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

搜索文档
土地开发强度仅27.3%,谢岗如何成为明星企业的投资热土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0:10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 谢岗GDP增速超20%,土地开发强度仅27.3%,通过新产能填补旧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1] - 通过"全域统筹+连片改造"模式拆除低效用地超500亩,释放银瓶现代产业园等载体,保障17.9亿元工业投资落地[2] - 形成"1个百亿元项目+4个20亿元以上项目+62个亿元以上项目+314家规上企业"的先进制造业矩阵[7] 重大项目引进与产业集群 - 比亚迪累计投资约105亿元,拿下126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建设汽车零部件基地[3] - 爱培科机器视觉智能产业园总投资2.7亿元,占地27.97亩,预计实现15-18亿工业产值[5][15] - 企业互动频繁,供应链及协作单位表达落户意愿,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7] 土地资源与空间优化 - 谢岗土地开发强度27.3%,具备承载大项目的连片土地资源,吸引比亚迪等龙头企业[3] - "工改工"项目累计改造588亩,规划建设107万平方米厂房,激活低效工业用地[7][8] - 银湖现代化产业园规划7720亩,投资4.28亿元建设17.9万㎡工业安置房[10] 区位优势与配套建设 - 谢岗位于深莞惠交通节点,4条高速环绕,90分钟可达大湾区主要城市[12] - 新建小学、公租房等配套设施,新增公共服务面积超30万平方米,形成"15分钟生活圈"[14] - 交通路网无缝衔接高速,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14] 产业链定位与发展策略 - 需明确谢岗在产业链中的定位,聚焦最有利环节发力[2][15] - 通过制度创新连接重点项目,厘清传统与新兴产业关系[15] - 前瞻性布局土地空间优势,转化为增长态势[11]
IPO被抽中现场检查的易思维:已被国投基金清仓,郭寅连续套现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30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名单 - 共有12家公司被抽中现场检查 多数为2025年6月申报IPO 包括长裕控股和易思维科技等[1] 易思维科技IPO概况 - 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募资12.14亿元 用于机器视觉产品产业化基地 研发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3]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 注册资本7500万元 法定代表人郭寅[3] - 主要股东包括杭州易实思远科技(持股35.08%) 郭寅(直接持股12.27%)等[4] 公司股权结构演变 - 设立初期注册资本167.4048万元 4名自然人股东持股 郭寅原持股55.20%[4] - 郭寅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56.13%股份[5] -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 国投基金转让全部5.66%股权 作价1.53亿元[7][8] - 郭寅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转让部分股权 变现3000万元[8][10] 股东协议条款变更 - 2023年12月签署补充协议 约定了团队股东的回购义务[5] - 2025年2月签署协议恢复投资方的回购权 优先清算权和反稀释权[6] - 2025年4月再次签署协议解除前述条款 但约定了恢复条件[6] 公司高管背景 - 实际控制人郭寅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后 曾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讲师[5] IPO辅导进程 - 2023年11月与安信证券(后更名国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5] - 2025年上半年完成上市辅导[5]
消费电子行业温和复苏前景广阔,泉果基金调研凌云光
新浪财经· 2025-07-03 13:59
泉果基金调研凌云光核心要点 基金概况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70 90亿元 旗下7个基金产品 6位基金经理 [1] - 表现最佳基金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近一年收益18 93% [1] - 非货币基金近一年回报前8名中 混合型基金收益区间10 16%-18 93% 债券型基金收益区间2 91%-3 12% [1] 公司治理 - 实控人姚毅及杨艺持有2 24亿股将于2025年7月7日解禁 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减持 [1] 并购整合 - 已完成收购JAI 双方在技术 产品 市场 供应链 生产等方面具有协同性 [1] - JAI主营机器视觉上游器件相机 覆盖欧美日韩市场 与凌云光中国及东南亚业务形成互补 [1] - 正推进产品 市场深度融合 强化"视觉+AI"战略在国际市场的扩展应用 [1] 消费电子业务 - 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AI技术加速产品迭代 折叠屏 VR眼镜等创新产品逐步成熟 [1] - 增长驱动来自可配置视觉系统国产化替代加速 2024年及2025Q1相关业务收入同比显著提升 [1] - 智能装备突破精密控制难题 实现毫米级至微米级高精度协同操作 [1] 技术研发布局 - 算法能力提升 新场景下模型精度达90%-99% 支持无缺陷样本建模 [1] - 在消费电子 新能源 半导体领域进行下一代产品预研 如与富士康合作研发固态电池 [1] - 深化"视觉+AI+大数据"工业应用 提供工业大数据质量管理SaaS平台 [1] 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 FZMotion运动捕捉系统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场景 [1] - 支持机械臂 灵巧手等数据采集效率比传统技术提升数倍 [1][2] - 开发人形机器人运动分析与测评系统 保障出厂质量一致性 [2]
