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搜索文档
年销量破2亿元!穿越千年的文物竟成“带货顶流”?
金融时报· 2025-09-05 11:31
公司业务发展 - 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IP授权收入破千万元[1] - 在售文创产品超过2700种 产品品类年更新率超30% 年销售额过百万产品30多类[2] - 今年暑期馆内文创店总销售额突破3800万元 领货数量达去年同期3倍 销售额同比增长12%创单季度历史新高[3] 产业合作模式 - 与《原神》麦当劳等国内外一线品牌联名合作 相关活动全网总点击量突破2亿次[2] - 采用管委会牵头 博物馆授权审核和公司销售管理的运营模式 引入国内一流设计师和供应商企业参与开发[2] - 近期推出面向外国游客的离境退税服务 提升国际游客购物体验[3] 文化影响力转化 - 去年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 显著带动本地餐饮住宿等行业销售额增长[3] - 实现从基础旅游商品到多维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文博衍生品开发品牌联名授权数字产品研发三大路径[1] - 文化影响力转化为产业合作动能与经济新价值 推动游客从打卡博物馆延伸至深度体验城市[3]
全省消保委8年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16.6亿元让“买买买”意愿转化成经济新增长极
新华日报· 2025-09-04 07:31
消费者权益保护成效 - 自2017年9月以来全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投诉163万余件 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16.6亿元 [1] 品牌建设与品质提升 - 东海县推行"一物一码"电子诚信标签 通过扫码可查看商户营业执照、产品质量认证、核心生产工艺及消费者评价 [2] - 省市场监管局推进"品质江苏"建设 覆盖4个产业集群、3个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2个城市 [2] - 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 11个品牌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数量居全国首位 [2] - 市场监管部门引导企业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倡导绿色消费和品质消费新风尚 [3]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苏州市十全街设立消费维权服务工作站 实现投诉当日受理、两个工作日内处置 2024年受理投诉286件同比减少8.9% 调解成功率63% 满意率86% [4] - 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在全省开展放心消费集聚区培育工作的通知》 推动落实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先行赔付等制度 [4][5] - 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互联网+AI监管"和长三角地区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机制 [5] 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创新 - 全省开展"一键和解 维权放心"承诺活动 为经营者与消费者架设线上沟通桥梁 [6][7] - 常州市新北区要求赛事期间投诉30分钟内联系消费者 2小时内完成初步处置 实现当天投诉"动态清零" [7] - 南京市秦淮区发展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92家 线上处理纠纷7000余起 对赛事相关纠纷实行快速响应机制 [8]
文创对味儿,消费带劲儿
人民日报· 2025-09-03 15:35
行业趋势 - 文化制造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609亿元 同比增长7.1% [3] -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679亿元 同比增长6.2% [3] - 文创消费从博物馆附属行为转变为核心消费目的 年轻群体成为重要消费力量 [1][3] 产品开发策略 - 通过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转化 例如凤冠冰箱贴结合AR技术实现虚拟穿戴体验 [2] - 采用多维度技术调整解决工艺难题 如三星堆通天神树产品通过增加钢柱结构和配重优化稳定性 [2] - 注重挖掘深层情绪价值 从共同审美取向出发打造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 [3] 职业特性要求 - 从业者需兼具文化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能力 既要成为文化人也要充当弄潮儿 [2] - 要求精准捕捉个性化需求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华以打造文化标识产品 [3] - 需要应对繁琐流程与复杂工艺挑战 通过反复打磨技术和调整方案实现创意落地 [2] 产业发展方向 - 避免同质化竞争需深挖文物现代元素 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 [3] - 提升选品策略与上新节奏把控能力 加强消费心理研究与营销能力建设 [3] - 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构建鼓励创新创造的产业生态系统 [3] 核心价值定位 - 产品定位超越快消玩具 致力于打造有内容有温度的文化IP [4] - 以文化底蕴与创新思维双轮驱动 实现市场口碑双丰收 [4] - 通过传统本色与时代特色结合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文脉延续 [4]
2021-2025Q2全国规模以上内容创作生产营业收入统计分析:2025Q2其累计值为16572亿元,累计增长11.8%
产业信息网· 2025-09-03 11:51
