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海湾国家继续看好中国游客市场——访阿拉伯旅游展中东地区总监达妮埃尔·柯蒂斯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1 17:00
中国赴中东旅游市场趋势 - 预计今年中国赴迪拜游客将在去年82.4万人次基础上进一步增长[1] - 从2024年到2030年,预计中国游客在中东地区的消费金额将增长130%[2] - 中国游客是中东地区人均消费最高的旅游群体之一[2] 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 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国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沙特阿拉伯推出电子签证系统并获得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认证[2] - 未来更多的签证便利措施和更频密的航班往来将促进更多中国游客到访海湾地区[2] - 迪拜继续深化“欢迎中国”战略,优化签证政策、支付体系和文化体验[3] 目的地吸引物与服务优化 - 中国游客在迪拜的热门活动包括访问哈利法塔、棕榈岛、高端购物、迪拜博物馆和法赫迪老街,在阿布扎比则青睐大清真寺、法拉利主题公园、卢浮宫和华纳兄弟主题公园[2] - 阿联酋一些酒店安排能说中文的服务人员、将菜单翻译成中文,并与中国旅游平台合作推出个性化旅游路线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2] - 迪拜旅游学院特别开展中文导游培训计划,确保普通话服务更加专业到位[3] 行业合作与展会动态 - 今年阿拉伯旅游展吸引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展商参展,中国展区由来自13个旅游目的地的7家文旅主管部门和26家旅游相关企业组成[1] - 阿布扎比文旅局在2025年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上与17家中国旅游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 - 迪拜经济和旅游局在中国四座城市举办了2025年迪拜旅游中国路演,中国市场在实现迪拜经济议程D33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3] 智慧旅游与技术创新 - 今年阿拉伯旅游展上,旅游技术行业展商数量增长了25%,集中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领域[5] - 旅游业创新将助力中东成为下一代旅游解决方案的中心,未来这一趋势将保持涨势[5] - 通过改善签证便利措施、广泛应用信息化工具以及建设更通畅的国际航空网络,地区旅游业可望迎来新发展[5]
2025年8月PMI数据点评:受短期影响因素减弱等推动,8月宏观经济景气度回升
东方金诚· 2025-09-01 16:43
制造业PMI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1] - 新订单指数升至49.5%,生产指数升至50.8%,分别环比上升0.1和0.3个百分点[2]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6%,环比大幅回升1.3个百分点[3] - 新出口订单指数47.2%,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10年平均水平48.0%[2] 非制造业与建筑业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1] - 服务业PMI为50.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4] - 建筑业PMI为49.1%,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1] 价格与外部环境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显著上涨,预计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8%[3] - 中美经贸会谈延长暂停加征关税90天,稳定市场信心[2] - 美国与多经济体关税上调,未来出口增速可能较快回落[6] 政策与展望 - 四季度预计推出促消费政策,包括降息降准和财政支持[6] - 9月制造业PMI预计回落至49.3%左右,三季度景气度较二季度回落[6]
四川广元持续举办女儿节 加快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4:15
四川广元持续举办女儿节 加快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广元持续举办女儿节,旨在传承好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文旅+百 业'的路径促进消费、拉动经济,让人民群众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元古称利州,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巴蜀文明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就创造了中子细石器文化,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 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生地。广元市已 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46个,其中剑门蜀道剑门关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2个。剑门蜀 道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目前,全市上下正倍加努力擦亮"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红色热 土、康养胜地"文旅品牌,加快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广元女儿节历久弥新,经过多年沉淀和发展,已成功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军文化、民俗文化有机 结合起来,成为展示女性风采、传承历史情怀的重要载体,促进开放合作、实现共建共享的重要平台, 彰显厚重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重要窗口 ...
