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搜索文档
杭州文旅暑期推出“演唱会+文旅”大礼包,涵盖景区、酒店、演艺优惠
杭州日报· 2025-07-08 11:07
杭州文旅创新模式 - 杭州文旅推出"演唱会+"创新模式,通过"2025年跟着演唱会游杭州"第二期活动,升级演唱会门票功能,全球乐迷可凭门票在演唱会前后三天内享受"文旅大礼包"[1] - "文旅礼包"包含三项核心权益:演艺板块提供8家特色演艺空间门票最低五折优惠,景区板块推出5家旅游景点门票"买一赠一"优惠,住宿板块11家场馆周边酒店提供"买一免一"或五折优惠[1] - 该模式整合演出、景区、酒店等优质资源,打造"一票通享"文旅消费新模式,培育新型消费习惯,释放文旅消费潜力[1] 演唱会经济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杭州已举办大型演唱会52场,吸引超过85万名全球观众,票房收入达7.65亿元,带动文旅综合消费45亿元[2] - 杭州"演唱会经济"指数位居全国第三位,较2023年上升14位,预计2025年全年演唱会将超过85场[2] - 2025年暑期档已确定12场大型演唱会,包括查理·普斯、任贤齐、陶喆等艺人演出[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杭州市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若干措施》和《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跟着赛事游杭州""跟着演唱会游杭州"模式成熟发展[2] - 该模式不仅能直接带动周边酒店、餐饮等消费增长,也是打造"知音杭州"文旅新品牌的重要契机[2] - 通过"一场演唱会变成一次城市文化深度游"的创新实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2]
聚焦“三个名城” “好地方”扬州冲刺决胜走在前
新华财经· 2025-07-07 10:33
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 2024年扬州工业开票销售突破9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500家,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正全力冲刺工业开票和地区生产总值"双万亿"目标[2] - 成立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的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全国首部地方产业科创促进条例,打造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行动方案,推动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和域外创新中心建设[2] - 围绕"613"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产业集群一科创平台""一龙头企业一科研机构"策略,推动省级以上园区与高校共建科创载体,设立市域科创中心支持科技项目招引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2] 营商环境优化 - 连续12年出台服务企业"2号文件",健全"免申即享""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大厅"等惠企服务机制,2024年营商环境考核位列全省第一[3] 文化旅游名城发展 - 编制《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总体方案,保护5.09平方公里明清历史城区和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运河十二景"文化带[4] - 推动"文化IP+科技+百业"融合发展,布局沉浸式博物馆、VR演艺等文旅新业态,推出"跟着赛事游扬州"等精品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1.19亿人次,同比增长近20%[5] - 荣获"十大旅游向往之城""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等荣誉,全年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超1000场[5] 生态宜居名城建设 - 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30%,实施"一湖一策"保护三大湖泊,完成沿岸"三退三还",建成十大生态中心,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1.5%[7] - 建成1平方公里的三湾湿地公园和数百个"口袋公园",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城市生态格局[7] - 连续24年实施民生"1号文件",建成18条儿童友好街区、235个颐养社区,出台"人才新政15条"等政策吸引青年人才[8]
雪域甘南秀“绿金”价值链 高原特色产业启新程
中国新闻网· 2025-07-06 10:20
招商引资项目概况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兰洽会前夕举行专场签约仪式,共签约28个项目,聚焦现代农牧、文化旅游、中藏医药及新兴产业[1] - 签约项目紧扣高原资源禀赋,包括8个文旅项目、9个现代农牧产业项目、1个中藏医药产业项目和1个黄金产业项目[1][2] 文化旅游产业 - 甘南州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签约8个文旅项目,聚焦景区提质与文旅综合体建设[1] - 展区展示扎尕那、阿万仓湿地等41处A级以上景区,结合AI变脸体验装置吸引客商[1] - 通过打造"簪花之路""香告梅朵文化旅游节"等IP,推动文旅从"过境游"向"深度游"升级[1]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州接待游客60.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7%,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1] 现代农牧产业 - 9个现代农牧产业项目聚焦牦牛、藏羊等高原特色畜种,包括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基地、高端肉乳制品生产线等[2] - 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化,发展蕨麻猪肉、酥油奶茶等特色产品[2] - 同步发展青稞产业链,延伸出青稞面、青稞曲奇等健康食品[2] 中藏医药产业 - 1个中藏医药产业项目签约,为当地17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带来产业化契机[2] - 甘南拥有850余种野生药材,当归、黄芪等道地品种在海拔2500米冷凉区生长[2] - 项目将推动藏药炮制等非遗技艺从文化展示走向标准化生产[2] 黄金产业 - 1个黄金产业项目签约,甘南州已探明金矿资源700多吨、储量居全国前列[2] - 项目秉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理念,推动资源绿色开发[2] 产业发展现状 - 甘南州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中国电建、浙江正泰等一批"500强"企业已落地生根[3] - 当地依托亚洲优质天然牧场和丰富矿产资源,持续释放生态文旅与特色产业协同效应[1][2]
