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英国“安乐死”接近合法化,引发巨大争议
第一财经· 2025-06-24 10:35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玺宇 当地时间20日,英国议会下院以314票赞成、291票反对的结果,艰难通过了"重症晚期成年人(生命 终结)法案"(Terminally Ill Adults (End of Life) Bill)三读。 这项由工党议员金·利德比特(Kim Leadbeater)提出的法案,允许处于重症晚期且预期寿命在6个月 以内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通过医疗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 按照英国立法程序,法案接下来将提交英国议会上院审议,预计仍需数月时间。鉴于上院只能提出修 正或推迟,无法否决下院已三读通过的法案,外界普遍预计该法案最终或将获得通过。英国现任首 相、工党党魁斯塔默(Keir Starmer)在此次表决中投下赞成票。 投票前,议员们展开了长时间的辩论和激烈对峙。支持者以"几十年来最重要的社会改革"来形容此次 立法进程,反对者则警告,法案蕴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投票当天,来自英国各地、手持标语和横幅 的民众聚集在伦敦市中心的议会大厦门外。 据环球时报,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安乐死仍属于非法行为,协助他人死亡者最高面临14年监 禁。过去20年,已有超过3900名英国公民辗转前往瑞士机构 ...
护工更专业 家属少奔波 广东医疗机构试点免陪照护服务(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6-24 05:44
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政策 -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于今年4月出台《广东省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广州、深圳、汕头等8座城市作为省级首批试点地区 [2] - 试点工作围绕建立管理机制、完善支付机制、合理推进试点、加强支持保障等方面开展探索 [2] - 广东省计划逐步形成以护士为主导、医疗护理员为辅助的专业照护队伍,进一步规范服务内容并明确服务质量标准 [3] 服务模式与定价机制 - 免陪照护服务实行分级收费:基础"一对三"护理每日最高140元/患者,"一对二"护理180元,"一对一"护理280元 [2] - 广东省中医院在骨科、外科、神经科等8个专科开展试点,采用"一症一策"制定照护方案 [2] -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推出各专科照护路径与特色服务,要求护理员提供家人般的关怀 [3] 服务规模与质量保障 - 广东省中医院现有近400名专业医疗护理员,自4月试点以来累计服务患者1299人次,满意度达99% [2] - 试点医院从社会招聘有经验护理员,并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岗前培训 [2] - 医院建立医生、护士、护理员协同机制保障医疗安全 [2] 市场需求与用户反馈 - 患者反馈免陪服务"收费合理,比让孩子请假划算",认为医院派出的护理员"信得过" [2] - 护理服务包括定期巡房、陪同检查、康复锻炼等全面内容,显著减轻家属陪护负担 [2]
一周港股IPO:新奥股份等20家递表;富卫集团等6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23 19:3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共有20家公司递表,6家公司通过聆讯,12家公司招股,1家新股上市 [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779.88亿港元,同比增长565.48%,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1] -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强劲,今年已上市新股破发率仅26%,较去年同期32%明显改善 [43] - 前三大超额认购IPO为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7倍,远超2024年同期 [44] 递表公司分析 能源与公用事业 - 新奥股份是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6.1%,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0亿元、1411.15亿元、1349.46亿元 [2] 科技与制造业 - 沃尔核材是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3.37亿元、57.19亿元、69.20亿元 [3] - 极智嘉科技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5%,达24.1亿元 [6][30] - 视源股份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全球9.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6][7] - 兆易创新NOR Flash业务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18.5%,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 [18] 消费与服务业 - 巴奴国际是中国最大品质火锅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3.1%,门店数量145家较2021年增长74.7%,2024年收入23.07亿元 [4] - 极易电商是中国第二大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 [9][10] 金融与专业服务 - 滴灌通累计投资超40亿人民币,采用投资公司方式申请上市 [11][12] - 宇信科技在中国金融科技多个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包括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5.7% [15] 通过聆讯公司 - 富卫集团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9.11亿美元 [24] - 峰岹科技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排名第六,2024年收入6.00亿元 [25] - 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20.9%,2024年收入698.97亿元 [29] 招股公司情况 - 海天味业募资101亿港元,为2025年内第二大港股IPO,获5.95亿美元基石投资 [31] - 三花智能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3.57倍认购 [31][32] - 曹操出行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52亿港元 [34] - 云知声引入商汤等基石投资者,每股发售价165-205港元 [37] 新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收盘价36.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0.55% [40]