2025年暑期文旅消费观察:赛事游火热,南京位列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榜首
扬子晚报网· 2025-09-01 12:50
旅游市场总体趋势 - 2025年暑期旅游呈现“中长线+周边游”双线并行特征,300公里以上中长线游需求增速超15% [1] - “周边游”和“一日游”的搜索量均环比增长超过70% [1] - 旅游度假品质化、个性化趋势凸显,“小团游”从小众迈向主流 [1][5] 热门旅游城市排名 - 暑期热门旅游城市Top10为:南京市、成都市、西安市、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长沙市、广州市、洛阳市、昆明市 [2] - 南京市位列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榜首 [1][4] 赛事展演对旅游消费的拉动 - “跟着赛事/展演去旅游”成为热潮,显著促进当地“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消费增长 [4] - “苏超”赛事期间,南京当地整体文旅消费环比前一周上涨超10%,五星级酒店订单人次环比增长17% [4] - 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吸引20余万人观演,期间上海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1%,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5% [4] 旅游消费品质化与个性化 - 暑期跟团游订单中,精品小团订单占比达40%,同比增加90% [5] - 亲子家庭客群占比超四成,其中20%的亲子家庭消费者青睐五星酒店 [5] - “宠物友好”酒店及民宿搜索量同比分别上涨18%和94% [5] - 包含深度讲解或手作的一日游产品订单占比过半 [5] 住宿业新趋势与产品创新 - “住宿+餐饮”、“住宿+体验”等跨界间夜需求激增,为住宿业供需匹配提供新思路 [1][6] - 腾冲温泉智选假日酒店通过推出“住宿+露天温泉+咖啡”打包套餐,暑期间夜量同比增长超500% [6] - 一站式、多场景的深度旅游体验正逐步成为游客的核心需要 [6]
(乡村行·看振兴)探访重庆巫山平河乡 揭秘三峡库区乡村“致富经”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1:29
旅游产业发展 - 五里坡大峡谷漂流项目自7月启动后已售票超1万张 门票收入达38万元[1][2] - 累计接待游客9.6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万元 带动群众增收312万元[2] - 形成"昼夜双漂"沉浸式体验 夜间漂流因凉爽舒适受到好评[2] - 打造8公里五里坡大峡谷观光带 串联瀑布峡谷溪流及生物多样性研学点[2] - 发展徒步探险亲子嬉水等业态 推出九门洞小院农旅综合体[2] - 农家乐单日接待旅游团达20多桌 因靠近神农架吸引大量外地留宿游客[2] 农业多元化发展 - 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建成130亩现代化蔬菜大棚 亩产值超5万元[4] - 同步发展柑橘核桃中药材魔芋等绿色产业 形成多元种植矩阵[4] - 规划建设四季鲜果采摘园 按一棚一特色标准引种优新品种[4] - 配套开发采摘加科普产业链 丰富农事体验[4] - 村民流转耕地后获得分红 大棚管护工作实现增收近4000元[4] 特色养殖业拓展 - 七彩山鸡养殖场预计明年出栏量达上万只 毛利润约140万元[6] - 采用戴眼罩方式使死伤率减少90%[6] - 承包60亩玉米地用于饲料生产 带动20多位村民共同致富[6] - 鱼塘养殖江鲶预计总产值达80万元 一年可养两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6] - 荒草地改造鱼塘抓住长江十年禁渔期市场机遇[6]
海上新广东·新生态图集
南方农村报· 2025-09-01 10:30
生态建设成果 - 广东红树林面积达1.14万公顷 位居全国首位 [14] - 越冬水鸟数量达12.9万只 同比增长超15% [24] - 深圳湾成为黑脸琵鹭全球第三大栖息地 [25]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湛江雷州湾有近千头中华白海豚栖息 [19] - 珠江口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超过2000头 [20] - 建立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20] 生态经济模式 - 雷州半岛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亩产收益7600元 [27] - 惠东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金额超400万元 [28] - 广州南沙年接待游客近6000万人次 [29] 生态修复工程 - 惠东县通过十年培育形成万亩连片红树林湿地 [17] - 采用退塘还林和湿地修复措施扩大红树林覆盖 [14] - 红树林发挥净化海水和防风固岸生态功能 [13]
预计达119亿人次!“火热”暑运彰显“流动中国”新活力
央视新闻· 2025-09-01 10:01
