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

搜索文档
我国口粮品种自主率达到100%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央视网· 2025-07-04 06:03
行业技术突破 - 农业现代化中种子是基础 中国通过自主研发实现粮食安全 [1] - 水稻 小麦种业科技取得新突破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 - 水稻育种在抗虫品种 籼粳杂交稻 优质食味稻选育方面保持领先 [5] -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在主产区扩大应用 [5] - 中国水稻 小麦品种自主率达100%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5] 研发进展 - 湖北武汉国家水稻强优势阵型企业开展抗矮缩病性状改良实验 [3] - 实验室筛选后优良品系进入350亩试验田 超5000个新品系同台测试 [3] - 测试指标包括抗病性 株高 穗长 产量潜力等性状 [3] - 水稻食味品质改良取得明显成效 口感显著提升 [5] 产业覆盖与政策方向 - 中国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基本实现100% [7]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95% [7] - 农业农村部将培育优势种业企业 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 [7] - 计划优化种源基地布局 提升种源保障能力 [7]
奋进新征程 劳动最光荣——走近2025年“最美职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19:51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被称为"工业心脏",公司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负责为压缩机配焊工程管路 [4] - 张腾蛟完成20余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焊接任务,包括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组、首台西气东输压缩机组等 [4] - 提出273项合理化建议,改进5项操作方法,申报7项国家专利,首创"熔池下沉法"等技术革新项目 [4]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大豆研究院院长胡喜平组建黑龙江省首支大豆商业化育种团队 [7] - 育成68个大豆新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超1.9亿亩,组建全国大豆创新联合体 [7]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首席技师罗明浩从事半导体材料设备及工艺研究20年,主导设计中国首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靶材生产线关键设备 [9][10] - 该设备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世界一流晶圆企业最先进制程 [10] 银川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 驾驶员杨彦锋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实现零事故、零投诉 [13] - 总结"五心工作法"和"十九字节气法",每月节气300立方米 [14] 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 - 所长杨俊创作演出50多部剧目,主演《八子参军》等红色精品剧目 [16][17] - 挖掘整理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文本52个、曲牌423首,设立30万元培养基金激励青年演员 [17] 陕西康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 培训讲师王荣荣从困难职工成长为"金牌月嫂",累计培养800余名高级家政人才 [19][20] - 带动2000余人就业,谢绝外地高薪邀约专注家乡培训事业 [20]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飞机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刘宇辉研发"飞机远程诊断与实时跟踪系统",预判故障数万次,节约维修费约10亿元 [25] - 承接中国商飞项目,孵化10余名工程师 [25]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 工程师吴嘉楠独立发现376条缺陷,完成380次电网保电,进行1896次设备特巡 [27][28] - 12年倒闸操作25789项次无差错,被誉为变电运维"活字典" [28]
农林牧渔行业点评:行业引导破除“内卷式”竞争,优质低成本龙头或受益
华源证券· 2025-07-03 11: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政策主线围绕保障农民权益与激活企业创新,未来农业产业发展或需以生物技术、智能装备、低碳农业为突破口,推动“强农业”从政策愿景走向产业现实 [7] - 未来成长股更考量科技含量、兼顾农民利益、模式创新、调动既有所有生产要素的能力,平台型企业可引导行业向平台 + 生态模式切换,摆脱同质化竞争 [6] 产能情况 - 5 月官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 4042 万头,同比增长 1.15%,环比 +0.1%,政策维护猪价稳定决心坚定,行业产能调控力度或加大 [5] - 7 月 3 日烟台毛鸡收购价 3.15 元/斤,鸡苗收购价 1.2 元/斤,鸡苗创 2025 年新低,白羽肉鸡产业链产能 2019 - 2024 连续六年增加,“高产能、弱消费”矛盾短期或仍持续 [5][8] 市场表现 - 7 月 1 日涌益最新猪价为 15.08 元/kg,突破 15 元关口,创出今年元宵后猪价新高,此次反弹归因于基础供应环比收缩、前期降重压力释放、二育进场助力 [7] 投资建议 - 生猪市场未来机会或属于个别新模式的科技驱动型企业,龙头企业可通过研发领先克服管理熵增,引导行业向平台 + 生态模式切换 [6] - 白羽肉鸡行业总量增长是持续趋势,国内企业不断奋进与积累,有望涌现类似泰森食品的行业巨头 [8] - 饲料行业产业周期相对偏长,海大作为动物蛋白制造链主,产业链深度和广度兼具时,综合竞争力与利润稳定性更强 [9] - 宠物经济消费韧性强、成长空间大、市场格局好,头部公司马太效应明显,未来行业内并购事件或频繁发生 [10] - 农产品价格周期底部回升,研发实力领先的种业龙头业绩或持续增厚,玉米、大豆转基因预计 2026 年开始进入“亿亩时代” [11]
隆平高科: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36
股东大会审议情况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暂不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预案 因公司正在推进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待发行完成后将另行审议分配方案 分配比例不低于当期净利润30% [1]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调整后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以总股本14 69亿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 4元 合计派发5877 79万元 不送红股且不转增股本 [2] 权益分派方案细节 - 分红基准为现有总股本14 69亿股 含税现金分红标准为每10股0 4元 香港市场投资者及QFII等扣税后每10股派0 36元 个人及基金税率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收 [3] - 股权登记日定为2025年7月8日 除权除息日为7月9日 分红对象为登记日在册全体股东 [3] 分派实施安排 - 现金红利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 部分股东由公司自行派发 若自派股东股份减少导致代派不足 公司承担相关责任 [4][5] - 咨询方式包括长沙董事会办公室地址及联系人罗明燕 电话0731-82183880 [5] 文件备查 - 备查文件含中国结算分红确认文件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临时会议决议及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 [5]
