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全球钠离子电池用硬碳市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5-30 17:24
硬碳材料概述 - 硬碳是一种固态碳,在无氧条件下加热至约1000°C生成,无法在3000°C下转化为石墨,也被称为焦炭或非石墨化碳 [1] - 主要前驱体包括聚偏氯乙烯(PVDC)、木质素、蔗糖等生物基材料,以及无烟煤、沥青和酚醛树脂等化学原料 [1] - 硬碳是钠电池负极材料的主流路线,生物基前驱体如毛竹、椰子壳、淀粉等占主导地位 [1]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3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用硬碳市场规模预计达6.1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31.9% [2] - 2023年全球前四大厂商(可乐丽、成都佰思格、中科海钠、天目先导)市场份额合计约77.0% [6] - 按应用细分,储能领域需求占比高达91.5%,按类型细分,生物基产品占比75.8% [6][8][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市场因碳酸锂价格波动呈现周期性活跃,2025年后预期碳酸锂价格回升将再次推动钠电池需求 [13] - 硬碳技术优势显著:理论容量达350-400 mAh/g,支持快速充电并解决过放电安全问题 [14] - 前驱体路线多样化,生物质基产业化迅速但供应链稳定性存挑战,沥青基/树脂基成本低但需技术突破 [15][17] 主要驱动因素 - 储能需求增长:钠电池在电网储能、低速电动车及备用电源领域因安全性和成本优势受青睐 [18] - 政策支持:中国“十四五”规划优先发展钠电池,欧盟“地平线欧洲”计划及美国能源部拨款加速技术普及 [18][19] - 印度推动国产化以减少锂进口依赖 [20] 行业发展限制 - 供应链不成熟:高质量硬碳规模化生产厂商有限,生物质来源差异导致材料性能不稳定 [21][22] - 初始投资成本高:专用钠电池生产线建设需大量资金,尽管与锂离子电池产线有一定兼容性 [23] - 硬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商业化竞争加剧后价格已大幅下降 [24] 主要厂商与产品类型 - 全球头部厂商包括可乐丽、JFE、中科海钠、贝特瑞等,产品类型涵盖生物质基、化石燃料基及聚合物树脂基 [25] - 重点关注地区为中国、北美、欧洲及日本 [25]
【私募调研记录】高熵资产调研芳源股份
证券之星· 2025-05-30 08:13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高熵资产近期调研了芳源股份 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1] - 芳源股份近两年亏损主要受NC三元前驱体市场需求下降、贸易政策及客户调整影响 [1] - 公司积极推进多元化转型 产品涵盖前驱体、硫酸盐类及碳酸锂等 客户覆盖广泛 [1] - 公司技改依托镍、锂分离提纯核心技术 镍收率及锂收效率均达99%以上 [1] - 提升回收料占比是经营战略目标之一 将加大电池废料等采购和使用 [1] - 固态电池正极以高镍三元为主 公司已有高镍三元优势 正配合客户研发 [1] - 高纯硫酸钴等产品用于芯片电镀、清洗等 纯度达5N 2024年批量生产 [1] - 公司通过技术输出与海外企业合作 项目积极推进中 [1] - 资信状况良好 与银行合作稳定 授信续约无障碍 [1] - 已完成电池拆解线建设 现阶段外购电池黑粉拆解 未来向电池包拆解延伸 [1] - 公司将综合多方面因素适时下修转股价格以促进转股 [1] 机构背景 - 北京高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 注册资金4545 45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由专业人士创建 以深度信用研究、产品研究为特色 [2] - 致力于成为中国固定收益市场的价值投资者 [2] - 已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编号P1068186 [2]
突破LFP电池性能边界 锂源科技首发T246低温高倍率型正极材料
高工锂电· 2025-05-29 18:52
6月会议预告 2025高工钠电 产业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众钠能源 常州锂源 T246 正极材料新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综合性能优 。 会议时间: 6月9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2025高工固态电池 技术与应用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利元亨 会议时间: 6月10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性能和技术创新一直是电芯厂家关注的焦点。 基于 正极材料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 , 近日,锂源 科技 在正极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正式发 布了一款针对低温和高倍率需求的正极材料新品 —— T246 。 该 产品不仅保留了铁锂 1 号产品 在低温性能方面的技术优势,更在倍率性能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这一突破给电池性能带来新的提 升, 重新定义磷酸铁锂电池性能边界。 一般来说 , 在动力电池市场 低温和续航一直是 "鱼和熊掌不可兼顾"的难题,而 T246 材料在电 池性能优化方面展 ...
