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制造成长周报(第16期):我国推进人工智能和物流结合,特斯拉将启动Robotaxi试点
国信证券· 2025-06-03 1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推进人工智能和物流结合,特斯拉将启动Robotaxi试点;AI、具身智能等技术迭代带动硬件成本下降和算法效率提升,物流等行业有望打造人工智能标杆产品,细分领域人工智能加持或反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1][2] 各目录总结 成长板块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 展示相关标的近一周(5.26 - 5.30)市场表现,涉及人形机器人、AI基建、AI应用/赋能、低空经济等多个板块公司的本周收盘价、一周变动、一月内变动等数据 [13] 行业新闻 - Robotaxi方面,特斯拉6月将在得州奥斯汀启动试点服务,初期投10辆Model Y,数月内扩至1000辆并逐步覆盖其他城市,车辆配HW4.0硬件,FSD系统有功能升级 [14] - 人形机器人方面,Figure新一代F.03开始行走,具身智能数据联盟在上海成立,宇树科技更名,智元远征A2获中美欧认证,马斯克称Optimus 2027年将在火星行走,智元机器人获上海国资基金投资 [15][16][18][20][21] - AI基建方面,工信部等三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实施方案》 [22] - 低空经济方面,2025低空经济生态场景大会在杭召开 [23] 政府动态 - Robotaxi方面,国家邮政局提出打造人工智能+邮政业标杆产品 [24] - 人形机器人方面,《人形机器人电驱动关节接口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上海浦东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支持16条政策 [26][27] - AI基建方面,浙江省发布《关于促进智算云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 [28] 公司动态 - 人形机器人方面,双林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15亿元用于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8] 事件前瞻 - Robotaxi方面,特斯拉计划6月12日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 [29]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给出多家公司2024A、2025E、2026E的EPS、PE及总市值等数据,部分公司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31] 行业投资观点 - 人形机器人关注关节模组、灵巧手等多个环节相关公司 [3] - AI基建关注汉钟精机等公司 [3] - 自主可控-国产化率低关注普源精电等公司 [4][6] - 低空经济关注应流股份等公司 [6] - 智能焊接机器人关注柏楚电子 [6] - 3D打印关注铂力特等公司 [6] - X射线检测设备关注奕瑞科技 [6] - 核聚变关注应流股份等公司 [6]
南通学霸带队,英特尔+复旦天团颠覆机场,打造全国首个无人摆渡系统,即将IPO
创业邦· 2025-06-03 11:21
公司概况 - 驭势科技是一家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真无人、全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成立于2016年 [3] - 公司五位联合创始人中有三位出自英特尔,三位是复旦校友,形成"英特尔+复旦"创业班底 [3][9] - 公司是大中华区最大的机场场景及厂区场景中商用车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91.7%和45.1% [3][26] 创始人背景 - 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曾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是英特尔首位非美籍华人院长 [5] - 吴甘沙在英特尔工作16年,从实习生成长为首席工程师,后决定创业进入自动驾驶领域 [5] - 其他联合创始人包括格灵深瞳联合创始人赵勇、北理工教授姜岩等,分别负责视觉技术和决策控制技术 [9] 技术路线与商业化 - 公司提出"2031使命":实现零事故死亡、零交通拥堵等目标 [10] - 调整策略为不造车,而是为传统车厂提供自动驾驶能力 [11] - 采取双线策略:乘用车业务提供L2/L3级系统,限定场景寻找落地机会 [13] - 全球首个在实际运营环境下常态化运行的无人行李运输车项目在香港国际机场落地 [14] - 截至2025年5月,已与17个国内机场、3个海外机场合作,累计投入超1000台无人车 [14] 融资与估值 - 成立9年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7.5亿元 [16] - 投资方包括格灵深瞳、中科创星、深创投、博世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 [16] - 2023年3月完成3亿元融资后估值达73亿元,成为独角兽 [22] - IPO前创始人团队合计持股约42.22%,格灵深瞳为第一大外部股东(7.89%) [22]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6550万元增长至2024年2.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01.3% [25] - 毛利从2022年2990万元增至2024年1.16亿元 [25] - 2024年毛利率43.7%,主要因特定客户项目成本较高 [26]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89亿元、1.84亿元、1.96亿元 [29] - 同期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27亿元、1.81亿元、1.61亿元 [29] 产品与技术 - 自主研发U-Drive®智能驾驶平台,支持L3-L4级系统 [24] - 硬件采用多传感器冗余感知方案,已完成三条产品线研发 [25] - 最新产品实现100%国产芯片配置 [25] - 计划将自动驾驶能力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30] 行业地位 - 全球唯一在机场场景提供大型商业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14] - 截至最新数据,无人驾驶累计行驶里程达580万公里 [14] - 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推出首款搭载无人驾驶自动代客泊车功能的量产车宝骏E200 [13]
