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平价
搜索文档
平价咖啡将诞生新万店品牌,咖啡市场进入“质价比”时代?
新浪科技· 2025-10-31 16:04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现磨咖啡市场格局正发生重构,消费理念从“品牌溢价导向”转向“质价比导向” [1] - 以幸运咖、瑞幸、库迪为代表的平价咖啡品牌展现出强大统治力,行业进入以“质价比”主导的新时代 [1] - 中国咖啡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5000亿元 [3] 市场消费趋势 - 消费认知迭代,消费者从“为品牌买单”转向“为品质付费”,价格平权成为必然趋势 [3] - 咖啡消费日常化,一线城市消费者需求从“社交彰显”转向“日常刚需”,高价产品市场空间被压缩 [5] - “高质平价”成为消费共识,需求跨越地域,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3][5] 品牌竞争格局 - 星巴克均价30元左右一杯,面临竞争优势挑战,瑞幸、库迪价格区间为9.9-16元,幸运咖低至4.5-8.8元 [3] - 茶饮品牌如古茗、茶百道跨界入局,持续拉低咖啡价格带 [3] - 幸运咖、瑞幸等品牌通过“低价优质”撬动市场,重塑消费者对现制咖啡价格的心理锚点 [3] 幸运咖发展态势 - 幸运咖总门店数已超9000家,较年初实现翻倍以上增长,一线市场总门店数超过千家 [4] - 幸运咖“椰椰拿铁”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销量超3000万杯 [4] - 幸运咖在北京门店数逼近百家,成都门店数突破百家,北京、深圳多家门店单日营业额突破5万元 [5] - 幸运咖推出真果咖系列等产品,定价仅为6-8元,并持续进行产品创新 [4] 商业模式与供应链 - 平价咖啡品牌能够实现盈利,核心在于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能力 [6] - 蜜雪集团供应链体系构建竞争壁垒,两大生产基地年烘焙产能超2.8万吨,巴西40亿元咖啡豆采购单形成原料成本优势 [6] - 平价咖啡从“下沉市场红利期”进入“全市场加速期”,门店规模向万店逼近 [6] 产品策略与市场拓展 - 幸运咖推出草莓系列、荔枝系列、真果咖系列及“幸运拿铁季”系列等10款新品 [4] - 瑞幸推出融合果汁、气泡水等元素的咖啡饮品,并时常推出“买一送一”等折扣活动 [4] - 幸运咖8月份开出海外首店(马来西亚),加速开拓一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高势能市场 [4][5]
中国餐饮,到底要不要学日本?
36氪· 2025-10-24 21:14
行业宏观背景 - 2025年中国餐饮行业整体面临挑战,表现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消费低迷和流量严重下滑,价格战激烈 [1] - 2025年1-8月中国餐饮总收入为36480亿元,但增速和客单价出现明显“双降” [30] - 日本餐饮品牌如萨莉亚、寿司郎等逆势增长,萨莉亚2025财年前三季度中国区销售额同比增长10.5%至630.58亿日元,寿司郎北京西单店每日限号2000号 [1] 日本餐饮成功经验 - 日本餐饮在“失去的三十年”期间凭借“极致性价比”实现增长,例如吉野家、食其家等品牌,萨莉亚创始人认为连锁本质是创造销售额平平但利润足够的店铺 [6] - 日本连锁餐饮品牌平均毛利率在40%-70%,萨莉亚2025财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率仅为4.1%,较早进入微利时代 [7] - 萨莉亚通过极致单店运营实现高效运转,如上菜方式节省8.6秒、U型备餐动线、15分钟极速翻台,正式员工与小时工比例1:4,人工成本控制在12%以内 [8] - 萨莉亚采用“113策略”选址(一线城市+核心商圈+非黄金位置),租金占比控制在13%左右,支撑其低价策略 [8] - 日本餐饮供应链高度工业化,如玉子屋全自动米饭蒸制机控制米吸水率在62.5%±1%,机械手臂分装配菜误差不超3克,冷链覆盖率95%,食材损耗率小于2% [10] - 日本餐饮连锁化率在2021年达50.8%,而中国截至2025年连锁化率为24%,日本餐饮行业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4.2倍,供应链成本比例低至18% [10][11] 中国餐饮市场特性与挑战 -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发展不均衡,呈现“K型”发展,一线城市消费者进入追求简约的“第五消费时代”,三四线城市仍处“第三消费时代” [13] - 中国餐饮市场变化复杂、数字化程度高,渠道高度碎片化,如外卖、团购、直播、私域等多渠道竞争,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 [13] - 中国消费者饮食文化根深蒂固,强调“锅气”和新鲜现做,与日本以冷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形成对比,导致对预制菜接受度不同 [21] 中国餐饮破局方向 - “高质平价”成为务实选择,避免“极致低价”导致的“无利润繁荣”,南城香通过转型“现炒社区食堂”实现单店日接待超1000人次 [14][16] - 炒菜机器人推动后厨智能化,能帮助餐厅降低40%人工成本、压缩30%厨房空间,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7亿元,预计2030年达百亿,在团餐和快餐渗透率可达50% [17][18] - “反供应链模型”兴起,乡村基、小女当家、太二等品牌强调“现炒现做”、“活鱼鲜鸡”等,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和健康的需求 [22] - 细分市场成为机会点,中国单身成年人口突破2.6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需求多样化,素食餐厅庆春朴门、自助小火锅围辣等品牌通过聚焦特定客群成功 [23][24] - 情绪价值消费趋势显著,64%中国消费者将精神满足列为首需,Z世代为情绪买单意愿是80后的3.2倍,跳海年收入破亿、宫宴复购率达40% [25][26][27][28]
蜜雪冰城的6元风,刮到了啤酒圈
36氪· 2025-10-22 08:46
蜜雪集团收购福鹿家进军啤酒业 - 蜜雪集团以2.97亿元收购福鹿家53%股权,正式进入现打鲜啤赛道,产品最低售价5.9元/斤 [7][12] - 收购消息推动公司股价在6个交易日内上涨18.45%,市值增加262.96亿港元至1687.96亿港元 [3] - 此次收购旨在完善公司"高质平价"品类布局,形成"现制茶饮+现磨咖啡+现打鲜啤"多品类协同格局 [18] 福鹿家业务概况与市场定位 - 福鹿家拥有12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等下沉市场,门店集中在非核心区域 [8][9][11] - 主打产品包括鲜啤、奶啤、茶啤等,价格区间为5.9-9.9元/斤,显著低于精酿啤酒品牌20-30元/斤的定价 [12][13] - 销售模式以现打鲜啤为主,配备罐装啤酒和零食产品,门店操作流程简单,客单价集中在9-18元/人 [14][17][18] 交易背景与关联关系 - 福鹿家实际控制人为蜜雪集团CEO张红甫妻子田海霞,交易前持股76.38%,交易后保留37.43%股权 [20] - 此次收购构成关联交易,独立第三方赵杰在交易前一个月入股福鹿家并转让2%股权给蜜雪集团 [20][21] - 福鹿家最初以便利店业务起家,2022年转向啤酒业务,2025年1月品牌更名为"鲜啤福鹿家"并加速扩张 [25] 商业模式协同与挑战 - 福鹿家采用与蜜雪冰城相似的加盟模式,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物料和设备,供应链已与蜜雪集团协同 [28][29] - 啤酒品类存在明显季节性,加盟商反映夏季为旺季,秋冬季营业额降至每日600-700元,面临盈利压力 [34][35] - 行业从业者指出啤酒消费场景有限,低价策略并非万能,福鹿家2023年亏损152.77万元,2024年净利润仅107.71万元 [35][36][37] 集团战略与增长前景 - 蜜雪冰城门店加密接近饱和,幸运咖门店突破8600家但未复制蜜雪冰城成功,啤酒业务成为新增长点探索 [37][38] - 公司计划通过供应链、品牌IP和运营管理体系赋能福鹿家,推动门店网络扩张,但啤酒与茶饮品类差异较大 [28][31] - 福鹿家能否以低价策略搅动啤酒市场及吸引加盟商仍有待时间验证,商业模式复制面临品类特性挑战 [38]
平价现磨咖啡激战正酣,质价比成破局关键丨新消费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17 19:40
市场增长与规模 - 截至2025年10月上旬,幸运咖单品“椰椰拿铁”年内销售额突破3亿元,销量超3000万杯,刷新其年度单品纪录 [2] - 截至2025年3月23日,幸运咖“椰椰拿铁”累计销量已突破7119万杯 [2] - 现磨咖啡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元,整体咖啡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元 [2] - 现磨咖啡预计将从不足40%的市场份额提升至超80%,成为消费主流 [2] 产品与商业模式 - “椰椰拿铁”产品定位“高质平价”,售价为9.9元 [2] - “高质平价”被报告指出是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2] - 椰椰拿铁契合消费者对“清甜、低负担”口感偏好,获得市场好评 [2] - 出色的产品创新力与大单品打造能力为幸运咖的规模扩张提供支撑 [3]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头部品牌形成差异化格局:瑞幸和库迪依靠数字化运营与规模效应,星巴克坚守“第三空间”并加速下沉 [3] - 京东宣布推出“七鲜咖啡”,开启合伙人招募并目标三年开设一万家店 [3] - 通过咖啡品类切入线下场景被视为高效且可持续的获客路径 [3] 公司发展动态 - 幸运咖全国门店数量已超过8700家,且仍在快速增长 [3] - 中国平价咖啡市场格局预计将很快迎来重塑 [3]
