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三大平台外卖补贴大战升级,美团单日订单破亿
观察者网· 2025-07-12 10:29
平台补贴大战 - 三大互联网巨头外卖补贴力度空前 出现"满25减21"、"满18减18"甚至"零元购"等促销活动 [1] - 美团单日高峰订单突破1亿单 饿了么突破8000万单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就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单 [1] - 淘宝闪购宣布投入500亿元补贴 官宣订单数超过8000万单 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单 [1] 订单数据表现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 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 [1] - 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1] - 日订单量突破百万的城市数量在过去一周翻了一倍 [2] 区域增长情况 - 杭州、武汉、长沙、成都等新一线城市订单增长超过100% [2] - 淄博、咸阳、九江等三四线城市订单增长均在3倍以上 [2] - 北京鲜花订单周环比增长100% 较上线初增长近3倍 [2] 行业影响 - 外卖骑手收入普涨50% [2] - 500亿补贴预计撬动千亿级消费增量 [2] - 三大互联网巨头二季度投入达250亿元 竞争激烈程度远超以往 [2] 平台战略 - 淘宝闪购巨额补贴意在打破商家"内卷式"竞争 为商家创造生意增量 [2] - 补贴政策带动消费内需 激活城市线上线下消费活力 [2]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外卖还在大战?
虎嗅· 2025-07-12 09:44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15年外卖行业三巨头(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通过补贴战争夺市场份额,美团单月补贴达2亿元,饿了么达1亿元[2] - 2020年后行业转向利润导向,但2025年7月淘宝闪购发起新一轮补贴战,单日订单总量达2亿单(美团1.2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单),单日亏损超10亿元[6][7][8] - 行业竞争目标从"餐饮外卖服务层"升级为"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层",争夺商品流通的默认配送网络[25][26][28] 主要参与者的战略动机 - **京东外卖**:通过高频外卖业务低成本获客,2025年订单量从4月500万单快速增至6月2500万单,倒逼阿里提前应战[36][37][38] - **淘宝闪购**:阿里为整合分散业务资源,将原计划618上线的项目提前至4月30日,合并饿了么/飞猪等业务形成协同[38] - **美团**:被动防御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二季度预计营收增长减速且利润同比下降,通过补贴维持市场领导地位[39][40] 行业底层逻辑变迁 - 2015年竞争核心是构建"数字化美食广场"的服务层,美团通过聚合用户/商家/骑手形成网络效应[15][16][17][18] - 2025年竞争焦点转向控制"即时配送公路网"的基础设施层,即时零售涵盖餐饮/日用品/药品/电子产品等全品类[24][27][28] - 行业估值逻辑质变:即时零售战略价值超越餐饮外卖,成为电商巨头必争之地[29][30][31] 市场竞争影响 - 商家端:7月5日茶饮咖啡门店普遍爆单,部分因产能不足临时关闭外卖,但获得超预期流水增长[49][50] - 骑手端:单日配送费从平日4.7元/单涨至10元/单,部分骑手日收入超千元,但面临单笔配送时长近3小时的极限压力[50][51] - 消费者端:补贴使20元内午餐成为常态,但对平台战争认知从"见证创新"转变为"薅羊毛工具"[47][48] 行业长期趋势 - 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补贴战反映增长停滞焦虑而非行业活力[35][54][55] - 竞争终局将是形成本地生活"唯一操作系统",通过用户习惯固化实现垄断[56][58][59] - 即时配送履约网络成为城市基础设施,30分钟送达从增值服务变为默认标准[45][46]
“外卖大战”为何卷土重来,即时零售将走向何方?
