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鑫铂股份(00303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5 11:18
光伏行业与公司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普遍亏损,供需矛盾和产能错配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2] - 光伏行业"反内卷"及自律背景下供应链价格已出现回升迹象 [2] - 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场景化应用和成本管控实现高质量发展 [2] 机器人领域布局 - 成立安徽睿铂智动机器人有限公司布局机器人零部件 [3] - 已完成零部件图纸设计并近期开模,与头部机器人公司签署保密协议联合开发镁铝合金零部件 [3] - 通过合金材料研究院和中南大学合作实现"新能源+新科技"双赛道发展 [3] 低空经济业务进展 - 已为头部飞行汽车公司供应前机舱下加强件总成、前碰撞横梁总成等零部件 [4] - 目前处于交样件阶段,预计2026年一季度末大规模量产 [4] - 正积极开发飞行汽车领域客户拓展轻量化产品应用 [4] 复合材料开发 - 成立安徽鑫之诺新材料有限公司拓展新能源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5] - 已提交两项复合材料专利申请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5] 马来西亚基地规划 - 马来西亚基地总设计产能10万吨(6万吨光伏铝边框+4万吨汽车零部件) [6] - 光伏铝边框项目最快2025年11月底投产 [6] - 马来西亚加工费远高于国内,盈利能力可观 [6] - 海外销售团队已搭建并积极开发国外客户 [6] 股东情况 - 截至目前公司持股平台未进行减持 [7]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在北京拉开帷幕
新华社· 2025-09-05 21:55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于9月5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2][4][6] - 本季时装周以"耀"为主题 聚焦"东方美、新科技、绿色环保、非遗创新、促消费"五大方向[2][4][6] 参与规模 - 参与品牌近230个 覆盖中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瑞士等国家和地区[2][4][6] - 参与设计师超过400位 呈现180余项秀展活动[2][4][6] - 首发首秀数量超过140场 创历史新高[2][4][6] 品牌展示 - 中国高级时装品牌米休缇在开幕大秀展示SS26系列时装[2][4][6]
“9.3阅兵”结束后,哪些ETF基金值得投资者关注?
市值风云· 2025-09-03 18:10
市场表现与指数涨幅 - 沪指站上3888点创十年新高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单日最高成交额达3万亿元刷新近十年纪录[3] - 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 上证指数上涨7.97% 中证REITs指数下跌2.86%[5] - 恒生指数上涨3.41% 可转债ETF上涨3.55% 布伦特原油下跌6.02%[5] - 标普500上涨1.91% 纳斯达克上涨1.58% COMEX黄金上涨5.01%[5] 市场结构演变与投资主线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银行-微盘"杠铃策略特征 后演变为"新胜于旧"产业定价逻辑[6] - 当前市场结构与2019年相似 呈现消费+科技双轮动特征但产业内涵升级[6] - 新消费板块涵盖国潮经济 银发经济 情感消费等新兴领域 具有强成长性和高估值弹性[10] - 新科技板块聚焦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获政策大力支持[10] 新消费ETF投资标的 - 港股通消费ETF(159245.SZ)基金规模1.89亿元 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 今年以来回报5.64%[11] - 港股消费50ETF(159265.SZ)基金规模2.40亿元 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 今年以来回报7.53%[11] -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SZ)基金规模3.79亿元 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 今年以来回报4.48%[1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百胜中国(持仓市值775.54万元) 泡泡玛特(744.66万元) 安踏体育(659.17万元)等年轻消费导向企业[12] 金融科技板块机会 - 金融科技ETF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超40% 其中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SH)回报达41.6%[18] - 金融科技ETF创业板和科创板成分股权重合计超60% 计算机行业占比超80% 覆盖数字经济 ChatGPT等主题[19]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东方财富(持仓市值5.33亿元) 同花顺(4.93亿元) 恒生电子(4.31亿元)等金融科技企业[21] - 非银金融权重占比近12% 成分股包括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等[19] 消费电子行业机遇 - 消费电子相关ETF今年以来平均回报38.5% 其中消费电子ETF易方达(562950.SH)回报达41.26%[24][25] - 苹果秋季发布会定档9月9日 Meta Connect发布会定档9月17日 将发布新一代AR眼镜等产品[24] - 新产品带动钛合金中框 AI散热模组等关键部件单机价值量提升[24] - 消费电子指数成分股覆盖手机产业链 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等AI技术革新领域[25]
公募QDII成为“业绩之王”,优势在哪?
