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货
icon
搜索文档
“胖东来白酒”现身澳洲超市售卖286元?胖东来回应:未与任何海外渠道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5:08
海外市场拓展争议 - 有网友称公司自营商品已进军澳洲 澳洲华人超市上架12款DL品牌热门产品 [1] - 公司明确否认与海外渠道合作 称商品仅限许昌 新乡门店及帮扶调改企业销售 海外销售属未经授权行为 [4][5] - 澳洲渠道售价显著高于国内 例如自由爱白酒国内75元 澳洲售价61.55澳元(约286元) 溢价达281% [4] 4月经营数据表现 - 超市 珠宝 百货三大业态领跑销售 分别贡献9.47亿元 1.85亿元和1.76亿元 合计占比超当月总销售额70% [7] - 时代广场店单店贡献4.43亿元 天使城店和大胖店销售额均超2亿元 分列门店前三甲 [7] - 前4月累计销售额达80.27亿元 其中超市业态44.10亿元 百货8.02亿元 珠宝7.94亿元 三大核心板块占比74.83% [7] 公司整体经营概况 - 2024年销售总额近170亿元 利润8亿多元 员工平均月收入达9000元 [9] - 当前共运营13家门店 包括5家综合百货 7家社区超市和1家专业服饰门店 全部集中于许昌 新乡两地 [9] - 茶叶业态表现突出 年度累计销售额已达3.64亿元 成为重要补充业务板块 [7][9] 商业模式透明度 - 公司创始人多次公开强调经营透明化 主张无保留分享运营经验以启发行业 [9]
塞安百货商行:利用互联网,重塑零售新生态的必然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5-25 16:33
百货行业的历史与定位 - 百货公司是城市文化与时尚潮流的交汇点 承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丰富民众生活的使命 [1] - 从19世纪末欧洲起源 演变为集购物 休闲 娱乐 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消费空间 成为都市生活不可或缺部分 [1] 商品与时尚引领 - 汇聚国际一线品牌和本土设计师精品 敏锐捕捉全球流行趋势 成为都市时尚风向标 [3] - 通过家居用品 美食广场 艺术展览等多元化内容 传播生活美学 引导消费者追求精神享受 [3] 数字化转型与渠道拓展 - 互联网技术突破地域限制 通过电商 社交媒体 直播带货等渠道触达全球消费者 开辟新增长空间 [3] -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推荐实现从"商品为中心"到"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 提升客户粘性和复购率 [5] 企业案例实践 - 塞安百货商行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 以线下为基础 通过小程序商城 公众号推广 社群营销实现"互联网化营销" [5]
SKP黄牛江湖:薅富人的羊毛,月入10万
36氪· 2025-05-24 17:22
SKP黄牛生态 - 黄牛通过收购客户积分礼金再转售赚取差价 形成客户得实惠 商场有业绩 黄牛赚服务费的三方闭环 [14] - 积分兑换阶梯制导致客户需不停凑单消费 部分客户选择直接找黄牛折现 [11][12] - 老铺黄金代购成为特殊黄牛群体 通过满50万送金币活动在45天促销期可净赚10万 [19][26] 黄牛运营模式 - 黄牛分为东北派 北京派 河北派等帮派 存在层级加价模式 顶级黄牛经手流水超千万 [29][30] - 团队作战效率更高 不同楼层同步进行积分收购与转售以应对礼金使用期限 [30] - 部分黄牛转战线上 通过社交平台接单 客户输入会员卡号完成交易避免见面 [40] 商场与品牌态度 - SKP通过签保证书 调整大客户政策等方式限制黄牛 但效果有限 [36] - 品牌柜员对黄牛态度分化 部分借助黄牛冲业绩 存在隐匿交易 [17] - 老铺黄金柜姐称黄牛也是顾客 因其能集中出货减少推荐工作 [26] 行业影响 - SKP2023年销售额265亿 2024年下滑至220亿 失去保持13年的全国店王地位 [36] - 黄牛乱象导致商场秩序混乱 曾发生抢购踩踏事件 引发顾客投诉 [8][21] - 部分黄牛转战西安SKP或线上 反映北京市场已过度竞争 [39][40]
@境外旅客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操作指南请查收!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3 23:29
离境退税政策核心内容 - 境外旅客指在中国大陆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同胞 [3] - 退税物品需满足单日同店消费≥200元人民币且未使用 [4] - 离境日距购买日不超过90天且物品需随身携带或托运 [4] - 13%税率商品退税率11%,9%税率商品退税率8% [5] 退税金额计算方式 - 应退增值税=含税发票金额×退税率 [7] - 实退金额=应退税额-代理机构手续费 [7] - 退税≤2万元可现金/转账,>2万元仅限银行转账 [7] 标准退税流程 - 购买时索取退税申请单和销售发票 [7] - 离境时向海关申报验核退税物品及相关单据 [8] - 通过代理机构提交验核后的申请单办理退税 [9] 即买即退政策 - 符合条件的旅客可在指定商店现场领取等额预付金 [10] - 需签订协议并完成信用卡预授权 [13] - 预付金发放后需在25天内从指定口岸离境 [15] - 单日同店累计退税金额上限22.2万元 [16] 台州市退税商店分布 - 耀达集团(临海市靖江中路207号) [18] - 中盛百货(路桥区银座街500号) [18] - 昌升超市(椒江区白云山西路58号) [18] - 台绣生活艺术馆(椒江区云西路157号) [18] - 台绣非遗老字号(路桥机场内) [19] - 黄岩百货(黄岩区青年东路139号) [19] - 金银楼珠宝(路桥区银座街钟楼) [20] - 温岭银泰(温岭市中华路728号) [21] - 展生眼镜(临海市杜桥眼镜城D区028号) [21] - 神仙大农(仙居县神仙居文创产业园) [22] - 九正堂黄精(天台县赤城路249号) [23]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3
