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航科工(02357)
icon
搜索文档
中航科工(02357)下跌5.19%,报4.57元/股
金融界· 2025-08-19 13:57
股价表现 - 8月19日盘中下跌5 19%至4 57元/股 成交额达2 17亿元 [1] 公司概况 - 香港资本市场唯一航空高科技军民通用产品及服务旗舰公司 [1] - 主营业务包括直升机 教练机 通用飞机 机载系统与航空零部件 航空工程服务 [1] - 恒生综合指数 沪港通 深港通成分股 [1] - 多次获得亚洲企业管治杰出奖 最佳上市公司奖 沪港通最具投资价值奖等荣誉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69 71亿元 [2] - 2024年净利润21 87亿元 [2]
中航科工(02357.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7:21
公司公告 - 中航科工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并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中航科工(02357)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16:42
会议安排 - 公司董事会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审议及批准刊发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3] 人员组成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闫灵喜先生和孙继忠先生等组成[4]
港A军工股集体“出鞘”!多则利好引爆行情,二十余股齐掀涨停潮
格隆汇APP· 2025-08-04 15:41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港A两市军工股集体爆发,A股二十多只个股涨停,包括北方长龙、爱乐达、兴图新科等20CM涨停,山河智能、长城军工等十余股涨停 [1][2] - 港股军工股涨幅靠前,中船防务涨近7%,中航科工涨超5%,大陆航空科技控股、航天控股跟涨 [2][3] 军工板块上涨驱动因素 - 国内方面,福建舰入列进入攻坚阶段,正攻克滑跃到弹射起飞技术难题,提升航母战力预期 [3] - 陆军成功举行无人机"蜂群"、机器"狼群"协同作战演习,首次公开无人化作战模式 [4] - 国际军贸利好,中国直-10ME武装直升机列装巴基斯坦军队,配备先进雷达和电子战套件 [4] - 歼-10CE在印巴冲突中表现卓越,印尼军方正评估采购歼-10战斗机可行性 [5] 全球军费及军贸趋势 - 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达2.72万亿美元,较2023年实际增长9.4%,创冷战以来最大增幅 [5] - 2019-23年中国占全球军贸出口总额5.8%,85%流向亚太国家,9.9%流向非洲国家 [6] 国内军工行业催化剂 - 八一建军节余热未散,九三阅兵即将到来,展示我军装备体系建设最新成果 [7] - "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军工板块月线三连阳,短期或面临波动但长期逻辑坚实 [7][8] 行业长期发展前景 - 军工行业核心驱动力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战略,2027、2035、2050三阶段目标支撑长期发展 [8] - 行业有望摆脱低迷期,进入业绩改善与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阶段,关注先进战机、低空经济等领域龙头 [8]
中航科工(02357) - 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预托证券发行人的证券变动...
2025-08-01 11:1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6,210,662,836股,股本6,210,662,836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1,762,191,406股,股本1,762,191,406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7,972,854,242元[1] 发行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6,210,662,836股,库存股0[2] - 截至2025年7月底,内资股已发行股份1,762,191,406股,库存股0[2] 其他 - 股份期权不适用[3] - 香港预托证券资料不适用[4]
港股概念追踪 | 中国eVTOL最大海外订单诞生 低空经济发展再提速(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07:30
中国eVTOL行业最大海外订单 - 沃兰特与Pan Pacific、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协议,Pan Pacific采购500架VE25-100天行eVTOL,金额达17.5亿美元,创中国eVTOL行业最大海外订单纪录 [1] - 该批eVTOL将投入泰国、马尔代夫等地区的短途岛际运输及应急救援场景,中航工程负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低空基础设施支持 [1] 华东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与基础设施建设 - 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揭牌,重点开展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产学研合作,目标打造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 [1] - 上海eVTOL规模化总装制造基地联合体成立,整合御风未来、时的科技等本土厂商,依托大飞机产业链优势加速倾转旋翼/复合翼技术路线研发 [2] - 华东无人机基地2.0新场址开工,占地85.73亩,规划建设"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提供测试试飞、适航检测等一体化服务 [2] - 华东无人机基地已获批1370平方公里跨省空域,累计签约项目41个,总额33.82亿元,覆盖整机制造、零部件、应用服务全链条 [3] 行业政策与全球市场动态 -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发布,划分4个一级指标(空管/起降/产业配套/应用场景)和21个二级指标 [3] - 时的科技与阿联酋Autocraft签署10亿美元订单,采购350架E20 eVTOL,首批将在取得适航证后交付 [3] - 全球eVTOL交付量2023-2030年CAGR预计达80%,市场规模从1.4亿增至148亿人民币,2035年或达300亿人民币 [4] - 动力系统与航电飞控系统占整机价值量60%(分别40%/20%),技术壁垒高且受益显著 [4] 产业链竞争优势与概念股布局 - 中国凭借新能源汽车/无人机/航空技术积累,在航空电池、电机、材料、整机制造环节占据优势 [5] - 中航科工(02357)作为航空高科技旗舰,2022-2023年推进中航电子合并中航机电等重大重组 [6] - 中兴通讯(00763)已在25省市完成超80个低空通感项目,覆盖物流配送/低空安全场景 [6] - 小鹏汽车-W(09868)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计划2024年Q4量产交付 [6] - 广汽集团(02238)申请上百项飞行汽车专利,计划2025年示范运行,2027年实现大湾区立体出行服务 [6]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涨近1%,中航科工涨超5%!6月分红规模尤为突出,建议把握高股息标的配置机会!