行业收入规模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内容创作生产营业收入累计值达16572亿元 [1] - 营业收入累计增长11.8% [1] - 占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比重为23.2% [1] 数据来源 - 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1] - 统计范围覆盖2021年至2025年第二季度 [1]
以人工智能促公共治理 长沙积极打造便民利企样板
长沙晚报· 2025-09-03 10:09
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政策与实施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提出增强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1] - 长沙推进"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创新实践 构建智能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新生态 [1] 长沙AI基础设施建设 - 2019年起布局"城市超级大脑"建设 打造覆盖全市的AI中台 [1] - AI中台提供50余种AI共性能力 覆盖语音识别、语义分析、文字识别、图片识别及人脸识别五大核心领域 [1] - 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提供标准化集约化的"技术工具箱" 破解技术分散和重复建设难题 [1] 智慧交通领域应用 - 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复用政务云AI中台技术 [2] - 精准预测日常与节假日交通流量 智能分析交通运行趋势并做出安全预警动态响应 [2] - 实现城市交通调度更加科学高效智能 [2] 智慧水利领域应用 - 水库智能安全监测系统构建洪水"预警-预报-预案"三级管理体系 [3] - 全方位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3] 智慧产业领域应用 - 马栏山音视频新基建项目基于音视频大模型技术 构建通用音视频算法引擎 [4] - 为文创产业注入全新AI动能 [4] 大模型技术应用推进 - 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兴起 长沙推动AI从"后台支撑"走向"前台服务" [4] - 市政府门户网站上线"星城智搜"系统 融合DeepSeek大模型与政务知识库 [4] - 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4] 民生服务应用案例 - 市委社会工作部基于本地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构建多模态语义分析引擎 [5] - 实现民生诉求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 处理进度实时可查 [5] 全市AI大模型底座建设 - 市数据局统筹构建全市政务AI大模型底座 [5] - 实现大模型统一纳管协同调度 算力集中调用弹性供给 [5] - 实现知识库灵活构建隐私隔离 提供全方位安全管理与防护 [5] - 强化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中的核心引擎作用 [5]
文创对味儿 消费带劲儿(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01
行业宏观数据 - 2024年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9609亿元 比上年增长7.1% [3] - 2024年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32679亿元 比上年增长6.2% [3] 新兴职业: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 -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作为新职业应运而生 被网友称为"文化捕手" [1] - 该职业用灵感捕捉文化应用切入点 用创意赋予传统现代生命力 [1] - 从业者需既是"文化人"又是"弄潮儿" 让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 [2] - 从业者还需是"技术通" 应对繁琐流程和复杂工艺挑战 [2] 产品开发策略与成功案例 - 将威严青铜重器转化为俏皮手办 实现人与文物的无声对话 [1] - 以独特视角重新设计铜奔马形象 呆萌绿马毛绒玩具掀起购买热潮 [1] - 开发凤冠冰箱贴 结合二维码技术实现虚拟佩戴拍照功能 [2] - 以三星堆神树为原型设计"通天神树" 对数十道工序进行调整优化 [2] 目标消费群体与市场定位 - 年轻人是文化消费的重要力量 文创商店成为博物馆之旅的重要目的 [1][3] - 从业者瞄准年轻人文化消费需求 从共同审美取向挖掘深层情绪价值 [3] - 思维"年轻化"是关键 需精准捕捉个性化需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华 [3] 行业发展驱动力与挑战 - 每个爆款背后都有对文化的求索和对创新的深耕 需秉持匠心精神 [1][2] - 行业面临"成长的烦恼" 需深挖文物现代元素做好创造性转化 [3] - 避免重复需求真务实不哗众取宠 避免不当演绎 [3] - 追赶"风口"需深研选品策略 把控上新节奏和消费心理 增强营销能力 [3] - 优秀文创产品是有内容有温度的文化IP 得益于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思维 [4]
高品会 “国家队” 亮相 十余家央企国企扩容消费新供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21:30
