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能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度汽车技术与装备创新成果洞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8 11:5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汽车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公布22项创新成果,集中展现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升级 [1] - 创新成果覆盖汽车突破性前沿科技、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底盘及智算芯片四大关键领域 [1] - 这些成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更加智能、安全与高效的未来,为中国汽车在全球竞争中持续引领方向奠定坚实基础 [7] 汽车突破性前沿科技 - 中汽院(江苏)攻克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测试评价关键技术,构建覆盖海量场景的测评体系与装备链,并建立覆盖“场景+语义+压力”的多语言语音交互测试体系,助力车企产品全球化 [3]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我国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实现全链路技术突破并应用于多款量产车型 [3] - 南京天路飞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分体式陆空融合飞行汽车“天路X”,符合道路行驶法规且具备纯电动垂直起降能力 [3] - 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构建基于L4级技术的多模态融合感知自动驾驶系统,实现在超300城全部无人配送的商业化运营 [3] - 智车信安(苏州)信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打造AI原生智能安全运营体系,实现对未知威胁的高效感知与主动防护 [3] -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将军用标准引入民用车辆测试,首创针对枪击、爆破等极端场景的AI智能化测评方案 [3]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理想汽车)2025年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并升级辅助驾驶平台,实现全域、全速、全场景的主动防护,重塑家庭出行安全标准 [3] 智能制造装备 - 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评装备,突破多光谱动态训练与大范围定位测试技术,服务超300家企业 [4]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研发智能网联车辆软件在线刷写技术,通过并行刷写与AGV供电提升生产效率和软件一致性 [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产线整车智能检测装备体系,融合AI大模型与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检测 [4] 智能底盘 - 浙江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国产主动稳定杆突破“单一扭转刚度”局限,通过智能主动调节显著提升车辆操控稳定性与舒适性 [5]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的猛士M817智能越野底盘,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底盘线控技术,实现全地形自适应 [5]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人-车-路”闭环仿真测试一体化平台,实现智能底盘从部件到整车多维度全栈验证 [5] - 艾尔维汽车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推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车辆运动控制方案,实现底盘多系统协同与高性能动态控制 [5] - 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低压电机模拟器,填补底盘控制器在功率级HIL测试领域的空白 [5] 智算芯片 -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华山A1000芯片作为本土首款量产车规级辅助驾驶计算芯片,支持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量产应用 [6] -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CCFC3009PT芯片创新集成NPU与抗量子安全模块等技术,实现全面智能化升级 [6] - 北京辉羲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国产大算力智能驾驶芯片R1,原生高效适配Transformer大模型,填补国产高性能组合辅助驾驶芯片市场空白 [6] - 上海为旌科技有限公司推出VS919系列单芯片行泊一体域控芯片,打破传统外置MCU设计,实现“一颗芯片,多场景智驾”多应用场景 [6] - 瓴芯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创新Dspike™驱动技术,有效解决智算芯片大电流供电中的电压振荡与效率难题 [6] - 砺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布国产全自研高性能GPU芯片7G100系列,支持多路虚拟化与AI推理,满足智能汽车等多领域需求 [6]
已披露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 超六成汽车零部件公司业绩同比快增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01:0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汽车零部件行业已有129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其中80家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六成 [1] - 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73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 [1] - 芜湖福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西菱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 [1] 公司具体业绩案例 -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55亿元,同比增长2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2.79万元,同比增长91.73% [2] - 