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定调,关注航天强国方向,航空航天ETF(159227)迎投资风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6:33
市场表现 - 10月24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继续上扬,军工板块高开走强,截至13点33分,航空航天ETF(159227)涨幅达2.14%,成交额为2.2亿元 [1] - 航空航天ETF持仓股中国卫星涨停,振华风光、上海瀚讯、长城军工、航天电子、华力创通、天奥电子、光启技术等股跟涨 [1] - 航空航天ETF最新规模超过13亿元,其涨幅与成交额均稳居同类产品第一 [1] 政策驱动因素 - 10月23日晚四中全会公报正式发布,科技被定位为国家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并首次将“航天强国”纳入建设目标 [1] -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中航证券分析认为,“航天强国”进入建设落地阶段,预计将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向该产业倾斜更多资源 [1] 产业发展重点 - 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以及以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被视作“航天强国”战略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其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 [2] - 该指数成分股精选军工领域头部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2]
“十五五”规划的高技术产业如何刷新生活?AI模拟游戏抢先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6:14
政策规划核心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 - 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1] - 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1] 战略性新兴产业 - 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 [1] - 发展这些产业旨在催生数个万亿元级规模的市场 [1] 未来产业布局 - 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 这些未来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 产业发展前景 - 在第十五五年规划引领下,随着科技加速创新迭代,未来的智能生活将发生变化 [1] - 相关产业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加快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出数个万亿元级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5:58
中共中央于10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即将 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 一次重要会议。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 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议》对"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 全面部署。 《建议》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统一市 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举措,将更加有力有效地破除各种市场障碍,充分释放我国超大 规模市场红利。 区域方面,《建议》部署了5方面重点任务,可以归纳为"三个注重",即注重优化布局、注重新型城镇 化、注重陆海统筹。 将在院内、在医院之间搭建会诊和转诊平台 看病就医方面,"十五五"期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举措? 产业方面,《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部 署了4方面重 ...
权威解读“十五五” 这场发布会释放重要信息
央视新闻· 2025-10-24 15:56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80%左右,未来5年预计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12]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13]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13] -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14]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5][16]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18]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到50万亿元,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19]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已从328项减到106项,清理4200多件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举措,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20]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推动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动力源,长江、黄河两条绿色发展带取得新突破[22] -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十五五"时期预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24] -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5]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27]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33][34] - 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36]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 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39] -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40]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41]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 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加快推进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程,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43] - 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44] - 擦亮"投资中国"品牌,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46]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8] - 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强化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支持[9] -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10] 卫生健康和人口发展 -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健康促进的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公共卫生能力,防控重大传染病,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50] - 健全医疗、医保和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优化药品集中采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保障[50] -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发挥育儿补贴、个税抵扣等政策作用,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51] - 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51] - 推动老有所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51]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推动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电力报· 2025-10-24 15:28
中共中央10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创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4 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8%。《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 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 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 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 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大盘、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原文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郑栅洁: 大家上午好!《建议》对"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就产业、市场、区域3个方面,简 要向大家作个介绍。 第一个是产业方面,就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部署了4方面 重点任务,我们理解,可以从"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 ...
郑栅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未来5年可增约10万亿元市场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5:2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初步估计未来5年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将新增约10万亿元人民币市场空间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任务 - 战略任务第一条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部署了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效四方面重点任务 [1] - 固本升级旨在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全球地位和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创新育新旨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2] - 扩容提质旨在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 [2] - 强基增效旨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市场空间与增长动能 - 固本升级举措将加快传统产业质效提升和量增,初步估计未来5年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释放巨大发展动能和民生红利 [1] - 创新育新举措将催生数个万亿级或更大规模市场,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将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2] - 新兴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扩容提质举措将促进经济生态重塑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形成巨大新市场 [2] - 强基增效举措将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融合、安全高效发展,发挥更强支撑保障作用 [2]
光启技术Q3业绩大增,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涨超2.2%,机构:部分重点企业业绩有望回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5:11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布局商业航天主题投资机会。该ETF成分股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军 工电子等细分领域,涉及卫星互联网、大飞机、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方向,与低空经济、大飞机、卫星 互联网等热门主题高度契合,或将受益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 消息面上,根据Wind数据统计,国防军工行业(申万)2025年第三季度披露三季报的17家公司中,有 12家实现盈利。其中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成分股光启技术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6.53亿元,同比 上升56.5%,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上升25.28%。 10月24日,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卫星互联网概念、军工板块走势强势。 相关ETF方面,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截至发稿涨2.28%,成交额近6000万元。成分股中,中国 卫星涨停,振华风光、光启技术、长城军工、国科军工等股涨幅居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浙商证券表示,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将步入加速期。此外随着扰动因素逐步消除、订单落地预期增强, 结合三四季度往往是国防军工产品交付的集中期,我们预计2025Q3部分重点企业业绩有望回暖。 ...
刚刚,重磅发布会召开!透露这些信号→
金融时报· 2025-10-24 14:57
文章核心观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设定总体框架和战略任务 [1] 产业发展与市场空间 - 传统产业是当前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其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约80% [9] - 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初步估计未来5年将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9] -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将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10]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0]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0] - 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包括加强基础研究、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和高端算力芯片 [11]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保障等深度融合 [11] 扩大内需与市场环境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到50万亿元 [12]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 [12]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已从过去的328项减至目前的106项,清理了4200多件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举措 [13] - 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13] 农业现代化 -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优先补上的最大短板,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8]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8] - 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8] 对外开放与吸引外资 - 开放和引资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不搞损人利己、零和博弈 [17] - 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购在中国”品牌,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 [17] - 服务业是接下来开放的重点,将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 [17] - 持续优化服务,办好外企圆桌会,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17]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何要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4:49
中共中央于10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 记、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介绍,《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 了战略任务的第一条。 具体来看,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 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 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在受访专家看来,全会提及的"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基于先进制造业在经济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做出的战略部署,是通过技术渗透实现产业链的垂直跃迁。在全球经济竞争日 益激烈的当下,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另外,在产 业结构优化上体现"扬优补弱、多元发力"的思路,既注重传统产业的优化提升,又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 业和未来产业,还强调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升级、新旧动能顺畅转换的格局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何要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丨四中全会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4:43
"但制造业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仍然突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近日在文章《加强党的 创新理论武装 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表示,"当前,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经济体 推行'再工业化',推进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 程。我国制造业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困。" (原标题: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何要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丨四中全会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 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中共中央于10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 记、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介绍,《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 了战略任务的第一条。 具体来看,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 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