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动力电池,告别“偏科”时代
虎嗅APP· 2025-04-22 21:46
动力电池行业现状 - 动力电池进入"尴尬期",技术进步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快充速率提升50%-70%(全容量4C-5C vs 此前2C)但实际体验受限于快充设施普及率低和商业快充成本高 [1] - 消费者持续关注"冬季掉电"和"安全性"问题,技术进展缓慢,呈现"长板更长、短板仍短"现象 [1] - 传统技术路线已触及物理边界,亟需突破 [1] 技术路线限制因素 - 电化学基础物理特性制约创新,磷酸铁锂理论能量密度极限200Wh/kg,量产已达205Wh/kg [3] - 三元锂电池通过半固态技术提升能量密度至360-370Wh/kg,但成本增加50% [3] - 不同化学体系存在固有优劣势:磷酸铁锂(低成本、高安全但低能量密度)、三元锂(高能量密度但高成本)、钠电池(低成本但能量密度更低) [3][4] - 消费者需求与化学体系特性错位,导致行业陷入"偏科生集合"困境 [4] 宁德时代技术创新 - 发布"钠新电池",实现量产应用:能量密度175Wh/kg、-40℃下电量保持率90%、循环寿命超10000次、通过极端安全测试 [6][8] - 钠资源丰度是锂的420倍,破解资源卡脖子问题 [6]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采用跨化学体系设计:主能量区+增程能量区分区管理,支持不同化学体系组合(如钠+锂、三元+铁锂) [11][12] - 双核架构结合"自生成负极技术",能量密度提升50%-60% [13] 技术组合应用效果 - "钠铁"组合:低温性能优异(-40℃可用电量90%)+续航提升,适合北方通勤和长途旅行 [15] - "铁铁"组合:续航增至1000公里(常规磷酸铁锂上限600公里),快充特性突出 [17] - "三元铁/双三元"组合:180度电实现1500公里续航,动力达1兆瓦 [17] - 未来可整合固态电池,平衡性能与成本 [18] 研发投入与行业地位 - 2024年研发投入186亿元,拥有6个研发中心和2万名研发人员 [21] - 通过系统性创新巩固全球动力电池领先地位 [21]
电池的任督二脉,被钠打通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4-22 20:04
锂电池发展历程 - 1991年索尼首次将钴酸锂与石墨组成的小电池商业化应用于摄像机[1] - 2008年特斯拉Roadster采用6831颗钴酸锂电池推动锂电池成为整车动力核心[1] - 行业技术路线从钴酸锂迭代至磷酸铁锂/三元锂/钠电池/固态电池,形态从18650小圆柱升级到4680大圆柱[1] - 动力电池发展呈现"性能暴力拉升,成本急剧下探"的摩尔曲线特征[1] 电池技术特性与挑战 - 电池性能存在"跷跷板效应":能量密度/安全性/成本/低温性能等指标难以同时优化[3][5] - 特斯拉Roadster选择钴酸锂牺牲了成本/安全性/循环寿命以换取能量密度优势[5] - 高镍正极提升能量密度但降低热稳定性,硅基负极影响快充性能,薄隔膜增加短路风险[5] - 磷酸铁锂材料稳定且低成本但能量密度天花板低于三元锂,低温性能较差[5] 低温性能痛点与市场影响 - -20℃环境下纯电车续航达成率普遍不足50%,导致东三省新能源渗透率不足50%[6] - 低温下电解液粘度增加使锂离子传输效率大幅下降[8] - 解决低温性能被视作打通新能源车渗透率"最后一公里"的关键[6] 钠电池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实现160Wh/kg能量密度,-20℃放电保持率超90%[10] - 钠资源储量是锂的420倍,供应链不受地缘政治影响[11] - 最新"钠新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40℃能量保持率90%,循环寿命10000次[11] - 钠电池可支持500公里纯电续航,解决重卡在-40℃的启动难题[11] 多材料体系融合创新 - AB电池系统通过钠锂混搭实现性能互补,使车辆在-40℃环境下正常放电[13] - 骁遥双核电池采用主能量区+增程能量区设计,集成不同化学体系电芯[14] - "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方案实现700公里续航并解决低温痛点[15] - "铁-铁"双核方案支持12C快充倍率与超1000公里续航[15] 行业发展趋势 - 电池研发从"参数内卷"转向"场景深耕",注重用户需求而非绝对技术领先[18] - 多核架构技术未来将扩展至商用车/电船/飞机等领域,可能加速固态电池落地[16] - 行业需建立系统思维以实现双碳目标与用户体验的双赢[18]
钠新电池实现多重突破,宁德时代开启动力电池“多核时代”
中国青年报· 2025-04-22 18:49