券商中国· 2025-08-21 21:10
QDII产品业绩表现 - 公募QDII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最高收益率近160% [2][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工银新经济、南方港股医药位列收益排名前四 [3] - 消费类QDII南方香港成长灵活年内收益率达54% 数字经济类南方港股数字经济收益约34% 全球类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收益达43% [3] QDII规模增长 - 公募QDII基金总规模达6800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11.4% [2][3] - 规模从2019年末930亿元增长至近70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3] QDII产品优势 - 投资范围不受港股通名单限制 选股灵活性显著高于港股通基金 [4][5] - 腾讯音乐年内股价上涨130% 未进入港股通名单但成为QDII重仓股 [4] - 赤子城科技股价上涨超160% 南方基金旗下多只QDII重仓持有 [4] 海外投资布局方向 - 新消费与新科技赛道被重点关注 [6] - 南方基金关注消费者兴趣变迁 布局高端制造及文化出海领域 强调AI技术变革价值 [7] - 易方达基金聚焦AI产业链 关注海外算力景气度提升及国内大模型应用落地 [7]
年内最高收益超1.5倍QDII基金业绩与规模双升
证券时报· 2025-08-21 06:47
QDII基金业绩表现 - QDII基金成为年内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之王 最高收益已超1.5倍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 工银新经济 南方港股医药行业分列年内收益排名四强 [2] - 消费QDII 数字经济类QDII及全球类QDII均有不俗表现 南方香港成长收益率接近54% 南方港股数字经济收益约34% 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收益达43% [2] QDII基金规模增长 - 公募QDII基金总规模约68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2] - 较2024年末增长11.4% 较2019年末约930亿元规模增长超6倍 [2] QDII基金投资优势 - QDII基金投资范围不受港股通名单限制 可灵活布局非港股通标的 [3][4] - 腾讯音乐未进入港股通名单但年内股价上涨近1.3倍 QDII基金可通过重仓参与 [3] - 赤子城科技年内股价上涨超1.6倍 南方基金旗下多只港股QDII实现重仓布局 [3] 海外投资重点方向 - 新消费与新科技被认定为重要成长机会赛道 [5] - 高端制造 文化出海及AI技术变革被视为十年一遇的投资机遇 [6] - AI产业链进入商业应用闭环 海外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国内大模型竞争力显著增强 [6]
基金经理年内最新10强揭晓!陆航、李剑飞、翟敬勇位居前列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55
7月,A股整体呈现"指数突破、热点轮动、量能放大"的特点。上证指数7月9日首次突破3500点,月末收于3600点上方。AI算力、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等热 点轮番领涨。在私募行业,多位基金经理在不断向好的行情下取得了亮眼的业绩。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旗下至少有3只产品符合排名规则的基金经理共有533位,今年来收益均值为15.01%。其中,百亿私募旗下基金经理 今年来平均收益为17.82%,在六大规模组的基金经理中位居第1。 | 所属公司规模 | 至少有3只产品有符合排名规 则的基金经理数 | 今年来平均收益 | | --- | --- | --- | | 100亿以上 | 64 | 17.82% | | 50-100亿 | 47 | 13.58% | | 20-50亿 | 83 | 12.75% | | 10-20亿 | 72 | 17.53% | | 5-10亿 | 90 | 14.71% | | 0-5亿 | 177 | 14.57% | | 总计 | 533 | 15.01% | 接下来,笔者将从六大私募公司规模组(100亿以上、50-100亿、20-50亿、10-20亿、5-10亿、0-5亿 ...
基金经理年内最新10强揭晓!复胜陆航再夺百亿组冠军!国源李剑飞、榕树翟敬勇位列前3
私募排排网· 2025-08-14 11:36
7月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7月9日首次突破3500点,月末收于3600点上方,呈现"指数突破、热点轮动、量能放大"特点 [2] - AI算力、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等热点轮番领涨 [2] - 私募行业整体表现亮眼,533位符合排名规则的基金经理年内收益均值为15.01% [2] 私募基金经理业绩分规模统计 - 百亿私募基金经理表现最优,64位符合条件者平均收益达17.82% [3] - 10-20亿规模组表现次之,72位基金经理平均收益17.53% [3] - 50-100亿规模组收益最低,47位基金经理平均收益13.58% [3] 百亿私募基金经理TOP5 - 复胜资产陆航以***%收益夺冠,专注新消费/新科技领域,7月重点调研5家AI算力产业链公司 [4][7] - 稳博投资殷陶、阿巴马投资詹海滔分列二三位,后者为量化专家曾任光大证券量化投资部总经理 [4][7] - 天演资本谢晓阳位列第四,11只产品近1年收益达***%,拥有剑桥大学工程学及LSE金融学背景 [8] 50-100亿规模组TOP3 - 同犇投资童驯凭借港股新消费布局夺冠,3只产品收益***%,去年10月完成从传统消费向新消费的策略转型 [14] - 国源信达李剑飞(北大硕士/前高毅研究员)与天算量化何天鹰(MIT金融工程)分列二三位 [14][15] 20-50亿规模组领先者 - 浩坤昇发李佳佳以***%收益居首,擅长算力/稀土永磁/核聚变等题材龙头股锁仓 [19] - 梦工场投资徐红兵位列第二,采用"定位理论"投资法,6只产品收益***% [19] 10-20亿规模组亮点 - 榕树投资翟敬勇看好半导体等顶级制造业,预测2025Q3可能出现50%-100%收益机会 [24] 5-10亿规模组冠军 - 富延资本刘祥龙8只产品收益***%,公司2015年成立以来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29] 0-5亿规模组表现 - 沁昇基金姚勇6只产品收益***%夺冠,专注港股投资实践"优秀公司+合理价格+关键变化"理念 [33]
百亿私募大幅加仓,看好这些方向!