金融界· 2025-06-13 10:54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五港股市场集体低开 能源设备与服务、石油与天然气板块走高 [1] - 截至10:20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涨0.82% 近1月涨幅超6% [1] - 热门个股方面 中航科工涨超5% 中远海控涨超4% 东方海外国际、中化化肥、中海油田服务、东方电气等涨超3% [1] 政策动态 - 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祐表示 自2025年年中开始 将分两阶段将适用证券的最低上落价位下调50%至60% 以降低交易成本及提升流动性 [1] - 两地证监会考虑全面优化措施 计划将港股人民币柜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ETF等更多产品纳入沪深港通 [1] 行业分析 - 5-7月进入分红高峰期 6月分红规模尤为突出 高股息板块成为资金配置焦点 [1] - 金融、公用事业、能源等行业凭借稳定现金流与高股息率 易吸引保险资金、养老金等追求稳健收益的中长期资金 带动板块阶段性估值修复 [1] 产品信息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紧密跟踪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选取港股通范围内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发起联接基金(A:021971;C:021972)布局板块投资机遇 [1]
中航科工(0235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1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869.71亿元,较2023年的847.52亿元增长2.62%[11][23] - 2024年利润总额60.92亿元,较2023年的70.73亿元下降13.87%[11] - 2024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1.87亿元,较2023年的24.47亿元下降10.63%[11][23] - 2024年毛利率21.67%,较2023年的24.97%下降3.30个百分点[1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74元,较2023年的0.311元下降11.90%[11] - 2024年摊薄每股收益0.274元,较2023年的0.311元下降11.90%[11] - 2024年集团实现收入869.71亿元,较上年同期847.52亿元增长22.19亿元,增幅2.62%,主要因直升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4][35] - 2024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1.87亿元,较上年同期24.47亿元减少2.60亿元,降幅10.63%[34] - 2024年度营业利润60.42亿元,同比减少9.51亿元,降幅13.60%[44]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87亿元,同比减少2.60亿元,降幅10.63%[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度销售费用8.58亿元,同比减少0.62亿元,降幅6.74%,占集团收入比重0.99%,较上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40] - 2024年度管理费用52.31亿元,同比减少4.23亿元,降幅7.48%,占集团收入比重6.01%,较上年同期下降0.66个百分点[41] - 2024年度研发费用66.61亿元,同比减少9.12亿元,降幅12.04%,占集团收入比重7.66%,较上年同期下降1.28个百分点[42] - 2024年度集团员工成本178.09亿元,较上年增加2.10亿元,增幅1.19%[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航空整机收入485.04亿元,占比55.77%;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收入284.72亿元,占比11.49%;航空工程服务收入99.95亿元,占比32.74%[36] - 2023年航空整机收入548.19亿元,占比64.68%;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收入222.52亿元,占比9.06%;航空工程服务收入76.81亿元,占比26.26%[36] - 2024年度航空整机业务收入284.72亿元,同比增加62.20亿元,增幅27.95%,占集团收入比重32.74%,较上年同期增长6.48个百分点[37] - 2024年度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收入485.04亿元,同比减少63.15亿元,降幅11.52%,占集团收入比重55.77%,较上年同期下降8.91个百分点[37] - 2024年度航空工程服务业务收入99.95亿元,同比增加23.14亿元,增幅30.13%,占集团收入比重11.49%,较上年同期增长2.43个百分点[38] - 2024年度航空整机业务收入占集团收入比重为32.74%,较上年同期增长6.48个百分点[62] - 2024年度航空整机业务毛利率为8.52%,较上年同期减少4.50个百分点[63] - 2024年度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收入485.0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52%,航电业务收入40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63亿元,降幅为11.34%,占该业务收入的83.21%[64] - 2024年度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收入占集团收入比重为55.77%,较上年同期下降8.91个百分点[65] - 2024年度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毛利率为31.2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66] - 2024年度航空工程服务业务收入99.