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播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12个品牌破亿、总人气5.5亿 辛选集团618圆满收官
环球网· 2025-06-20 20:58
618电商大促业绩 - 公司总销量超3300万单 总人气达5.5亿 [1] - 安排直播近200场 其中破亿场次10场 [1] - 参与品牌2200多个 核心SKU近20000个 [1] - 12个品牌销售额破亿 79个品牌销售额破千万 [1] 农产品带货表现 - 带货广东荔枝30.5万单 销售额1184.27万元 [3] - 食品生鲜品类总销售额近9亿元 [6] - 带货广东荔枝重量1536.9吨 榴莲重量1896.2吨 [6] - 放送陕西阎良甜瓜35万单作为福利品 [6] 助农模式创新 - 成立荔枝工作组 3天完成溯源质检核价全流程 [3] -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沉浸式展示荔枝文化及品控细节 [5] - 采用智能云仓系统跟进物流 开设生鲜绿色售后通道 [5] - 计划在溯源直播 订单预售 产品深加工加大投入 [5] 供应链与服务体系 - 投入1600多名专业客服实现7×24小时响应 [8] - 三大智能云仓系统精准跟进物流最后一公里 [8] - 开放出口转内销专项绿色通道扶持外贸企业 [8] - 与外贸企业深度合作定制产品和供应链 [8] 企业社会责任 - 辛火计划累计实现超20亿元助农销售额 [8] - 推动农产品上行解决销售难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6] - 秉持出于农民馈于百姓理念投身助农事业 [8]
人气主播顿顿也走了,东方甄选留不住人才?
创业邦· 2025-06-20 18:16
东方甄选主播离职事件 - 东方甄选旗下人气主播顿顿于618大促当天宣布离职,结束三年主播生涯,未来将以产品推荐官身份继续合作[3][5] - 顿顿曾公开表达对公司管理不满,包括新账号未提前告知主播、公关反应迟缓等问题[8] - 2024年7月以来,已有敬文、董宇辉等至少三位人气主播离职[4][11][12] 新东方人才流失历史 - 新东方被誉为教育界"黄埔军校",历史上徐小平、王强、陈向东、罗永浩等知名人物均曾离职创业[12][14] - 2000年代新东方学生人数7年内从3500人次增至25万人次,增幅70倍[13] -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王强离开后,累计投资800+创业公司,收获24个IPO[14] 东方甄选业绩表现 - 2025财年中报显示营收21.87亿元,同比减少超20%,期内亏损965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49亿元)[17][18] - GMV同比下滑16.2%至48亿元,抖音订单量从5960万单降至5010万单[20] - 主账号30天内掉粉11.2万,粉丝数2842万被与辉同行(2954万)反超[20] 与辉同行对比表现 - 与辉同行最近30天新增粉丝58万,单日GMV多在3000万以上,最高超1.8亿[20][21] - 东方甄选主账号同期最高单日GMV不足2500万[21] - 董宇辉独立运营与辉同行后,东方甄选业绩明显承压[17] 母公司新东方影响 - 2025财年Q3新东方净营收11.83亿美元同比下降2%,若剔除东方甄选业务则同比上升21.2%[21] - 东方甄选业务拖累新东方经营利润表现,剔除后经营利润可达1.26亿美元[21] - 公司持续扩充自营产品,SKU达600款,新推卫生巾产品半天销量30万包[22] 公司发展战略 - 俞敏洪坚持将东方甄选打造为"线上山姆",持续扩充自营产品线[22] - 公司回应人才流失问题时强调30年持续发展能力,认为内部仍具发展平台[15] - 观察人士指出需优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以平衡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关系[22]
2024年广州直播销售额全国第一;香港五所大学跻身世界百强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0:11