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62亿元,同比增长35.44% [3] - 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气,公司订单持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 [2]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是关键因素,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 [2] - 2025年1月份至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 [2] - 行业智能化转型带来新增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趋势加速,以及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提升带动相关产品销售增长 [3] 企业新兴领域布局 - 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机器人赛道作为重点发力方向,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深海机器人机械零部件 [4] - 浙江荣泰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和广州金力智能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5%股权,进入精密传动、智能装备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4] - 金固股份积极探索其“阿凡达铌微合金材料”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已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结构件样品,并有望于年内实现量产 [4] 行业未来趋势与竞争重点 -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复苏和新能源汽车普及,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 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竞争重点将从产品价格转向技术、质量以及全球化运营能力等维度 [1] - 布局机器人业务有助于降低企业对单一汽车行业的依赖,平滑行业周期波动风险,并凭借高成长性和科技属性增强资本市场认可度 [5]
保时捷任命新任首席执行官;乐道汽车第10万辆车交付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07:06
奇瑞汽车全球化战略 - 公司2025年开启资本市场全球化新征程,按照世界500强企业标准提升治理与经营水平 [1] - 公司当前海外市场营收已接近总营收的一半 [1] - 预计未来海外市场营收贡献和海外员工数量将远大于国内 [1] 采埃孚产能与技术布局 - 采埃孚制动系统武汉新工厂于10月18日正式投产,扩展了电子驻车卡钳(EPB)产能 [2] - 工厂未来将引入下一代线控制动卡钳(EMB)生产线 [2] - EMB产品是线控制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乐道汽车市场里程碑 - 乐道汽车于10月18日完成第10万辆车的交付 [3] - 公司被视为一个年轻的纯电品牌,10万辆交付被视为一个新的开始 [3] - 公司表示未来仍需“结硬寨,久久为功” [3] 保时捷管理层变动 - 保时捷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由迈克尔·莱特斯(Michael Leiters)接替奥博穆(Oliver Blume)担任首席执行官 [4] - 奥博穆将继续担任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任期至2030年底 [4] - 新任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莱特斯曾任迈凯伦首席执行官 [4]
保时捷任命新任首席执行官;乐道汽车第10万辆车交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07:05
奇瑞汽车全球化战略 - 公司明确2025年开启资本市场全球化新征程 按照世界500强和全球化上市公司标准提升治理水平 [1] - 公司当前海外市场营收已接近总营收的一半 未来海外营收贡献和海外员工数量将远大于国内 [1] - 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可能带动汽车产业链加速出海 助推零部件及物流等相关板块国际化进程 [1] 采埃孚产能与技术布局 - 采埃孚制动系统武汉新工厂正式投产 扩展了电子驻车卡钳产能 [2] - 新工厂规划引入下一代线控制动卡钳生产线 该产品是线控制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此举强化了采埃孚在智能驾驶核心零部件市场地位 并可能带动本土线控底盘产业链协同发展 [2] 乐道汽车市场进展 - 乐道汽车作为年轻纯电品牌 达成第10万辆车的交付里程碑 [3] - 公司认为10万辆仅是新开始 未来仍需持续努力 [3] - 此成绩有望增强资本市场对其品牌成长性的认可 为新能源整车板块再添成长案例 [3] 保时捷管理层变动 - 保时捷任命迈克尔·莱特斯为新任首席执行官 自2026年1月1日生效 奥博穆将不再担任此职 [4] - 奥博穆将继续担任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 任期至2030年底 [4] - 新任首席执行官在超跑领域的经验可能为保时捷电动化转型注入新的技术视野 [4]
博泰车联:智驾赛道龙头开启资本新征程,四大核心价值点燃投资热情
搜狐财经· 2025-09-25 10:12
公司上市与战略定位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完成从技术龙头到公众公司的关键跃升 [2] - 上市将赋能其“软件+硬件+云端”一体化模式,加速高端产品研发、全球化布局及产业链整合 [2]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为1290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2995亿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4% [4] - 域控制器渗透率从2020年的13.7%跃升至2024年的44.1%,预计2029年将突破90% [4] - 行业正从分散竞争向头部集中演进,具备全栈能力的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4] 公司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为7.3%,已深度绑定中国前五大OEM中的三家 [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注册发明专利数量居国内智能座舱及网联服务供应商首位 [5] - 公司2023年获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两项核心技术被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5] - 公司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定点数量位居国内第一 [5][6] - 公司是少数能提供基于麒麟9610A处理器和鸿蒙操作系统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在鸿蒙生态中占据独特生态位 [6]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2.