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13%[67] - 2024年度航空工程服务业务收入占集团收入比重为11.49%,较上年同期增长2.43个百分点[68] - 2024年度航空工程服务业务毛利率为12.43%,较上年同期下降1.93个百分点[69] - 航空整机业务员工15,742名,占比21.91%;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员工53,681名,占比74.72%;航空工程服务业务及其他员工2,424名,占比3.37%[79] 业务进展与成果 - 公司与中国航空研究院联合研发高速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H - eVTOL)项目,完成原理样机首飞并在珠海航展展出[25] - AC313A直升机完成首次高寒试飞,机载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25] - 公司完成中直股份重大资产重组,推进直升机产业链一体化[25] - C919项目批量生产能力按计划持续提升[25] - 2024年集团完成直升机业务整合,募集配套资金约30亿元[70] - 珠海航展期间集团签订30架直升机采购意向合同[71] 荣誉与奖项 - 公司荣获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卓越企业贡献奖”和“最具改革创新力上市公司奖”等多项ESG相关奖项[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董事会将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资本赋能为动力助力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建设[29]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7.58亿元用于相关业务[75] - 2018年底公司H股配售募集资金净额约13.46亿港元,已按用途使用完毕[75] - H股配售中约1亿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约12亿元用于投资航空产品业务等[77] 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员工71,847名[78] - 执行董事闫灵喜54岁,孙继忠57岁[84][86] - 非执行董事徐东升59岁,2024年7月出任;周训文59岁,2024年7月出任[89][91] - 胡世伟女士56岁,2024年7月起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94] - 徐岗先生53岁,2019年5月起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96] - 刘威武先生61岁,2018年6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9] - 毛付根先生62岁,2021年5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林贵平先生59岁,2021年5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聂小铭先生58岁,2024年7月起出任公司监事[107] - 郭广新先生55岁,2018年6月起出任公司监事[110] - 康颖蕾女士46岁,2024年7月起出任公司监事[112] - 王敬民先生53岁,2021年12月起出任公司总会计师[115] - 赵卓先生52岁,2024年7月起出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17] 股息与股权结构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总额为人民币645,801,194元,每股人民币0.081元(2023年度:每股人民币0.088元)[122]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的股本结构为:内资股1,762,191,406股,占比22.10%;H股6,210,662,836股,占比77.90%;合计7,972,854,242股[128] - 截至报告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持有H股3,503,070,569股,占比56.40%;持有内资股1,250,899,906股,占比70.99%[130] - 截至报告日,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持有内资股261,522,000股,占比14.84%[130] - 截至报告日,天津保税投资持有内资股249,769,500股,占比14.17%[130] - 对内地个人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沪深港通投资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公司将按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27] - 内地企业股东通过沪深港通投资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公司不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内地居民企业股东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127] - 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拟于2025年5月20日举行,公司将自2025年4月30日起至2025年5月20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124] - 末期股息将派发给2025年5月30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之股东,公司将在2025年5月25日至2025年5月30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22] - 经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后,股息预计将于2025年6月25日或之前派付[12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持有35.03亿股H股,其中32.98亿股直接持有,1834.05万股由中航机载系统持有,1834.6万股由中航工业(香港)持有,353.9万股由中航产融持有[133] - 2019年公司发行15.01亿股内资股作为收购对价,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行12.51亿股,向天津保税投资发行2.50亿股,2020年完成发行[133] - 2023年公司向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发行2.62亿股内资股,2023年7月3日完成发行[133] 对外捐赠 - 2024年集团对外捐赠支出为361.57万元[135] 采购与销售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航空业务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10.74%,最大供应商占3.09%;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49.28%,最大客户占31.46%[138] 股本变动 - 2024年3月22日,中直股份因重组发行1.42亿股A股,总股本增至7.32亿股;7月25日,募集配套资金发行8828.72万股A股,总股本增至8.20亿股,公司现金2亿元认购588.58万股[142] 持续关连交易 - 