深圳前海发展规划 - 前海将打造四个"国际圈":国际"服务圈"、国际"创新圈"、国际"生活圈"和国际"朋友圈",依托香港联通世界优势深化对外合作 [1] - 前海定位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强化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现代化和未来感 [1] 广州直播电商产业 - 2024年广州直播电商活跃网店达68 8万个,直播场次731万场,从业人数超60万人,活跃店铺数和直播销售额全国第一 [2] - 广州直播电商核心竞争力源于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及强大供应链能力 [2] 深圳皇岗口岸建设 - 新皇岗口岸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为深港间唯一24小时旅检通关的大型陆路口岸 [3] - 设计日通关量近期20万人次,远期30万人次,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人员流动便利性 [3] 香港高等教育排名 - 香港五所大学进入QS 2026年世界百强:香港大学(第11名)、香港中文大学(第32名)、香港科技大学(第44名)、香港理工大学(第54名)、香港城市大学(第63名) [4] - 排名反映香港特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长期投入及院校竞争力提升成果 [4] 深交所市场表现 - 6月19日深证成指收报10051 97点,下跌1 21% [5] - 领涨个股:海科新源(+20 02%)、逸豪新材(+20 02%)、凯旺科技(+20 01%) [6] - 领跌个股:常山药业(-20 00%)、斯菱股份(-15 75%)、哈卢卡漫(-13 67%) [6]
“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系列发布——广州市直播电商产业政策文件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广州日报· 2025-06-20 10:04
广州市直播电商产业政策核心内容 - 广州市发布《若干意见》推动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 力争2027年实现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3100亿元 直播带货达人突破10万人 [2] - 2024年广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突破3000亿元 直播企业注册量达4.3万户 [2] - 广州拥有510家传统专业市场 形成10多个优势产业集群 化妆品产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 占全国三分之一生产企业 [3] 四大重点工程部署 - 全产业链布局工程:建设"一站式"直播电商服务载体 加大上下游招商引资力度 培育头部企业 [4] - 产业数智化转型工程:推动"直播+"模式赋能传统商贸 2027年完成100个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型 [5] - 人才引育体系建设工程:支持院校开设直播电商课程 2027年培养10万直播带货达人 [6] - 营商环境优化工程:推广商事登记确认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培育"广货"自主品牌 [7] 行业发展现状与支持政策 - 2024年广州活跃网店68.8万个 直播场次731万场 从业人数超60万人 活跃店铺数和销售额全国第一 [8] - 对符合条件的直播电商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8] - 培育国家级直播电商示范园区和MCN机构 高质量举办直播电商节等品牌活动 [8] 区域发展计划 - 黄埔区计划打造10个示范园区 培育20家龙头机构 三年内推动制造业直播销售占比提升至50% [9] - 白云区重点建设智慧视听云产业园等项目 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等融合模式 [9] - 荔湾区推进"直播电商+专业批发市场"模式 结合文旅资源创新"直播电商+夜经济" [9][10]
东方甄选“又一销冠”离职!曾被视作“下一个董宇辉”
第一财经· 2025-06-19 21:18