蜜雪集团(02097):收购福鹿家53%股权,进一步拓宽品牌矩阵
华源证券· 2025-10-14 09:0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此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是看好蜜雪集团通过收购福鹿家53%股权进一步拓宽品牌矩阵,从现制茶饮及咖啡拓展至鲜啤领域,并依托其现有供应链和加盟商优势提升品牌势能 [5][8] - 公司深耕现制饮品行业,兼具客群、渠道、供应链及营销等多重竞争优势,精准卡位平价茶饮价格带,预计其国内及海外市场渠道扩张将带动份额持续提升 [8] 公司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公司收盘价为419.00港元,一年内最高价与最低价分别为618.50港元和256.00港元 [3] - 公司总市值为159,060.28百万港元,流通市值为63,220.00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21.66% [3] 收购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拟注资2.86亿元认购福鹿家51%股权,并以1120万元受让标的公司股东赵杰2%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蜜雪集团将持有福鹿家53%股权,使其成为非全资附属公司并实现财务并表 [8] - 收购完成后,福鹿家主要股东包括蜜雪集团(53.0%)、田海霞(29.4%)、麦浪同舟(10.0%)、赵杰(5.4%)和贾荣荣(2.2%) [8] 福鹿家公司概况 - 福鹿家主要提供每500毫升售价约6至10元人民币的现打鲜啤产品,旗下拥有"鲜啤福鹿家"品牌,秉持"高品质平价"价值主张,产品矩阵涵盖经典款鲜啤及果啤、茶啤、奶啤等创新款 [8]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拥有约1200家门店,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要采用加盟模式进行扩张 [8] - 公司已建立覆盖采购、生产、物流、研发、质量控制的稳定供应链体系,2023年除税前亏损约153万元,2024年除税后利润约107万元,截至2025年8月31日总资产及净资产分别约为9270万元及1952万元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443.21百万元、36691.03百万元、42410.49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61%、20.52%、15.59%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25.05百万元、6586.02百万元、7670.19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28%、21.40%、16.46% [6] - 当前股价对应的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6.88倍、22.14倍、19.01倍 [6][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29元、17.35元、20.20元,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3.08%、21.91%、20.35% [6] 行业与战略拓展 - 啤酒行业市场规模及消费基数庞大,消费者对高质量、多元化产品需求不断提升,有望打开鲜啤市场空间 [8] - 收购福鹿家后,蜜雪集团产品从现制茶饮及咖啡拓展至鲜啤,但仍保持高质平价的产品定位 [8]
2.97亿元!蜜雪冰城,要卖啤酒了
搜狐财经· 2025-10-11 15:50