文章核心观点 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发布多款重磅产品,以技术创新解决动力电池痛点,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勾勒出动力电池“多核时代”新蓝图 [2][5] 行业现状 - 新能源汽车发展受充电慢、低温续航衰减、电池安全等问题制约 [2] - 中国是动力电池生产大国,锂资源需求大但储备仅占全球7%,主要依赖进口 [2] - 2022 - 2023年全球锂价连涨,导致国内新能源车企生产供应断链、车型价格增长 [2] 宁德时代新产品 钠新电池 - 全球首款车规级规模化量产应用的钠离子电池,解决资源“卡脖子”和低温痛点 [2] - 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可保持90%可用电量,10%剩余电量时整车动力基本不衰减 [3] - 每度钠电电芯碳排放比锂电电芯降低最高可达60%,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 [3] - 能量密度达每公斤175Wh,为全球钠电最高,比肩磷酸铁锂电池 [3] - 支持峰值5C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 [3] 骁遥双核电池解决方案 - 创新使用“宁德时代双核架构”,将电池包分成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实现五大双核功能 [3] - 灵活组合“锂 + 锂”“钠 + 锂”,达到不同特性电芯优势互补 [3] - 引入“自生成负极技术”,代替传统石墨负极材料,实现能量密度跃升 [4] - 配合钠、锂电池应用,可灵活“自由组合”,打破新能源汽车出行边界 [4]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 12C峰值充电功率1.3兆瓦,创造超充倍率新纪录 [4] 宁德时代技术实力 - 构建覆盖材料、制造、应用的全链条技术壁垒 [4] - 近五年专利申请量超4.3万项,2024年单年研发投入达186亿元 [4] - 坚持“多方向饱和式研发”策略 [4] 宁德时代实践成果 - 服务超过1823万辆车,累计销往66个国家及地区 [5] - 形成以研发测试数据和海量实车反馈互相印证的研发闭环 [5] - 引领电池向数智化加速转型 [5]
我做了十年电池,至今也没买电车丨产品MAX
36氪· 2025-04-22 18:28
电池技术选择 - 三元电池安全性较差,行业内大部分出货三元的厂家有过自燃案例,建议选择质量控制更好的品牌如宁德时代 [5] - 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好,不同厂家产品在安全上差异不大,是更优选择 [5] - 20万以上车型可接受为宁德时代电池支付几千元溢价 [7] - 4C以上超充对个人用户非必要,2C充电(10%-80%约20分钟)已足够,快充会损失电池寿命 [8] - 营运车辆适合快充,因按里程衰减而非存储寿命 [8] 行业降本现象 - 电池行业普遍存在降本现象,包括减少隔热垫使用面积等细节 [11] - 行业内存在"不买自家产品"现象,因了解自家降本措施而选择竞品,但竞品可能同样降本 [9][10] - 垂直整合和大规模走量是良性降本方式(如比亚迪),硬性降本可能影响安全 [20][21] - 新势力车型价格低配置高,但在看不见的地方存在减配,验证不如传统车企充分 [15] 购车建议 - 优先选择出货量大、造车沉淀多的车型和全球车型 [13][14] - 比亚迪因垂直整合优势,在行业普遍降本背景下质量表现突出 [20][21] - 保留实体按键设计更实用,部分车企模仿热销车型但缺乏充分调研 [19] - 电池行业从业者仍以使用油车为主,顾虑较多 [22] 电池使用与寿命 - 磷酸铁锂电池在2C情况下循环可达3000次以上,4C循环1500-2000次 [23] - 500公里续航车型年跑2万公里约40次循环,8年约320-500次循环,正常使用无压力 [23] - 避免高温和高SOC存储,建议保持电量10%-90%,快充后立即使用可减少损害 [24] - 夏季高温环境下满电存放对电池寿命影响最大 [24] 电池安全标准 - 新国标是最严强制性标准,但仍是地板要求 [25][26] - 磷酸铁锂和中镍高压三元基本都能过新国标,高镍掺硅方形铝壳大容量电池较难通过 [25] - 测试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不代表所有实际行驶工况安全 [26] - 高速撞击等极端情况仍可能导致冒烟或着火,不能因新国标放松警惕 [26]
动力电池行业竞速超充续航
贝壳财经· 2025-04-22 17:31
产品发布 - 宁德时代在4月21日超级科技日活动发布四款电池产品 包括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 骁遥双核电池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1] - 钠新电池是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钠离子电池 乘用车版本12月量产 重卡版本6月量产于一汽解放搭载 适应零下40℃至零上70℃全温域环境[2][4]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具备800公里续航和12C超充速度 峰值功率1.3兆瓦 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零下10℃低温环境15分钟可从5%充至80%电量[2][7] 技术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 比亚迪 华为形成超充电池三足鼎立态势 共同推动行业进入兆瓦超充时代[3][6][9] - 华为4月22日发布兆瓦级超充产品 最大电流2400安 功率1.5兆瓦 每分钟补电20千瓦时[7] - 