康农种业20250702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公司 康农种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成长性与财务表现**:2019 - 2024 年营收复合增速达 26.3%,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21.7%,高于行业平均,但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小幅下滑;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4.41 亿、5.74 亿和 7.17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36.7%、38.1%和 39.6% [2][6][16] - **产品结构与区域优势**:以玉米种子为核心,占平均营收比例 96.4%,魔芋种子规模较小;西南地区是优势区域,贡献近一半营收,康农玉 007、康农 2 号等品种认可度高,2022 年市占率达 5.97% [2][7][12] - **研发创新能力**:坚持创新驱动,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4 年研发投入 14.4 百万元,研发费用率 4.3%;拥有玉米植物新品种权 25 项,通过审定杂交玉米品种 77 项 [2][10] - **新品潜力**:康农玉 8,009 具备优秀抗病性、抗倒伏性及超预期产量特征,已通过国家审定,有望助力打开黄淮海市场 [2][11][13] - **产能扩充计划**:拟募资扩充 2.5 万吨玉米种子产能,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降低成本,解决产能瓶颈 [2][5][14] - **市场竞争格局**:中国杂交玉米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市场集中度低,前五大企业市占率仅 12%;政策支持技术型企业和知识产权保护,利好具备研发和繁育推一体化能力的企业 [4][8][9] -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行业领先,毛净利率表现相对优异,期间费用率较低,但业务区域化特点明显,规模差距可能限制营收水平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16 - 2021 年间,中国杂交玉米市值由 278.5 亿元增长至 311.8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2.3%,同期玉米面积由 6.63 亿亩小幅下滑至 6.5 亿亩;预计到 2026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587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 3.8% [8] - 康农玉 8,009 母本为河南大学 T1,293,副本为热带与温带杂交材料,粗淀粉含量达 73.15%,粗蛋白含量 11.55%,粗脂肪含量 4.48%,对比郑单 958 增产达 4.9% [13] - 公司正在积极推广康农八八八、每股九九九、上股八八八等新审定适宜西南或南方丘陵地区的玉米品种;在北方春播区和黄淮海夏播区储备高产抗逆性良好的品种并逐步推广 [12] - 魔芋及中药材业务预计仍处开发阶段,对业绩贡献有限,但毛利率有望伴随规模效应提升 [16] - 需警惕收入结构单一、地域集中、供需、新旧品迭代、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影响 [16]
推进优质农产品量质齐升,济南将培育形成10条标志性农业产业链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3:19
农业农村消费提升行动 -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消费行动,聚焦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畅通产销对接渠道、打造多元消费场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1] - 推进优质农产品量质齐升,聚焦粮食、果蔬、畜禽、种业、都市休闲农业、农事服务6大领域,加速培育10条标志性农业产业链、43条重点产品线 [1] - 年内新认定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60家领军骨干企业,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1] 优质农产品供给 - 年内认证和续展绿色、有机产品50个以上,力争1个品牌纳入国家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到55个 [1] - 用好"一村一业、一村一策"、重点产业链等惠企助农政策,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企业培育 [1] 产销对接与品牌推广 - 举办"泉水人家"全国行品牌推介会,年内开展"泉水人家"进社区等产销活动50场以上 [2] - 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15场知名展会,办好山东畜牧业博览会、山东(济南)种业博览会 [2] - 新建提升3个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结算改造升级 [2] 乡村多元消费场景 - 发挥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电商直播等新业态 [2] - 年内新申报认定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建成23个省级和美乡村,打造20个以上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 [2] - 策划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乡村好时节"等乡村促消费活动,办好中国名优锦鲤大赛、"村晚"、"村超"等特色赛事 [2]
深化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7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成效 - 京津冀三地首次携手举办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标志着农业协同发展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1] - 河北蔬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达42.5%,成为北京蔬菜市场供应第一大省 [1] - 协同打造种植、饲料、养殖、屠宰、深加工、物流仓储等全产业链条,产业化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1] - 京津科技资源加速在河北转化,联合发布绿色节水、节本降耗、提质增效等高效抗逆主导品种和成熟适用主推技术 [1] - 共同支持雄安新区乡村振兴,打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智慧农业场景,促进智能农机装备、智能采摘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落地转化 [1]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 