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9% [7] - 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同比增长34.4%至7.54亿元 [7] - 域控制器收入从2022年的6.74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9.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0.5%,占总营收比例从55.4%提升至76.6% [7]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占比突破95% [7] 上市估值与市场反应 - 港股上市定价为102.23港元/股,总市值153.34亿港元(绿鞋前),较2024年D轮融资投后估值88.72亿元(约97.09亿港元)有所提升 [8] - 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4.66亿港元,占全球发售的43.67% [8] - 首日孖展认购倍数达3.77倍,多家券商合计放出超3亿港元孖展额度 [8] 政策支持与发展机遇 - 公司作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国际先进技术”拥有者,直接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支持 [9] - 从“十四五”规划到各地智能驾驶试点政策,政策红利将持续推动行业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 [9]
财联社汽车早报【9月17日】
新浪财经· 2025-09-17 09:06
行业库存动态 - 8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16万辆 较上月下降13万辆 其中渠道库存下降缓解经销商压力 [1] - 行业库存支撑未来销售天数42天 较2023年8月52天明显下降 [1] - 5-8月持续去库存 4月库存350万辆为近两年新高 [1] 企业战略合作 - 中国长安汽车与中国国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投融资与业态培育领域 [2] - 华为与广汽丰田合作升级为全栈方案 两年内计划三款新车落地 [4] - 华为与北汽就享界品牌深化合作 未来三年投入200亿资金 [4] 资本市场动态 - 奇瑞汽车计划9月17日开簿招股 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 预计本月下旬挂牌交易 [6] - 南京蔚来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000万增至2.5亿元人民币 增幅1150% [9]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享界S9T正式上市 增程版售价30.98万元起 纯电版32.98万元起 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11] -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 采用全域1000V高压架构 整车综合能耗最大降低18% [11] - 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市 指导价32.99-43.99万元 搭载800V平台与5C超充技术 [13] 安全事件与产业动态 - 小鹏汇天eVTOL在长春航展发生接触事故 现场人员安全 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8] - 鸿蒙智行计划2027年推出两款全量搭载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的新车型 [4]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聆讯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智通财经· 2025-09-15 08:08
公司上市进展 -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国泰君安国际 招银国际 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1] 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主要为OEM和一级客户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网联服务[3]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公司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 市场份额7.3% 仅次于市场份额21.7%和10.4%的参与者[3]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由域控制器和连接设备组成 包括显示屏 T型盒 摄像头 麦克风 扬声器 电线和天线等[3] 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 - 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9年2995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18.4%[4] - 中国OEM正占据更高市场份额并向开发高端汽车方向转变 预计将带来对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更高需求[4] - 高端和新兴汽车品牌消费者日益追求更佳车内体验 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并提升智能座舱价值[3] 产品与技术特点 - 核心产品为OEM及一级客户提供域控制器(智能座舱支柱)客户可灵活选择集成解决方案[4] - 解决方案将域控制器与操作系统及各种硬件组件(如显示屏)相结合 根据车辆设计量身定制[4] - 对高通SoC采购占比:2022年67.3% 2023年44.2% 2024年87.0% 2025年前五个月80.5%[4] 财务表现 - 收入情况:2022年12.18亿元 2023年14.96亿元 2024年25.57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7.54亿元[6] - 期内亏损:2022年4.52亿元 2023年2.84亿元 2024年5.41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2.20亿元[6] - 毛利率变化:2022年14.1% 2023年15.4% 2024年11.8% 2025年前五个月13.1%[7] - 研发成本占比:2022年22.8% 2023年15.7% 2024年8.1% 2025年前五个月13.0%[7]