比亚迪3月19日发布兆瓦闪充技术 5分钟补能400公里[9] 钠离子电池发展 -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 成本低廉 安全性高和环境友好优势 可降低对锂资源单一依赖[5] - 中科海钠2022年在安徽阜阳建成1GWh钠离子电池产线 预计2026年行业分水岭将至[5] - 欣旺达 立中集团 蔚蓝锂芯 鹏辉能源 中国长城 山东章鼓等企业均宣布具备钠离子电池制造能力[5] 研发投入与行业趋势 - 宁德时代过去十年研发投入超700亿元 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8] - 超充电池竞争本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从续航竞争转向补能效率竞争 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成为企业胜出关键[10]
宁王发起”电池多核革命”
华尔街见闻· 2025-04-22 16:34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通过发布三大创新产品突破技术边界 从性能极限突破 材料体系革命和化学体系协同创新三个维度重新定义行业竞争格局 [1] - 公司不希望被定义为电池制造商 而成为新能源产业开拓者 以创新重构产品价值维度对抗行业价格战 [1] - 通过技术确定性卡位多样化场景需求 为万亿市值可持续性寻找新锚点 [1] 产品技术突破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具备12C峰值充电倍率和800公里续航 5分钟充电520公里 -10℃低温下15分钟可从5%充至80% SOC [2] - 采用超晶石墨负极 智能电解液和高孔隙隔膜创新 实现磷酸铁锂体系超充与长续航突破 SOC精度达3%以内 亏电状态下输出830kW功率 [2] - 钠新动力电池为全球首款车规级量产钠离子电池 具备-40℃环境下90%可用电量 5C快充和175Wh/kg能量密度 量产成本较铁锂低30% [3] - 若2025年钠电渗透率达10% 可为中国车企节省超200亿元成本 [3] - 骁遥双核电池通过双核架构与自生成负极技术融合 实现不同化学体系模块化拼接 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 [3] - 自生成负极技术让锂金属直接沉积在集流体上 减少锂枝晶生长风险 降低热失控概率 [3] - 电池包拆分为两个独立能量区 实现高压双核 低压双核 结构双核 热管理双核和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五大功能模块协同 [4] - BMS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毫秒级动力切换 展示钠铁双核 铁铁双核 三元铁双核及双三元双核四种搭配 [5] - 钠铁双核电池使2.75米轴距A级车电量突破75度 续航超700公里 [5] - 2026年将量产装载双核电池车型 [5]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动力电池行业面临锂资源价格暴跌 价格战和产能过剩困境 [6]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20年急剧上升 锂价飙升后出现供求失衡 锂电池价格2022年达高点后进入下行期 [7] - 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从2021年160Wh/kg升至超200Wh/kg 三元锂能量密度增速放缓 行业处于成本比拼和参数内卷阶段 [7] - 2025年铁锂产能偏紧带来改善空间 但涨价空间有限 突破口在于技术革新 [8] - 2024年行业主旋律为降本 2025年向技术迭代倾斜 终端对续航 快充和安全性需求未完全解决 [8] - 公司通过多核架构与跨体系组合 将不同化学体系性能模块化组合 提供乐高式解决方案 [9] - 骁遥双三元双核电池实现1500公里续航 将电池从功能硬件升级为场景解决方案 [9] - 双核冗余设计为高端智能驾驶提供更高安全保障 打开动力电池单价下行周期中的结构性增长空间 [9] - 车企可在同级别实现更好续航和更多元化车型 匹配不同消费者需求和场景 [10] - 资源边界决定成本优势 架构边界决定场景价值 技术边界决定用户体验 构筑三重护城河 [10] - 行业竞争回归技术本质 在单价下行周期中以创新打开增量空间 [10]
曾毓群:希望宁德时代不再被视为一家锂电池公司
IPO早知道· 2025-04-22 10:35
