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

搜索文档
信捷电气20250925
2025-09-26 10:28
信捷电气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工控自动化、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设备 - 公司:信捷电气(国内工控企业,主营PLC、伺服系统等产品)[2][6][7]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公司主业稳健且估值较低** - 公司主营业务(工控、电机)基本面良好,估值相对较低(市值约100亿元,低于同行伟创的200亿元和雷赛的150亿元)[2][17] - 2025年公司利润预计不到3亿元,收入不到20亿元,与雷赛、伟创处于同一水平[17] **2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与进展** - 公司布局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及控制器产品,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仅特斯拉需求可能达数十亿至上百亿规模)[2][9] - 无框力矩与空心杯转向磁通产品加速研发,已应用于部分领域(如新能源汽车、3C电子、物流等)[7][9] - 新兴转向磁通技术可提升扭矩密度和轻量化,适用于机器人腿部关节[9][10] - 2024年实现编码器产品化,供货长春荣德数万套,并销往头部机器人公司[13] **3 工控自动化业务优势** - 公司擅长小型PLC,国内品牌市占率第二(2024年)[6] - 工控自动化分层:控制层(PLC)、驱动层(伺服驱动器)、执行层(伺服电机)、传感层(编码器等)[8] - 通过定增投入中大型PLC研发,提升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2][15] **4 半导体设备领域拓展** - 推出DL6系列直驱伺服,用于半导体封装场景(高速运动响应与同步性)[2][14]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大型PLC仅8-9%),但国内市场规模潜力大(2025年全球约1000亿人民币)[14][15] - 提供半导体封装测试机、固晶机等解决方案,计划拓展焊线机与分选机设备[14] **5 海外市场与新客户拓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速接近50%(中东、东南亚、日韩市场)[7]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立讯精密、歌尔、圆通、韵达等[7] **6 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 - 2023年涉足空间对技术,2024年产品化[2][13] - 2024年投资8亿元建设智能驱动项目(其中3.5亿元用于设备投入),攻克关键零部件技术壁垒[13] **7 资本运作与股权激励** - 2024年底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100万股,每股20元),增强员工积极性与凝聚力[3][17]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工控企业布局对比:汇川技术产品线最广,雷赛、伟创集中于无框力矩电机和伺服驱动器,信捷电气产品方向与同行相似但市值偏低[12][17] - 机器人手指关节技术趋势:转向系统微型化,可能替代部分无框电机和空心杯电机[10][11] - 公司未大规模宣传新产品,但稳步推进新业务,有望逐步缩小与同行的市值差距[18][19]
思林杰9月25日获融资买入487.51万元,融资余额1.2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3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下跌3.54% 成交额3660.34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87.51万元 融资偿还377.35万元 融资净买入110.16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8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38%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1.28亿元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1] - 融券方面当日无偿还和卖出操作 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7月18日股东户数4482户 较上期增加0.40% [2] - 人均流通股9401股 较上期减少0.4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3亿元 同比增长34.65% [2] - 归母净利润-1495.82万元 同比减少286.35%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315.48万元 [2] -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005669)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140.69万股 较上期减少108.87万股 [2] - 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000689)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1] - 成立于2005年4月21日 2022年3月14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等工业自动化检测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 [1] 收入构成 - 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占比53.28% 自动化生产测试设备占比28.36% [1] - 其他业务占比11.22% 机器视觉产品占比6.75%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0.38% [1]
在工博会找一个“AI脑”|品牌新事
吴晓波频道· 2025-09-26 08:21
文 / 老一枝 "今天你出来,不谈人工智能就落伍了 。 " 在工博会现场上,一位正在参观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道 。 他经营着一家小型五金零部件制造厂。 在他的经历中,无论是行业峰会还是招商洽谈,人工智能已成绕不开的话题。 另一位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采购商的态度则更显激进: "只要能让产线转得快一点、库存压少一 点、订单接得多一点,借钱也要上(人工智能)。" 与上述担心信息差的企业家相比,另一些企业家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他们 的提问尖锐而务实: "这套系统能识别我生产线上的次品吗?""能预测设备故障周期吗?""库 存周转能加快多少?""能帮我降低多少成本?提高多少效率?" 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这场大会几乎可以说是国内工 业领域最重要的一场经贸盛会,是唯一以国家命名、历史最长的国际级工业展会,汇聚了28个 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 今年的展商们所面对的,是带着困惑和问题而来的企业家们,后者的目标专注 而 统一: 从 企 业到意识 ,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 "AI脑"。 肖松博士与吴老师 与聚光灯下的消费级 AI相比,工业AI的舞台在产业一线,在看不见的隐蔽之处,如 ...
