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上半年六大营销关键词
36氪· 2025-07-21 16:54
行业趋势分析 核心观点 - 当前营销行业面临信息爆炸和生成式AI带来的虚假内容泛滥 公共话语失效 行业日益圈层化 同一赛道的不同品牌对同一事物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理解 [1] - 2025年上半年营销行业呈现六大关键词:情绪经济新阶段 故事货币化 静默忠诚 圈层生态再分化 AI营销革命 多模态生态融合 [2] 六大营销关键词 01 情绪经济步入新阶段 - 情绪营销从"贴标签"转向"物化为产品本身"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成为情绪符号 59元盲盒本质是"情绪补偿药" [4] - 新阶段特征:所有权与表达权转移给用户 品牌从情绪代言人转变为情绪容器 [5] 情绪营销从动态广告转向静态可拥有的商品 [7] - 品牌策略:创造用户演绎情绪的场景 拥抱"无用"与仪式感 平衡理性消费与情绪充值 [8] 02 故事货币化 - 品牌故事价值在于能否被用户用于"解释自己" 宝马广告用章鱼隐喻中控系统性能 技术语言被转译为文化语言 [10] - 关键转变:故事的"解释能力"让用户自然引用品牌世界观 技术叙事"情感化"使专业概念产生共鸣 [11] - 品牌策略:构建可持续扩展的叙事框架 用户共创故事内容 技术故事情景化 保持真诚平等的语气 [12] 03 静默忠诚 - 沉默但持续消费的用户成为新关注点 其需求是稳定体验和清晰权益体系 优衣库通过一致性建立信任 [13] - 品牌策略:强化交易流程稳定性 保持品牌承诺一致性 低频高质沟通 直观化信任信号 耐心陪伴用户旅程 [15][16] 04 圈层生态再分化 - 算法将用户自动分入"语义割裂"的圈层 同一条信息在不同圈层触发对立反馈 喜茶2025年联名动作归零以保持调性 [18][19] - 品牌策略:针对不同圈层设计语境 多版本内容投放 与圈层KOL长期合作 在特定场合做深度活动 [20] 05 AI营销革命 - AI从工具升级为"认知伴侣" 腾讯广告大模型允许AI生成素材跳过审核 特赞Atypica.ai用虚拟用户模拟访谈 [21][26] - 范式跃迁:从内容中心转向语义结构中心 人类与AI形成思维合伙关系 Forrester提出"认知协作模型" [22] 06 多模态生态融合 - 线下空间成为内容载体 路易威登"路易号"概念店融合零售 餐饮 展览 构建"旅行宇宙"叙事 [28][30] - 本质是"场景叙事"重构 用户通过身体路径体验品牌 注意力地图升级为"空间棱镜" [32] 行业总结 - 2025年营销竞争关键在于稳定表达而非激进创新 品牌需成为用户信任的真实存在 [34] - 情绪调性 场景构建 语境切换等能力帮助品牌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发展 [33]
穷鬼赛道,捧出了2个河南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51
公司发展历程 - 蜜雪冰城创立于1997年,最初为郑州城中村的刨冰店"寒流刨冰",后转型为家常菜馆并引入冰激凌业务[13][15][16] - 2007年正式开启加盟模式,首家蜜雪冰城冰激凌店开业,2014年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21][25][27] - 2025年6月公司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以1179亿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越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2] - 2024年全球门店数量突破4.6万家,成为全球数量最多的连锁快餐店[7][43] - 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248亿元,饮品出杯量90亿杯,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增速[42][43] 