天华新能正极材料送多家固态电池客户评测;本周工业硅现货价格小幅下跌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7:57
天华新能固态电池项目进展 - 公司新研制高电压钴酸锂、高镍三元、富锂锰基和尖晶石镍锰材料等正极材料,适用于固态及半固态锂电池应用场景 [1] - 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已完成研发试样并送多家固态电池客户评测,部分客户已通过评测实现销售 [1] - 研发成果满足"高比能、高安全、高倍率、长寿命、低成本"核心诉求,在客户体系中表现出较高比容量和较好稳定性 [1] -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这些研发成果有望为公司带来新增长点并推动产业发展 [1] 江苏新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2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异常波动 [2]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4.65%,主要因风况不佳导致风电项目发电量减少 [2] - 未来业绩与风速、光照强度等自然资源状况及行业政策变化密切相关 [2] 工业硅市场动态 - 本周工业硅现货价格小幅下跌,主要因供应增加预期和需求不振 [3] - 供应端北方大厂继续复产,丰水期临近南方部分厂家筹备开炉,整体产量将有明显增加 [3] - 需求端有机硅单体厂6月检修计划较少,产量有增加预期;多晶硅行业开工率变动不大 [3] - 期货盘面创新低对现货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3]
湘潭电化(002125) - 2025年5月23日业绩说明会活动信息
2025-05-28 20:14
业务优势与技术突破 - 锰酸锂业务优势包括前驱体自给、技术研发、超60年电池材料生产运营经验、积累行业资源和客户关系、与部分固态半固态电池企业建立联合研发机制 [1] - 锰酸锂业务技术突破有新建生产线设备大型化智能化、独创超混技术解决掺杂均匀性、利用盾铠技术解决包覆问题 [1] 原材料采购应对措施 - 深化战略合作构建“战略供应商 + 多元备份”体系 [1] - 建立大宗材料价格预警与安全库存机制实现精准采购 [1] - 针对价格波动大的原材料采取套期保值对冲风险 [1] - 通过市场决策委员会对大宗材料走势预判实施采购 [1] 研发投入与方向 - 研发投入聚焦高性能电解二氧化锰产品、锰酸锂及其前驱体性能提升、锰系材料环保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领域 [2] - 未来研发重点方向是锰系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2] 锰矿资源储备计划 - 尽快实现已有锰矿资源的开采 [2] - 通过收购资产、股权合作、战略供应等形式储备适宜锰矿资源 [2] 环保和安全生产投资计划 - 环保方面完善升级环保设施、研发锰渣处理技术、维护环境监测设施 [2] - 安全方面配备维护安全设施、投建矿山安全体系、配备检测救援防护设备 [2] 市值管理措施 - 聚焦核心业务提质增效,优化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 [3] - 加大与投资者交流力度,通过常态化业绩说明会传递公司价值 [3] - 兼顾发展保持稳定现金分红,落实市值管理工作制定合适方案 [3] 业绩下滑因素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降致锰酸锂价格下降,销量升但收入降 [3] - 2024年利润同比下降因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3]
中美“交锋”再起?美国要对中国电池材料下手,不料中方早已预判
搜狐财经· 2025-05-28 00:44
美国对中国电池材料的反补贴调查 - 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获得高额政府补贴 两家中国企业被推断补贴率超过700% 其他中国企业补贴率为6.55% [1] - 活性阳极材料是电动汽车电池核心组件 中国供应全球大部分石墨 美国59%天然石墨和68%人造石墨进口依赖中国 [1] - 调查由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于2024年12月18日发起 独立于美国政府对其他商品的广泛关税 [3] 中国电池产业现状 - 中国研究机构指出电池和材料领域基本没有补贴 中国企业凭借产业链配套体系以低成本生产高品质产品 [3] -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池产业链 70%锂加工和90%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中国供货 [5] - 中国已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等列入禁止出口限制技术目录 限制相关技术出口将阻碍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5] 产业竞争与战略影响 - 美国试图削弱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主导地位 已通过法案禁止从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6家中国公司购买电池 [3] - 电池材料对现代军事装备至关重要 美国限制措施包含经济和军事战略双重考量 [5] - 中国在技术和产业规模领先 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5] 潜在影响 - 美国加征高额关税将导致美国客户承担更高成本 [3] - 中国在电池产业优势地位难以撼动 美国限制措施可能损害自身产业及消费者利益 [7] - 美国行动可能引发中方更有力反制 导致两败俱伤局面 [7]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排队企业整体高质量,关注2025打新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5-25 16:39