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2] - 城市建设和生活生态发展的用地用水需求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2] - 农业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够强 [2] - 农产品品质与消费者需求有差距 [2] - 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河北现代农业发展还有提升空间 [2] -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转化渠道不通畅,"研发在京津、转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还不成熟 [2] 未来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方向 - 推动京津冀共建更多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京津冀地区农产品应急供应基地 [3] - 共同培育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样板和区域农业品牌,提高区域农业整体竞争力 [3] - 深化休闲农业合作,提升京津冀休闲农业整体吸引力 [3] - 深入推进"净菜进京",持续扩大在京市场份额 [3] - 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共研,开展京津冀农产品产销形势季度会商 [3] - 发挥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3] - 河北将与京津合作突破一批适合河北盐碱地和气候特点的种源"芯片"关键技术 [3] -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成果"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 [3] 京津冀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共享互通 [4] - 发挥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 [4] - 持续开展农药化肥控量增效行动,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 [4] - 多渠道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4] - 推动白洋淀流域化肥农药控量增效、畜禽粪污防治提升工作 [4]
从“智能烘粮”看科技赋能农业
新华日报· 2025-07-02 05:44
粮食烘干技术发展 - 泗洪县大华种业有限公司拥有19台高效烘干设备 日烘干能力达1200吨 彻底改变传统"靠天晒粮"模式 [1] - 江苏省今年夏收累计投入使用烘干机约3.7万台 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1] - 传统场地晒粮存在场地资源紧张 晾晒效率低下 粮食干燥均匀度难以保证等问题 且影响交通秩序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 资金投入 技术研发多管齐下推动粮食烘干产业发展 出台补贴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1] - 烘干技术使粮食从收购到烘干仅需四五个小时 粮食损耗控制在5%之内 相比传统晒粮每吨小麦可减损30公斤 [2] - 烘干后粮食售价每斤提高约五分钱 同时保证色泽 口感和营养成分 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多方协作与产业生态 - 种粮大户 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投入建设烘干中心 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 供电部门保障用电服务 [2] - 粮食烘干设备不断升级换代 烘干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 形成智能化 绿色化 规模化发展趋势 [3] 产业转型意义 - 从"场地晒粮"到"智能烘粮"体现农业生产方式进步 彰显政府利用科技保障粮食安全的积极作为 [3] - 该转型是各级政府科技赋能粮食安全保障的实践 体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谋划"的转变 [2]
我国蔬菜种子自给率接近91%番茄育种芯片年内上市
快讯· 2025-07-01 23:01
蔬菜种子自给率 - 我国蔬菜种子自给率接近91% 有力保障了菜篮子的丰富性 [1] 番茄育种芯片技术 - 北京通州国际种业园区实验室研发成功国产固相芯片检测设备和固相芯片 [1] - 基于芯片技术突破 在5月份启动了全国首个番茄育种自主化固相基因芯片项目 [1] - 番茄育种芯片预计今年年底上市 [1] 基因检测成本与应用 - 商业化应用后 基因检测成本将从每份样品120元降低到40元 [1] - 应用范围将覆盖上游番茄分子育种 品种选育 以及下游的品种鉴定 [1]
去年种业营收突破100亿元 山东烟台全力打造种业创新发展高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1 08:17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 烟台市印发《烟台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和《烟台市种业振兴工作协调机制》,构建政策资金双保障体系 [1] - 市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500万元,县级财政同步配套相应资金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 [1] 科技创新与研发成果 - 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7处、院士工作站7处,获批山东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4家 [2] - 组建53个育种攻关联合团队,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765个,5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2] - "登海605""烟农1212"连续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2] - 农业科学院转让新品种28个,成果转化收益2900余万元 [2] 企业发展与产业链延伸 - 培育国家阵型企业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3家,登海种业、益生种畜禽、民和牧业等企业市值近百亿元 [2] - 莱州市金海种业发展订单农业,连胜种业、大成食品延伸精深加工链条,推动种业"研产销"一体化 [2] - 2024年烟台市种业营收突破100亿元 [2] 良种推广与农业效益 - 建设制繁种基地20余万亩,展示示范基地8个,年展示品种70个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3] - "烟农1212"小麦亩均增产20公斤、增收50元,"烟金蜜"苹果市场均价每斤10元以上,亩均纯效益3万元以上 [3] - "烟农"系列小麦、"登海"系列玉米累计推广超20亿亩,"烟薯25"全国推广面积超2000万亩 [3] 市场监管与知识产权保护 - 印发《全市农作物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强化市县管理主体责任 [4] - 出动执法人员830人次,整顿种子市场140次,玉米、小麦种子抽检合格率达98% [4] - 开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宣讲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宣传材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