国证国际· 2025-05-23 14:10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进入观察期,大市波动横行;4月美国消费稳健,关税冲击尚未反映,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 [6][7][10] 国证视点 - 昨日港股三大指数下行,恒生指数跌1.19%、国企指数跌1.19%、恒生科指跌1.7%,大市成交回落至1982.29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43.58亿元,占比19.327% [2] - 南向资金方面,港股通资金回升,周四净流入38.81亿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建设银行、美团、泡泡玛特,净卖出最多的是腾讯控股、小鹏汽车-W、阿里巴巴 [2] - 5月22日北向资金成交1202.72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10.91%,沪股通成交前三为韦尔股份、贵州茅台、紫金矿业,深股通成交前三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美的集团 [3] - 影视、短视频等科技相关概念股及消费类板块普遍下滑,部分烟草概念、化妆品股、光伏太阳能板块及部分猪肉、农业等股票逆市上扬,巨星传奇等热门个股涨幅显著 [4] - 5月美国综合PMI初值升至52.1,经济活动增速回升但整体仍弱,服务业增长明显,制造业重现扩张,新订单增长来自内需,出口下滑,企业展望回暖但信心低于均值,5月就业人数下降,制造业补库存,商品和服务售价涨幅创新高,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环比下降但持续申请总数上升 [5] 行业点评 - 4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7241亿美元,同比增5.2%,环比增0.1%,消费增长在关税前已恢复正常,4月销售未反映关税冲击 [7] - 线上零售增长超大盘,4月无店铺商贩销售额1235亿美元,同比增7.5%,环比增0.2%;食品和饮料消费放缓,4月销售额844亿美元,同比增2.7%,环比持平;日用品消费稳定,4月日用品商场销售额769亿美元,同比增2.8%,环比降0.2%;杂货店销售额143亿美元,同比增6.0%,环比降2.1%;餐饮表现良好,4月销售额991亿美元,同比增7.8%,环比增1.2% [8] - 油价下跌致加油站消费下滑,4月销售额511亿美元,同比降6.8%,环比降0.5%;保健和个人护理店销售额389亿美元,同比增8.5%,环比降0.2%;服装及配饰店销售额258亿美元,同比增3.5%,环比降0.4%;运动商品等商店销售额79亿美元,同比增1.7%,环比降2.5% [9] - 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8,消费者态度悲观或影响5月消费数据 [9] - 4月CPI同比增2.3%,环比增0.3%,通胀在关税前控制合理,关税政策预期提升物价;3月人均可支配收入6.54万美元,同比增3.3%,增速放缓;3月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5.51%,支出增速稳定,消费有支撑;3月个人储蓄率3.9%,略有下降 [10] - 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认为市场已基本消化基本面负面影响,ETFXLP前十大持仓占比61%,平均PE - TTM为27.9x,ETFXLY前十大持仓占比69%,平均PE - TTM为44.9x [10]
步步高深度报告:东山再起,步步高升
浙商证券· 2025-05-23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7][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认为步步高财务压力较大,超市调改进度有不确定性;报告认为步步高已完成重整,资产负债表健康,和永辉学习胖东来较彻底,调改后日销大幅提升,客流留存和稳定性超预期,超市调改完成后百货有望接力,公司利润水平将快速提升 [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困境反转,步步高完成重整起死回生 - 步步高成立于1995年,2001年进军百货业,2008年上市,2019年集团营收415亿元;2021 - 2024年业绩承压进入重整,2025Q1运营效率提升,门店主动收缩聚焦省内,店效提升 [21][22][27] - 2024年引入产业投资人,步步高成无实控人企业,投资人在多方面赋能;管理层换血,成立轮值总裁制度,优化组织架构 [32][33] - 2023年重整后现金流改善,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超10亿;债务调整,10万欠款及以下现金清偿,10万以上以股抵债,剩余留债展期10年;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86.8%降至2025Q1 