2024年度,集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机载集团、沈阳兴华、哈飞集团、中航财务、中航租赁进行持续关连交易[144] - 2023年8月22日,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订产品互供、服务互供、土地使用权及房屋租赁三项持续关连交易协议,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145] - 2023年8月22日,公司与中航机载、沈阳兴华、中航财务、中航租赁分别签订框架协议,合作期限均至2026年12月31日[146][147][149][150] - 2023年3月15日,公司与哈飞集团签订框架协议,合作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148] - 2023年3月15日,中航规划与中航建发科技签订框架协议,2023 - 2025年委托贷款和担保每日余额均不超2亿元[151] - 2023年12月19日,天津天利与中航证券签订协议,2024 - 2026年购买收益凭证产品每日最大余额不超2亿元[152] - 2024年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产品互供,集团年度开支97.98亿元,上限209.8亿元;年度收入229.47亿元,上限433.5亿元[153] - 2024年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服务互供,集团年度开支11.32亿元,上限16.1亿元;年度收入40.82亿元,上限56亿元[153] - 2024年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土地使用及房屋租赁,集团作为承租人,使用权资产开支2400万元,上限4亿元;其他款项开支0,上限3000万元;作为出租人,租赁款项收入3800万元,上限1亿元[153] - 2024年与中航机载产品及服务互供,集团年度开支20.79亿元,上限28亿元;年度收入6.09亿元,上限11亿元[153] - 2024年与沈阳兴华产品及服务互供,集团年度开支1.04亿元,上限1.5亿元;年度收入1.13亿元,上限1.3亿元[153] - 2024年1 - 3月与哈飞集团产品及服务互供,集团年度开支8100万元,上限5亿元;年度收入24.2亿元,上限277亿元;承租使用权资产开支0,上限4亿元[153] - 与中航财务金融服务框架协议中,存款服务每日最高余额(含应计利息)实际为293.01亿元,上限450亿元;保理服务每日最高余额实际为0.63亿元,上限50亿元;其他金融服务实际金额为1.77亿元,上限30亿元[155] - 与中航租赁融资租赁及保理框架协议中,直接租赁和售后回租最大每日实际余额为0,上限均为10亿元;保理服务每日最高余额实际为0.89亿元,上限10亿元[155] - 与中航建发科技的委托贷款及担保框架协议中,集团每日最高委托贷款存款余额(含应计利息)和每日最高担保最大每日实际余额为0,上限均为2亿元[155] - 天津天利及其附属公司从中航证券购买的收益凭证产品每日最大余额为0,上限2亿元[155] 资产交易与增资 - 2024年5月21日和6月15日,千山电子拟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出售资产,对价为6.594075亿元[160] - 2024年10月25日和28日,中航机载拟以2.5亿元对中航凯天增资,增资后中航凯天注册资本从5.44139324亿元增至6.0376776亿元,中航机载持股比例从约61.16%增至约65.00%[160] - 2024年11月22日,长风航电拟以6372.95万元
中航科工(02357)发布2024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21.87亿元,同比减少10.63%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9:1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航科工2024年度收入增长但净利润减少,各业务板块收入有不同变化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收入869.71亿元,同比增长2.62%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87亿元,同比减少10.63%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4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81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增长主要因直升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1] - 净利润减少主要是附属公司中航机载业绩下滑所致 [1]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航空整机业务 - 2024年度实现收入284.72亿元,较上年增加62.20亿元,增幅27.95% [1] - 2024年度收入占集团收入比重为32.74%,较上年增长6.48个百分点 [1] - 收入增加主要因直升机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1] 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 - 2024年度实现收入485.04亿元,较上年减少63.15亿元,降幅11.52% [1] - 2024年度收入占集团收入比重为55.77%,较上年下降8.91个百分点 [1] - 收入减少主要因航电产品收入同比下降 [1] 航空工程服务业务 - 2024年度实现收入99.95亿元,较上年增加23.14亿元,增幅30.13% [2] - 2024年度收入占集团收入比重为11.49%,较上年增长2.43个百分点 [2] - 收入增加主要因工程建造收入同比增长 [2]
中航科工(0235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9: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869.71亿元,较2023年增长22.19亿元,增幅2.62%[3] - 2024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1.87亿元,较2023年减少2.60亿元,降幅10.63%[3]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总额6.46亿元,每股0.081元,2023年为每股0.088元[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69.71亿元,2023年为847.52亿元[5] - 2024年营业总成本814.21亿元,2023年为780.69亿元[5] - 2024年净利润57.54亿元,2023年为66.91亿元[5]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61.03亿元,2023年为68.54亿元[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74元,2023年为0.311元[6]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587.61亿元,2023年末为1447.70亿元[7] - 