暑运总体人员流动情况 - 预计今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 [1] - 预计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 [7] 公路出行与自驾游 - 预计暑运期间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73% [1] - 乡村自驾游成为避暑纳凉的主要方式,例如湖南吉首洽比河旅游公路串联传统苗寨,吸引游客自驾溯溪露营 [3] - 景区周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通行能力,如江西泰和县将天湖山景区公路从3.5米拓宽至6米 [5] 铁路运输与创新 - 今年暑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约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客流量约1500万人次,较今年春运日均高出220万人次 [8] - 为应对大客流,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达11000余列,运力同比增长近10%,并通过调整运行图实现高铁提速 [10] - 铁路部门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在热门方向、时段增加运力投放 [11] -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开行直通旅游列车同比增长1.2倍,新增银发列车、研学专列、康养旅游列车占比较大,例如在新疆加开旅游方向列车1200余列 [14][18] 铁路与文旅融合 - 旅游列车串联景点,如西安至长沙、上饶至喀什等线路,促进区域文旅协同发展 [18] - 长三角地区开行假日旅游列车,实现高铁与当地观光巴士无缝换乘,打造消费新场景 [16] - 暑期列车调图释放了旅游消费潜力,为文化旅游和铁路融合发展提供新空间 [18] 水上运输与特色旅游 - 暑运以来全国水上发送旅客预计超6694.2万人次,日均109.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6.1% [19][20] - 特色水上出行项目如海岛游、城市观光游、研学旅行成为增长主力,重庆两江夜游及灯光秀成为热门项目 [19][20] - 地方利用客渡船打造文旅新业态,如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的“热门打卡船”开通节假日专线直达景区 [22] - 通过“游船+美术馆”、联程票等方式打造消费新场景,如上海“展览+游船”联程票优惠70多元 [23]
海南组团赴泰国、印尼开展旅文体推广交流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9-01 09:03
海南旅游文化推广活动 -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组织海南机场集团及旅游业代表赴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开展旅游文化推广交流活动 通过政企会谈、展会参展、专场推介及实地调研等形式全面推介海南自贸港旅文资源与体育产业发展潜力 [1] 国际合作与协议 - 在泰国会见亚太旅游协会主席Peter Semone 双方就海南旅游国际推广与品牌建设达成合作共识 计划在海南设立亚太地区入境旅游研究中心并建立长效旅游营销合作机制 [1] - 海南机场集团与印尼机场集团计划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雅加达至海口航线增至每周8班 [1] - 与印尼旅游协会、机场集团及航空企业举行专题会谈 围绕加密直飞航班、优化中转服务等达成系列合作 [1] 推广活动与平台建设 - 亮相2025亚太旅游协会交易会(PTM) 设立"自贸港文旅新机遇"主题展区 推介海南特色旅游线路及入境旅游优惠政策 [1] - 在曼谷和芭堤雅分别举办阳光海南旅游文化体育推介座谈活动及体育推介座谈会 与泰国海南会馆、旅行商及体育行业协会代表深入交流 [1] - 印尼(雅加达)阳光海南旅游门店正式揭牌 为当地游客提供行程定制等服务 [2]
南京暑期出入境流量超54万人次,亲子、研学及“免签客”成主力
新京报· 2025-08-31 11:49
出入境流量数据 - 2025年暑运期间(7月1日-8月27日)南京空港口岸出入境流量超54万人次 国际客货机航班3453架次 [1] - 2025年7月单月经口岸出入境旅客达27万余人次 创一年来单月新高 [1] - 暑运期间查验免签入境旅客近1.2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2.35倍 [1] 客流结构特征 - 亲子银发游 暑期研学游及免签客成为暑期客流增长主力军 [1] - 南京至巴黎航线开通后欧洲外籍旅客数量同比增长53% 成为入境客流新增长点 [2] 政策实施效果 - 南京边检站7-8月为外籍旅客办理2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环比增加221.8% [1] - 2025年上半年南京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0.2万人次 同比增长30%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56亿美元 同比增长21.1% [2] 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 - 执勤现场设立外国人入境卡自助填报终端 外籍旅客可提前手机填写 口岸现场直接打印 [2] - 科技赋能推动口岸通关效率持续提升 [2]
山东省文旅·金融双向赋能行动在淄博启动
大众日报· 2025-08-31 08:48
文旅项目融资需求 - 山东省推出350个文旅项目 总融资需求近400亿元 [1] - 项目涵盖文化体验 研学旅游 康养旅游 休闲度假 红色文化 文旅基础设施等多种业态 [1] 银企对接与参与规模 - 22家省级银行机构和160多家文旅企业参加银企对接环节 [1] - 现场审核材料并精准对接融资需求 [1] 金融产品与机制创新 - 创新推出100余款专属信贷产品 [1] - 建立"金融+文旅"双向赋能政银合作机制 联通供需双方 [1] 未来合作方向 - 推动金融服务在政策 工具 手段 模式 产品五个维度落地落实 [1] - 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 金融与文旅部门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格局 [1] - 持续打造"好客山东·好品金融"品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