主播离职事件 - 顿顿宣布与东方甄选三年合约到期离职 未来将以"东方甄选自营品推荐官"身份继续合作 [1] - 顿顿表示三十而立将挑战未知能力 探索新领域 [1] - 东方甄选发布全员祝福视频 俞敏洪及主播团队肯定其贡献 称其将美丽生活号从脚踝直播间带到头部 [3] 主播影响力与背景 - 顿顿在抖音拥有200余万粉丝 是东方甄选在职主播中粉丝量最多的 [5] - 其常驻的"东方甄选美丽生活直播间"拥有400多万粉丝 是主账号以外最火的垂类直播间 [5] - 该直播间成立于2022年7月 主打美妆护肤和日用百货 成立初期无流量倾斜 被视为公司摆脱"董宇辉依赖症"的尝试 [5] - 东方甄选已成功注册"顿顿"系列商标 涉及皮革皮具、教育娱乐等多个类别 [5] 公司与主播矛盾 - 2025年2月顿顿透露公司拒绝其参加综艺节目邀约 引发发展理念分歧 [9] - 公司CEO回应称鼓励主播发展 但需避免历史风波重演 [9] - 2024年6月顿顿在直播间公开吐槽公司管理 包括开新账号不告知主播、公关反应迟缓等问题 [10] - 该事件导致东方甄选直播间粉丝总量从3041.1万跌至3010.3万 减少约30.8万人 [11] 转型战略与流量困境 - 顿顿作为首批转型主播之一 凭借英语绕口令等才艺积累核心粉丝群 [5] - 头部主播友好告别背后 公司流量困境未完全改善 [7] - 公司正大力拓展自营产品线 持续向产品公司迈进 [7]
俞敏洪天要塌了,东方甄选主播顿顿离职单干,董宇辉事件再次上演
36氪· 2025-06-19 19:57
主播离职事件 - 东方甄选主播顿顿宣布离职 合约到期后将以"自营产品推荐官"身份继续合作 [2][4] - 顿顿社交账号标签已从"东方甄选主播"改为"随拍领域自媒体创作者" [2] - 离职消息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搜第一 网友普遍表示支持 [10] 顿顿的职业背景 - 原名王若顿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商务英语专业 曾在新东方任教 [14] - 2022年6月成为东方甄选首批核心主播 以英语绕口令 法语诗歌 美声唱段等才艺走红 [15] - 擅长美妆护肤领域 其直播话术被某知名品牌用作销售培训材料 [15] - 2022年7月接手"东方甄选美丽生活"账号 将该垂直账号做到抖音带货月榜前十 个别月份销售额反超主号 [15][17] 对东方甄选的影响 - 顿顿离职前已将"美丽生活"账号做到3000万粉丝 超过主号2800万粉丝 [18] - 董宇辉2023年底离职后 东方甄选流量下滑累计掉粉超百万 顿顿成为关键接棒者 [17] - 2024年6月顿顿直播公开表达对公司管理不满 导致单日掉粉30万 [22][24] - 顿顿曾两次公开抱怨 包括公司决策不透明 公关不作为 个人发展受限等问题 [22][24] 董宇辉单飞表现 - "与辉同行"账号粉丝从首播700万增长至2954万 超过东方甄选2842万 [29] - 开播一周年GMV突破100亿 2024年1-3月稳居抖音带货月榜前五 [33] - 618大促首日销售额达1.76亿元 创2024年单日纪录 美妆专场单日GMV最高达7500万-1亿元 [34] - 董宇辉获2024年"人民文学奖传播贡献奖" [35] 行业现象分析 - 主播个人IP与MCN机构的矛盾凸显 当个体价值超越公司提供的平台时 离职成为常见选择 [37][38] - 东方甄选在董宇辉事件后有意控制主播个人IP 但未能阻止核心人才流失 [29][37] - 直播行业头部主播的议价能力持续增强 机构需重新平衡资源分配与人才保留机制 [37][38]
东方甄选卫生巾上线时,董宇辉也发力自营了
36氪· 2025-06-19 16:23
核心观点 - 董宇辉通过成立兰知春序公司开始布局自营产品,从帆布包切入,逐步深入供应链,探索商业闭环模式[1][3][4][6][9][12][23] - 自营产品对直播电商公司的战略意义重大,东方甄选自营品GMV占比达37%,毛利率高达38.2%,成为核心竞争优势[3][16][19] - 头部主播发展自营品牌是行业趋势,可解决第三方带货模式的品控风险、利润瓶颈和增长天花板问题[12][15][16][17][19] 董宇辉的自营布局 - 2024年12月成立兰知春序公司,法人代表为董宇辉,已注册9项美术作品著作权包括多个Logo设计和帆布包图案[4][5] - 首款自营产品"平安喜乐"帆布包2024年1月上线,售价19.8元售出2.4万件,销售额48万元[5] - 2024年6月推出第二款"与辉同行"Logo帆布包,售价36元,当晚销售额达100-250万元[1][6]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日用品、服饰、食品零售,未来可能扩展更多自营品类[10] 自营模式的商业价值 - 东方甄选2024财年自营品及电商业务营收65亿元,占总GMV的37%,调整后净利润7亿元[16] - 自营品毛利率显著高于第三方带货,东方甄选曾达38.2%,承担更大风险但掌握定价权[16][20] - 可建立稳定供应链,降低选品成本和翻车风险,与辉同行2024年检测出近200家问题企业[17] - 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如东方甄选自营卫生巾在行业信任危机时迅速上线[19] 行业对比分析 - 交个朋友2024年GMV150.8亿元,营收12.5亿元,净利润1.2亿元,采用第三方带货模式[15] - 东方甄选GMV143亿元,自营业务贡献65亿元营收,净利润7亿元,模式差异导致盈利差距[15][16] - 纯网红模式面临内容新鲜度下降问题,与辉同行2024年1-4月日均观看人次同比下降24%至2394万[15] 发展路径选择 - 渐进式探索:从小商品切入测试供应链能力,避免重资产投入风险[9][23] - 差异化定位:与辉同行专注第三方带货,兰知春序发展自营品牌[9] - 食品领域尝试:与五芳斋等品牌合作定制粽子,暂未贴牌自营[10] - 终极目标可能是整合MCN机构、自营品牌和供应链的超级商业体[12]
日均直播带货品类超100万种,广州传统商贸业数字化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6-19 14:43
广州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广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突破3000亿元,直播企业注册量达4.3万户,主播人数、直播场次、商品销售额等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 [1] - 广州拥有510家传统专业市场,形成涵盖服装配饰、美妆日化、食品饮料等10多个优势产业集群,化妆品产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生产企业 [1] - 日均直播带货品类超100万种,形成"广州模式",呈现万商开播、全城直播态势 [1] - 2024年广州活跃网店68.8万个,直播场次731万场,直播从业人数超60万人,活跃店铺数、直播销售额位列全国第一 [6] 区域特色发展模式 - 荔湾区拥有11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去年网络销售额达295.57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速22%,建成4000平方米滋补产业带直播电商基地 [2] - 黄埔区依托88家上市公司、3000多家高新企业,建成3个总面积超50万平方米工业直播园区,宝洁、蓝月亮等30余家企业设立直播中心,丸美、环亚等企业线上销售占比75%以上 [3] - 白云区2024年化妆品产业实现规上产值加销售额超360亿元,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线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6% [4] 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 - 全市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重从2019年13.9%提升至2024年27.8% [2] - 黄埔区"工业直播"模式下直播贡献率达40%,计划三年内推动传统制造业直播销售占比提升至50%以上 [3] - 计划到2027年助推100个传统专业市场完成数字化转型,推动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3100亿元 [5] 政策支持体系 - 部署"四大工程":全产业链布局、产业数智化转型、人才引育体系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 [4] - 全产业链布局方面鼓励建设"一站式"直播电商服务载体,培育头部企业,给予奖补政策 [4] - 人才引育方面支持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力争2027年直播带货达人突破10万人 [5] - 营商环境方面推行商事登记确认制,探索品牌标准化认证,建立"白名单"制度和"放心直播间" [6] 特色产业集群赋能 - 重点赋能服装、皮具、美妆日化、珠宝首饰、定制家居等产业集群,擦亮流花服装、新塘牛仔、狮岭皮具等地标名片 [2] - 发展"直播+专业批发市场""直播+商超""直播+农村电商""直播+夜经济"等模式 [5] - 鼓励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培育本土农产品电商企业 [5]