新浪财经· 2025-07-12 08:09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概况 -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引发新一轮补贴大战,淘宝、美团迅速跟进,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3][11] - 阿里推出"超级星期六"计划:未来100天每周六发放188元外卖红包,投入500亿元补贴 [3][11] - 美团单日零售订单达1.2亿单(餐饮超1亿单),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单(非餐饮1300万单) [12][14] - 京东宣布追加超百亿元补贴,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14] 商家端影响 - 茶百道单店周末单日制作超500杯茶饮(90%使用0元购补贴),蜜雪冰城单店日订单达900单(同比增4倍) [1][3] - 补贴导致门店爆单但利润微薄:计入人工/水电/店租后每杯利润极低,供应链面临备货压力 [5][6] - 商家担忧补贴不可持续:政策变动频繁(当周甚至当天确认),活动中断后库存和人力成负担 [5][6] 骑手端变化 - 美团/饿了么骑手周末单笔收入翻倍至十几元(平日5-6元),但周中回落至8-9元 [7][9] - 京东骑手面临单量分流压力,预计平台将持续跟进补贴 [9] - 补贴吸引新骑手涌入,长期可能加剧行业竞争,加速骑手职业"折旧" [9] 资本市场反应 - 茶百道股价单日最高涨15%,奈雪的茶涨超10%,古茗/沪上阿姨/蜜雪跟涨 [5] - 阿里2025财年净利润1581亿元,本次投入占全年净利润三分之一(500亿) [11] 行业竞争本质 - 表面是外卖大战,实质是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和本地生活服务场景 [11] - 美团CEO王兴表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应对竞争,拼多多被曝筹备即时配送业务 [15] - 专家认为补贴战不可持续:平台现金流承压、效果递减、易陷入低价竞争 [10][15]
外卖订单增长带动多方受益,饿了么骑手保障再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1 21:32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上线仅两个月日订单超过8000万 [1] - 过去一周日订单量突破百万的城市数量翻了一倍 [4] - 骑手收入普遍增长三至五成 [4] 平台补贴策略 - 7月初启动总额500亿的平台消费券补贴计划 [2] - 消费者可获得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福利 [2] - 商家享有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及免佣减佣四重支持 [2] - 采用"双向补贴"模式形成"平台让利-用户获益-商家增长"良性循环 [2] 业务模式创新 - 开创"反内卷"式消费提振新模式 [2] - 有效拉动城市消费内需同时以巨大流量反哺线下商业和服务业 [2] - 为中小商家创造生意增量提振城市老字号和小店经营活力 [2] - 连接数百万餐饮商家与亿级消费者带来电商品牌成交机会 [2] 行业影响 - 响应政府"大力提振消费"的首要任务 [3] - 帮助商家打开线上运营新思路快速积累品牌数字化资产 [3] - 推动商家向更精细的策略化运营迈进 [3] 骑手保障措施 - 饿了么加码订单激励推出跑单奖励活动加大新人权益 [4] - 高温天气下发放天气补贴启用超时免罚和订单补时措施 [4] - 通过线路优化和派单保护缩短配送距离降低配送难度 [4] - 推出七大举措包括免费关怀物资发放、智能装备升级等 [5]
上海推“安全码”治骑手交通顽疾,美团现金奖励“零闯红灯”骑手
观察者网· 2025-07-11 19:22
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管理机制 - 上海市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码"管理机制,通过"绿、黄、红"三色动态标识骑手安全等级,关联从业资格,采取限制接单、绩效考核等措施督促骑手、站点和平台企业重视交通安全 [1] - 美团在上海交警部门指导下推广安全码,针对不同违规程度骑手实施重点教育、限制接单等措施 [1] - 美团在上海等多地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对违规骑手进行管控 [1] 平台治理措施与激励政策 - 美团在北上广深杭等全国100余个城市试点"安全分"体系,将交通安全表现纳入骑手考核机制 [3] - 骑手无违规行为可积累安全行驶里程并获得安全分加分,违规则扣分,安全分等级越高奖励越多,最高可获得上千元月度奖励及超时免责卡、换电优惠券等 [3] - 美团将在上海等地开展"不闯红灯"活动,骑手自愿报名参与,保持零闯红灯记录每单可获得额外现金奖励 [3] - 美团在济南、泉州、惠州、包头等城市试点"等灯等灯奖",受益骑手单周可增收400多元 [3] 试点效果与配送优化 - 试点城市超过2万名骑手获益,专送骑手闯红灯行为环比下降26%,所有试点城市配送准时率保持稳定 [4] - 美团外卖实施多项举措缓解骑手配送压力:将用户端显示的"送达时间点"改为"送达时间段";算法规则升级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预估配送时长;为骑手遇到异常情况提供额外时间支持 [4]
三大平台把外卖卷成红海,消费者躺赢背后藏着更大战局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13