券商中国· 2025-08-03 07:30
私募仓位动态 - 截至2025年7月25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5.85%较前一周上涨0.76%其中百亿私募仓位指数达78.47%单周大幅提升5.69% [1] - 57.23%股票私募处于满仓水平(>80%)24.84%中等仓位(50%-80%)百亿私募中62.24%满仓31.12%中等仓位 [1] - 私募主观多头策略年内收益均值达14.86%显著跑赢大盘6.61%的同期表现 [1] 头部私募策略方向 - 淡水泉重点关注三大领域:优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全球资金增配)、中国优势产业全球化(头部公司阿尔法机会)、科技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及AI突破) [2] - 丹羿投资以互联网为底仓布局估值提升方向包括新消费周期标的、AI受益互联网资产、进口替代AI/创新药及政策刺激领域 [3] - 私募调研聚焦计算机(1142家参与)、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四大行业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获超千家机构调研 [3] 量化私募规模变化 - 截至7月10日百亿量化私募数量达41家首次超过主观私募(40家)较去年底新增8家而主观私募减少6家 [4]
北交所市场并购热潮迭起 产业链整合加速前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1:25
北交所并购热潮核心观点 - 北交所上市公司近期加速产业链整合 出现多起并购交易 包括跨市场收购和产业链延伸 体现市场活跃度提升[4] - 并购活动主要围绕主营业务展开 注重业务协同性 以完善产业链布局和提升竞争力 同时聚焦新科技和机器人领域以培育新增长点[6][7][10] - 现金支付成为主要交易方式 部分被并购标的附带业绩承诺 如海图科技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800万元/4200万元/4600万元 通亦和承诺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00万元/3200万元/3600万元[5][8] 具体并购案例详情 - 东和新材以2.55亿元现金收购鞍山富裕矿业销售有限公司51%股权 旨在加强原材料供应安全[4] - 科达自控以2.091亿元现金收购海图科技51%股权 成为首个北交所收购新三板企业案例 标的公司承诺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6亿元[4][8] - 铁大科技通过子公司沪通智行投资6000万元获得狗熊机器人37.69%股权 涉足自动驾驶技术领域[4][7] - 青矩技术子公司以2250万元现金收购北京求实工程管理有限公司45.12%股份 旨在提升业绩和整合行业资源[5] - 易实精密以不超过1.6亿元现金收购通亦和精工科技51%股权 完善精密冲压产业链[5][8] 并购特征与驱动因素 - 现金支付成为主流方式 避免发行股份配套融资 提高交易效率[6] - 并购标的均具备业务协同性和互补性 如科达自控与海图科技在智慧矿山领域技术共享 铁大科技与狗熊机器人在自动驾驶领域形成协同[6][7] - 政策支持推动并购活跃 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为产业整合提供制度保障[10]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2025年并购主线将聚焦新科技和机器人领域 通过外延并购增强核心竞争力[10] - 新三板成为北交所重要并购标的池 体现市场协同效应[11] - 产业整合方向包括同一集团内资源整合、新质生产力行业并购及产业链补强型并购[10]
明星基金,风格生变!刘格菘、焦巍、皮劲松……“口味”换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7-29 13:09
基金经理风格转变 - 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基金二季度前四大重仓股全部为港股公司,包括小米集团(第一大)、泡泡玛特(第二大)、港交所(第三)、腾讯控股(第四),并配置3%仓位在香港创新药行业[3] - 焦巍管理的银华富利精选基金港股仓位从3月末的15%猛增至6月末的47%,将A股仓位中的32个百分点转向港股,重仓股变为老铺黄金、泡泡玛特、毛戈平、三生制药等新经济/消费/创新药龙头[3] - 皮劲松管理的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QDII港股仓位增至58%,A股仓位24%,美股仓位从1月初的39%压缩至6月末的3%,持仓从"重医轻药"转向港股创新药龙头[4] 行业认知变化 - 中国创新药行业技术突破引发基金经理偏好变化,杨桢霄管理的易方达全球医药QDII在二季度将美股仓位从18%清仓至0%,变为纯中国医药基金[5] - 中国新消费/科技/品牌崛起促使公募减持白酒股,转向小米与泡泡玛特等标的[5] - 华南基金经理认为对中国技术力量和能力圈的认知刷新将显著影响2025年股票市场选择,提升资金做多信心[6] 时代变革驱动因素 - 中国消费叙事变化带来文化出海机会,创新药海外授权获国际认可,自动驾驶普及推动硬件/软件升级[7] - 港股配置价值凸显,国际资本对中国创新能力重估,外资对中资股配置比例从历史低位1.1%持续回升[7] - DeepSeek等突破性技术产业化落地改变外资对中国企业"低成本内卷"认知,转向认可"应用创新+效率优势"复合竞争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