盘古大模型加持,润医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再获双料冠军
雷峰网· 2025-06-23 19:11
盘古大模型与润医医疗大模型的技术突破 - 盘古大模型作为通用AI底座与润医医疗大模型结合,树立了AI+医疗行业新标杆 [1] - 润医医疗大模型基于盘古L0层,使用千亿级医学文献、指南及千万量级医疗档案训练,显著提升医学知识储备与专业表达能力 [8] - 提出多智能体医学数据合成工作流自演进技术,通过生成/反思智能体优化数据质量,实现高阶认知技能如推理、诊断的突破 [9] MedBench评测表现 - 润医医疗大模型在2025年6月MedBench评测中双榜登顶:专业榜单综合得分96.4分,自测榜单93.2分 [3][4] - 专业榜单细分能力:医学知识问答87.7分、复杂医学推理84.8分、医学语言理解122.4分、医疗安全伦理98.7分 [2][4] - 自测榜单细分能力:医学知识问答91.2分、医学语言生成85.1分、医学语言理解123.1分、医疗安全伦理106.6分 [3][4] 行业影响与认可 - 在2025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云CEO张平安高度评价润医医疗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引用MedBench结果肯定其行业领先地位 [7] - MedBench作为中文医疗大模型权威评测平台,已累计评测全球百余个模型,覆盖五大核心能力维度 [7] - 盘古医疗垂域模型被定位为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引擎,将推动服务质量、效率与可及性变革 [10] 技术方法论创新 - 数据合成工作流自演进技术通过记忆模块保存优化路径,实现持续迭代,生成逻辑清晰的高质量训练数据 [9] - 技术突破使模型具备诊断、表达等认知技能,成为懂医学、会思考的垂域专家级模型 [9] - 昇腾体系支撑大模型高效运行,相关技术如"数字化风洞"、算芯合一设计细节被同步披露 [12][14]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械再获政策支持,把握调整机会-20250623
东海证券· 2025-06-23 18: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药是医药生物板块最核心投资方向,短期调整释放风险利于中长期布局,建议关注创新药链、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5][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上周(6月16日 - 6月20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4.35%,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30位,跑输沪深300指数3.90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4.57%,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6位,跑赢沪深300指数6.81个百分点 [3][12][16] - 上周子板块均下跌,跌幅前三为化学制药(申万)、医疗服务(申万)、医药商业(申万),跌幅分别为5.48%、4.92%、4.42%;年初至今,化学制药(申万)、医疗服务(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实现上涨,涨幅分别为18.57%、5.03%、0.60% [3][12][16] - 截至2025年6月20日,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7.21倍,处于历史中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23%;医药生物子板块中,生物制品(申万)、化学制药(申万)、医疗器械(申万)、医疗服务(申万)、中药Ⅱ(申万)、医药商业(申万)的PE估值分别为32.85倍、30.38倍、29.83倍、26.38倍、22.80倍、16.59倍 [19] - 上周上涨个股为42只(占比8.77%),下跌个股433只(占比90.40%);涨幅前五个股分别为昂利康(21.21%)、悦康药业(19.34%)、创新医疗(18.96%)、济民健康(12.36%)、爱朋医疗(11.42%);跌幅前五个股分别为澳洋健康(-26.33%)、康惠制药(-20.92%)、浩欧博(-19.37%)、百洋医药(-19.01%)、华纳药厂(-16.97%) [3][25][26] 行业要闻 - 6月16日,国家医保局就《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聚焦基本医保目录动态优化和商保创新药目录独立运行两大突破 [4][27] - 6月1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4][28] - 6月20日,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针对前沿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支持政策 [4][28] 投资建议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跌幅较大,年初至今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但近段时间局部存在过热炒作,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在预期之中,短期调整释放风险利于中长期布局 [5][29] - 国家药监局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速度,医保目录调整即将启动,建议关注后续商保目录相关支持政策;国家药监局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高端器械迎来新机遇 [5][29] -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特宝生物、老百姓、羚锐制药、诺泰生物;个股关注组合:科伦药业、荣昌生物、丽珠集团、千红制药、开立医疗 [5][30]
医疗新风口!国家积极推动“减重门诊”究竟如何实现?