商业模式与产品策略 - 坚持10元以下低价赛道,核心产品柠檬水11年仅涨价1元(3元→4元),棒打鲜橙定价6元[7][30][32] - 2024年推出90亿杯饮品,主力产品包括2元甜筒、4元柠檬水、6元棒打鲜橙[7][21][32] - 自建供应链体系,2012年起建立仓储物流中心,在四川安岳设立柠檬收储基地[32][34] - 放弃高端化尝试,2009年DQ模仿店两年仅赚6100元,2019年喜茶模式再次失败[30] 品牌营销与IP打造 - 2018年投入600万元与华与华合作,推出"雪王"IP和"你爱我我爱你"魔性歌曲[34][36] - 雪王相关话题创微博10亿阅读、B站千万播放,2023年动画片《雪王驾到》播放量超2亿[36][37][38] - 2024年举办"冰激凌音乐节",主舞台设计为雪王造型,门票迅速售罄[46][48] - 不采用明星代言,通过自有IP降低营销风险,网友对食品安全事件展现高容忍度[7][9]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3月在港股上市,发行价202.5元/股,首日大涨43%,市值突破千亿港元[2][4] - 截至2025年6月股价上涨至494元/股,较发行价涨幅达144%[2] - 成为国内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饮企业,河南首家市值千亿级消费企业[2][4] 业务多元化拓展 - 咖啡品牌"幸运咖"门店超6000家,位列国内咖啡门店第四[43][46] - 孵化冰激凌品牌"极拉图"并开启招商[43] - 跨界文娱领域,制作动画片并涉足音乐节业态[38][46][48]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现制茶饮领域门店数量第一,超越奈雪、喜茶等2010年后成立的品牌[7][39] - 新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422亿增长至2022年1003亿,蜜雪冰城在竞争前完成战略布局[39] - 水饮赛道身价仅次于农夫山泉钟睒睒、娃哈哈宗馥莉,位列第三[2]
一个网红奶茶开始落寞
投资界· 2025-07-19 16:11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茶饮市场竞争加剧,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等品牌相继上市,抢占市场份额 [5] - 霸王茶姬等竞品以相似中国风鲜奶茶定位快速扩张,长沙市场一年内新增50+门店 [15] - 行业普遍采用小程序提前点单模式提升效率,但茶颜悦色仍坚持现场排队核销的复杂流程 [23] 品牌发展历程 - 2013年创立于长沙,凭借中国风设计、鲜奶原茶配方及15元均价差异化突围 [7] - 2018年因社交媒体事件意外出圈,成为长沙文旅标志性品牌,引发全国代购热潮 [7][9] - 2020年启动省外扩张,截至2024年6月覆盖5省26城,门店总数达785家 [18][19] - 2023年净利润约5亿元,单店盈利能力显著高于奈雪的茶(2090万元/1500+店) [12] 产品与运营痛点 - 经典产品调整为季节限定引发老用户不满,主辅料变更导致口味变化 [14] - 点单流程冗长需三次排队,店员强制口播推荐引发消费者疲劳 [23] - 打包需先现场饮用等规则被质疑反效率,与便捷消费趋势背离 [23] - 员工高强度服务流程(如NPC式话术)引发舆论对其管理方式的批评 [24] 市场声量变化 - 2023-2024年负面热搜占比提升,涉及产品分量、排队规则等争议 [20] - 海外扩张(北美周边销售)及新一线城市拓店未再现早期排队盛况 [19][20] - 消费者从"打卡必喝"转向理性选择,本地用户复购率因竞品增多下降 [13][27] 行业趋势洞察 - 仪式感红利消退,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与便捷性 [5][27] - 长沙文旅标签品牌普遍面临异地扩张难题,如文和友、虎头局等案例 [28] - 头部品牌加速供应链与数字化布局,茶颜悦色扩张节奏相对滞后 [16][28]
“外卖大战”已烧掉250亿,谁赚到钱了?