2024年末货币资金413.22亿元,2023年末为395.21亿元[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202,044,106,95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5,073,721,109元增长9.17%[8][10]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43,282,743,008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303,752,764元增长7.39%[8]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95,733,402,319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5,548,548,287元增长11.91%[9]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9,662,492,75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26,069,642元下降15.43%[10]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105,395,895,07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6,974,617,929元增长8.68%[10] - 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96,648,211,878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8,099,103,180元增长9.70%[10] - 2024年1 - 12月公司营业收入为869.70764166亿美元,营业成本为681.2245769亿美元;2023年1 - 12月营业收入为847.51597514亿美元,营业成本为635.90227629亿美元[17]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57.54450601亿美元,2023年为66.91067488亿美元[19][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020.4410695亿美元,负债总额为1053.95895072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1850.73721109亿美元,负债总额为969.74617928亿美元[19][20] - 2024年销售费用合计8.58222984亿美元,2023年为9.20207244亿美元[21] - 2023年12月31日经重列后流动资产为1447.69968345亿美元,非流动资产为403.03752764亿美元,资产总计为1850.73721109亿美元[16] - 2023年1 - 12月经重列后营业收入为847.51597514亿美元,营业总成本为780.69011062亿美元[16] - 2024年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3.06830358亿美元,2023年为4.29787242亿美元[19][20] - 2024年长股投以外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额为29.94419048亿美元,2023年为23.86692857亿美元[19][20] - 管理费用本年发生额为52.31423063亿美元,上年为56.54025124亿美元,同比下降7.47%[22] - 研发费用本年发生额为66.60912151亿美元,上年为75.73007040亿美元,同比下降12.04%[23] - 财务费用本年合计为 - 1450.6568万美元,上年为 - 1.46634643亿美元,亏损幅度收窄[24] - 其他收益本年发生额为8.40804590亿美元,上年为4.31117621亿美元,同比增长95.03%[25] - 投资收益本年合计为4.61475487亿美元,上年为6.94026930亿美元,同比下降33.51%[2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年为515.6412万美元,上年为 - 1884.9783万美元,扭亏为盈[27] - 信用减值损失本年合计为 - 3.70565273亿美元,上年为 - 3.18444489亿美元,亏损增加[28] - 资产减值损失本年合计为 - 4.44063376亿美元,上年为 - 5.08288292亿美元,亏损减少[29] - 营业外收入本年合计为1.03896393亿美元,上年为1.11725686亿美元,同比下降7%[31] - 营业外支出本年合计为5413.9217万美元,上年为3210.0380万美元,同比增长68.66%[32] - 所得税费用本年合计337,683,391元,上年为381,597,236元[33] - 拟派末期股息本年为645,801,194元,上年为701,611,173元[34] - 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66%,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74元/股[35] - 扣非后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28元/股[35]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869.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9亿元,增幅2.62%[44][45] - 2024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1.8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0亿元,降幅10.63%[44] - 2024年销售费用8.5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62亿元,降幅6.74%,占比0.99%,较上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48] - 2024年管理费用52.3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3亿元,降幅7.48%,占比6.01%,较上年同期下降0.66个百分点[49] - 2024年研发费用66.6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12亿元,降幅12.04%,占比7.66%,较上年同期下降1.28个百分点[50] - 2024年财务费用-0.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2亿元,增幅89.80%[51] - 2024年营业利润60.