天准科技: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6-23 19: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视觉装备平台企业,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工业数智化发展,专注服务电子、半导体、新汽车等工业领域,提供高端视觉装备产品 [1] - 公司累计服务全球6000余家中高端客户,与苹果、华为、英飞凌、隆基、比亚迪、广汽、上汽等众多行业头部客户保持密切合作 [2] - 公司牵头起草及参与制定7项国家标准、2项国家校准规范、3项行业团体标准,荣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多项荣誉和资质 [3][4]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同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60%、19.77%、20.79%和34.56%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479项境内外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70项,同时取得158项软件著作权 [2] - 公司在机器视觉核心技术的关键领域获得多项技术突破,具备开发机器视觉底层算法、平台软件以及设计精密光学、机械、电控等核心组件的能力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1,862.69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60,874.11万元,2023年度为164,802.29万元,2022年度为158,916.74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229.78万元,2024年度为12,469.06万元,2023年度为21,517.24万元,2022年度为15,210.36万元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60,412.14万元,负债合计168,897.3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91,050.81万元 [4]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案 - 本次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不超过88,600.00万元,按面值发行,每张面值100元 [9] - 债券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6年,转股期限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可转债到期日止 [10][12] - 本次发行的可转债不提供担保,信用级别为AA-,主体信用级别为AA- [28]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投入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半导体量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智能驾驶及具身智能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9] - 半导体量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由全资子公司MueTec与天准科技分别在德国和苏州共同实施 [9] - 若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27]
凌云光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视觉、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印刷包装、光通信、数字人等行业 - 公司:凌云光、Jai、利亚德及其子公司、度量、青铜、优视科技、瑞尔曼、英实、奥艺、起点光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凌云光公司整体情况 - 一季度营收 6.14 亿元,同比增长近 40%,机器视觉收入 4.61 亿元,战略布局初见成效,毛利率明显提升 [2][4][5] - 持续进行内生和外延策略,每年研发投入约 4.5 至 4.6 亿元,在软件算法方面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 [4] - 预计全年营收增速 20%以上,利润端表现优于营收端,受益于 AI 能力提升和降本增效 [4][20]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机器视觉业务**:围绕三大核心技术为多行业龙头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消费电子业务 Q1 收入增长超 80%,印刷包装领域预计今年增速达 30% [2][4][5] - **动补系统业务**:Q1 动补业务翻两倍,元客视界整体业务指标预计今年增长 30%,动补业务预计更明显增长,取决于下游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2][6] - **光通信业务**:预计保持平稳并有所提升,Q1 