虎嗅· 2025-07-19 09:17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京东在7月18日"超级外卖日"推出超百亿补贴活动 包括100万份好运盲盒和最高18元限量抢券 [2][7] - 美团加码线下福利 发放咖啡茶饮0元通兑券 淘宝闪购维持188元红包力度 重点推满38减18.8午餐外卖红包 [4][5] - 三大平台单季度总投入达250亿元 日均补贴2.7亿元 美团和阿里系分别创下1.2亿单和1亿单日订单记录 [54] 新茶饮品牌参与情况 - 奶茶咖啡订单占比从10%-15%飙升至25%-50% 沪上阿姨 古茗 蜜雪冰城处于第一梯队 产品覆盖最全面 [14][21] - 霸王茶姬和星巴克采取差异化策略 通过平台大额券和会员福利降低门槛 霸王茶姬出现1元实付订单 [25][30] - 古茗采取"游击战术"轮换营业门店 喜茶 蜜雪冰城调整制作流程到店现做以控制成本 [32][33] 产业链影响 - 上游供应链企业股价集体异动 国投中鲁近一月上涨49.71% 皇氏集团上涨19.89% [11][38] - 包装材料供应商同步受益 吉宏股份上涨14.61% 天元股份上涨9.27% [38] - 即时零售订单联动增长 便利店非餐品类订单显著提升 [62] 从业者现状 - 骑手日收入普遍达700元 最高突破1700元 部分骑手单日配送量达900单 [51] - 茶饮店员面临超负荷工作 部分门店单量激增至3000单 有员工累到崩溃大哭 [47] - 商家利润分化严重 连锁轻食店外卖占比升至80% 个体盖饭店单均利润仅1元 [40][41] 市场反应与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大平台 要求理性竞争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13] - 周末活动热度显著高于周中 "疯狂星期六"单量激增后迅速回落至日常水平 [56] - 阿里计划打造常态化"超级星期六"促销 试图培养长期消费习惯 [58]
茶咖日报|玩文字游戏?奈雪的茶“瘦瘦小绿瓶”被指涉嫌虚假宣传
观察者网· 2025-07-17 20:57
茶颜悦色包装争议 - 零食包装元素被指抄袭方大同《梦想家》专辑封面 [1] - 公司回应称未与方大同进行联名合作 已记录反馈并全面下架涉事产品 [1] - 承认创意审核流程存在监管缺失 公开致歉 [1] 奈雪的茶营销争议 - "瘦瘦小绿瓶"因命名引发消费者对减脂功能的误解 实际指代瓶型轻便 [2] - 500毫升羽衣甘蓝饮品热量达166.5大卡 相当于1大碗白米饭 [2] - 律师指出广告中"瘦瘦"字样易误导消费者 小字说明不醒目涉嫌违反《广告法》 [2] 茶百道海外扩张 - 首批新加坡门店试营业 选址乌节路与义顺两大核心商圈 [3] - 推出18款定制饮品 定价区间2.5-6.9新币(约14-38.6元人民币) [3] 沪上阿姨品牌营销 - 12周年庆推出青芒冰茶等新品 开展买一送一限时活动 [4] - 联动鞠婧祎、吴彦姝等跨世代女性代表 打造"东方她力量"主题传播 [4] - 联合《嘉人》《新世相》制作女性话题内容 覆盖9000家门店网络 [4] - 未来战略聚焦茶饮创新与女性赋能 强化品牌社会价值 [5]
皱叶甘蓝登场,书亦烧仙草的“慢功夫”
贝壳财经· 2025-07-16 20:32
行业趋势 - 健康化成为新茶饮行业重要发展方向,羽衣甘蓝从绿化植物转型为健康美食代表[1] - 年轻消费者对精细化健康需求和品质认知推动茶饮"绿旋风"趋势,高纤轻负、配料干净的产品受追捧[10] -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企业回归价值创造,聚焦产品、品牌及供应链三大核心竞争力[19] 产品策略 - 公司选择差异化布局皱叶甘蓝,开启甘蓝2.0时代,推出四款新品:青提纤体杯、果蔬杯、两款牛油果酸奶昔[8] - 皱叶甘蓝营养价值高,膳食纤维、维C、钙含量突出,叶片细嫩无苦涩感,每杯使用2片新鲜嫩叶鲜榨[8] - 产品研发采取"慢功夫"策略,通过数十次口味调研和数百次配方调整打磨产品,2025年山茶花、不老莓等新品验证有效性[20] - 橙漫山茶花回归3天销量120万杯,3个月突破1000万杯,成为烧仙草外第二战略大单品[17] 供应链管理 - 皱叶甘蓝原料采用合作基地直供,每日现摘后经质检、打包、冷链物流高效送达门店,全程可溯源[9] - 门店执行四道食安工序:冲洗、消毒、清洗、分切,确保每杯饮品安全[9] - 