - 上证指数在3472点附近震荡 周五冲高3497点后回落 3500点附近套牢盘压力大 [4] - MACD指标顶背离 历史上10次类似情况7次回调 平均跌幅3.5% [4] - 沪指连续两周站稳3452点 若下周能站稳3430点则周线进攻形态延续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周期股和多元金融 单日流出量创半年新高 [5] - 游资小幅加仓创新药和PCB等热点 但对市场带动有限 [5] - 北向资金开始加仓消费和科技板块 银行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2亿元 [6] 操作策略 - 防御性配置建议关注高股息板块 华能国际股息率5.1% 中国神华7.2% [6] - 医药和消费板块具防御价值 创新药获主力资金逆势加仓 伊利股份估值处历史低位 [6] - 科技和中小盘存在错杀机会 科创50ETF本周获4亿资金流入 半导体龙头市盈率回调至35倍 [6] - 需避开高位权重股如青岛银行(涨幅超28% 市盈率8倍)和无业绩题材股 [6]
脑机接口技术何时能直接读取大脑中的知识?企业: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 距实现目标仍比较遥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6 15:44
人工智能发展 -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 在文本内容理解 生成等任务方面性能卓越 例如ChatGPT DeepSeek等展现出处理大数据的强大能力 [3] - 深度学习或大模型在开放通用场景中不可靠 存在不可解释 数据依赖 鲁棒性差 不能决策等四大问题 [3] - 人工智能确定的趋势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 传感器奇点 算力奇点等突破对布局发挥重要作用 [3] 脑机接口技术 - 全球约30亿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 脑机接口技术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重塑人类社交方式 [4] - 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 受限于人类对大脑功能的认知和技术局限性 距离实现直接下载读取大脑具体知识和想法的功能较遥远 [4] - 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 解决临床适应症问题 如帮助瘫痪患者通过解码运动意图控制外部机械臂完成精细动作 [4] 科技前沿方向 - 2025重大科学问题 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 涉及量子技术 人工智能 深海科技 种业振兴 生物制造等领域 [3] - 脑机接口作为融合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科技领域 成为与会嘉宾关注重点 [3]
脑虎科技创始人彭雷:脑机接口设计的核心难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7-06 12:43
脑机接口技术概述 - 脑机接口是一种在人脑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通信通路,通过读取大脑的神经信号并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指令实现交互 [2] - 脑机接口研发的核心难点是在最大限度利用大脑的同时最低限度地损伤大脑 [2] - 脑机接口本质上是为了记录人脑中800亿个神经元放电的过程 [3] 脑机接口技术分类 - 根据信号采集方式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 [2] - 侵入式脑机接口需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可获取更高质量、更精确的神经信号 [2]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在头皮表面放置电极采集神经信号 [2] -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需将电极植入头皮下、贴合硬脑膜 [2] 脑机接口技术路线 - 全球脑机接口主要有三个技术路线:硬置电极、血管支架电极以及马斯克Neuralink公司的柔性电极 [4] - 硬置电极是最早的脑机接口技术,美国已研发20多年,历史上共植入45人 [4] - 血管支架电极发展的天花板较低 [4] - 马斯克的技术领先国内脑机接口公司两到三年时间,但国内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正在快速追赶 [4] 脑机接口未来应用前景 - 未来可能与脊髓结合让高位截瘫患者重新站起 [4] - 通过模拟眼睛功能使盲人复明 [4] - 通过对海马体调控强化记忆 [4] - 与具身智能结合促使人工智能诞生意识 [4] 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关系 - 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4] - 人工智能行业致力于做强人工智能(AGI),脑机接口企业则致力于反向解码已训练好的生物智能 [4] - 未来碳基(生物大脑)与硅基(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是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 [4]
用意念操控世界,离我们还有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20:16
脑机接口技术概述 - 脑机接口技术是给大脑安装"翻译机",实现"意念"操控物理世界 [1] - 技术目标在于破译"脑电密码",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 [3] 技术实现路径 - 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开颅植入芯片,信号最强最准但安全性要求最高 [2]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外部头盔读取脑电波,最安全便捷但信号精度较低 [2] -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微创植入传感器,平衡精度与风险 [2] 中国应用现状 - 侵入式技术用于截肢患者机械臂控制、语言功能重建等高端临床项目 [4] - 半侵入式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成熟,如癫痫病灶定位 [4] - 非侵入式技术在神经康复(中风抓握训练)和消费级市场(游戏)潜力显著 [4] 全球竞争格局 - Neuralink为侵入式路线领导者,已帮助7位障碍人士实现日均7小时脑控操作 [5] - 中国强脑科技(非侵入式)估值达独角兽级别,多款产品已上市 [5] - 中国侵入式技术在生物兼容性、信号稳定性等关键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5] 商业化进展 - 侵入式置入/取出费用分别为6552元/次、3139元/次,类比高端/中端手机 [8] - 非侵入式适配费仅966元/次,低于备用机更换成本 [8] - 国家医保局已明确成熟技术收费路径 [6] 技术挑战 - 需提升电极、芯片、核心算法等环节的精细度 [10] - 生物相容性、长期稳定性、数据隐私等安全指标需绝对可靠 [11]
和讯投顾黄儒琛:大金融强拉后的冲高回落与周一杀追高资金策略?
和讯财经· 2025-07-04 18:14
市场走势分析 - 大金融权重板块拉升但量能不足导致冲高回落 市场活跃资金集中于追高权重股而缺乏承接获利盘的筹码 [2] - 短线赚钱效应较差 当日实际跌停10家 最大回撤8家 炸板率达35% [2] - 市场情绪呈现弱修复 盘中大金融异动时显示延续修复特征 但收盘结果转为强分歧 [2] 板块表现 - 题材方向分为三类:抱团核心品种 弹性金融标的 防御类板块 [2] - 抱团方向中 老三样题材及中报预期品种上半场均提供低吸机会 [2] - 弹性金融标的在上午4000余家个股下跌时表现抗跌 有资金承接的品种存在低吸试错机会 [3] - 防御类板块中电力与创新药存在两个买点:上半场分歧阶段及尾盘阶段 但需注意仓位控制 [4] 交易策略 - 建议周一新仓买点后置 10点前保持观望以规避追高资金被清洗风险 [2][3] - 持有弹性金融底仓的投资者可利用大金融拉升时进行做T操作 [3] - 中报预期科技线被反复强调 或成为下周重点关注方向 [4] 政策影响 - 量化新规下周实施 市场对其影响存在分歧 但主观判定限制措施偏中性 历史落地后通常呈现利空反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