外卖平台竞争态势 - 低价竞争仍是外卖平台争夺用户的主要手段 美团在7月5日投放"0元购"外卖红包券 单日订单量突破1.2亿 创历史峰值 [1] - 美团创始人王兴表示将不惜代价赢得竞争 一季度已表态要继续加大补贴投入 市场估算美团每月补贴金额近200亿元 [1] - 美团2025年4月推出闪购消费品牌 6月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 [1] 京东外卖业务发展 - 京东外卖上线四个月 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 [6] - 京东启动"双百计划" 投入超百亿元扶持标杆品牌 聚焦品质外卖 放弃部分下沉市场 [6] - 京东外卖消费者中40%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 公司认为做外卖比买流量更划算 [7] - 京东2024年营销费用达470亿元 其中三分之二用于获客 部分费用转向外卖业务 [7] 阿里即时零售布局 - 淘宝闪购上线2个月 在100亿补贴基础上再增加500亿补贴 补贴首日餐饮品牌生意环比增长170% [1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日订单超8000万 其中非餐饮订单1300万 日活跃用户超2亿 [13] - 阿里调整组织架构 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 由蒋凡统一管理核心电商业务 [13] - 蒋凡表示淘宝闪购增长超预期 对淘宝活跃度和用户规模有积极影响 [1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7800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网络零售额4.2% [14] - 消费者在不同平台间频繁切换 忠诚度显著降低 对商品品质和配送服务要求提高 [17] - 即时零售购买品类从餐饮扩展到全品类 平台需平衡多样化需求与成本控制 [17] 公司战略差异 - 美团采取激进补贴策略 同时拓展即时零售业务 [1] - 京东以外卖为切入点 最终目标是完善供应链体系 [6] - 阿里通过淘宝闪购整合即时零售与电商业务 产生协同效应 [12][13][14]
塑料之外:中国“无废城市”里的可重复未来
无废城市政策发展 - 中国自2018年启动"无废城市"试点,覆盖11个城市和5个特例区域,至"十四五"期间扩展至113个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目标2035年实现全国全覆盖 [3] - "无废"概念强调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而非绝对零废物,但政策更侧重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治理,对一次性塑料污染治理较薄弱 [3][7] - 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探索塑料污染治理,如深圳2020年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提出可降解替代品和回收体系 [4][18] 行业治理差异 - 快递行业是减塑"优等生",2000年起八大部门联合推动绿色包装标准,菜鸟、顺丰、京东等头部企业已推出循环箱、可循环生鲜保温箱等产品,初步建立回收系统 [10] - 外卖行业减塑进展滞后,政策以"鼓励""倡导"为主,缺乏强制性规范,平台多采用免餐具勾选、绿色积分等形式化措施,循环容器系统探索不足 [13][14] 可重用模式实践 - 可重复使用模式是源头减量的高效路径,如循环使用50次的外卖餐盒可减少50个一次性塑料盒的全生命周期影响 [17] - 深圳、上海等城市已试点可重用系统:深圳推广循环餐箱,上海将自带杯优惠写入法规,天津生态城推出"租我计划"提供环保容器租赁服务 [18] - 全球案例显示德国、法国采用押金退还制度(DRS),北美建立重复杯共享网络,亚洲地区推动便利店统一容器体系 [19][21] 城市试点与行业潜力 - 一线城市凭借物流系统、平台协同能力成为可重用模式"种子选手",天津生态城、雄安新区等政策特区承担制度试验角色 [24] - 外卖行业"高频+短链"特征更利于可重用容器部署,同城配送可实现24小时内"借-用-还"闭环,CBD、社区等场景已验证归还便捷性 [24][25]
外卖战火烧穿估值底线,阿里巴巴PE跌破11倍,市值蒸发千亿美金
金融界· 2025-07-11 16: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外卖市场正面临重大挑战,这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已导致其市值蒸发 1000亿美元。这场被称作"内卷"的激烈竞争,使阿里巴巴港股股价自3月高点至本周四累计下跌28%, 跌幅近乎中国科技股同业指数的两倍。在政府持续出手遏制破坏性过度竞争的背景下,京东和美团等竞 争对手也遭遇了类似跌幅。 随着战火持续升级,自6月下旬以来,至少有四家券商机构(包括大型金融机构)平均下调阿里巴巴目 标价8%。惠理集团投资总监罗静指出,本轮参战方财务实力较以往更强,现金储备更充裕、现金流状 况更优,这意味着价格战持续时间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作者:青枫 汇丰分析师刘嘉琳等指出,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的激进投资将显著拖累阿里巴巴短期盈利前景,该机构 已将其目标价下调15%。尽管如此,自5月初以来,市场对阿里巴巴未来12个月每股收益的共识预期仅 下调约6%。分析师仍普遍持乐观态度,香港上市股票获得44个"买入"评级,无"持有"或"卖出"评级。当 前该股市盈率不足11倍,仍处于历史低位。 大华继显分析师Julia Pan认为,若市场遭受重创、利润率进一步承压,政府可能出手干预价格竞争。她 补充称,阿里巴巴当前估值已低至可能 ...