制造成长周报(第16期):我国推进人工智能和物流结合,特斯拉将启动Robotaxi试点-20250603
国信证券· 2025-06-03 1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推进人工智能和物流结合,AI、具身智能等技术迭代带动硬件成本下降和算法效率提升,物流行业有望打造人工智能+邮政业标杆产品,环卫等行业也有望实现人工智能加持,细分领域的发展有望反哺人工智能行业加速发展 [1][2] 各部分总结 成长板块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 展示相关标的近一周(5.26 - 5.30)市场表现,涉及人形机器人、AI基建、AI应用/赋能、低空经济、光刻机、智能焊接、科学仪器、3D打印、深海科技、X射线检测设备等板块,包含公司代码、本周收盘价、一周变动、一月内变动、二月内变动、三月内变动、年初至今变动等数据 [13] 行业新闻 - Robotaxi:特斯拉计划6月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启动试点服务,初期投放10辆Model Y,数月内扩至1000辆并覆盖其他城市,车辆配HW4.0硬件,FSD V13.2系统实现端到端全自动换挡,V13.5版本将新增停车模式选择功能 [14] - 人形机器人:Figure新一代人形机器人F.03已“正式开始行走”,具身智能数据联盟在上海成立,宇树科技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智元远征A2成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认证的人形机器人,马斯克称Optimus人形机器人2027年将在火星表面行走,智元机器人获上海国资基金新一轮投资 [15][16][18][20][21] - AI基建: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实施方案》 [22] - 低空经济:2025低空经济生态场景大会在杭召开 [23] 政府动态 - Robotaxi:国家邮政局提出打造人工智能+邮政业标杆产品 [24] - 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电驱动关节接口要求》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上海浦东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支持16条政策 [26][27] - AI基建:浙江省发布《关于促进智算云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智算规模达60EFlops [28] 公司动态 - 人形机器人:双林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用于滚柱丝杠及关节模组产业化等项目 [28] 事件前瞻 - Robotaxi:特斯拉计划6月12日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 [29] 行业投资观点 - 人形机器人:从价值量和卡位把握空间及确定性,从股票弹性找增量环节,关注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丝杠、关节轴承+连杆、电机、本体及代工、传感器、设备、其他等环节相关公司 [3] - AI基建:AI需求拉动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持续增长,燃气轮机和冷水机组等环节受益,关注相关公司 [3] - 自主可控 - 国产化率低: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和光刻机真空镀膜设备关注相关公司 [4][6] - 低空经济:产业进展迅速基建先行,关注整机和核心零部件相关公司 [6] - 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焊接在钢结构行业开始放量,长期市场近千亿,关注相关公司 [6] - 3D打印:在制造领域有优势,随技术成熟将打开市场空间,关注相关公司 [6] - X射线检测设备:医疗健康和工业等领域需求推动行业发展,核心零部件有国产化需求,关注相关公司 [6] - 核聚变:是能源变革长期方向,关注相关公司 [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列出多家公司的投资评级、收盘价、总市值、EPS、PE等数据,涵盖2024A、2025E、2026E等不同时期 [31]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二十八期: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合作推动自驾技术商业化应用,关注北交所无人车概念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6-03 09:38
产业合作与发展 - 2025年5月28日,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在自动驾驶多领域合作[2][6] - 天铭科技与杭州中致高智能科技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机器人驱动关节等技术[2][86]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2074亿美元,2025年或达2738亿美元;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3993亿元,2025年或接近4500亿元[22][23] - 预计到2040年,中国L3级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能占所有销量的90%[2] 智能驾驶等级 - 国内量产乘用车智能驾驶等级正从L2向L3+过渡,L2渗透率约为51%[2][25] 矿山领域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1510辆,预计2025年底达约5750辆[2][36] - 方案商在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市场份额接近80%,主机厂约占15%[2][41] 北交所企业表现 - 2025年5月26 - 30日,北交所146家科技成长企业多数上涨,涨跌幅中值+2.31%[2][53]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18.41%至101.0X[2][60] 北交所无人车产业链 - 北交所共有11家无人车产业链企业,如同力股份、万通液压等[2][48]