在全国优质原产地建立供应链网络,包括湖北皱叶菜、秭归鲜橙、大凉山桑葚等,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20] 营销与品牌 - 签约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吴艳妮作为能量代言人,传递"轻盈能量"健康理念[11] - 创新营销方式包括主题包材、代言人贴纸、联名杯及线下见面会,强化健康认知[12] - 通过高颜值+高品质产品矩阵匹配多元场景需求,从烧仙草到花香水果轻乳茶持续年轻化表达[16] 市场表现 - 皱叶甘蓝新品首周末销量突破20万杯,消耗原料2万斤,多家门店售罄,好评率95%[10] - 公司深耕茶饮18年,研发与供应链优势逐步显现,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1][19]
从券商研报看新消费下半场:增长潜力充足
中国证券报· 2025-07-16 04:57
新消费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体育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3%,显示升级类消费加速 [1] - 技术驱动与情绪价值是新消费的核心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创造个性化供给可能性 [1][2] -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反映新技术与扩内需政策共同驱动消费升级 [2] 新消费细分赛道表现 - 潮玩、黄金珠宝、新茶饮行业成为港股热点,代表企业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 [1] - 新茶饮品牌加速扩张,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相继上市,满足解渴、悦己、社交需求 [2] - AI消费领域活跃,人形机器人赛事、AI眼镜新品推出,影石创新上市显示科技产品普及趋势 [2] 消费主体与需求变迁 - Z世代和银发族推动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品质化迭代,银发群体带动医疗健康、康养服务增长 [3] - 95后收入提升后追求个性表达和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创新主力 [3] - 政策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 [3] 企业战略与政策建议 - 新消费企业需从渠道开拓转向产品服务升级,通过限量属性品类催生二手市场交易 [3][4] - 品牌应优化供应链和发货节奏,防控二手价格炒作以维持长期增长 [4] - 政策层面建议减负增收,如降房贷利率、租房补贴,宽松货币政策降低消费信贷门槛 [4] 行业增长前景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消费成为GDP增长主动力 [2] - 情绪价值驱动的行业如潮玩、美妆及焕新升级的传统品类如黄金珠宝被看好 [3] - 下半年新消费增速预计与名义GDP同步,具备穿越周期潜力 [4]
钟薛高破产清算、哈根达斯关店40%,是谁杀死了“雪糕刺客”?
36氪· 2025-07-13 10:33
雪糕行业现状 - 钟薛高天猫旗舰店仅剩三款口味在售,客服回应称"公司经营困难"[2] - 哈根达斯全国门店从400+家锐减至250家,关闭超150家门店[2][12] - 钟薛高创始人被曝卖红薯还债,公司司法诉讼高达90条[2][8] 品牌历史与市场表现 - 钟薛高2018年以66元"厄瓜多尔粉钻"雪糕一鸣惊人,创办16个月营收破亿,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10] - 哈根达斯2025财年在华销售额同比下降3.2%,客流量两位数下滑,母公司通用磨坊全年净利润降8%[12] - 茅台冰淇淋长期复购率低于20%,主动收缩业务并关闭门店[21] 消费者态度与市场变化 - 超六成消费者认为雪糕高定价是"溢价太高,营销成本堆起来的"[21] - "雪糕护卫"成为消费关键词,北京上海实施《冰品明码标价规定》[22] - 蜜雪冰城2元冰淇淋年销超10亿支,1元中街老冰棍受追捧[28] 品质与信任危机 - 