外卖史上最激昂24小时:2亿「天量」订单的诞生|深氪
36氪· 2025-07-11 15:35
淘宝闪购的战略布局 - 淘宝闪购在7月5日对外卖行业发起冲锋,内部预估单量达7000万单,目标挑战美团外卖9000万的日订单量 [6][7] - 淘宝闪购此前在6月23日日单量已突破6000万,获得高层500亿资金加码支持 [7] - 淘宝闪购的战略目标不仅在于餐饮订单,更希望通过近场电商拉动零售订单增长,反哺远场电商 [8] - 淘宝闪购是"淘宝小时达"的升级版本,引入饿了么外卖供给,占据淘宝App首页一级流量入口 [13] - 淘宝闪购从原计划618上线提前至4月30日上线50个城市,补贴预算从几十亿增至100多亿 [13][14] 美团应对策略 - 美团在7月5日下午紧急召回员工应对淘宝闪购的冲锋,核心团队在恒电总部成立作战中心 [18] - 美团观察到淘宝闪购补贴策略:上午重点补贴非餐订单,用餐高峰期转向餐饮补贴 [18] - 美团在2-3小时内将原计划分区域逐步开展的补贴集中在全国铺开,包括"0元购"和"满18减18"等 [19] - 美团骑手在7月5日高峰期单均配送费从4.7元提升至至少10元 [20] - 美团当天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导致服务器限流,出现短暂支付异常 [21]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是此轮外卖大战的搅局者,通过免佣、骑手福利等策略快速提升单量,从500万单增长至2500万单 [10] - 淘宝闪购在5月26日突破4000万单,仅用20多天达到京东2个多月的成果 [15] - 7月5日当天美团和淘宝闪购合计亏损超过10亿,对比美团外卖2024年每单利润约1.5元 [28] - 美团和淘宝闪购在7月5日合计创造2亿订单的行业新纪录 [26] -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加剧,美团原定2025年实现的1亿单目标在2024年已接近完成 [29][30] 业务发展动态 - 淘宝闪购在五一期间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仅用6天,远超内部预期的十几天 [14] - 阿里在5月下旬开始探讨淘天和饿了么业务整合,618后宣布饿了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15] - 美团闪购计划到2027年闪电仓数量达10万家,GMV目标2000亿 [22] - 淘宝闪购正在加速整合近场零售供给,包括与农夫山泉等品牌合作优化供应链 [23] - 淘宝闪购计划将每周六打造成"超级星期六",美团也计划在夏季达成更高订单峰值 [34]
外卖史上最激昂24小时:2亿天量订单的诞生|深氪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1 14:58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在7月5日发起对美团的冲锋,内部预估单量达7000万单,而美团日常单量约9000万单 [8] - 京东在2024年快速崛起,单量从500万跃升至2500万,成为行业搅局者 [12] - 美团和淘宝闪购在7月5日当天合计订单突破2亿单,创下行业新纪录 [30] 淘宝闪购的战略布局 - 淘宝闪购是"淘宝小时达"的升级版,整合饿了么供给并占据淘宝App一级入口 [15] - 公司高层加码500亿资金支持,目标不仅是餐饮订单,更要拉动零售订单增长 [8][9] - 产品上线时间从原计划618提前至4月30日,覆盖50个城市 [15] - 补贴金额从几十亿临时提升至100多亿,首战6天突破1000万单 [16] 美团应对策略 - 美团在7月5日下午紧急启动全国性补贴,包括"满18减18"和膨胀红包等 [22] - 骑手单均配送费从4.7元提升至10元以上,并设置跑单奖励机制 [23] - 公司底线是"订单量绝不能输",临时调整原有补贴节奏 [21][22] - 当天订单峰值导致系统短暂崩溃,出现支付异常情况 [24] 业务整合与组织调整 - 阿里在5月探讨淘天和饿了么整合,6月正式将饿了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17] - 淘宝闪购零售条线员工通宵备战,美团业务人员提前入驻商家办公室 [10] - 美团闪购负责人与外卖业务负责人共同指挥7月5日的防御战 [21] 即时零售发展前景 - 美团目标是到2027年闪购GMV达2000亿,闪电仓数量10万家 [26] - 淘宝加速整合近场零售供给,如农夫山泉的仓店资源和品牌专区 [27] - 行业认为非餐需求不具排他性,多家平台都有机会 [35] -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设2025年日单1亿目标,2024年峰值已达9800万单 [32][33] 运营数据表现 - 淘宝闪购6月23日单量已超6000万,5月26日突破4000万单 [8][17] - 7月5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淘宝闪购后续宣布超8000万单 [30] - 两大平台当天合计亏损超10亿,对比美团外卖日常单均利润1.5元 [31][32] 市场竞争态势 - 淘宝选择"闪购"命名而非"外卖",意在争夺用户心智 [15] - 美团感谢阿里出手制衡京东,但很快意识到淘宝才是主要对手 [19] - 双方计划将每周六打造成新促销节点,美团也瞄准更高夏季峰值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