「L4级智驾龙头」驭势科技赴港IPO:三年亏损6.75亿元,难掩失血焦虑
雷峰网· 2025-06-03 08:48
行业背景 - L4级智驾公司迎来IPO热潮 深层原因是行业普遍存在增长焦虑 [1][16] - 自动驾驶创业已持续十年 前期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 多家公司面临老股东退出压力和对赌协议压力 [16] 公司财务与业务概况 - 驭势科技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6548 3万元 1 61亿元 2 65亿元 同期亏损2 5亿元 2 13亿元 2 12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6 75亿元 [2] - 核心业务为向机场 厂区企业及车企提供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包括商用车 套件 软件及租赁服务 [2] - 差异化布局机场场景 合作覆盖17个中国机场和3个海外机场 正探索与全球4个机场合作机会 [11][12] - 厂区场景实现室内外无人化物流交付 服务汽车 化工 光伏 锂电池等行业 [13] 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 - 早期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乘用车L2/L3量产+L4垂直场景(微公交 机场物流等) [4] - L2+乘用车方案合作失利:大陆集团因价格性能比放弃驭势黑盒算法 转向辉羲 [5] - 宇通合作中断:因公开道路技术储备不足 硬件资源短缺 竞对挖角 最终宇通选择文远知行开发"小宇2 0" [7][9] - 文远知行凭借宇通订单(单车售价200万元 售出上百辆)拿下广州公交集团50辆招标 为美股上市奠定基础 [10] 资本运作 - 2021年1月完成超10亿元融资 获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战略注资 [15] - 2023年3月完成3亿元融资 投后估值达73亿元 [15] 商业模式与运营细节 - 机场场景优势:需求量大 采购量多 24小时运营人力成本高 客户付费能力强 [11] - 厂区项目收款周期参考AGV行业(3:3:4) 部分客户要求10%保证金压一年 对现金流形成压力 [14] - "小宇1 0"售价150万元 与智慧城市项目捆绑销售 非单车出售 [9]
深企元戎启行VLA模型加速上车 显著提升安全性
深圳商报· 2025-06-03 06:36
公司动态 - 元戎启行CEO周光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宣布VLA模型即将推向消费者市场 [1] - VLA模型主打防御性驾驶 拥有空间语义理解 异形障碍物识别 文字类引导牌理解 语音控车四大核心功能 [1] - 空间语义理解功能可识别转弯标识与桥墩 分析盲区豁口并执行减速避让决策 [1] - 异形障碍物识别功能可分析载货三轮车等障碍物类型 输出避让绕行决策 [2] - 公司已完成VLA模型真实道路测试 预计今年推出超5款搭载该模型的AI汽车 [2] 技术亮点 - VLA模型通过四大功能让AI汽车全面理解驾驶环境 准确预测潜在危险 [1] - 空间语义理解相当于为AI汽车装上"透视眼" 破解桥洞通行 公交车遮挡等盲区场景 [1] - 异形障碍物识别可理解障碍物背后驾驶动机 如识别载货三轮车并建议保持安全距离 [2] 行业影响 - VLA模型显著提升辅助驾驶安全性 成为复杂场景的"六边形战士" [1] - 该技术有助于加速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 [1]
小马智行与深圳西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深合作打造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队
IPO早知道· 2025-06-02 22:42
战略合作概述 - 小马智行与深圳西湖集团于2025年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深圳打造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队,推动出租车行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升级[4] - 合作将采用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量产车型,并逐步落地千台级以上规模车辆[4] - 目标是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提升车辆安全、智能化调度提高运营效率、智慧化服务优化出行体验[4] 合作模式与优势 - 小马智行提供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产品研发及调度能力,西湖集团贡献车辆运营、安全管理及服务保障经验,形成"技术+运营"互补[5] - 合作探索"轻资产运营+AI赋能"模式,加速高级别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与商业化落地[6] - 西湖集团拥有近5000辆电动出租车,为全球最大纯电动交通运输运营商之一,具备强大车队管理能力[6] 行业影响与目标 - 推动深圳出行服务从"油改电"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需求[6] - 带动高端智能汽车产业链在深圳集聚,助力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城市标杆[6] - 小马智行已获深圳核心城区无人市场化运营试点许可,合作将深化技术规模化落地[6] 生态布局与规模 - 小马智行合作版图覆盖腾讯云、支付宝、高德、锦江出租等国内平台及Uber、康福德高等国际伙伴[7] - 通过生态联盟触达全球超十亿用户,为技术商业化夯实基础[7]
6月北交所有哪些催化事件?