展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于9月3日至7日举行,采用“一会展两地”的创新方式在澳门和横琴举办 [2] - 展会亮点纷呈阵容强大,有十余家央国企扎堆亮相 [2] 展会活动与展区设置 - 特设“历久弥新”非遗主题展区,荟聚江西、云南、湖南、苏州的非遗原创作品,并有精美国瓷及衍生产品亮相 [2] - 集多地风味美食、名优产品以及全球佳酿于一堂 [2] - 同期举办首届中国(澳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跨境电商论坛、澳门Magic Meeting动漫嘉年华主题展区、达利中国巡展·横琴臻林站活动等 [2] 央国企参与及展示重点 - 中国电信集团、中粮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旅游集团(港中旅)、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保利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南光集团、南粤集团、黑河龙飞投资集团等十余家央国企携优质产品登场 [2] - 中国黄金展示花丝珐琅黄金饰品,中粮集团展示全球优质农产品,国药集团展示创新医药产品,中国电信展示3C产品与数字通信解决方案,保利集团展示文创精品,南粤集团展示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服务成果,黑河龙飞投资集团展示中俄跨境好物 [3] -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综合性医药健康产业企业,与琴澳中医药大健康相关企业一同参展,聚焦展示前沿医疗器械高科技、健康科技产品、药食同源产品、医药保健品等大健康产品 [4] - 山西文旅集团等文旅企业亮相展会,展会期间特设文旅主题论坛,围绕演艺、电竞、体育、数字艺术等多元业态,深入探讨“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4] 展会意义与行业影响 - 高品会是拓展商业渠道、导入国际资源、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 [3] - 央国企荟萃展示了助力民众品质消费的“国家队”力量,发挥国有企业在创新发展、品牌引领和文化输出方面的带头示范效应,为其国际化与市场拓展搭建新通道 [3] - 国资领航展现雄厚实力与行业风向,彰显中国制造的实力与品质,为全球客商带来多元化合作机遇 [3]
同江甄选好物走进千家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8-31 14:16
核心观点 - 同江市同品臻选电商创意产业园通过整合本地特色资源 为同江产品打开广阔市场 激活地方产业活力并传递地域文化魅力 [1][7] - 园区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展示结合的销售模式 打破产品分散销售局限 为特色产品推广搭建重要平台 [5][7] - 园区汇聚35家本地企业和商户 涵盖农副产品 鱼产品及文创产品 并计划开通直播带货业务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 [7] 产品体系 - 农副产品包括金川豆角干等 承载土地馈赠且品质保障 [1][3] - 鱼产品涵盖鲜香鱼肠等深加工制品 以及以鱼为原材料制作的鱼皮画 鱼皮饰品和鱼皮衣服等 体现同江渔猎文化传承 [1][5] - 文创产品包括小巧精致冰箱贴 设计独特书签和印有同江元素水杯等 展现文化底蕴与创意巧思 [5] 运营模式 - 集中展示同江各地特色产品 实现一站式购物 方便消费者选购并节省时间 [3][5] - 线下实地购物与线上直播结合 为产品带来更多曝光机会并吸引客源 拓宽销售渠道 [5][7] - 7月正式开园 目前入驻35家本地企业和商户 计划开通直播带货业务直送千家万户 [7] 行业影响 - 推动特色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 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7] - 助力赫哲族鱼皮技艺传承和产品销售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新契机 [5] - 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使地方特色产品和文化得到更广泛传播 [7]
“历史积淀+现代繁华”完美融合 “新”天津正以昂扬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央视网· 2025-08-29 14:41
城市更新与改造 - 天津和平区对街区进行整体规划 推动城市更新和便民利民 [3] - 改造采用修旧如旧 重构空间 优化经营业态的方式 [3] - 环境整体提升 对居民更加友好 [3] 文旅融合发展 - 改造串联民园广场和五大道公园两大地标 [6] - 提升游览体验 打造休闲娱乐场所 [6] - 为年轻创业者提供良好选择 [6] 历史与现代融合 - 民国建筑改造为艺术咖啡馆 文创集合地和小众品牌专区 [9] - 民园广场呈现市井生活与民国建筑相映成趣的景象 [9] - 城市完美融合历史积淀与现代繁华 展现开放包容姿态 [12] 城市文化特色 - 天津具有多元 开放 包容与幽默松弛的城市特质 [1] - 作为中国开埠最早城市之一 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 [1] - 城市文化体现欧式风情与本地生活的奇妙混搭 [1]
“按线打卡、仿剧拍照” 电影节专属旅游攻略来了
央视新闻· 2025-08-29 12:22
影视文旅融合发展 - 依托电影节开发影视打卡地图和专属旅游线路 形成"按线打卡、仿剧拍照"新风尚 [1] - 有轨电车文旅专列途经长影旧址博物馆及多个热播剧取景地 提供打卡集章和夜间文艺表演体验 [3][5] - 升级版影视打卡地图汇集30部影视作品及50余处拍摄地信息 为游客提供便捷光影体验 [8] 文旅专列运营成效 - 专列开通后实现旅游收入超600万元 [8] - 黄色房子等取景地引发游客重温《人世间》等热播剧的情感共鸣 [6] 文创产品销售表现 - 电影节期间新推15款文创产品 8月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8] - 电影元素和地域文化类小文创产品销量随客流量持续增长 [10] - "小参仙"人参娃娃挂件融合人参产地文化 采用系红绳典故和长寿眉设计 象征吉祥如意 [10][12] 特色文创产销体系 - 人参挂件目前各大平台供不应求 8月销售额已超100万元 [10][14] - 订单排期至两个月后 当地妇联组织2000余名女工加速交付并带动灵活就业 [12][14] 产业战略规划 - 以电影节为平台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16] - 加快文旅资源全域、全季、全要素、全产业链整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