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彩客新能源:2025年中期净利润同比下降40.42% 拟每股派息0.015元
搜狐财经· 2025-08-26 21:3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染料中间体、颜料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及电池材料的生产销售业务,并涵盖环保技术咨询业务,业务分为五大分部[8] - 2025年上半年电池材料业务营收2.343亿元,染料及农业化学品中间体业务营收4.16亿元,颜料中间体及新材料业务营收2.827亿元[12] - 2024年染料及农业化学品中间体业务营收9.46亿元,电池材料业务营收17.54亿元[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19亿元,归母净利润0.398亿元[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未披露具体数值,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未披露具体数值[10][12] - 2021年营业收入11.991亿元,2022年9.964亿元,2023年10.691亿元,2024年10.05亿元[10] - 2021年归母净利润3.715亿元,2022年2.354亿元,2023年2.192亿元,2024年0.462亿元[26]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53%,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18] - 2020年人均创收109.5万元,2021年101.79万元[15]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上半年0.28次,低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28] - 固定资产周转率2025年上半年0.58次,2024年1.26次,2023年1.27次,2022年1.23次,2021年4.98次[29] - 应收账款周转率2025年上半年3.57次,2024年6.81次,2023年7.13次,2022年10.25次,2021年6.03次[29]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986.2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00.7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81.8万元[22]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92亿元,2022年2.354亿元,2021年3.715亿元[26] 资产结构变化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期末减少35.78%,占总资产比重下降8.45个百分点[33] - 存货较上期末增加21.81%,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49个百分点[33] - 固定资产较上期末减少3.43%,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19个百分点[33]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增加13.74%,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7个百分点[33] 负债结构变化 - 其他应付款(含利息和股利)较上期末减少56.06%,占总资产比重下降8.73个百分点[36] - 短期借款较上期末增加26.95%,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36] - 其他非流动负债较上期末增加3.61%,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19个百分点[36]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期末减少0.71%,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84个百分点[36] 偿债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流动比率1.46,速动比率1.09[40] - 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26%,2024年36%,2023年39.39%,2022年34.28%,2021年40.32%,2020年44.02%[38]
免费参会 仅限200人 |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8-26 18:00
硅基负极市场现状与前景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达4396吨 同比增长76% [3] - 预计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 [4] - 当前商业化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 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相对较低 [3]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挑战 - 多孔硅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将推动动力电池领域产业化导入加速 [3] - 产业化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三大核心挑战 [4] - 固态电池体系可能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3] 企业研发方向与解决方案 - 碳一新能源聚焦新型硅基负极产品开发瓶颈及解决方案 [6] - 贝特瑞重点研究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的降本策略 [7] - 上海杉杉科技致力于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开发制备 [7] - 深圳索理德专注多孔碳材料开发制备及技术趋势研究 [7] 应用领域拓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提升持续推动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需求增长 [4] - 高端数码电池市场对硅基负极存在特定需求特性 [7] - 圆柱电池领域对硅基负极需求呈现明显变化趋势 [7] - eVTOL、人形机器人、AI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3]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国轩高科着力解决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化应用的痛点 [8] - 四川金汇能积极拓展硅基负极在新兴电池市场的应用 [8] - 道氏科技探索单壁碳管在硅负极材料体系下的应用价值 [8] - 北京卫蓝新能源研究固态电池体系下对硅基负极产品的具体诉求 [7]