投资起点光子,希望推动业务增长 [18] - **数字人业务**:分为虚拟人直播和虚拟内容制作两个场景,与多家平台合作,预计今年有明显增速 [19] 动补系统相关情况 - 应用场景:服务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现用于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的训练和生产检测环节 [6] - 数据采集方式:主要通过虚拟现实、惯性动捕和光学动捕,未来光学动捕需求预计显著增加,光幕一体化是发展方向 [2][7] - 市场价值:一套光学动作捕捉设备价值二三十万元,400 平米、100 个工位的数据采集工厂总投资约 5000 万元 [2][7] - 数据量需求:小型 Demo 级约 10 万条,消费级百万条,工业级预计达千万条 [2][8] - 竞争格局:光学动捕有精度和规模化优势,主要竞争对手有利亚德及其子公司、度量、青铜等 [2][10] - 优势:软硬件结合,能贯通下游数据处理和仿真,已与英伟达等客户实现接口打通 [3][11] 收购情况 - 收购 Jai:1 月完成收购并在一季度并表,贡献四五千万收入,Jai 市场能力强、营销网络覆盖全球,棱镜产品有竞争力,与公司技术协同互补 [4][13][14] - 收购 JVI:在汽车、食品分选、半导体等行业有优势,双方互补式研发并推广到下游客户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动态补偿系统定制化程度较低,偏向标准化产品,调试完成后不需重新采购整个系统 [14] - 机器人本体厂商数据采集量小,大规模数据采集需求主要来自大模型厂商或数据采集工厂 [14] - 2024 年公司产品器件占比约 7 - 8%,视觉系统和视觉装备占比约 4:6,今年 Q1 消费电子领域视觉系统增速明显,预计全年视觉系统份额继续超过设备份额 [15] - 汽车行业是今年重点拓展领域,收购 JVI 后在相关行业有优势 [17] - 数字人业务正在研发硬件产品,预计今年推出新硬件产品 [19]
8100万元,翱捷科技对投资的机器视觉公司估值“归零”,后者称正进行业务转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6:49
翱捷科技对神顶科技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调整 - 翱捷科技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931万元,其中对外投资形成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165万元 [4] - 神顶科技2023年末账面估值8103.89万元,2024年末突遭"归零",形成-8103.89万元公允价值变动 [2][7] - 公司解释调整原因为神顶科技2024年底出现资金短缺,且受资本市场"寒冬"影响融资受阻 [13] 神顶科技经营现状 - 神顶科技法定代表人袁帝文表示公司运营正常,此前欠薪已陆续补发 [3][16] - 公司正在进行业务转型,与同业开展渠道合作,但具体细节因保密协议不便披露 [16] - 神顶科技定位为机器视觉方案公司,技术特色为"硬加速和软融合",服务于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升级 [10] 翱捷科技其他投资项目情况 - 珠海横琴安创领卓创业投资基金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351.47万元(2023年末账面值5004.49万元→2024年末4653.02万元) [7] - 重庆华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024年公允价值增加326.19万元(2023年末账面值7146万元→2024年末7472.19万元) [7] 监管问询与公司回应 -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大额公允价值损失原因,特别关注神顶科技估值归零事项 [6] - 翱捷科技回应称评估机构基于审慎原则调整估值,因神顶科技未来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4] - 公司强调2024年6月神顶科技完成的最新一轮融资估值仍超过其投资时的投后估值 [12]
39岁博士带队冲击IPO,服务小米、比亚迪
36氪· 2025-06-13 15:40
公司概况 - 易思维专注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过程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 [1] - 公司产品覆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压铸六大工艺环节,已研发十余款产品 [1] - 创始人郭寅为天津大学博士,曾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讲师,自2017年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3亿元、3.55亿元、3.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8.69万元、5774.67万元、8433.17万元 [1] - 2024年视觉检测系统收入1.73亿元(占比44.13%),视觉引导系统收入1.56亿元(占比39.80%),视觉测量系统收入4738.73万元(占比12.08%) [4] - 2024年在中国汽车整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市占率达22.5%,超越伊斯拉、伯赛等国外厂商位居行业第一 [4] 产品分类 - 视觉检测系统用于替代人眼完成质量确认,指导缺陷修复 [2] - 视觉引导系统帮助机器人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 [2] - 视觉测量系统用于高频次、高精度产线测量,确保汽车制造尺寸质量一致性 [2] 客户与市场 - 客户覆盖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比亚迪、蔚来、理想等主流合资/自主/新势力品牌,以及海斯坦普、本特勒等国际零部件企业 [5] - 产品出口至沃尔沃、Rivian等国际车企工厂,并应用于比亚迪、奇瑞等国产车企海外工厂 [5] 融资与股权 - 国投基金曾因对赌协议要求回购,后以27亿元估值转让股份至7名投资人,交易金额1.528亿元 [5] - IPO前郭寅合计控制公司56.13%股份,通过易实思远等三家实体间接持股 [6] IPO计划 - 拟融资12.14亿元,用于机器视觉产品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 [6]