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以合计2.97亿元投资获得鲜啤福鹿家53%股权,实现正式控股[1][2] - 交易包括向目标公司注资2.97亿元(占经扩大注册资本51%)以及从独立第三方受让2%股权[1] - 交易后,鲜啤福鹿家成为蜜雪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原实控人田海霞持股比例降至29.43%[2][7] 目标公司基本情况 - 鲜啤福鹿家创立于2021年,主打现打现饮的鲜啤产品,包括鲜啤、果啤、茶啤、奶啤等多个品类[3] - 截至2025年8月,其门店数约为1200家,覆盖中国28个省级区域,以加盟门店为主,按门店数计为中国鲜啤连锁第一品牌[7] - 独立估值师评估其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全部股权市场价值范围为2.45亿元至2.77亿元[7] 战略协同与整合前景 - 双方战略高度一致,均聚焦“高质平价”大众市场,鲜啤福鹿家产品单价主要在每杯5.9元至9.9元区间[1][10] - 鲜啤福鹿家可共享蜜雪集团覆盖全国的冷链网络,解决鲜啤品类新鲜度把控与供应链效率的核心痛点[10][12] - 蜜雪集团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将在采购、生产、物流、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产生协同,提升产品力与成本优势[12]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现制鲜啤被视为稀缺的蓝海市场品类,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释放[1][13] - 中国啤酒行业从量增转向质增,现打鲜啤因保留原始风味、兼具场景体验与便利性成为新兴增长点[13] - 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00亿元提升至2025年的1000亿元以上[15] - 鲜啤福鹿家是国内行业中首个获得国标“鲜啤酒”认证的品牌[15] 对公司战略的意义 - 此次收购意味着蜜雪集团的业务版图从茶饮、咖啡正式拓展至精啤赛道,形成三大领域的品牌矩阵[1][10] - 公司得以大幅缩短自身切入新赛道的试错周期,并通过资源整合推动目标公司向万店规模扩张[12] - 鲜啤品类将消费场景从日间延伸至夜间,形成全时段覆盖,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并构建多赛道增长的护城河[17]
蜜雪冰城卖啤酒,斥资3亿买下“老板娘”的鲜啤福鹿家
国际金融报· 2025-10-10 20:36
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计划以2.97亿元人民币的交易对价,通过增资与股权受让方式获得鲜啤福鹿家运营主体53%的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鲜啤福鹿家将成为蜜雪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其业绩将纳入集团合并报表 [1] - 此举标志着蜜雪集团正式跨界现打鲜啤赛道,形成蜜雪冰城、幸运咖、鲜啤福鹿家三大品牌矩阵 [1] 目标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鲜啤福鹿家是平价精酿现打啤酒市场的头部品牌,产品价格区间在6至10元/500ml,覆盖经典鲜啤、果啤、茶啤等 [3] - 公司创立于2021年,因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价格被网友称为"精酿界的蜜雪" [3] - 截至目前,鲜啤福鹿家已在全国布局约1200家门店,是中国最大的现打鲜啤连锁品牌 [7] - 公司2023年开放加盟,今年6月已实现千店规模,近90天在全国新开了638家门店 [6][7] 目标公司财务与运营模式 - 鲜啤福鹿家2023年全年亏损152.77万元,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07.09万元 [7] - 截至今年8月31日,公司未经审核净资产约为1952万元,未经审核总资产约为9270万元 [7]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是向加盟商出售门店物料和设备,而非几元一杯的啤酒 [7] - 公司近60%门店位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扩张路线,在北京仅6家门店,尚未进军上海市场 [7] 交易背景与关联关系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鲜啤福鹿家的创始人及实控人田海霞是蜜雪冰城CEO张红甫的配偶 [8] - 交易前,田海霞直接与间接持有鲜啤福鹿家运营公司超8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将降至39.43% [9] - 蜜雪冰城曾在4月对"跨界卖啤酒"的传闻表示"不实",但本次交易落地在市场意料之中 [4][5] 行业背景与战略协同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300亿元,渗透率从6.8%跃升至17.2% [10] - 蜜雪冰城是目前中国现制茶饮行业6家上市公司中最赚钱的一家,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 [9] - 当前现制茶饮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在门店密度饱和、用户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优化供应链效率成为行业共识 [9] - 蜜雪集团认为鲜啤福鹿家与集团"高质平价"的价值主张契合,有助于增加协同效应,进一步扩大业务版图 [10]