姑苏区平江新城楼宇经济“拔节生长”
新华日报· 2025-09-26 07:43
核心观点 - 信展财富大厦获评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楼宇 为姑苏区唯一上榜楼宇 推动区域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大厦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金融专业楼宇 推动产业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2] 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 坐落于姑苏区平江新城核心位置 周边环绕九大政府服务机构 为入驻企业提供事务办理便利 [1] - 紧邻苏州火车站 享有轨道交通2号线和6号线双轨覆盖 紧靠城北快速路和东环高架 快速链接其他高架路线及商圈 [1] 物业现状与设施 - 2023年11月正式交付 当前出租率达93% [1] - 项目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打造花园式办公环境 配备茶水间热水器共享会议室员工食堂等公共设施 [1] - 形成多元化企业入驻格局 [1] 产业定位与企业入驻 - 人工智能领域已入驻史达克工业自动化(苏州)有限公司等企业 [2] - 金融服务领域已入驻中信银行姑苏支行兴业银行姑苏支行 华泰证券等知名金融机构选择落户 [2] - 入驻企业包括医药产业互联网开发企业苏州诊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大数据驱动的金融科技企业苏州瓴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 政府支持与发展规划 - 平江新城(苏锦街道)积极为企业提供帮助与贴心服务 推动优质企业落户 [2] - 街道主动对接协调 助力苏州诊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选址落户 [2] - 区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提升楼宇数量和质量 [2]
汇川技术朱兴明:锚定三大新质增长引擎
证券时报· 2025-09-26 05:49
核心观点 - 公司未来增长战略聚焦数字能源、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三大新质赛道 并以国际化作为第一战略 通过联合创新体推动高端制造升级 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 [1][2][3][8][10] 未来增长战略 - 数字能源是核心方向之一 涉及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覆盖虚拟电厂、碳交易和能源交易等领域 [2] - 智能机器人是重要增长点 包括实物价值和情绪价值 公司已布局工业机器人并解决可靠性和长寿命问题 [2] - 低空经济聚焦6000米以下适航空间 依赖飞控系统与动力系统协同保障安全 预计产业即将爆发 [3] - 公司明确在未来五年保持较高增速 坚定选择增长战略 [2] 高端制造升级 - 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达到世界顶尖的80-85分 但仍存在差距 [4] - 公司自我评估处于80-85分水平 需通过联合创新体突破高端化瓶颈 融合多学科、多材料和多装置 [5] - 呼吁构建联合创新体并配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以保障创新动力和新质生产力落地 [5][6] 国际化策略 - 国际化是公司最重要的第一战略 中国市场占全球1/4 重点开拓欠发达国家和传统工业发达国家市场 [8] - 坚持"Global for Local"原则 利用全球智力、产能和供应链资源服务当地客户 创造繁荣 [9] - 国际化不受短期逆风影响 公司坚定推进全球化布局 [9] 管理体系与人才发展 - 管理核心是人与体系结合 人才是第一要素 需以德相交而非以利相交 [10] - 人才培养以内部为主 高管均从内部成长 强调激发中层干部活力 [11][12] - KPI体系采用双向考核机制 避免过度抑制人的活力 [12] - 公司传承体系依赖社会化选拔而非家族继承 未来领导需从基层成长并获得行业领先回报 [13]
制造业外资加码“中国中心”战略:在中国才能练得更“强壮”
第一财经· 2025-09-25 21:50
外资企业在华战略定位 - 外资企业将中国市场视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健身房”,通过适应极致竞争来修炼自身 [1][2] - 跨国企业正通过提升中国本土化布局来适应市场竞争并增强全球竞争力 [2] - 外资企业认为在中国市场锻炼出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对全球具有示范作用 [3] 本土化研发与生产 - 施耐德电气实施“中国中心”战略,其工业自动化业务极大受益于此 [2]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拥有近2500人的研发团队,自2019年以来在华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 [4] - 通快中国实现30%本土化生产,员工超过10%为研发人员,过去一年销售额达5.15亿欧元 [4] - 外资企业研发角色转变,从简单匹配调试升级为基于当地及全球需求进行从零到一的开发 [2] 产品策略与市场适应 - 施耐德电气发布新一代机器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强调可控成本和高性能以满足国内OEM客户需求 [2] - 跨国企业改变研发思路,不仅关注高端市场,也重视市场对“足够好”产品的需求 [3] - 外资企业通过融合百年经验、中国市场洞察和极具竞争力的中国供应链,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4] 