公司研发投入与专利 - 公司10年间研发投入总计超过700亿,2024年达到近200亿的历史新高[6] - 公司成为海外申请专利数最多的中国企业[6] - 公司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20000人,21C创新实验室成为全球能源存储转化前沿技术研发高地[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三款动力电池产品及一款蓄电池产品[6] - 钠新电池作为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为当前全球钠电最高[9] - 钠新电池在安全性上实现从"被动防御"到"本质安全"的跨越式突破[9] - 骁遥双核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10]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成为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11] 市场表现与数据积累 - 公司2024年实现总营收3620亿元,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5%[7] - 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7.9%,稳居榜首[7] - 公司已服务超过1823万辆车,累计销往66个国家及地区[6] - 积累3000多亿公里的工况数据,构建行业最全面的真实场景数据库[6] 产品量产计划 - 钠新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9] 战略定位与愿景 - 公司希望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而非仅被定义为电池制造方[7] - 多核电池的本质意味着动力电池将从参数推动阶段进化到需求引领阶段[7] - 多核技术未来将应用于乘用车、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轮船等领域[9]
上海车展|12C超充、钠电池、双核电池……“宁王”要争的,不止于市场份额
观察者网· 2025-04-22 08:19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关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革命 的竞赛趋于白热化。 正值2025上海国际车展前夕,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首发三款重要产品:第二代神行超 充电池、钠新电池和骁遥双核电池,引发行业的广泛讨论。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宁德时代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凭借领先于同行的市场份额、营收、利润和市值,在行业中 素有"宁王"之称。面对行业竞争的加剧,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痛点,宁德时代也借此机会再次向行业 昭告:"宁王"仍是那个"宁王",领先于同行的也不仅仅是市场份额。 "王炸"连着出 充电速度不及加油,至今仍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痛点。为提升快充效率,2023年9月,宁德时代就发布 了充电倍率达4C的神行超充电池。但随着竞争对手的迅速跟进,宁德时代的行业领先地位受到挑战。 宁德时代迅速作出回应。 此次发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号称是全球首款峰值倍率12C兼具800km纯电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 可在30秒内充电75km,1秒可充电2.5km;而在-10℃的低温下,其充电10%—80% SOC仅需15分钟,较 当前行业最高水平缩短35%。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 全场景电池版图浮现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03:54
文章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发布三款重磅新品,钠新电池成熟将加速多核时代到来,推动动力电池产业从参数推动走向需求引领阶段,钠电池与其他电池共同构成主流品类,夯实新能源行业发展基础 [2][5][7] 新品发布情况 - 4月21日宁德时代在上海举办首次Tech Day,发布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电池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应用的车规级钠电池 [2] 钠新电池优势 - 钠元素分布广、开采易、成本低,不受地缘风险影响,钠新电池为能源安全提供新选项,还可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生产每度钠电电芯碳排放比锂电电芯低30%至60% [3] 钠新电池性能 - 能在-40℃环境下保持90%能量保持率,电芯能量密度达175Wh/kg,具备超500公里纯电续航和超200公里混动续航能力,有超10000次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快充,极端滥用测试下不起火、不爆炸 [3] 钠新电池系列及应用 - 推出高压动力电池和低压电池两个系列,高压电池攻克北方多种车辆应用痛点,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巧克力换电车型;低压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应用于重卡等车型,-40℃可正常启动,寿命超8年,自放电率低于3%,2025年6月规模化量产,首发一汽解放车型 [3][4] 钠新电池市场展望 - 中长期钠离子电池有机会取代目前磷酸铁锂电池一半市场,未来可保持对锂离子电池成本优势,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构成主流品类推动全球电动化 [5] 多核体系意义 - 钠新电池成熟加速多核时代到来,多核体系让用户成中心,使电池定制化成为现实,让锂电产业回归价值创造本质,加速新能源全场景落地,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应用推广,推动产业从参数推动走向需求引领阶段 [2][7] 相关技术背景 - 宁德时代从第一代钠电池起推出“AB电池技术”,骁遥双核电池理念源于此,AB电池技术已累计出货超40万套,累计专利超350项 [6]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双核电池和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DT新材料· 2025-04-22 00:34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发布三款动力电池产品和一款蓄电池产品,以颠覆式创新突破技术边界,开启新能源行业的多核时代 [1][2] - 钠新电池作为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打破了资源边界,夯实了新能源的基础 [2] - 骁遥双核电池开创了跨化学体系的全新设计,打破单一路线的技术边界,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2]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凭借峰值12C充电倍率,再次刷新全球超充纪录 [2] 钠新电池 -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突破了材料本身的性能边界,首次将钠离子电池推向大规模量产 [3] - 钠新电池包含两类产品,分别是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均可实现零下40℃至零上70℃的全温域适配 [3] - 钠新乘用车电池可在零下40℃的环境下,仍能保持90%的可用电量,在仅剩10%SOC的极端状态下,仍可做到零下40℃整车动力基本不衰减 [3] -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达175Wh/kg,为当前全球钠电最高,比肩磷酸铁锂电池 [3] -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支持峰值5C的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实现超1万个循环的寿命,同时大幅降低维护成本 [3] -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 [4] - 钠新重卡蓄电池具有全电量深度放电、零下40℃一键启动、久置一年可启动的优势 [4] 骁遥双核电池 - 骁遥双核电池是宁德时代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深度融合的重磅产品 [5] - 双核架构意味着电池包拥有两个强大的"独立能量区",同时具备五大双核功能 [5] - 自生成负极技术可让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 [5] - 自生成负极技术可以灵活适配各种材料体系,当搭配三元体系时,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至1000Wh/L以上 [5] - 骁遥双核电池首创的"电电增程"技术,能够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 [6] - 现场发布了三种跨化学体系的双核解决方案:钠-铁双核电池、铁-铁双核电池、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 [7][8] - 铁-铁双核电池在轴距接近3米的车型上可轻松实现千公里纯电续航,同时让每公里通勤成本低至1毛钱 [8] - 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在轴距3米的轿车上配电量可突破180度,纯电续航里程突破1500公里 [8]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 [11] - 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无感补能 [11] - 在零下10℃低温环境下,15分钟可从5%补能至80%SOC,比当前行业最高充电水平提升了100% [11] - 在亏电状态下,依然具备830kW的输出功率 [11] - 在零下10℃低温亏电的严苛环境下,依然可以轻松满足百公里加速的动力需求 [11] 行业影响 - 从双核到多核的创新架构将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 [10] - 将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