14个月从100家开到1000家门店,蜜雪冰城为何买下这家精酿啤酒商
新浪财经· 2025-10-07 13:35
收购交易核心 - 蜜雪冰城以合计2.97亿元获得鲜啤福鹿家53%股权,交易于9月30日完成[1] - 鲜啤福鹿家成为蜜雪冰城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将与蜜雪冰城、幸运咖形成协同[1] - 蜜雪集团业务版图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1] - 持有鲜啤福鹿家60.05%股权的创始人田海霞为蜜雪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红甫配偶[5]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福鹿家2023年除税前后亏损152.77万元,2024年扭亏为盈,除税前后纯利107.09万元[6] - 福鹿家已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出约1200家门店[13] - 福鹿家于2024年4月突破100家门店,2025年6月突破1000家门店,2025年4月至6月单月新签约门店数分别为120余家、248家、338家[17] - 福鹿家自2025年7月1日起调整加盟政策,主动放缓门店开设速度[17] 产品与定价策略 - 福鹿家主营精酿鲜啤,产品线覆盖鲜啤、果啤、茶啤、奶啤多个品类,日常在售产品超15款,较为创新的果啤口味占10款[7][11] - 产品定价除一款区域限定"三碗不过岗"售卖每杯14.9元外,其余标价均处于每杯5.9元至9.9元区间,显著低于行业一般价格水平[7][20] - 福鹿家承诺"年年有新品,季季有爆品",每季一般会更新3-5款新品[11] - 品牌采用"高质平价"基因,商业模式被描述为"完全蜜雪的模式,走量",本质是薄利多销[7][8] 门店扩张与选址策略 - 福鹿家采用"农村包围城市"打法,初期门店多数集中在河南,随后在成都、广州、武汉、北京、深圳、杭州等大城市扩店[18] - 加盟商选址要点是门口人流量大、周边有成熟大型社区,且餐饮占比50%以上,门店一般围绕社区型餐饮区域设点[9] - 加盟门店面积要求在15平米以上,前为酒墙与收银台,后设冷库,空间利用紧凑,店内几乎不设堂食区[10] - 门店客流主要来自周边用餐的中年男性和年轻群体,外卖平台起送价一般设为35元,外卖客单价平均在三四十元左右[10]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00亿元提升至2025年的1000亿元以上,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渗透率将提升至6.3%[11] - 精酿啤酒消费量将从2022年的14.3万千升激增至2025年的23万千升,复合增长率17%[11] - 精酿啤酒已形成本土新锐品牌、国际品牌、啤酒龙头衍生品牌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19] - 竞争对手包括乐惠国际旗下的"鲜啤30公里"(德式小麦售价22元/500ml)和优布劳精酿酒馆(明星产品售价58元/500ml)[19] - 当前35%的酒馆门店人均消费集中在60至100元区间,福鹿家所处的低于20元价格带仅有2.9%[20]
蜜雪集团,布局现打鲜啤赛道
新浪财经· 2025-10-03 16:28
投资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向鲜啤福鹿家注资2.86亿元人民币,认购其经扩大注册资本的51%股权 [1] - 同日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受让鲜啤福鹿家2%股权,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53%,使其成为非全资附属公司 [1] 交易主体背景 - 蜜雪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现制饮品企业,截至2025年6月全球门店超过53000家,拥有蜜雪冰城、幸运咖品牌,产品单价约6元 [1] - 鲜啤福鹿家创立于2021年,主营现打鲜啤,截至2025年8月31日拥有约1200家门店,按门店数计为中国鲜啤连锁门店数量第一 [1] 战略契合与市场机遇 - 双方产品定位相似,均主打高质平价,蜜雪冰城会员数超4亿人,鲜啤福鹿家每500ml产品单价约6-10元 [3]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达3521.3万千升,但人均饮用量较低,对比欧美市场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3] - 啤酒行业处于从量增到质增关键期,消费者青睐新鲜度更高、口味更多元的鲜啤,为新品牌带来机遇 [3] 协同效应与整合前景 - 饮品行业竞争从单一品类走向多元化矩阵和综合能力较量 [2] - 蜜雪集团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成熟运营经验有望助力鲜啤福鹿家在供应链、门店运营与品牌塑造上跃升 [2] - 双方均以加盟模式为主,蜜雪集团标准化的门店运营管理体系可提升鲜啤福鹿家门店运营效率 [4] - 蜜雪集团拥有行业领先的完整端到端供应链体系,可多维度深度赋能鲜啤福鹿家业务,保障扩张过程中的高质平价和运营效率 [4]
蜜雪集团收购鲜啤福鹿家,布局现打鲜啤赛道
36氪· 2025-10-03 10:21
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向鲜啤福鹿家注资2.86亿元人民币,获得其经扩大注册资本51%的股权 [1] - 蜜雪集团同时受让独立第三方持有的鲜啤福鹿家2%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蜜雪集团将合计持有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使其成为公司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2] - 投资款项拟从集团内部资源拨付,不涉及动用IPO所得款项 [10] 收购战略意图 - 收购旨在开拓现打鲜啤品类,完善公司“高质平价”的品类布局 [2] - 目标形成“现制茶饮+现磨咖啡+现打鲜啤”的多品类协同格局 [2] - 品牌理念高度一致,鲜啤福鹿家产品每500ml单价约6元-10元,与蜜雪集团“高质平价”价值主张相符 [3] - 期望通过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实现规模扩张与多业务增长共进 [2] 标的公司概况与优势 - 鲜啤福鹿家创立于2021年,主要通过线下门店提供现打鲜啤产品 [2] - 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约为1200家,覆盖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以加盟门店为主 [3] - 按截至2025年8月15日门店数计,鲜啤福鹿家是中国鲜啤连锁门店数量第一品牌 [3] - 鲜啤福鹿家是国内行业中首个获得国标“鲜啤酒”认证的品牌 [3] - 2024年度未经审核除税前净利润为107万元,同比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10] 行业前景与市场定位 - 现打鲜啤被视为蓝海市场,中国鲜啤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 [5]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为3521.3万千升 [5] - 对比欧美市场,中国人均啤酒饮用量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5] - 啤酒消费呈现品质化、多元化趋势,鲜啤作为品质升级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 [5] - 现打鲜啤连锁业态有望加速替代工业瓶装啤酒,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5] 交易估值基础 - 交易定价基于独立估值师对标的公司全部股权的评估价值 [6] - 估值参考了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评估价值范围、业务发展前景及协同效应 [6][7] - 估值采用市场法中的可比公司法,评估的股权价值介于2.45亿元到2.77亿元之间 [8][9] - 蜜雪集团董事会认为投资价格经过参考估值适当界定,属于公平合理 [9] 协同效应与整合潜力 - 蜜雪集团拥有全球采购网络、五大国内生产基地及广泛的仓储配送体系 [12] - 蜜雪集团成熟的“供应链+品牌IP+门店运营”能力可深度赋能鲜啤福鹿家 [12] - 协同领域包括产品研发、品牌IP、门店运营、供应链优化及质量控制 [12] - 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运营经验有望帮助鲜啤福鹿家在多方面实现跃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