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

搜索文档
陈茂波:香港成国际资金“避风港”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5:23
国际资金流动与香港定位 - 国际资金对美元美债信心动摇 近期资金流入香港成为避风港 银行隔夜拆借利率走低 港币维持与美元挂钩 [1] - 国际资金流入后对香港和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大为改观 逐步加大资产配置比重 中国经济稳定逐步发展 [1] - 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保持自由港地位 普通法体系 自由兑换货币和联系汇率制度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2] 全球发展趋势 - 地缘政治变化中全球南方占全球GDP达40%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达80% 南南合作机制不断扩大 [1] - 人工智能重新定义竞争力 美国高投入高能耗模式与中国高效创新模式将长期竞争 [2] - 绿色转型国际共识强烈 全球资金需求巨大 将催生大量绿色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 [2] 香港金融发展 - 香港股票市场升幅和银行存款增加显示国际投资者信心 争取更多内地龙头企业来港融资 欢迎中概股回流 [3] - 香港推动离岸人民币中心发展 增加人民币流动性 完善基建 开发更多人民币计价产品 [3] - 香港推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 稳定币发牌制度 推进托管与场外交易规管 [4] - 香港在资产管理和绿色金融领域亚洲领先 预计2027年成为全球最大跨境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 [4] 香港产业发展 - 国家赋予香港"八大中心"角色 金融、贸易和创科对香港未来经济尤其重要 [3] - 香港投入大量资源发展创新科技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 联动大湾区城市共同发展 [5] - 香港提供高增值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贸易融资等服务支持内地企业全球布局 [4] 市场拓展与人才吸引 - 香港巩固传统市场同时开拓新兴市场 包括东盟和中东 与沙特阿拉伯资本市场互动频繁 [5] - 香港稳定开放国际化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人才 自2022年底已吸引超过21万人才来港 [5]
市场超4100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6-09 16:02
市场表现 -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涨0.43%,深成指涨0.65%,创业板指涨1.07%,市场逾4100股上涨 [1] - 医药股爆发,CRO、创新药方向领涨,大金融板块活跃,稀土永磁、军工、数字货币、固态电池题材强势 [4] 板块涨幅 - CRO概念涨幅居首,达+4.73%,主力净流入8.09亿,创新药概念紧随其后,涨幅+3.91%,主力净流入16.32亿 [5] - 减肥药板块涨+4.66%,主力净流入1.97亿,化学制药板块涨+4.14%,主力净流入4.09亿 [5] - 稀土永磁板块涨+3.45%,主力净流入19.83亿,科恒股份20%涨停,九菱科技涨18% [5][6] 个股表现 - 创新药概念中,星昊医药涨超27%,常山药业、海辰药业、舒泰神等多股20%涨停 [5] - 稀土永磁板块中,中科磁业涨超13%,北矿科技、英洛华等涨停 [6] - 贵金属板块早盘走低,午后回升,赤峰黄金、四川黄金、山东黄金跌幅收窄至逾1% [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传媒等板块,净流出银行、白酒、交通运输等板块 [8] - 个股方面,江淮汽车、跨境通、东方财富获净流入9.7亿元、8.46亿元、6.9亿元 [8] - 比亚迪、贵州茅台、宁德时代遭抛售17.55亿元、7.48亿元、6.26亿元 [8] 机构观点 - 东方证券认为医药板块估值回升趋势延续 [11] - 财通证券建议6月操作上采取"防守反击"策略,科技+消费+防御均衡配置,关注业绩预增和政策催化方向 [11]
老美想用加密货币收割我国资产抵消美债,一路疯涨诱惑中国进场
搜狐财经· 2025-06-05 15:55
比特币与美元信用关系 - 比特币2024年两次大拉升与美债动荡时间点高度吻合 显示其作为美元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特性 [3][4] - 美国科技公司及机构(如Coinbase 贝莱德)通过推动比特币现货ETF等方式人为制造市场热度 吸引散户接盘 [4][6] - 比特币价格上涨本质反映美元信用下沉 是用数字泡沫对冲美元体系泡沫的金融操作 [8][10] 全球资本流动趋势 - 2024年Q1美债海外持有占比跌破30% 创十年新低 日本 沙特 欧洲均减持 中国保持稳定但未增持 [4] - 全球央行2024年Q1净增黄金储备228吨 达2010年以来最高季度增幅 中国 波兰 新加坡 土耳其为主要增持国 [8] - 美国《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表面规范数字资产交易 实则为资本外流提供合法化通道 与美联储风险警告形成政策对冲 [6] 中美监管策略差异 - 中国持续强化加密资产监管 2024年3月互联网金融协会封禁币圈KOL账号 明确不参与美债风险转嫁游戏 [6][10] - 美国通过立法+市场炒作组合拳推动比特币正规化 但金融评论员已开始警示社会崩溃风险而非投资建议 [10][12] 市场参与主体行为 - 美国机构投资者利用监管套利空间 在美联储政策摇摆中完成对散户的诱多操作 [4][6] - 中国投资者未被比特币行情吸引 主因监管限制及对美债风险转嫁机制的清醒认知 [3][6] - 传统金融机构(如贝莱德)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将比特币包装成合规投资标的 加速资金虹吸效应 [4]
