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转型

搜索文档
融合创新 共筑生态 走好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之路——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6 10:21
行业概况 -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50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20] - L2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自动泊车技术渗透率超20% [3] 技术发展 -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分为三阶段:1.0规则驱动2.0数据驱动3.0认知驱动 [5][6] - L4以下仍需驾驶员参与安全与成本控制是主要挑战 [8] - 2026-2027年算力平台将成为关键技术参数 [10] - AI操作系统发展分为AI in OSAI for OSAI as OS三阶段 [12] - 东软睿驰已实现语音交互单模态感知多模态融合等AI Agent [12] 产业生态 - 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进入深度绑定模式形成战略联盟 [15] - 江淮与华为全价值链合作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超6500辆 [15] - 中国车企与国外企业通过合资投资控股进行反向技术输出 [17] - 法雷奥在中国拥有4500名研发工程师27个工厂13个研发中心 [24] 全球化布局 - 中国迎来智能化出海窗口期L2-L3装载率领先全球20% [20] - 芯驰科技产品累计出货超800万片覆盖90%国内车企 [20] - 智能化出海需解决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问题 [22] - 岚图推进"全球车+区域优化"战略实现全价值链出海 [22] 跨领域协同 - 智能汽车技术带动机器人低空技术船舶等领域智能化 [24] - 以汽车产业链为火车头构建聚合智能产业链 [24]
近40年深耕,恩智浦与中国车企共筑智能化转型新样本
环球网· 2025-07-04 15:41
中国事业部战略升级 - 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39年,已形成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完整本土化体系,包括6000名在华员工、14个城市办事处、6大研发中心和1600余名工程师团队,并拥有先进的装配测试工厂 [1] - 本地工程团队为全球客户开发200余款定制化产品,成为少数具备全链条端到端研发能力的跨国半导体企业 [1] - 2025年初成立的中国事业部以"在中国为中国"和"在中国为全球"为核心,重点推进产品本土化、供应链本地化、端到端服务和生态协同创新 [2] - 中国事业部将依托全球资源,在供应弹性、成本竞争力及服务响应效率上建立差异化优势,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网络 [4] 技术创新矩阵 - 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快速迭代、成本敏感、AI集成需求迫切"的特点,公司推出一系列智能化解决方案 [4] - S32R47雷达处理器支持3倍天线处理能力,为L4级自动驾驶提供硬件基础 [4] - Ranger 5 UWB适配车钥匙、无感进入等多场景应用 [4] - eIQ工具包优化AI模型,搭配S32系列高能效NPU实现实时处理 [4] - CoreRide平台通过预集成电子电气架构,助力车企降低ECU整合成本 [4] - TTTech Auto MotionWise作为安全关键中间件,实现软件架构可扩展性 [4] - 全新推出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BMx7318/7518系列IC,专为中国电动汽车高压电池管理系统、工业储能及48V系统设计,在中国完成定义、设计与开发 [5] 生态合作深化 - 与零跑合作,S32K388芯片实现座舱、智驾、车身三域合一的中央域控集成,支持跨域融合与软件迭代 [5] - 与吉利汽车研究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汽车雷达系统、车内通信、电子电气架构及AI应用场景,加速智能化技术从研发到量产的转化 [7] - 与深蓝汽车续签联合创新中心协议,重点探索整车动力控制系统中电池管理、逆变器及"多合一"动力域的技术集成 [7] - 与长城汽车深化BMS前沿技术合作,通过智能预驱芯片助力实现BMS与动力域控的融合架构,优化整车能量管理 [7] 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中国事业部的战略整合、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及与本土车企的深度绑定,将"中国智慧"转化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动能 [7] - 以"在中国为全球"的模式,将本土化经验与全球技术储备结合,与产业链伙伴共同定义智能汽车的未来形态 [7] - 在汽车智能化转型加速期,公司以"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策略,夯实其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核心芯片合作伙伴的地位 [8]
日产全球裁员15%,新能源布局遇冷,何以破局? 其最新回应来了
犀牛财经· 2025-05-15 16:17
全球裁员计划 - 2024至2027财年全球裁员约2万人,占员工总数15%,涉及生产、销售、行政及研发等多类岗位 [2] - 美国市场已启动自愿离职计划,中国区是否裁员尚未明确 [2] 新能源业务布局 - 4月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不足5%,老车型轩逸・纯电表现低迷 [2] - N7车型订单火爆但未正式交付,销量数据预计6月公布 [2] - 计划2027年夏季前在中国推出10款新能源车,并利用中国优势拓展全球产品线 [2] 燃油车市场策略 - 轩逸系列4月销量同比下滑12%,推出"油电一口价"政策应对自主品牌价格竞争 [3] - 实施"油电同智"计划,与华为合作推进燃油车智能化转型 [3] 售后服务与投诉处理 - 轩逸・纯电被投诉电池续航虚标,公司回应称差异源于用户驾驶习惯与测试标准不同 [3] - 新能源售后网点覆盖不足,已布局超100家交付中心和500家零售网络 [3] 整体转型战略 - 通过裁员、新能源布局、燃油车智能化及售后优化等多维度调整应对行业变革 [2][3] - 目标是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重新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