新股消息 |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聆讯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6:5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主要为OEM和一级客户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网联服务 [2]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绝对金额及占总收入百分比均持续增长 [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公司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 市场份额达7.3% 前两大供应商市场份额分别为21.7%和10.4% [2] - 核心产品为域控制器 客户可灵活选择集成解决方案 将域控制器与操作系统及硬件组件相结合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29年2,99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18.4% [3] - 中国OEM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正向开发具有先进智能功能的高端汽车转变 推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需求增长 [3] - 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转型必要组成部分 可为用户提供直观具象化的智能技术体验 [2] - 高端和新兴汽车品牌消费者日益追求更佳车内体验 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和智能座舱价值提升 [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2.18亿元 2023年14.96亿元 2024年25.57亿元 2025年前5个月7.54亿元 [5] - 2022年亏损4.52亿元 2023年亏损2.84亿元 2024年亏损5.41亿元 2025年前5个月亏损2.2亿元 [5] - 毛利率2022年14.1% 2023年15.4% 2024年11.8% 2025年前5个月13.1% [6] - 研发成本占比从2022年22.8%下降至2024年8.1% 2025年前5个月为13.0% [6] 供应链与运营 - 高度依赖高通SoC芯片 2022年采购价值占比67.3% 2023年44.2% 2024年87.0% 2025年前5个月80.5% [3] - SoC采购量占比2022年54.9% 2023年56.6% 2024年68.3% 2025年前5个月63.9% [3]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由域控制器连接多种设备 包括显示屏 T型盒 摄像头 麦克风 扬声器 电线和天线等 [2]
东风柳汽200亿投资背后:华为大疆将落地 柳州系车企集体补短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8-27 09:28
柳州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战略 - 柳州政府联合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柳汽制定战略 计划引入华为和大疆等智能产业链头部企业建立智能制造基地 以补足汽车智能化短板 [2] - 华为落地柳州已提上日程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以HI模式合作打造的新车将于年底推出 [2][3] - 东风柳汽正与华为、大疆、腾讯密切接触 通过供应链合作集成技术 由公司进行应用开发 采用类似华为HI的合作模式 [4] 东风柳汽"龙行工程"投资规划 - 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亿至300亿元研发资金 目标推动乘用车年销量超50万辆 [6] - 资金构成包括:东风柳汽自身投入约100亿元 东风集团和两级政府支持45亿元 供应链伙伴近地化投资40亿至50亿元 [6] - 公司聚焦MPV战略 计划推出15款MPV和SUV产品 目标MPV年销量接近20万辆 [6][7] 东风柳汽业务现状与目标 - 2024年乘用车品牌东风风行销量为8.3万辆 较历史最好成绩26万辆仍有差距 [6] - 新上市星海V9越享系列定价17.99万至19.99万元 国补后14.99万元起 预计月销两三千辆 [7] - 2024年出口累计销售4.29万辆 其中乘用车3.61万辆(同比增长24.78%)商用车6836辆 [8] - 未来3-5年目标进入100多个国家 建立200家渠道和10家KD工厂 出口超30万辆(海外KD工厂占比50%-60%) [8] - 承接东风集团五年出口100万辆目标中的20%-25%(20万-25万辆) 计划实现海外与国内销量1:1平衡 [8] 柳州汽车产业背景 - 柳州作为汽车城面临新能源转型迟缓问题 智能网联资源缺失导致产业竞争力减弱 [3] - 当地正面临经济增长乏力与千亿债务危机 广西已成立国控资本运营集团为汽车业提供融资支持 [3] - 东风柳汽由东风集团持股75% 柳州产投持股25% 是东风在南方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5] - 华为与东风集团已于今年5月签署全方位智能化合作协议 覆盖所有品牌和车型领域 [5]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零跑与中创新航成立合资公司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7:01
比亚迪泰国工厂出口欧洲 - 比亚迪泰国工厂首次向欧洲出口电动车 数量超过900辆 目的地包括英国 德国和比利时 [1] - 泰国工厂于2023年7月投产 涵盖冲压 涂装 焊接和总装全流程生产环节 [1] - 此举标志公司全球化战略取得关键突破 增强海外产能布局与供应链能力信心 [1] 宝马集团产品升级 - BMW X家族主力车型X1 X3长轴距版及X5将在成都车展全面引入曜夜套装 [2] - BMW智能个人助理将于未来几周接入DeepSeek功能 预计9月中下旬新配置车型陆续到店 [2] - 新配置升级提升产品吸引力 强化品牌在高端SUV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 [2] 零跑汽车产业链合作 - 零跑汽车与中创新航合资成立中凌新能源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3]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材料技术研发 电池制造销售及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3] - 合作反映对电动化基础设施的重视 预计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3] 中国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到每5辆车配备2个充电桩 [4] -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4] - 充电网络建设直接利好新能源产业链 特别是充电设施制造与运营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