港股异动 | 稳定币概念股普涨 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成为法例 渣打预计未来三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万亿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11:19
稳定币概念股表现 - 中国光大控股(00165)涨5.52%报5.73港元 [1] - OSL集团(00863)涨3.67%报12.44港元 [1] - 联易融科技-W(01611)涨3.85%报1.62港元 [1] - 渣打集团(02888)涨2.26%报122港元 [1] 香港稳定币政策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5月30日宪报刊登成为法例 [1] - 条例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1] - 立法会已于5月21日通过该草案 [1] - 政策目标为平衡金融创新与稳定 [1] 稳定币市场数据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达2380亿美元(截至2024年5月) [1] - 渣打预测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 [1] 港股公司布局动态 - 光大控股2016年联合IDG资本投资稳定币巨头Circle [2] - 联易融科技2019年获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绿联银行) [2] - 联易融科技2021年与渣打共建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 [2] - Circle预计6月5日在纽交所上市(稳定币领域首个IPO) [2]
港股突发!“深V”反弹
证券时报· 2025-06-02 17:4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早盘跌幅超过2%,午后反弹,收盘跌0.27%至23157.97点 [1][2] -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跌幅超过3%,收盘跌0.70% [2] - 日经225指数跌1.30%,韩国综合指数涨0.05% [3] - 富时中国A50期货盘中跌超2%,收盘跌1.01% [4] 贵金属板块 - 国际金价走高带动港股贵金属板块强势上涨,COMEX黄金大涨近2% [6][7] - 龙资源上涨19.44%,潼关黄金上涨18.23%,赤峰黄金、中国白银集团、中国黄金国际等涨幅均超4% [6][7] - 兴业期货和华福证券认为地缘政治、贸易摩擦及债务周期等因素支撑金价长期上涨 [9] 新消费股表现 - 蜜雪集团上涨7.54%至584.50港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10] - 泡泡玛特上涨4.36%至230港元,接近历史新高 [10] - 太平洋证券指出中国消费市场正从"生存型"转向"悦己型",强调细分领域创新 [12] 稳定币概念股 - 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推动金融创新与稳定 [14] - 连连数字收盘上涨64.27%,移卡涨近40%,联易融科技-W、众安在线等跟涨 [12]
美元稳定币的阳谋:万亿美债“接盘侠”,恐引爆6.6万亿美元银行“失血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19:04
每经记者|岳楚鹏 蔡鼎 每经编辑|兰素英 进入5月,美国金融圈的聚光灯正前所未有地聚焦于一种特殊的数字资产——稳定币。 随着美国参议院关键法案的推进和美国政府高层的公开力挺,这个总市值在大约5年间从200亿美元飙升至近2500亿美元的金融"物种",正被寄予厚望,不仅 要成为美国经济实力的"助推器",更被视为重塑美元全球地位和消化庞大国债的关键棋子。渣打银行的报告预计,到2028年底稳定币发行量将达2万亿美 元,由此带来额外1.6万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债购买需求——"足以吸收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剩余时间里所有新增的短期国债发行量"。 然而,这场针对稳定币的战略布局,也可能在未来反噬自身。美银证券发出警示,随着稳定币的崛起,美国传统银行业恐面临高达6.6万亿美元的存款分 流。由于价值创造可能转移至银行体系外,美国银行股也将面临沉重估值压力。 《GENIUS法案》:稳定币走向主流的倒计时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参议院以66票对32票的显著优势,通过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法案》)的程序性立法,为这 一旨在为稳定币量身定制监管框架的法案铺平了道路。不过,法案仍需参议院最终表决,并经众议院 ...