钟薛高2021年因"特级红提实为散装红提"致歉,2022年"31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事件引发12亿阅读量[16][17] - 职业打假人测算钟薛高18元轻牛乳雪糕原料成本仅1.32元[20] - 卡士酸奶出现霉斑问题,消费者质疑高端酸奶品质[2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新茶饮以"饮品+冰品+社交空间"跨界冲击冰淇淋市场[21] - Gelato冰淇淋凭借新鲜健康和低糖低脂卖点,部分门店日销售额达八九万元[29] - 野人先生抖音话题播放量合计5.7亿次,成为新晋流量品牌[29] 餐饮行业连锁反应 - 盒马16.9元/片欧包被称"面包刺客",消费者认为口感与普通面包差异有限[26] -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人均堂食单价同比下降10.2%,47.8%餐饮商户降低人均价位[28] - 郑州万达文华酒店外摆摊位37分钟营业额超3万元,价格亲民是关键[29]
今年荔枝跌成白菜价
投资界· 2025-07-12 15:46
荔枝价格暴跌 - 今年荔枝价格大幅下跌,妃子笑品种从6元/斤降至1.98元/斤,创历史新低[5] - 全国多地消费者反馈荔枝价格首次跌破5元/斤,实现"荔枝自由"[6][9] - 价格下跌导致荔枝频繁登上热搜,引发关于品种和储存方式的广泛讨论[9] 产量激增与集中上市 - 2024年全国荔枝总产量预计达365.04万吨,同比增加111.26%[13] - 广东、广西等主产区成熟期重叠,导致集中上市造成价格踩踏[13][14] - 桂味地头价从去年25-26元/斤暴跌至3-4元/斤,降幅超80%[14] - 错过端午节销售高峰,节后妃子笑价格同比降30%,其他品种降50%[14] 产业链影响 - 茶饮品牌借低价荔枝推出新品,茶百道荔枝系列产品1小时售出5万杯[10][11] - 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重要部分,5斤装省内运费27-90元不等[15] - 电商平台物流成本优势明显,可实现"50元5斤包邮"[16] 种植端困境 - 部分种植户因价格过低放弃采摘,宁愿让荔枝烂在树上[18] - 种植端长期面临渠道有限问题,难以获得合理价格[20] - 产业链尝试通过品种改良、预售模式和源头直采等方式优化[21] 行业应对措施 - 科研机构选育特早/晚熟品种以延长供应期[21] - 电商平台采用带枝采摘、定制保鲜袋等创新保鲜方式[21] - 产地政府加强品牌建设,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媒体拓展销路[21]
“0门店”闯美,茶颜悦色,不走蜜雪冰城老路
36氪· 2025-07-12 13:24
出海战略 - 茶颜悦色首次出海选择北美市场而非东南亚市场,采用"0实体店"的纯电商模式[1][6] - 出海渠道包括自建Shopify独立站及亚马逊、TikTok Shop等5个平台自营店铺[6] - 首批上线40多款零食文创产品而非招牌奶茶,包含面包丁、碧根果等爆款[3][7] 产品策略 - 核心产品缺失:因中美茶叶检测差异未出口茶包类产品[12] - 定价差异:同款面包丁在Shopify售价2.5美元,较第三方平台溢价81%(Weee售价1.38美元)[9] - 部分商品售罄:独立站上面包丁、薯条等商品已显示缺货[9] 品牌发展 - 门店规模落后:总门店数879家,远低于蜜雪冰城(超40000家)和古茗(超10000家)[13] - 区域深耕策略:覆盖湖南、湖北等5省市,未完成全国布局[13][17] - 零售业务突破: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爆款单品月销超百万[18] 行业对比 - 差异化路径:同行采用实体店扩张(蜜雪冰城东南亚低价策略、霸王茶姬本地化高端路线)[28] - 轻资产优势:规避海外门店高昂的原料/人力成本(奶茶成本因鲜料运输上涨50%)[25][27] - 品类竞争:面临元气森林、卫龙等亚洲零食品牌的直接竞争[31] 市场反馈 - 消费者认知偏差:海外华人期待奶茶而非零食,存在心理落差[9][29] - 品牌心智基础:此前已有非官方渠道销售建立初步认知[22] - 渠道覆盖:通过华人超市/社区代购等非官方渠道已形成分销网络[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