报告核心观点 - 北交所排队企业整体高质量,利润体量较高,预计募集资金和中签率可能提升,建议关注 2025 年打新机会;本周北证 50 创新高后震荡,建议适当调整高估值持仓,关注稀缺性和真成长的化工新材和高端装备 [3][4] 周观点 - 2024 年北交所上市 23 只新股,2025 年 1 - 5 月上市 4 家企业,随着申报企业补充 2024 年报数据结束,上市节奏或提升 [3][11] - 首发募集资金较高的企业申购中签率也较高,2024 年 1 月 1 日 - 2025 年 5 月 23 日上市 27 家企业中签率均值 0.09%,超 2 亿募资企业平均中签率 0.14%,低于 2 亿的为 0.06% [3][14] - 截至 2025 年 5 月 23 日,94 家排队企业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均值 8967.02 万元,高于北交所企业均值,5000 万元以上企业占比 85.11%,预计募集资金和中签率或提升 [3][15] - 预计 1500 万现金规模打新收益率在 4.8% - 10.80%,假设 2025 年发行 30 家、融资额 3 亿,新股首日涨幅 200%/300%/350%,中签率 0.10%/0.15%/0.20%,战略配售占比 20% - 30% [3][20] 北交所市场表现 - 本周创业板、北证 A 股、科创板 PE 估值下跌,北证 A 股从 50.69X 降至 48.45X [22] - 北证 A 股本周日均成交额 359.49 亿元,增长 3.11%,日均换手率 9.12%,增长 0.08pcts;创业板日均换手率 5.01%,增长 0.08pcts;科创板日均换手率 2.18%,下降 0.19pcts [23] - 北证 50、创业板、沪深 300、科创 50 指数下跌,北证 50 指数报 1370.04 点,周跌 3.68%,PE TTM71.96X [4][25] - 截至 2025 年 5 月 23 日,142 家企业 PE TTM 超 45X,占比 53.79%,58 家超 105X,占比 21.97%,与 2024 年 11 月 7 日相比,高估值企业增多 [27] - 本周开源证券北交所行业分类中,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五大行业 PE TTM 分别为 39.72X、92.82X、39.10X、54.59X、51.51X [32] 北交所上市情况 - 2024 年 1 月 1 日 - 2025 年 5 月 23 日,27 家企业新发上市,发行市盈率均值 14.93X,首日涨跌幅均值 230.46% [44] - 2025 年 1 月 1 日 - 2025 年 5 月 23 日 4 家上市公司首日涨幅均值 303.91%,天工股份首日涨幅 411.93%,2024 年至今首日涨幅最大前 3 家为铜冠矿建、方正阀门、天工股份 [44] 北交所 IPO 审核一览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2025 年 5 月 23 日,德耐尔等 4 家企业更新至已问询,沛城科技等 2 家企业更新至已受理 [51] - 2025 年 5 月 30 日,世昌股份和志高机械上会 [5]
万润新能获宁德时代132万吨磷酸铁锂大单 行业格局分化原供应商或受冲击
新浪财经· 2025-05-23 16:04
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协议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为期5年的《业务合作协议》,自2025年5月起至2030年供应磷酸铁锂产品约132.31万吨,年均供应量达26.46万吨 [1] - 以当前市场均价3.2万-3.34万元/吨测算,协议总价约423亿-442亿元,年均营收贡献84.6亿-88.4亿元,远超公司2024年全年75.23亿元的营收规模 [1] - 2024年公司磷酸铁锂销量为22.82万吨,此次订单年均量已超现有水平,未来五年销量确定性锁定 [1] - 按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总产量248万吨计算,该订单将占宁德时代总需求的约10.6%,推动公司从行业第三梯队(市占率约10%)向头部靠拢 [1] 订单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 公司2024年磷酸铁锂毛利率仅为0.08%,远低于行业龙头湖南裕能的7.63% [1] - 若以当前价格执行订单,公司盈利能力仍受制于低毛利现状 [1] - 一季度公司出货量同比增长138%至7.4万吨,但亏损同比扩大至1.56亿元,显示"以量换价"策略短期难改盈利困境 [1] 技术合作与高附加值产品 - 协议明确双方将共同开发高压实密度(2.6g/cm³以上)磷酸铁锂产品,切入快充电池等高附加值领域 [2] - 目前四代磷酸铁锂加工费较普通产品高1000-3000元/吨,若技术突破落地,或为公司带来利润修复空间 [2] - 宁德时代力推的"神行电池""麒麟电池"均依赖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公司凭借技术绑定或优先获得高端产品订单 [2] 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原有磷酸铁锂供应商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及富临精工等 [2] - 龙蟠科技2025年框架协议上限70亿元,富临精工2025-2027年承诺年采购14万吨,均不及公司年均84.6亿-88.4亿元的体量 [2] - 头部电池企业订单集中化趋势下,中小供应商市场份额或进一步压缩 [2] - 其他厂商若无法跟进技术升级,可能面临份额流失风险 [2] 行业供需与产能情况 -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产能已超300万吨,而需求约242.7万吨,行业开工率不足80% [2] - 公司国内产能46.8万吨/年,美国项目推进后总产能或再扩容,加剧行业供给压力 [2] 行业发展趋势 - 低毛利环境下,一体化布局成降本关键,湖南裕能自供磷酸铁、布局磷矿,公司向上游延伸至磷酸铁及锂资源 [3] - 高压密产品技术壁垒将加速行业分化,具备技术储备的厂商有望抢占高端市场溢价 [3] - 头部电池企业订单向技术领先者倾斜的趋势明确,低端产能出清加速 [3] - 2025年或成磷酸铁锂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关键分水岭 [3] 公司多元化布局 - 公司2024年钠电材料出货逾200吨,覆盖两轮车、储能等场景 [3] - 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兼容钠电材料生产,未来或通过多技术路线对冲单一市场风险 [3] 战略意义 - 此次订单虽短期难解盈利困局,但通过绑定宁德时代、加码高端产品,为公司在行业洗牌中争取了战略主动权 [3]