振华新材8月25日获融资买入3782.49万元,融资余额2.7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9:2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0.91% 成交额达1.9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782.49万元但融资净流出244.42万元 融资余额2.79亿元占流通市值3.52%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额46.17万元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 当日融券卖出0股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79万户较上期增长26.50% 人均流通股减少20.95%至28494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587.67万股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35亿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3亿元 同比下滑26.69%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 同比下降7.10% [2] - 主营业务收入98.17%来自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4年4月 2021年9月上市 注册地址贵州省贵阳市 [1] - 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79亿元 [1]
中伟股份: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0:10
公司董事会会议 - 第二届第三十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的议案》等文件 [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电池材料业务占比45.17% [1] - 新能源金属业务占比43.49% [1] - 其他业务占比11.34% [1] 市值情况 - 当前市值达337亿元 [1]
湖南裕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1.5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9:0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43.58亿元,同比增长33.17%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1.5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降18.45% [1] - 基本每股收益0.40元 [1]
湖南裕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1.59%
新浪财经· 2025-08-25 18: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同比增长33.17% [1] - 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1.59%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送红股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贝特瑞的固态电池材料方案与战略转型
金投网· 2025-08-25 11:30
固态电池材料战略布局 - 公司公布覆盖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完整材料方案 对正极 负极 电解质三大核心材料体系进行全面布局 [1] - 正极材料研发聚焦提升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负极材料重点开发硅基负极以突破传统石墨理论比容量限制 [1] - 硅基负极存在快充时体积膨胀影响电池寿命 以及制备工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制约大规模应用的问题 [1] 企业战略转型方向 - 材料产业向大型规模化转型 公司从单一材料供应商转向电池材料系统性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通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增强客户合作紧密度 提升市场竞争力 并推动材料大规模生产与合作验证 [1] - 战略转型体现对市场趋势的洞察和技术前瞻性 加速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 [1]
龙蟠科技涨超5% 近日拟募集20亿元投入正极材料项目 就近配套电池厂商新增产能
智通财经· 2025-08-25 11:18
公司融资与资本支出 - 公司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集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资金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11万吨和8.5万吨两个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11万吨项目由控股孙公司山东锂源实施 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1] 产能扩张战略 - 新增年产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生产线 [1] - 项目配套电池厂商新增产能布局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楚能新能源等企业 [1] - 旨在提升公司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供应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1]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5.33%至9.49港元 成交额达7691.4万港元 [1] - 涨幅超过5% 市场对融资计划反应积极 [1] 资金运作路径 - 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对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进行增资扩股 [1] - 常州锂源随后向全资子公司山东锂源进行增资扩股或提供借款 [1] - 资金最终用于山东锂源实施的11万吨正极材料项目 [1]
厦门钨业20250822
2025-08-24 22:47
公司概况 * 厦门钨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 同比增长11.75%[3] * 公司第二季度归属净利润5.8亿元 环比增长49%[3] * 公司总资产47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64% 归母净资产163亿元 增长2.32%[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96% 同比减少2.79个百分点 主要受再融资影响[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8亿元 同比减少 主要因经营规模扩大 存货占用资金增加[2][5]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 钨钼板块 * 贡献公司46%的营收和75%的利润总额[2][6] * 上半年实现营收88.63亿元 利润总额12.68亿元 剔除一次性影响后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2][9] * 公司APT等产品位居国内前列 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份额进一步提升[9] * 光伏用钨丝渗透率超80% 全球领先[2][9] * 硬质合金销量同比增长13%[9] * 前端矿加粉末冶炼占比达50% 下游深加工占50%[9] 能源新材料板块 * 贡献接近40%的营收和20%的利润总额[2][7] * 电池材料板块实现营收75.34亿元 同比增长18% 利润总额3.39亿元 