奥普特:AI为工业视觉插上梦的翅膀,场景积累构筑龙头先发优势-20250612
长江证券· 2025-06-12 08: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机器视觉成长期长、天花板高,2023 年全球机器视觉器件市场规模达 925 亿元,中国市场是主要驱动力,2024 年规模为 181 亿元,2020 - 2024 年 CAGR 为 17.84% [2][4] - 下游修复和产品线延伸助力奥普特业绩增长,AI 加速视觉应用落地,公司凭借光源卡位龙头厂商有望受益 [2] - 公司从工业视觉向消费级视觉拓展,收购进入运动部件市场,未来有望形成“视觉 + 传感 + 运动控制”综合能力,提供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工业场景替人逐步推进 - 机器视觉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系统包含成像、图像分析处理、智能决策执行单元,基础功能有定位、识别、测量与检测,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2023 年定位、识别、检测和测量功能分别占比 31.4%、29.7%、25.6%和 13.3% [14][16][19] - 机器视觉具有长坡厚雪属性,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 925 亿元,中国市场是主要驱动力,2024 年规模 181 亿元,2020 - 2024 年 CAGR 为 17.84%,预计 2025 年达 208 亿元,同比增长 14.6%,美国成熟市场也在扩张 [4][21] - 中国机器视觉主要应用于制造业,2023 年消费电子占比最大,为 22%,其次是汽车、半导体、医药、锂电池等 [30] 突破算法局限,AI 助力机器视觉实现场景延伸 - 机器视觉在工业场景存在局限性,如复杂纹理与材质缺陷检测、动态或柔性物体精准定位、多特征融合与综合质量评估、小批量定制化产品快速适配等方面无法完全替代人工 [34] - 图像分割比目标检测更精细但效率慢,分割模型发展有望提升图像分割效率、降低成本,SAM 模型是图像分割领域“基础模型”,具有强大零样本和少样本学习等优势,已广泛应用,有望助力视觉检测高效、高精、低成本 [5][36][43] - 深度学习将传统视觉难题“简单化”,结合机器视觉与人类视觉优势,完成复杂环境检测,降低成本,奥普特 AI 产品与解决方案在多领域应用,有多个成功案例 [46][51][55] 苹果引领,机器视觉替人空间广阔 - 苹果推动工厂自动化部署,要求代工厂未来几年将 iPhone 组装线人力减少 50%,机器视觉提升生产效率、良品率,降低人工成本,与制造业“降本增效”主题契合,工业 AI 技术迭代赋能产品升级,催生更多应用场景 [56] - 劳动密集行业机器替人空间广阔,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煤炭开采等行业生产员工工资规模超千亿 [57] 场景积累,奥普特在工业机器视觉的竞争优势有望放大 - 奥普特深耕光源业务 16 年,有 3 万余种非标光源定制方案,凭借光源优势在大客户份额稳固,较早切入 3C 电子赛道并深度绑定苹果,产品从 3C 组装端向非组装端渗透,2024 年 3C 电子营收 5.85 亿 [60][64][69] - 机器视觉产业链中掌握核心零部件的公司毛利率高,奥普特各产品中光源和视觉控制系统毛利率最高,盈利能力反映技术水平领先 [73][75] - 奥普特实现机器视觉全产品线布局,可对标基恩士,具备生产多种软硬件产品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形成以解决方案带动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销售占比不断增长 [79][89][91] 工业视觉向消费级视觉拓展,技术同源易迁移 - 3D 视觉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2024 年市场规模约 28.15 亿,预计 2025 年/2028 年分别达 32.45/70.35 亿元,产业链完善和应用增长推动其空间扩容,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96] - 视觉助力机器人实现感知与测量功能,视觉指令能传达更精确时空信息,不同 3D 视觉技术适用场景不同,人形机器人主要采用多目 3D 视觉传感器和 ToF 方案 [102][105][111] 公司产品线拓展完善,布局消费级机器人 3D 视觉 - 奥普特基于自身技术优势对人形机器人等新型终端视觉模组和解决方案布局,深化 3D 核心技术研发,构建立体检测产品矩阵,形成国产 3D 视觉领域技术高地 [113] - 公司规划了小型化散斑结构光系列和 TOF 相机系统,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导航避障类应用,2025 年初收购东莞市泰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进入运动部件市场,未来有望形成“视觉 + 传感 + 运动控制”综合能力 [7][114]
奥普特(688686):AI为工业视觉插上梦的翅膀,场景积累构筑龙头先发优势