参考消息特稿|从“制造基地”到“研发热土” 外资企业加码投资湖南呈新态势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26
外资企业加码投资湖南 - 2024年一季度湖南实际使用外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外企研发中心加速落地,新项目建设火热 [1] - 2024年湖南合计使用外资4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0.7亿美元(增速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新设外资企业439家 [7] - 2025年一季度湖南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57%,外商投资领域向先进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扩展 [7] 创新研发布局 -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研究院拥有4个行业领先实验室、70台套设备及完整中试线,研发覆盖钴酸锂、超高镍、富锂锰等正极材料,并布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前沿领域 [2] - 2024年8月巴斯夫杉杉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完成中试生产,预计年内量产 [2] - 舍弗勒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索恩格全球新能源研发中心、博世电驱动研发中心等外资研发机构密集落户长沙,形成"研发-制造"生态圈 [3] 重点外资项目进展 - 巴斯夫杉杉2024年正极活性材料产能提升至十万吨,位居全球电池产业链前列 [1] - 永旺梦乐城长沙星沙店总投资15亿元,开业日均客流超10万人(峰值18万),月均客流130万人,2025年将投建湖南二号店(投资15亿元) [5][6] - 韩国KC TOWN集团投资111.2亿元建设湖南锦智光电液晶显示模组基地,一期预计2024年底试生产 [6] - 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公司(VAMA)三期项目落地,年产能扩至200万吨,计划2030年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下降50% [8] 产业协同升级 - 外资企业从"制造基地"转向"研发中心",深度融入湖南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先进储能等优势产业链 [9] - 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湖南)2024年7月成立,签约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等8个项目,吸引"隐形冠军"企业 [9] - 永旺梦乐城结合长沙"夜经济"打造"乐食街"夜市区,升级消费体验空间 [9]
美国准备对中国电池材料下手,专家:美以补贴为借口,实质出于政治考量
环球时报· 2025-05-22 07:03
美国对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的反补贴调查 - 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获得高额政府补贴 推断两家中国企业补贴率超过700% 其他中企补贴率为6.55% [1] - 活性阳极材料是电动汽车电池核心组件 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寿命和安全性 主要由石墨、硅等材料构成 [1] - 中国供应全球大部分石墨 美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进口依赖中国 [1] - 美国商务部调查始于2023年12月18日 由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就补贴问题提交申诉 [1] 美国对中国电池产业的限制措施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案" 禁止美国土安全部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中国公司购买电池 [2] - 这些调查独立于美国政府对贸易伙伴加征的广泛关税 也不同于拟对半导体、药品等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 [2] 中国电池产业现状与竞争优势 - 中国政府近年来已大幅减少出口退税等补贴政策 目前电池和材料领域基本没有补贴 [2] - 中国企业优势在于产品性价比高 产业链配套体系完善 能够以较低成本生产出品质较好的产品 [2] - 其他国家并非没有相关技术 只是成本较高 同时销量少导致成本进一步上升 [2] - 如果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美国客户需要承担更高成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