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51亿元,降幅13.60%[52] - 2024年度所得税费用为3.38亿元,较上年减少0.44亿元,降幅11.52%[53] - 2024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1.87亿元,较上年减少2.60亿元,降幅10.63%[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为393.35亿元,主要来自年初现金及银行存款、附属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所得及营业运作所得[69][71]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1.70亿元,较上年增加净流入62.51亿元,变动率153.19%,主要因部分附属公司年末收回客户商品款同比增加[70][72] - 2024年度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3.67亿元,较上年增加净流出17.53亿元,变动率 -48.50%,主要因附属公司中直股份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70][72] - 2024年度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53.36亿元,较上年增加净流入17.86亿元,变动率50.32%,主要因部分附属公司借款同比增加[70][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款177.5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97.15亿元,即期部分长期借款28.11亿元,非即期部分长期借款52.32亿元[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47.31亿元,加权平均年利率2.4%,占总借款26.64%;其他借款130.27亿元,加权平均年利率2.4%,占总借款73.36%[7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率为8.79%(2023年12月31日为7.11%)[76] - 2024年度员工成本为178.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0亿元,增幅为1.19%[84]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总额645,801,194元,按已发行总股数7,972,854,242股计算,每股0.081元(2023年度每股0.088元)[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 - 12月航空整机对外交易收入284.71516961亿美元,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485.042545亿美元,航空工程服务99.94992705亿美元[19] - 2023年1 - 12月航空整机对外交易收入222.52441042亿美元,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548.19095585亿美元,航空工程服务76.80060887亿美元[20] - 2024年航空整机业务收入284.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2.20亿元,增幅27.95%,占比32.74%,较上年同期增长6.48个百分点[45] - 2024年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收入485.0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3.15亿元,降幅11.52%,占比55.77%,较上年同期下降8.91个百分点[45] - 2024年航空工程服务业务收入99.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14亿元,增幅30.13%,占比11.49%,较上年同期增长2.43个百分点[46] - 2024年度航空整机业务收入284.72亿元,较上年增长27.95%,占集团收入比重32.74%,较上年增长6.48个百分点[56][57] - 2024年度航空整机业务毛利率为8.52%,较上年减少4.50个百分点[58] - 2024年度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收入485.04亿元,较上年下降11.52%,占集团收入比重55.77%,较上年下降8.91个百分点[59] - 2024年度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毛利率为31.29%,与上年基本持平[60] - 2024年度航空工程服务业务收入99.95亿元,较上年增长30.13%,占集团收入比重11.49%,较上年增长2.43个百分点[61] - 2024年度航空工程服务业务毛利率为12.43%,较上年下降1.93个百分点[62] - 员工总数为71,847人,其中航空整机业务15,742人,占比21.91%;航空配套系统及相关业务53,681人,占比74.72%;航空工程服务业务及其他2,424人,占比3.37%[83] 公司股权及股本变化 - 2024年3月22日,中直股份因建议重组发行142,129,270股A股股份,总股本由589,476,716股增至731,605,986股;7月25日,募集配套资金发行88,287,227股A股股份,总股本增至819,893,213股,公司约以现金2亿元认购5,885,815股[87] - 2024年12月25日,哈飞集团将其持有的中直股份19,186,952股A股(占总股本2.34%)转让给公司,转让价每股39.76元,转让完成后公司直接持股增至417,354,803股,持股比例增至50.90%[89] 公司治理结构变化 - 2024年7月12日,闫灵喜等6人当选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廉大为等3人不参加重选,徐东升等3人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闫灵喜当选董事长[91][93] - 2024年7月12日,郭广新当选第八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郑强等2人不参加重选,聂小铭获委任为股东代表监事,康颖蕾当选职工代表监事;聂小铭当选主席[93] - 2024年7月12日,董事会续聘孙继忠为总经理、王敬民为财务总监;7月26日,徐滨辞任董事会秘书,赵卓获委任[94] - 2024年7月12日,公司完成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99] - 自2025年3月28日起,胡世伟不再担任审计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委员,周训文获委任为审计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102]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97,285.4242万元[11] - 2024年10月,公司附属公司天津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