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并重 贵州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14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 - 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 78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 27万亿元 [1] - 森林覆盖率从61 5%提升至63 3% 绿色经济占GDP比重从42%增至48% [1] 山地特色农业 - 贵州辣椒 刺梨 李子 天麻 太子参 薏仁 蓝莓种植规模全国第一 [1] - 茶叶 中药材 猕猴桃种植规模位列全国前三 [1] 资源型产业转型 - 推动煤 磷 铝 锰等资源型产业向低碳化 精细化 高端化发展 [1] - "十四五"以来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 9% [1] 绿色产业发展 -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 数字经济 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型"绿色产业 [2] - 数据要素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聚焦算力 赋能 产业三个关键领域 [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提升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2]
联播+|事关你我,这场会议释放4大民生信号
央视网· 2025-07-05 21:54
经济政策方向 - 会议强调要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提出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1] - 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3] 消费领域 - 消费被定位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 [5] - 会议明确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5]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 [5] 房地产领域 - 会议提出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重大变化,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7] - 强调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7] - 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 [7] - 房地产市场正从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这是由发展阶段变化和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决定的 [9] 就业领域 - 会议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12] - 当前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但仍存在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 [12] 乡村振兴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实际增长7.2%,高于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 [14]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16]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 [16]
佛山点燃夏日激情 全域文旅体消费季盛大启幕
央视网· 2025-07-04 21:25
文旅体消费活动 - 佛山推出338项"赛事+"文旅体促消费活动,涵盖体育赛事、文旅惠民、亲子研学、美食嘉年华、音乐演出、毕业畅玩优惠六大板块 [1] - 活动时间从即日起持续至8月31日,覆盖20+景区,打造"燃动佛山、乐游佛山、趣惠佛山、声动佛山"四大主题 [1] - 暑假期间佛山五区将举办26项体育赛事,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现代竞技和龙舟、武术等传统群众运动 [1] 体育赛事发展 - 佛山"西甲"赛事已从本土赛事发展为全国现象级IP,2024年吸引超146万人次观赛,全媒体流量突破43亿 [3] - 赛事深化"足球+"模式,通过青训中心建设、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联动探索体育赋能城市发展新路径 [3] - 佛山正乘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风,加速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 文旅融合效应 - 佛山以足球为媒串联竞技、文化、消费与生活,呈现全域狂欢的体育文旅盛宴 [3] - 通过非遗民俗文化传承、美食与音乐潮流碰撞等元素打造"体育+"夏日之约 [3] - 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不仅点燃城市活力,更书写体育赋能城市发展新篇章 [3]
暑假期间北京通州推出近50项特色活动
北京商报· 2025-07-04 19:51
