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饮品
icon
搜索文档
从挂号单到联名单,中式养生水破圈狂飙背后的“文化偷袭战”!
新消费智库· 2025-04-30 20:30
核心观点 - 中式养生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年增长率超350%,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11] - 药食同源理念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饮品融合,形成"社交货币"属性,典型案例包括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半日售24万帖)和奈雪阿胶奶茶(2年售200万杯)[7][14][18] - 行业呈现"药饮双向奔赴"趋势:老字号通过技术降维进入饮品市场(如东阿阿胶、同仁堂),饮品品牌则借助中医药IP提升产品价值感[22][24][27] - 地域文化成为新竞争维度,品牌通过稀缺性原料(新会陈皮、贵州火姜等)构建差异化壁垒,形成"食材标签×信任背书×工艺价值"的溢价公式[31][33][35] 市场表现 - 抖音中药奶茶话题播放量7.6亿次,奈雪阿胶奶茶联名话题微博阅读量2.6亿次[7][14] - 即饮赛道2023年新增5个入局品牌(元气森林、N12等),较前五年总量增长125%[16] - 盼盼与童涵春堂联名产品月销10万+,山姆渠道好评率98%[27] 产品创新路径 - **场景重构**:中医馆"对症开茶"模式将诊疗转化为消费体验,徐州汉泽祥中医馆年轻客群占比显著提升[20] - **技术融合**:采用《药食同源目录》101种原料开发产品,如茶百道陈皮红豆普洱使用十年新会陈皮[31][43] - **地域赋能**:奈雪"地暖宝藏茶"整合内蒙黄糯小米、云南米布等地域食材,形成文化认同溢价[31][33] 行业挑战 - **标准化困境**:中医"千人千方"理念与饮品标准化生产存在矛盾,定制化流程导致出品效率下降40%[40] - **口感瓶颈**:中药材适口性限制产品创新空间,社交平台反馈显示"后味苦"是主要消费障碍[42] - **同质化竞争**:头部产品集中于乌梅汤、红豆薏米水等品类,101种可用原料中仅30%适合饮品开发[43] 未来趋势 - 头部品牌加速布局模块化原料包解决方案,平衡定制化与标准化需求[40] - 供应链争夺战向地域性药材延伸,潮汕老黄姜、随州桃胶等成为稀缺资源[33] - 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5年内头部企业将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11][43]
均瑶健康2024年益生菌业务营收达7.92亿元 已占整体营收“半壁江山”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5:4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58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1亿元 [1]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及食品收入7.92亿元,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板块收入同比大涨139.19% [2] - 2025年一季度电商渠道收入同比激增1173.33% [2] - 2024年国际市场营业收入8460万元,同比增长24.54%,2025年一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大涨77.43% [5] 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构建以益生菌为抓手的大健康支柱品类,开辟低温活性益生菌饮品新赛道并布局益生菌食品 [1] - 益生菌业务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1] - 公司孵化"每日博士"、"体轻松"等益生菌品牌 [2] - 新拓展东方购物、拼多多等电商渠道,与OLE、开市客、华住等重要客户完成战略签约 [4] - 联合推动低温益生菌饮品上市,加速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转化效率 [4]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整合均瑶润盈,构建"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一体化闭环体系 [2] - 均瑶润盈是中国首家参与制定《食品加工用乳酸菌》标准的企业,拥有30000余株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 [3] - 公司与江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形成"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 [3] - 公司实现益生菌原材料的掌握,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以缓解产能压力 [3] 市场与行业 - 2018年至2022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从647.7亿元增长至1093.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4% [2] - 预计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产值将超过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25% [2] - 2025年国家层面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推动全民健身和减肥 [6] - 健康产业在政策红利下加速扩张 [6] 国际化布局 - 均瑶润盈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益生菌出口第一大企业 [5] - 公司益生菌全球化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渐成为新的增长极 [5] - 与国外大厂相比,均瑶润盈具备价格优势和供应链稳定性 [5]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建立"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 [3] - 2024年新引进4家友商选择泛缘供应链作为城配运营商 [4] - 优化仓配成本,依托强大的统仓统配实力 [4]
蜜雪冰城高增长VS海伦司市值暴跌90%!营收、利润双崩盘,小酒馆神话破灭
金融界· 2025-04-08 19:39
蜜雪冰城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市后股价从256港元最高飙升至471 80港元 涨幅达84 3% [1]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22 29%至248 3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41 41%至44 37亿元 [1] 海伦司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7 52亿元 同比下滑37 8% 其中酒饮收入缩水超54% 第三方产品收入下降32 3%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0 78亿元 近五年仅2020年盈利0 70亿元和2023年盈利1 81亿元 [3] - 毛利率57 94% 同比下降12 29个百分点 净利率从14 93%降至-10 37% [6] 海伦司门店扩张策略 - 2024年新增81家门店 总数达579家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激增至66 96% [5] - 嗨啤合伙人计划新增274家合伙门店 总数达406家 贡献特许收入1 95亿元 同比增长85 7% [5] - 直营和特许门店日均销售额7000元 同比下降300元 合伙门店主力店型日均销售额降幅8 16%-29 41% [5] 行业竞争格局 - 小酒馆赛道竞争加剧 传统酒企加速布局线下 独立酒馆和音乐酒馆等特色业态分流客源 [7] - 低端市场受便利店调酒冲击 高端市场受精酿酒吧挤压 10元小酒性价比优势模糊 [7] - 露营酒馆和居家微醺等新消费场景兴起 对传统门店模式形成分流 [7]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2021年上市首日市值251 48亿元 2023年暴跌约77% 2024年市值仅18 05亿元 [7][8] - 港股券商目标价从31 88港元下调至2 60港元 2024年4月7日股价报1 50港元 [8] - 2024年3月被剔除出港股通名单 反映投资者对商业模式信心动摇 [10]
外媒称饮品企业「大窑」拟赴港上市,预计募资规模多至5亿美元
IPO早知道· 2025-01-21 09:22
公司IPO筹备 - 饮品企业「大窑」正筹备最快2025年下半年在香港IPO 预计募资规模多至5亿美元 [6] - 公司于2024年3月8日完成股改更名 主体为"大窑嘉宾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公司为上海蒙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持股约78.75% 实际控制人为王庆东 [7] 公司财务与渠道数据 - 2022年营收超过20亿元(另有界面数据称32亿元) 餐饮渠道收入占比高达90% [7] - 官方数据显示85%以上销售额来自餐饮渠道 78.4%消费者选择从餐饮店购买 [7] - 目前无机构融资记录 商标持有主体为"大窑嘉宾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7] 公司历史与产品线 - 前身为内蒙古八一饮料厂 创始人王庆东基于酒类渠道经验打造大玻璃瓶汽水 [7] - 当前产品涵盖碳酸饮料、果蔬汁、茶饮、能量饮料、蛋白饮料等7大类 拥有7座智能工厂 [7] 行业动态 - 2024年饮品领域多家新茶饮品牌接近上市 包括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等 [7] - 已上市茶百道估值约142亿元 P/E约16.44倍 奈雪的茶总市值约20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