62.1%,有息负债率降至31.9%;费用率下降,周转回升,固定资产投入减少 [36][39][41] 超市调改成效明显 - 胖东来2024年销售额170亿,同比增59%,2022年起帮扶15家商超企业;步步高和永辉2024Q2起接受帮扶,步步高关店彻底,业态与胖东来接近,早期调改组织架构有别 [52][55][63] - 截至2025Q1,步步高27家超市17家调改开业,预计2025年完成所有调改;调改后销售额增6倍,客流增3倍,新增客群主力为年轻一代 [65][69][71] - 步步高超市调改后商品下架率超70%,新增占比超60%,烘焙熟食占比提升,引入裸价采购模式,早期引入胖东来DL产品,后期自有产品接力 [75][78][80] - 步步高调改后硬件设施、布局环境、服务质量提升,场景化改造升级业态;员工薪酬提升,工作时间缩短,可参与门店分红 [83][84] 百货调改同步启动,期待后续利润释放 - 百货是步步高核心资产,2024年投资性房地产137亿,贡献1.69亿毛利,以联营模式为主,2024年毛利率62.71% [86][90] - 步步高百货调改难度大于超市,2024年5月启动,从员工体验和报酬提升入手,优化卖场环境,进行品牌汰换,引入新顾问,组织架构调整为购物中心事业部 [92][94]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预计步步高2025 - 2027年超市部门收入55.35/68.98/88.30亿元,毛利率21%/22%/23%;百货收入3.4/3.6/3.9亿元,毛利率恢复到70%以上;供应商促销费等占比降低利于长期商品力提升 [96][98][9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77.55/95.52/121.02亿元,同比+126.01%/+23.17%/+26.70%,归母净利润1.84/4.02/6.74亿元,同比 - 84.81%/+118.29%/+67.68%,对应PE 81X/37X/2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101]
双安改造亮相 老百货瘦身零售找出路
北京商报· 2025-05-22 20:00
双安商场改造概况 - 公司于2024年10月启动分阶段改造,定位为"品质社区型类购物中心",服务周边5公里社区,采取"零售瘦身"策略,减少零售占比,集中增加餐饮、健身、生活服务等体验业态 [8][1] - 改造后外立面改为玻璃幕墙,品牌组合从186个品牌中新增"何为川"川菜、"行运海鲜食集"火锅等餐饮品牌,3层设斐乐、亚瑟士等运动品牌专区,6层开放空中花园休闲空间 [4][1] - 截至报道日,5层餐饮区午间客流显著改善,但仍有羲和小聚等品牌处于围挡筹备阶段 [4] 业态调整与战略方向 - 公司将零售面积部分置换为餐饮及生活方式业态,包括美容美发、咖啡等,目标使空间内容充实度提升,转型体验式消费 [8][11] - 明确动态改造策略,2025年底将启动地下一层超市板块调整,强调"升级改造是持续过程" [11] - 行业专家建议需结合首店经济(如山夏间等案例)打造特色品牌组合,并强化与社区居民互动以巩固客群黏性 [10][11]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周边5公里内竞品密集:新中关购物中心、领展广场及新开业的中关村大融城(含SHAKESHACK海淀首店等)形成集聚效应,分流风险加剧 [10] - 竞品通过"新潮生活节"、沉浸式美食街等差异化活动抢占市场,公司需平衡"老百货情怀"与创新内容才能突围 [10][11] - 行业趋势显示,北京西单商场、当代商城中关村店等老百货均进入改造周期,反映传统零售向多元化消费场景转型的迫切性 [8][9] 改造方法论与行业启示 - 农文旅研究院指出,老百货改造需深度调研消费习惯,增加体验式业态比重(如观想瑜伽等案例),注重长期品牌建设而非短期效益 [9] - 成功要素包括:业态比例重构(如公司减少零售至30%以下)、空间功能分层优化(如增设潮趣体验区)、建筑形态现代化(玻璃幕墙替代砖墙) [4][9][11] - 行业需关注商圈互补性,例如中关村大融城以首店经济形成差异化,而公司侧重社区服务功能 [10][11]
【零售】金银珠宝销售加速增长,国补品类持续高增——2025年4月社消零售数据点评(姜浩/梁丹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0 22:08
社消总额表现 - 2025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2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3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市场一致预期5.48% [2] - 1-4月社消总额累计16.18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1.38万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3月下降2.0个百分点 [2] CPI与必选消费品 - 4月CPI同比增速-0.1%,环比3月持平 [2]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0%,增速较3月上升0.2个百分点 [2] - 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9%,增速较3月下降1.5个百分点 [2] - 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6%,增速较3月下降1.2个百分点 [2] 可选消费品表现 - 纺织服装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增速较3月下降1.4个百分点 [3] - 