同比增长35%[4][20] * 钴酸锂销量2.88万吨 同比增57% 巩固市场龙头地位[4][20]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销售3.19万吨 同比增21%[4][20] * 磷酸铁锂产品聚焦高端车用市场 实现千吨级以上出货[4][20] 稀土板块 * 贡献14%的营收和约7%的利润总额[2][8] * 上半年实现营收27.54亿元 同比增长34% 利润总额1.25亿元 同比增长6.71%[16] * 剔除去年冶炼分离业务剥离带来的约5,000万投资收益 今年利润总额增长达78.77%[16] * 磁性材料销量达5,193吨 汽车领域销量增长显著[4][17] * 覆盖国内前十大新能源汽车主机企业客户 国内销量同比增长40%以上 海外销量同比增长80%以上[4][17] 细分业务亮点 切削工具业务 * 营收同比增长13%左右 利润总额增长29%[4][10] * 重点客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 海外营收大幅增加[4][10] * 亚太市场刀具销量同比增30% 欧洲市场增20%[4][10] * 加快推进泰国刀具生产基地及匈牙利东欧刀具仓库建设 预计10月投入使用[10] 钨丝业务 * 光伏用钨丝销量469亿米 总销量613亿米 同比有所减少[12] * 销量减少主要由于光伏加工技术进步导致硅片加工消耗减少 以及碳钢替代导致线耗减少[12] * 从6月至8月每月销售数据环比均有增长[12] * 大力开拓耐切割、丝网印刷等高附加值应用领域[12] 磁性材料业务 * 包头基地于6月19日顺利投产 目前石材产能达到1.5万吨 该基地达产后总石材产能将达到2万吨[17][31] * 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上取得突破 实现小批量供货[31] 行业与市场动态 钨市场 * 上半年国内65%黑钨精矿均价约15万元/吨 同比上涨12%[8] * APT均价创历史新高 达到22.29万元/吨 同比上涨12.23%[2][8] * 供给方面 今年第一批开采指标小幅减少4,000吨 同比下降6.45% 连续两年下滑[8] * 需求方面 根据安泰科数据 今年1-6月全球钨消费合计3.59万吨金属量 同比增长2%[8][11] * 钨价上涨主要受到基本面驱动 国内需求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基建、汽车、3C等后端应用领域[43] 稀土市场 * 2025年1月至6月 钕镨氧化物的均价为43万元/吨 同比增长12%[14] * 氧化铽的均价为663万元/吨 同比增长12% 氧化镝价格同比下降15%[14] * 供给方面 2025年上半年氧化钕产量为4.8万吨 同比增长2.64% 氧化镝和氧化铽的产量有所下降[14] * 进口方面 自美国进口的轻稀土金矿同比减少32% 中重稀土原料进口减少6.08%[14] * 国家将继续加强对稀土的管控 包括将进口矿纳入指标等措施 预计稀土价格将持续走强[15] 电池材料市场 * 受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影响 钴价扭转跌势并持续上涨[18] * 锂市场供给过剩 碳酸锂价格同比下降32% 氢氧化锂价格下降28%[18] * 今年上半年国内三元材料总产量为32万吨 同比增长7.3% 全球范围内则下滑4.5%[19] * 磷酸铁锂全球总产量163万吨 同比增66% 中国是主要生产国[19] 战略与投资 资源自给率提升 * 公司原矿自给率约为20% 加上回收大约有30%的自给率 计划将自给率提升至70%[25] * 大股东名下有四五本采矿权和探矿权证 这些资源将在具备开发条件后注入上市公司[25][26] * 大股东名下及并表范围内四家公司的资源储量合计超过200万吨 占市场份额约20%-30%[26] * 公司积极在海外寻找更多钨资源 目前关注中亚地区[25] 投资项目进展 * 上半年内部投资项目支出9.77亿元 其中乌木业务投资6.56亿元 稀土产业项目1.55亿元 能源新材料1.66亿元[21] * 共实施31个主要投资项目 包括19个乌木板块项目 总计划投资约89亿人民币[21] * 新能源领域重点投资项目共有七项 预计总投资为106.8亿元[23] * 四川基地一期项目已经开始批量供货 二期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23] * 包头5,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生产线逐步投抢 将于年底前实现达产 提高设备效率和人工效率约20%[22] 海外合作与资源布局 * 与中希集团成立两家合资公司 一家负责矿商业务 另一家负责冶炼分离业务 股比为厦钨49% 中希51%[30] * 与北方稀土在包头成立了北方金融公司 从事稀土冶炼分离业务 股比为51%对49%[30] * 与赤峰黄金合作 在老挝进行稀土资源开发 目前产能约为1,500吨 今年上半年已出货几百吨[30][46] * 计划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地区资源[30] 财务与运营管理 * 资产负债率为47.43% 较上年度末上升了0.99个百分点 处于健康水平[24] * 持续实施低库存快周转的经营策略 加强应收账款控制[24] * 上半年新增债务融资26.18亿元 资金成本为2.02% 连续六年下降 创历史新低[24] * 去年完成定向增发 募集了35.16亿元 截至6月底已使用13亿元[24] * 上半年进行了中期分红 每10股派发1.84元 总计派发2.92亿元[24] 未来展望与规划 刀具业务 * 目前营收体量约为12亿元 占国内销售市场份额约20%[27] * 未来五年是公司作为刀具龙头赶超海外一线大厂的重要时间窗口[27] * 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实现50亿的营收目标[29] * 内生增长主要依靠厦门、成都和泰国三个基地的扩产 预计可贡献约25亿的销售规模[29] * 外延并购预计贡献约25亿的销售规模 目前在国内外积极寻找优质项目[29] 稀土业务 * 目前稀土板块在公司利润占比不到10%[28] * 未来规划包括增加原材料库存、开拓精细深加工产品市场、提高毛利率等[28] * 在长汀建设回收基地 上半年一期工程已完成并开始试产700吨废料处理流程 二期工程正在准备中[42] 钨丝业务 * 预计今年可实现全替代碳钢线[33] * 随着光伏行业反内卷、库存消化及硅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未来每年钨丝需求仍将持续提升[33] * 公司作为该领域龙头 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利润贡献和出货量增长[33]
圣泉集团,25亿加码固态电池材料
DT新材料· 2025-08-24 00:05
公司融资与项目规划 - 拟发行不超过25亿元可转债 其中20亿元投向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4] - 项目规划年产硅碳负极1万吨 多孔碳1.5万吨 建设期两年 第三年起投产 预计年均销售收入39.48亿元 净利润7.56亿元 [4] 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上半年营业收入53.51亿元 同比增长15.6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增长51.19% [5] - 多孔碳产能已达2000吨/年 另有1000吨产能在建 已切入主流电池供应链 [5][6] 技术路线与产品优势 - 开发酚醛树脂基高性能和重组树脂基高性价比双路线多孔碳材料 [5][7] - 酚醛树脂基多孔碳提升硅烷沉积均匀性 重组树脂基多孔碳以生物质精炼副产物为原料实现低成本高性能 [7][8] - 球形多孔碳技术全球领先 孔道结构均一可控 抗膨胀性能卓越 适用于半固态及固态电池 [8] 行业背景与竞争策略 - 硅基负极是提升锂电能量密度关键方向 产业化受制于工艺稳定性和成本 [6] - 2025-2026年为硅碳负极集中投产关键窗口期 头部企业推进千吨级项目 [7] - 采用多孔碳+硅碳负极一体化路线 通过内部协同保障原料供应并降低成本 [6] 产能布局与市场意图 - 多孔碳规划产能1.5万吨远超自身硅碳负极需求 包含对外销售意图 [7] - 直接瞄准万吨级硅碳负极产能 挑战行业百吨级量产现状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