直播电商监管升级 融AI平衡商业与社会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6-19 10:52
直播电商监管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加强直播间运营者、营销人员及服务机构的身份认证与资质审核 [1] - 平台需建立违规处置机制、依法报送数据并协助消费者维权 [1]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2024年"618"大促期间直播电商表现突出:淘宝头部主播单日成交额破亿元,京喜自营联合余姚产业带的龙头过滤器两天销量达5万件 [4] - 抖音电商通过短视频引流实现销售额同比数倍增长,新兴品牌借助流量扶持实现曝光与销量爆发 [4] - 小红书依托社区属性推动美妆、时尚类直播,博主互动带动个性化消费 [4] - 直播电商带动产业链繁荣,包括设备供应商、内容团队及物流企业业务高峰,中小商家借此实现品牌升级 [5] 行业问题与乱象 - 近5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但投诉量增幅达47.1倍,虚假宣传与假冒伪劣问题加剧 [6] - 典型案例:美妆直播间虚假宣称"三天淡斑"功效导致消费者过敏,部分直播间通过"限量抢购"噱头诱导冲动消费 [6] - 假冒商品泛滥,如低价售卖假名牌运动鞋,食品类三无产品威胁消费者健康 [7] - 售后问题突出,退货退款困难,商家拖延处理或失联现象普遍 [7] 技术应用与行业创新 - AI技术提升效率:大数据匹配需求与供给降低资源浪费,AI虚拟主播实现24小时直播降低成本 [8] - 人文维度创新:AI特效还原传统工艺场景,智能翻译助力地方特色产品全球化 [9] - 产业赋能:AI优化供应链实现精准备货与智能仓储,与农业结合监测农产品生长提升质量 [9]
618直播间静悄悄:当“李佳琦们”隐身,商家赔本赚吆喝的时代结束了
华夏时报· 2025-06-18 23:29
电商直播行业趋势 - 头部主播如李佳琦、董宇辉、辛巴在618期间依然保持强劲带货能力,董宇辉直播间创下单场1.76亿元销售额的历史最高成绩,李佳琦直播间618预售首日美妆GMV达25亿-35亿元,辛巴单场带货近40.7亿元销售额 [3] - 头部主播直播频率显著降低,董宇辉在618高潮期仅安排3场共计6小时直播,不足当期40场直播的1/10,李佳琦在6月18日至6月28日期间仅安排1场直播 [4] - 李佳琦618预售首日美妆品类GMV相比2023年下降至少30%,2024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53256亿元,同比增长8.31%,增速较2023年的40%明显下滑 [5] 头部主播策略调整 - 电商平台低价常态化削弱头部主播"全网最低价"优势,商家更注重保利润而非市场份额,部分消费者在李佳琦直播间低价购买的扫地机器人被强制退单 [6] - 监管趋严促使平台流量向中腰部主播倾斜,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有意识扶持店播,店播已占某电商平台交易的六七成 [6] - 头部主播通过孵化新账号(如"所有女生"、"所有女生的衣橱")和跨平台合作(如罗永浩转战抖音、淘宝、京东、百度)分散个人IP风险,罗永浩在交个朋友直播时长已不足1% [7] 数字人直播发展 - 数字人直播成为中小商家经济高效的选择,超10万商家使用数字人开播,每日超600万用户在数字人直播间购物,百万级商家GMV同比增长300%以上 [8] - 头部平台对数字人直播限流,仅拼多多无限制,因数字人交互性差影响用户体验,但AI技术迭代已提升交互性,罗永浩数字人直播GMV突破5500万元 [8] - 单个数字人制作成本降至千元左右,远低于真人主播月费上万元的成本,百度数字人年收入已达几十亿元 [9][10] 行业未来展望 - 数字人直播被视为行业强心针,可阶段性刺激增长但难扭转行业增速下滑趋势,直播电商下一次高潮或由数字人推动 [10] - AI技术发展和市场接受度为数字人创造合适生长环境,资本更倾向投资技术而非真人主播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