通州区暑期文旅活动规划 - 通州区以"运河上的通州"为核心IP 推出四大板块近50项特色活动 包括运河文化大餐 消夏潮玩派对 缤纷体育盛会 休闲农商慢游 [1] - 构建"常规公交+通游专线+摆渡车+无人小巴"立体公交网络 联动网约车 出租车 共享单车 共享电动车保障运力 [1] - 北京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大文化设施年接待游客达700万人次 [1] 文化设施暑期活动安排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推出"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览 全景呈现殷商文化面貌 [2] - 北京城市图书馆以"踏浪书海 阅夏乘凉"为主题 推出五大类别超200场"阅+X"活动 涵盖20余个品牌 [2] - 北京艺术中心筹备23台47场演出 包含国际顶尖佳作 中华传统文化精品及青少年创意演出 暑期将迎来三部重磅国际演出 [2] 特色市集及文创活动 - "潞夏商韵・遇见好物"市集7月5日至8月31日每周六日举行 设置传统文化 手工文创 特色农产品 趣乐潮玩 体育健身五大主题板块 每两周轮动主题 [3] - 市集联动"看・见殷商"展设立文博文创专区 提供故宫 颐和园 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等中外博物馆文创产品 [3] - 为研学营队设置非遗手作体验等研学活动 打造"观展+阅读+市集"立体沉浸体验 [3]
跟着世运会游雅安,文旅大餐已摆下 办赛、引流、兴旅,雅安点燃“暑期档”
四川日报· 2025-07-04 12:33
赛事活动 - 雅安7月上旬体育赛事活动密集,涵盖霹雳舞、气排球、羽毛球、水上运动等领域 [2] - 四川省首届霹雳舞(街舞)公开赛·雅安站将聚集约300位全国青少年选手 [2] - "蒙顶山杯"第一届"天府跃动"全国气排球邀请赛有全国120余支气排球队伍约1500名健身爱好者参与 [2] - 未来几周将举办四川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和青少年(学生)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2] - 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设置"世运冲冲冲"闯关体验活动,包含攀爬、独木桥、腰旗橄榄球等7项体验项目 [2] 文旅融合 - 雅安推出四大文旅促消费系列配套活动,依托云闪付平台投放百万元以上消费券 [3] - 结合夏季消费推出小龙虾、藏茶酥等美食,并开展为期2天的音乐表演和夜游青衣江项目 [4] - 雨城区推出"熊猫邀您来研学"主题活动,串联大熊猫主题新场景 [4] - 开展非遗制茶体验、茶技与茶艺品鉴等互动活动,展示展销大熊猫文创、藏茶文创等旅游商品 [4] 体旅发展 - 上半年雅安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0余项,超800场次,参与人数近4万人 [4] - 积极引进国际、全国体育赛事,培育"环茶马古道"雅安(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自有赛事品牌 [4] - 分类推出观星露营、低空飞行、温泉疗愈等体旅融合体验项目23个 [5] - 打造"春徒步、夏漂流、秋骑行、冬滑雪"全季度旅游消费场景 [5]
服务“看球流量”高效变“城市留量” “苏超一码通”解锁观赛新体验
镇江日报· 2025-07-04 08:50
智慧文旅服务升级 - 镇江文旅集团推出"苏超一码通"智慧服务平台,整合门票优惠、景区活动、酒店套餐等资讯,实现扫码一站式查询[1] - 系统实时更新4个主场景区联动活动排期,包括金山景区沉浸式演出、焦山趣味足球赛、北固山蹴鞠文化体验等特色内容[2] - 配套设立球迷专用通道及志愿服务点,提供行李寄存、婴儿车租赁等10余项便民服务[2] 跨区域客源引流政策 - 与镇江相关苏超比赛所在周末,对阵城市市民可免费游览镇江所有国家A级景区[1] - 9月30日前持电子球票的外地球迷除比赛周末免费外,还可任选A级景区免费游览一次[1] - 文旅九华国际酒店推出客场球迷专属特价房,一泉迎宾馆提供门市价85折并赠送特色餐饮[3] 赛事主题文旅融合 - 7月启动"看苏超赏荷花"主题活动,打造七彩千叶廊桥、红船画舫茶歇等打卡点[2] - 北固湾和春江潮广场将举办足球电影夜,7月下旬开通画舫观赛专线并配套夜游市集[2] - 景区推出限量主题手账本等文创产品,通过"镇惠玩"小程序限时抢购文旅套餐[2] 客群转化战略 - 公司目标是将"看球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通过智慧服务提升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深度[3] - 计划结合暑期客流持续更新活动内容,形成"赛事+景区+住宿+夜市"的全链条消费场景[3]
柳立子:释放大湾区文旅体消费潜能|十五运365天365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07:11
粤港澳全运会与城市发展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 这是首次三地共办全运会 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和文旅体产业融合 [1][4] - 广州作为开幕式承办地与核心赛事城市 历史上多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 六运会奠定天河区发展基础 九运会拓展东部空间 亚运会推动珠江新城CBD崛起 [2] - 体育盛会对城市空间格局塑造作用显著 同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文精神展现 体育文明已融入广州城市文化基因 [2]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单一体育消费模式过时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才能释放乘数效应 需通过体育带动文化旅游零售等关联消费 [3] - 融合业态需从三方面推进 主导层面需主管部门理念革新 实施层面优化市场化准入门槛 运营层面结合赛事周期策划文旅活动 [3] - 以"苏超"足球联赛为例 城市间联动及赛事与文旅景点、餐饮的协同 有效带动江苏整体文旅体产业发展 [3] 大湾区规则衔接与产业机遇 - 十五运是探索粤港澳文旅体产业规则衔接的重要契机 可推动港澳企业更便利参与广东文体项目运营 [4] - 三地产业规则衔接不仅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更有助于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4] - 岭南文化作为精神纽带 其共识基础可促进文商旅体产业协同发展 释放大湾区文体产业潜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