新一轮金融支持政策下的重点投资方向与项目谋划
搜狐财经· 2025-05-23 18:12
政策核心目标 - 通过提供充裕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1] - 针对房地产、中小微企业等特定领域精准施策,化解风险并激发内生动力 [1] -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民生保障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1] 重点投资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 - 涵盖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领域 [2] - 设立科技创新专项信贷机制,鼓励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探索长周期科技贷款绩效考核 [2] - 加快发展科技保险,保险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和未上市科技企业股权投资 [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以"AI+"专项行动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先支持智能制造设备更新、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 [3] 基础设施与绿色低碳发展 - 包括绿色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及绿色低碳改造 [4] - 绿色金融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持续投入,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成为投资热点 [5] 农业与乡村振兴 - 支持农业机械设备更新、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 [6] - 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至3万亿元并下调利率,形成量价协同效应 [6]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 - 重点支持医疗卫生设备更新、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旧社区医疗设施改造 [7] - 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百万人口大型医疗设备拥有量达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13] 教育与文化体育 - 重点支持高校及职业院校关键教学设备更新、智慧课堂建设 [8] - 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提质升级及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8] 重点行业领域新特点 工业领域 - 聚焦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优先淘汰限制类设备 [9] -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9] 环保领域 - 布局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推动废旧电池、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及水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 [10][11] 农业领域 - 持续实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重点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农文旅融合 [12] 数字资产 - 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优化信贷服务、强化保险保障、扩大股权投资利好数字经济企业 [15][16] 资金支持类型 超长期特别国债 - 支持"两重"(大中型灌区、引调水工程、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和"两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领域 [17]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2025年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5000亿元),投向领域从10个扩至22个,资本金出资上限比例提至30% [18] - 8000亿元用于置换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另发行2万亿元专项债用于同类置换 [19][20] 中央预算内资金 - 2025年拟安排7350亿元(2020—2024年分别为6000亿、6100亿、6400亿、6800亿、7000亿) [21] - 支持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34个细分方向 [21] 项目谋划建议 - 融资成本下降,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融资可得性提高 [22] - 资本市场渠道拓宽,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深化,科技创新债券推出 [22] - 民营企业可参与工业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重大项目 [22]
美股科技IPO市场终于显露出复苏迹象!
搜狐财经· 2025-05-21 15:36
IPO市场复苏迹象 - 以色列股票经纪平台eToro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近29%,市值超过54亿美元,发行价高于预期区间 [1][3] -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发布首份财报,收入增长420%,股价自3月IPO以来翻倍,本周飙升约60% [1][3] - 第一季度风险投资退出金额达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近40%来自CoreWeave的IPO [3] 公司动态与上市计划 - 金融科技公司Chime提交纳斯达克上市招股说明书,此前因关税政策推迟计划 [4] - 数字健康公司Omada Health上周提交上市申请 [4] - 数字医疗保健公司Hinge Health更新招股说明书,预期发行价区间28-32美元,中值估值约24亿美元 [6] - 芯片制造商Cerebras获CFIUS批准,CEO表示目标今年上市 [7] - 数字资产公司Galaxy Digital从多伦多转至纳斯达克上市,旨在吸引更广泛投资者 [7]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暂停严格贸易政策90天并降低中国商品关税,部分推动市场乐观情绪反弹 [5] - 数字医疗市场增速因疫情后需求回落而急剧放缓 [6] - 科技IPO活动回暖需依赖更多大型增长导向型公司进入市场 [7] 市场参与者观点 - 安永美洲区IPO主管Rachel Gerring认为市场复苏是时间问题,建议企业充分准备以抓住时机 [5] - Galaxy Digital CEO迈克·诺沃格拉茨指出IPO市场可能晚于整体市场复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