北证三板研习社· 2025-06-02 22:01
北交所5月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在5月21日前上涨超过10%达到1500点新高 但随后见顶回调 成交量收缩 调整幅度小于预期 表现相对强势 [1] 6月潜在催化事件分析 固态电池领域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苏州举行 聚焦钠电与固态电池行业最新动态 推动产业化从技术论证迈向工程化 [1] - 第五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6月19-20日举行 旨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与技术研发 [1] - 北交所相关标的:灵鸽科技 殷图网联 力王股份 纳克诺尔 武汉蓝电 力佳科技 其中灵鸽科技 纳科诺尔资金识别度较高 [2] 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 - 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6月18-20日在上海召开 主题为"氢力协作 跨入产业规模化新征程" 包含技术展览和新品发布等活动 [3] - 北交所相关标的:天力复合 凯大催化 硅烷科技 惠同新材 方盛股份 齐鲁华信 其中凯大催化 方盛股份识别度较高 [3] 自动驾驶领域 - 特斯拉计划6月在奥斯汀上线无监督FSD的Robotaxi服务 初期投放10-20辆车 预计2026年达数十万辆规模 [4] - 北交所相关标的:苏轴股份 骏创科技 奥迪威 吉冈精密 天铭科技 万源通 捷众科技 德众汽车 建邦科技 泰德股份 其中骏创科技 捷众科技股性较优 [4] 华为开发者大会 -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将于6月20-22日召开 聚焦HarmonyOS最新版本 昇腾AI与盘古大模型进化 鸿蒙PC版有望首次亮相 [5] - 北交所鸿蒙相关标的中 艾融软件和利尔达与本轮催化契合度最高 [5] 高速铜缆领域 - 2025全球高速铜缆创新技术与供应链大会6月18日在苏州举行 聚焦高速互联技术边界与产业未来 [6][7] - 北交所相关标的:富士达 球冠电缆 太湖远大 晨光电缆 智新电子 其中富士达 太湖远大产品定位更高端 [7] 策略特点 - 该策略为事件驱动型机会 关键交易节点在事件催化前后 需提前1-2天买入并在事件发酵后兑现 [7]
构建自动驾驶产业“朋友圈”!小马智行“牵手”深圳西湖集团、广州公交集团
证券时报网· 2025-06-02 20:57
战略合作 - 小马智行与深圳西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在深圳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队 采用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量产车型 [2] - 双方计划在深圳逐步落地千台级以上规模的自动驾驶车辆 推动出租车行业从"电动化到智能化"转型升级 [2] - 合作模式为"轻资产运营+AI赋能" 整合小马智行的技术优势与西湖集团的运营经验 共同探索自动驾驶与传统出租车深度融合的业务模式 [3] 合作方背景 - 小马智行是深圳首个获得核心城区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市场化运营试点许可的企业 已在北上广深推出自动驾驶服务 覆盖超2000平方公里区域 [3][4] - 深圳西湖集团拥有近5000辆电动出租车 是全球最具规模的纯电动交通运输运营商之一 具备丰富的线下运营和车队管理能力 [3] - 小马智行近期还与广州公交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将在自动驾驶汽车出行平台 后服务市场 物流运营等领域展开合作 [3] 技术布局 - 小马智行拥有全球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 已构建覆盖腾讯云 支付宝 高德 Uber等国内外平台的"朋友圈" [4] - 合作将实现"安全更优 效率更高 品质更好"的智慧交通出行服务体系 提升车辆运行安全 运营效率和乘车体验 [2] 市场表现 - 小马智行股价在5月30日大涨12.42% 自4月22日低点4.11美元以来区间涨幅接近370% [4]
新股前瞻|盈利拐点遥遥无期,驭势科技何以撑起73亿元估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6-02 19:28
公司概况 - 驭势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在18C章程下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 [1] - 公司已完成5轮累计金额超17.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2023年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73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专注于真无人 全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 提供AI赋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6548.3万元 1.61亿元 2.65亿元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2.5亿元 2.13亿元 2.12亿元 [2]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5.7% 48.8%和43.7% [2] - 2024年自动驾驶车辆解决方案收入占比55.2% 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3]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89亿元 1.84亿元及1.96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288.4% 114.3% 74% [4]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2亿元 较年初减少1.91亿元 [5] 业务运营 - 主要客户为机场 厂区等企业客户 已在香港国际机场实行无人电动牵引车等服务 [6] - 截至2025年5月20日 真无人自动驾驶里程总数约580万公里 研发52款车型 为6个国家和地区198名客户提供服务 [6]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公司是大中华区最大的机场场景及厂区场景中商用车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6] 技术发展 - 自动驾驶操作平台形成"车脑+云脑"双层架构 第五代U-Drive系统降低对高精地图依赖 [8] - 已完成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三条产品线研发 部分产品实现100%国产 [9] - 2017年开始自主开发域控制器 是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最早自主开发域控制器的公司之一 [9] 行业动态 - 2024年以来自动驾驶公司扎堆IPO 行业对商业化前景乐观预期持续升温 [1] - 百度Apollo旗下萝卜快跑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超1.4亿单 同比增长75% [7] - 工信部新规要求2026年起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必须安装车载事件数据记录系统 [10] - L3车型硬件升级的单车平均改造成本将上涨近3万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