数字化转型与解决方案 - 外资企业加大对软件和数字化研发的投入,从硬件供应商转向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提供者 [5][6] - 施耐德电气发布多款工业自动化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推动5G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 [6] - 跨国企业凭借技术储备和全球化经验,在提供软硬件结合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方面具备优势 [6] 绿色可持续发展 - 可靠电力被视为未来工业发展的“稳定器”,随着工业生产扩大和转型升级,电力需求激增 [7] - 2024年中国电气化率约28.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已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 [7] - 威立雅等企业加速部署更具经济性且可复制的环境解决方案,并与中国“双碳”目标深度融合 [8] 中国创新与全球产业链整合 - 中国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正获得全球认可并深入全球产业链 [9] - 节卡机器人全球销量2024年同比上升59%,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逐年递增,产品应用于全球知名企业产线 [9] - 中国制造占据全球PCB一半产能,且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新兴区域 [10][11] - 中国供应链贡献全球电子产业约三分之一产能,中国市场是仅次于欧盟的庞大市场 [11]
隆华科技:超同步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应用于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0:33
公司业务布局 - 隆华科技投资的超同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领域[1] 产业链定位 - 超同步公司业务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制造环节[1]
A股战力榜:京沪深制霸,苏杭穗混战,台州最意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9:33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 沪指创十年新高 [2] - 截至9月24日 72家公司成功上市 募集资金696.44亿元 同比增长53.3% [2] 城市上市公司数量排名 - 北京以475家上市公司居首 总市值28.67万亿元 [3][4] - 上海447家位列第二 总市值10.80万亿元 [3][4] - 深圳424家排名第三 总市值12.71万亿元 [3][4] - 杭州232家 苏州224家 广州153家分列第四至六位 [3][4] - 无锡125家 南京124家 宁波123家 成都122家进入前十 [3][4] 北京产业结构特征 - 央企控股公司135家 占北京上市公司28.36% 贡献91.48%营收和97.42%净利润 [6] - 2024年央企控股公司营收23.55万亿元 净利润2.71万亿元 [6] - 金融板块优势显著 21家金融机构占A股金融板块58.82%营收和63.40%净利润 [6] 上海产业结构特征 - 金融与高端制造双轮驱动 15家金融类公司2024年净利润2560.55亿元 占上海板块66% [7] - 257家制造公司总市值超5万亿元 占上海总市值半壁江山 [7] - 覆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等多元产业链 [7] 深圳产业结构特征 - 总市值12.71万亿元反超上海1.9万亿元 位居全国第二 [8] - 硬科技企业估值溢价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三大赛道贡献超六成市值 [8] - 年内新增4家上市公司 影石创新登陆科创板后市值破千亿 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67.2% [8] 第二梯队城市竞争格局 - 苏州新增6家上市公司 总数达224家 但总市值2.52万亿元落后杭州3.36万亿元约8400亿元 [11][12] - 苏州57家科创板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三 但缺乏千亿市值旗舰 百亿市值仅21家 [12] - 杭州拥有3家千亿市值公司(海康威视、同花顺、杭州银行)和75家百亿市值公司 [12] - 广州153家公司平均市值136亿元 比苏州高出20% 境外上市公司超84家 [13][14] - 2024年以来广州超50家A股公司披露产业整合重组 2025年上半年完成10起并购 金额超57亿元 [14] 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 新材料领域14家IPO中11家集中在江苏和浙江 [16]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4家IPO中5家来自广东 [16] -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新增2家上市公司 弘景光电46.94%销售额来自影石创新 [17] - 台州72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配套长三角产业 新引进长三角5亿元以上项目661个 协议投资4510.6亿元 [18] - 泰鸿万立为吉利集团配套成立 吉利现为其大客户 [18]
海康威视:做得好安防,能否做得好工业?