GLP1减重宝典· 2025-06-23 16:47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国家卫健委2025年3月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专项行动,要求三级医院2025年6月底前实现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4][6] - 中国成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超重/肥胖总人数突破6亿,超半数成年人面临相关健康问题[4][5] - 科学干预可降低80%糖尿病发病风险,肥胖与高血压等慢性病高度相关[5] 市场需求与商业价值 - 减重门诊可增强患者粘性,南京某社区通过微信群管理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7] - 典型案例显示单点业务收入突破35万元,服务覆盖610余人,复诊率达85%[18] - 服务模式具备持续性,长期随访管理带来稳定复诊率和口碑传播[7][18] 门诊建设标准 硬件配置 - 评估区需5-8㎡,配备体脂秤、血压计及可视化工具(如食物模型展示1掌蛋白质≈20g)[8] - 干预区需独立诊室,配置中医体质辨识仪、针灸床等特色设备[9] - 随访区设置体重打卡墙,每周举办减重分享会激励患者[9] 团队架构 - 全科医生负责方案制定(需2-4周专项培训)[10] - 护士执行体测与饮食指导(需热量估算培训)[10] - 中医师提供埋线/拔罐等疗法(需肥胖体质辨证培训)[10] - 药师审核药物相互作用[10] 服务模式创新 三级干预体系 - 医学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等基础代谢指标筛查[13] - 生活方式管理:采用"食物拍照法"估算热量(1碗米饭≈220千卡)[13] - 中医特色疗法:脾虚湿盛型推荐穴位埋线+祛湿茶,代谢缓慢型建议艾灸关元[13] 运营机制 -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自动记录体重数据,设置月度随访提醒[19] - 社群运营通过微信群每日推送饮食/运动指导视频[20] - 场景化活动如广场舞减重班、社区健步走路线设计[21] 成功案例特征 - 安徽滁州社区采用"21天减重手册"打卡机制,任务完成可兑换体测资格[17] - 广西隆安县中医医院融合AI+中医药,患者7天腰围减少2cm、体重降3.4斤[18] - 内蒙古卫生院推出1200-1500千卡低脂餐外卖服务,结合小程序预订配送[18]
DRG/DIP板块走高,塞力医疗涨停
快讯· 2025-06-23 13:33
DRG/DIP板块市场表现 - DRG/DIP板块整体走高,塞力医疗(603716)涨停,创业慧康(300451)、迪安诊断(300244)、思创医惠(300078)、国新健康(000503)、久远银海(002777)等股票纷纷上涨 [1] - 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DRG/DIP相关股票 [1] 个股表现 - 塞力医疗(603716)股价涨停 [1] - 创业慧康(300451)、迪安诊断(300244)、思创医惠(300078)、国新健康(000503)、久远银海(002777)等个股均出现明显上涨 [1]
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将扩展至珠海
快讯· 2025-06-23 11:58
大湾区医疗券试点计划扩展 -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新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珠海市人民医院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服务点 [1] - 新增服务点将于6月26日起接受合资格香港长者使用医疗券支付指定科室门诊服务 [1] - 大湾区可使用医疗券的服务点总数增至11个 [1] - 该计划将惠及超过178万名合资格香港长者 [1]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科研服务拐点已至,关注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百奥赛图等-20250623
东吴证券· 2025-06-23 09: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板块明显下跌,创新药领跌、H股跌幅更明显,主因前期涨幅大;创新药早研产业链利好频出,带动上游企业业绩兑现与出海;度普利尤单抗获批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信达生物Claudin 18.2 ADC拟纳入突破性疗法;看好创新药等子行业,给出不同选股思路及关注标的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6.3%、4.6%,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3.9%、2.3%;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8.2%、48%,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6.2%、33% [4][9] - 本周A股中药、医疗器械及医药商业等股价跌幅较小,化药、医疗服务及生物制品等跌幅相对较大;涨幅居前有悦康药业等,跌幅居前有浩欧博等;H股涨幅居前有思派健康等,跌幅居前有科笛 - B等 [4][9] 重视创新药早研产业链利好频出+上游企业业绩兑现 近期创新药早研产业链利好频出,上游企业乘国内创新药东风放量 - 近期加速国产创新药研发政策频出,如科创板改革、FDA NDA审批加速、CDE IND审批缩短等,利好试剂耗材上游企业;25Q1创新药对外BD数量同增32%,金额同增250%,带动上游企业出海 [18][19] - 建议关注生命科学服务行业相关标的,及科创板排队医药企业 [19] 成长股属性从未改变,工业端需求已见复苏 - 