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2%,增速较3月上升6.1个百分点 [3]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5.3%,增速较3月大幅上升14.7个百分点 [4] 地产相关品类 - 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增速较3月上升3.7个百分点 [5] - 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6.9%,增速较3月下降2.6个百分点 [5]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7%,增速较3月上升9.8个百分点 [5] 其他消费品类 - 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0%,增速较3月下降4.5个百分点 [5]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9%,增速较3月下降8.7个百分点 [5] -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5%,增速较3月上升12.0个百分点 [5]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3.3%,增速较3月下降2.9个百分点 [5] 行业趋势总结 - 必选品中粮油食品表现突出,4月同比增速14.0%,1-4月累计增速12.6% [6] - 可选品中金银珠宝类受低基数及投资需求推动,增速达25.3% [6] - 国补相关品类持续高增,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增速超30%,体育娱乐、家具、通讯器材维持双位数增长 [6]
徐家汇上海六百改造遇规划调整变数:建筑指标与现行方案存显著变化,项目或面临重新设计
深圳商报· 2025-05-20 15:07
项目进展 - 公司启动上海六百城市更新项目 拟将现有建筑体拆除重建 打造综合性精品购物中心 [1] - 2024年内完成闭店 原建筑体拆除 建设重大招标及地铁临时出入口施工等前期准备工作 [1] - 截至年报披露日 公司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暂无法进行工程建设 [1] 规划调整影响 - 上海市徐汇区规划部门公示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 本项目位于规划范围内但未明确具体影响 [2] - 调规公示中建筑指标与公司项目方案有显著变化 可能导致设计方案 投资总额及建设周期调整 [2] - 公司需根据调规公示结果对项目进行调整 将履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 [2] 项目背景与规划 - 上海六百始建于1952年 是徐家汇商圈的诞生标志 曾推动商圈成长为商业地标集聚区 [3] - 项目调整后计划总投资额达7.08亿元 预计商业面积增加12%-24% [3] - 原计划建设周期18个月 但最终形态和开业时间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 区域发展定位 - 项目位于华山路-漕溪北路和虹桥路-肇嘉浜路两大城市发展轴交汇点 [3] - 串联徐家汇地区 衡复风貌区 交大科创板块和徐家汇体育公园地区等重要功能区 [2] - 随着徐家汇中心ITC项目落成 六百改造被纳入区域系统性更新计划 [3]
数读上海丨2天销售额破2亿元,南京路商圈“大丸现象”释放哪些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20 14:32
销售业绩 - 店庆首日4小时销售额突破1亿元 整个周末销售额达2.06亿元 同比增长3% [1] - 客流量超13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6.8% [1] - 2024年营业额23.03亿元 同比增长2.01% 客流量1687万人次 同比增长14.14% [3] 促销活动 - 推出全年最大力度赠券活动 发放累计5000万元消费券 撬动超2亿元销售业绩 [1] - 500元团1000元券 补200元可买1200元商品 返1200元通用券 相当于700元购2400元商品 [3] - 海德林咖啡餐厅店庆期间单日营业额达6-7万元 端午节预约名额已满 [10] 业态调整 - 强化美妆 世界名表和黄金珠宝品类 引进江诗丹顿等品牌 [7] - 四楼业态调整为运动 儿童 潮玩 户外等 填补业态空白 [8] - 引入"最终幻想14"主题海德林咖啡餐厅 打造沉浸式潮玩体验空间 [10] 科技与设施 - 店庆期间引进多台机器人迎宾 引导购物 科技体验区成亲子家庭打卡点 [6] - 配备开合式玻璃苍穹 巨型LED屏幕 12部旋转电梯 人性化服务设施 [6] - 引入离境退税自助开单机 中英双语界面 退税业务开单数超400单 百货类排名第一 [6][7] 品牌与定位 - 美妆品牌51家 部分为上海首店 CHANEL 娇兰等近20个专柜业绩上海第一 [7] - 法国科兰黎2025年初开设上海中国首店 [7] - 定位转向"潮流玩味 乐享生活" 聚焦Z世代需求 强化场景化消费体验 [10] 市场竞争力 - 汇聚380个品牌 72个为全国或上海区域销售冠军 占比近20% [12] - 计划打造"日咖夜酒"主题街区 引入年轻业态 主理人 营造松弛感消费场景 [10] - 中方团队运营方案更贴近本地消费者需求 赢得市场青睐 [7] 行业背景 - 上海"五一"假期线下消费331.5亿元 同比增长13.2% [13] - 境外来沪消费4.55亿元 同比增长211.6% 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