雷峰网· 2025-09-25 15:48
公司战略转型 - 从安防领域拓展至工业领域已超过10年 通过物联感知和AI技术深入制造业现场[3][4][7] - 工业数字化是技术积累的自然延伸 可见光 红外 X光 声波等感知技术与工业需求高度契合[13] - 打造30000多种硬件型号的产品矩阵 覆盖多维感知技术 解决物理世界数字化痛点[13] 技术优势与布局 - 构建物联感知与AI的飞轮效应 感知驱动AI进化 AI提升设备智能化能力 形成竞争壁垒[18][24][25] - 感知技术融合解决工业难题 例如融合光谱煤质分析仪将检测时间从8-24小时缩短至实时 样品量从1克提升至1吨以上[22] - 观澜大模型获信通院可信AI大模型能力评测首个5级评分 已在电力 石油 化工等行业落地应用[22] 市场机遇与需求 - 中国工业体系拥有41个大类 207个中类 666个小类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15] - 工业数字化需求迫切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需提质 增效 降本[15][16] - 数字化从选择题变为生存题 市场容量巨大且增长迅猛[16] 应用场景与案例 - 在自身制造基地实现数字化样板间 处理30000多种产品 日均近万个订单 75%高定制化场景[28] - 观澜大模型在质量管控中应用 准确率稳定在99%以上 检测螺钉漏打 LOGO缺失等问题[29] - 铝工业中高温高亮相机将操控时延压至70毫秒 光栅测温系统24小时监测电解整流柜[30] - 钢铁厂吊运系统使40吨卡车装车时间从15-20分钟缩短至7-8分钟[30] - 智能点料机8秒清点万颗电子料 效率为人工7-8倍 精度达99.99%[34] 效率提升成果 - 智能物流系统使用千余台AGV和CTU机器人 效率提升80%[34] - 睿影在线CT设备检测PCBA电路板 准确率提升80%[34]
直击2025工博会:AI“魔法”解锁工业新可能!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3:29
0:00 9月23日至27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在上海举行,云集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 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中国区产品市场总监程晓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次发布的全新一代机器运动控制"黄金四件套"整体解决方案,"从单 体产品看,每一款都非常能打"。同时,可控成本较过往产品有大幅提升,具备非常优秀的性能。从产品组合角度,这套解决方案能提供差异化价值,实 现"1+1大于2"的效果。 "我们产品与产品之间是可以直连的,比如Modicon M310M运动控制器和Lexium18ME伺服驱动之间,就不需要第三方介入,无需设置参数即可配对产 品使系统运转。"程晓莉进一步表示,此外,基于产品开发了大量TVDA(验证、测试、归档和固化架构的缩写),这是施耐德电气自身验证好的方案架 构,还设有提前预写的功能模块,可赋能客户,让客户第一时间无缝使用,同时TVDA能助力客户结合工艺需求进一步提升机器效率。 展会期间,施耐德电气还发布了多款工业自动化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与多家行业伙伴签署战略协议,并联合合作伙伴推出"5G+边缘计算"系列报告第 三部《开放自动化赋能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