生命科学服务标的下游客户分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工业端需求自2024H1企稳回升,全球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好转;高校科研端需求稳健增长,科研端国产替代利好 [20][25] 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加速,当前位置无需担心天花板 - 2025年以来多重压力使进口品牌试剂耗材价格暴涨、交货周期延长,内资市占率提升;生命科学上游多数领域国产替代率不足30%,现阶段谈天花板尚早 [30] - 建议关注具备性价比、技术、产品质量和品牌口碑,能一站式供应、稳定供应的企业,以及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美国业务占比小的细分业务领域头部企业 [31] 并购重组+出海已启动,上游企业目标成长为全球性大企业 - 自2024H2以来并购重组政策频出,一级市场标的估值降低,是并购良机;2024年度以来已有多起并购事件,国内生命科学行业并购大有可为 [37] - 海外生命科学上游市场空间大,出海是国内上游企业必然方向;已有部分企业海外业务占比高或处于放量期,且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小 [41] 市场竞争持续缓和,利好已上市龙头企业,关注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百奥赛图、奥浦迈和纳微科技等 - 自2023H2以来生命科学上游领域竞争缓和,已上市企业龙头地位稳固,经营状况好转有望释放业绩 [42] - 皓元医药半年报业绩确定性强,利好cdmo海外订单;毕得医药估值底部,收并购空间大;百奥赛图H1经营超预期,整体收入增速超40%;纳微科技内生增速20 - 30%,奥浦迈协同澎立生物形成全链条服务 [52][5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 本周有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等多个药品获批上市,注射用德达博妥单抗等申请上市,福建基诺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化药)等申请临床,还有多个药品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55][59][60] - 6月20日,度普利尤单抗获批治疗成人大疱性类天疱疮;6月19日,信达生物的IBI343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4]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 文档未提及具体内容 行业洞察与监管动态 - 文档未提及具体内容 行情回顾 医药市盈率追踪 - 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3.39,较历史均值低5.04 [6] 医药子板块追踪 - 本周沪深300下降1.17%,优于其他子板块 [6] 个股表现 -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包含恒瑞医药等多家企业,给出了各企业的EPS、归母净利润、本周涨跌幅、市值等信息 [14]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24周):政策出台加速+AI应用落地有望带来医疗服务行业新增长-20250622
国信证券· 2025-06-22 2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出台加速和AI应用落地有望带来医疗服务行业新增长,生育津贴政策完善催生辅助生殖需求提升,多家公司AI应用落地业务场景引领医疗服务行业提质增效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育津贴政策持续推进完善,催生辅助生殖需求提升 - 多地推出生育利好政策,全国超20个省份实施生育补贴制度,包括现金、购房补贴和育儿假等,政策推动生育意愿提升 [2][11][12] - 近30个省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部分地区减轻患者费用负担,预计辅助生殖行业将快速增长 [2][12] 多家公司AI应用落地业务场景,引领医疗服务行业提质增效 - 固生堂推出“国医AI分身”和“AI健康助理”,预计7月累计上线10个专家AI分身,年底累计上线20个,短期内提升复诊率,长期助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服务网络拓展 [14] - 爱尔眼科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动“AI+眼科”融合,此前发布的爱科眼科数字人覆盖患者诊疗全流程 [15] - 通策医疗依托和仁科技升级信息系统,通过MindHub人工智能中台在多方面提供智能化支持,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19] 新股上市跟踪 - 佰泽医疗和药捷安康 - B于6月13日招股申购,前者专注肿瘤相关医疗服务,后者专注生物制药研发 [22] 本周行情回顾 - A股市场中,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40%,强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等子板块表现不一 [1][23] - 港股市场中,恒生指数上涨0.42%,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上涨8.76%,强于恒生指数,各子板块表现有差异 [24] 板块估值情况 - 医药生物市盈率(TTM)为34.88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74.55%分位数,各子板块市盈率有所不同 [1][28] 推荐标的 - 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新产业等多家公司被推荐,各公司在研发、销售、市场拓展等方面具备优势 [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