长江证券· 2025-06-11 21: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机器视觉成长期长、天花板高,2023 年全球机器视觉器件市场规模达 925 亿元,中国市场是主要驱动力,2024 年规模为 181 亿元,2020 - 2024 年 CAGR 为 17.84%,预计 2025 年达 208 亿元,同比增长 14.6% [3][8] - AI 助力机器视觉突破算法局限,SAM 模型等推动视觉检测高效、高精、低成本,深度学习使传统视觉难题“简单化”,奥普特有望凭借优势具备先发优势 [9] - 工业视觉向消费级视觉拓展,3D 视觉空间扩容,2024 年市场规模约 28.15 亿,预计 2025 年/2028 年分别达 32.45/70.35 亿元,奥普特布局消费级机器人 3D 视觉,收购进入运动部件市场,有望形成综合能力 [10][11] 各部分总结 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工业场景替人逐步推进 - 机器视觉本质是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系统包含成像、图像分析与处理、智能决策与执行单元,基础功能有定位、识别、测量与检测 [20][22] - 2023 年全球机器视觉器件市场规模达 925 亿元,中国市场规模 2024 年为 181 亿元,2020 - 2024 年 CAGR 为 17.84%,预计 2025 年达 208 亿元,同比增长 14.6%,美国成熟市场仍在扩张 [8][27] - 中国机器视觉主要应用于制造业,2023 年消费电子占比 22% 为第一大行业 [36] 突破算法局限,AI 助力机器视觉实现场景延伸 - 机器视觉存在复杂纹理与材质缺陷检测、动态或柔性物体精准定位、多特征融合与综合质量评估、小批量定制化产品快速适配等局限 [40] - 图像分割比目标检测精细但效率慢,分割模型发展有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SAM 模型带动分割领域突破,深度学习使传统视觉难题“简单化” [9][42] - AI 算法加成与制造业结合,基于 AI 的 AOI 系统等提高检测准确度和速度,奥普特 AI 产品在多领域应用效果好 [58][60] 苹果引领,机器视觉替人空间广阔 - 苹果推动工厂自动化部署,要求代工厂减少 iPhone 组装线人力,机器视觉替人空间广阔,典型行业机器替人空间大 [63][64] 场景积累,奥普特在工业机器视觉的竞争优势有望放大 - 奥普特深耕光源业务 16 年,有 3 万余种非标光源定制方案,较早切入 3C 电子赛道并深度绑定苹果,产品向非组装端渗透 [67][72] - 机器视觉产业链中掌握核心零部件的公司毛利率高,奥普特各单项产品中视觉控制系统和光源毛利率高 [81][83] - 奥普特实现机器视觉成套系统全产品线布局,有自主视觉软件能力,形成以解决方案带动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 [87][95] 工业视觉向消费级视觉拓展,技术同源易迁移 - 2024 年中国 3D 视觉市场规模约 28.15 亿,预计 2025 年/2028 年分别达 32.45/70.35 亿元,产业链完善和应用增长推动其空间扩容 [10][101] - 人形机器人等需要 3D 视觉感知技术,视觉系统需解决适应性难题,不同 3D 视觉技术方案适用场景不同 [105][112] - 奥普特布局消费级机器人 3D 视觉,规划小型化相机系统,收购进入运动部件市场,有望形成综合能力 [115][116]
为汽车制造装上“智慧之眼” 杭企“隐形冠军”冲击科创板
每日商报· 2025-06-11 06:22
2025年杭州企业上市情况 - 2025年开年以来杭州已有7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余杭区3家、钱塘区2家、拱墅区和西湖区各1家 [2] - 上市企业包括中策橡胶(上交所)、派格生物医药(港交所)、绿茶集团(港交所)、信凯科技(深交所)、永杰新材料(上交所)、微巴国际(纳斯达克)、思看科技(上交所) [1][2] 易思维公司概况 - 易思维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的杭州企业,科创板IPO申请已获受理 [3] - 公司成立于2017年,已打破欧美企业在汽车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垄断 [5] - 在中国汽车制造和汽车整车制造机器视觉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13.7%和22.5%,均位居行业第一 [4] - 2024年中国汽车整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国产化率为31.7%,其中易思维贡献22.5%的份额 [5] 易思维技术实力 - 已形成视觉传感器研制、视觉系统构建、视觉工艺融合三大核心技术群,掌握22项核心技术模块 [5] - 产品覆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压铸六大汽车制造工艺环节 [5] - 机器视觉技术可精确检测汽车挡风玻璃安装、门间缝隙及表面平整度等 [4] 易思维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亿元、3.6亿元和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2.6%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38.7万元、5774.7万元和8433.2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95.7% [6] - 近三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2.7%、64.7%和65.5%,保持较高水平 [6]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0%,主要来自视觉检测系统(1.7亿元)和视觉引导系统(1.6亿元) [7] 易思维客户与募资计划 - 客户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比亚迪、蔚来、理想、小米等国内车企,以及沃尔沃、Rivian等国际车企 [7] - 产品已应用于国产车企海外工厂和国际车企全球主要工厂 [7] - 计划募资12.1亿元,用于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