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与机器人

搜索文档
广州发布“机器人+”需求清单 涵盖7类智能机器人的80项典型应用场景
广州日报· 2025-09-18 16:16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广州市"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清单》 围绕7类智能机器人的80项典型应用场景梳理难点问题和迫切需求 覆盖医院、公园、地铁、园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1] - 广州布局打造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 加快建设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制造业创新中心[2] - 全市将按照"应用牵引、整机带动、软硬协同、生态培育"路径 加快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 打造"品牌赛+训练场+展示中心+专业展会"等系列平台[2] 产业发展现状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 发展势头较为强劲 支撑作用较为突出[2] - 2024年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产量2万套 同比增长33% 服务机器人产量9万套 同比增长22%[2] - 已培育广州数控、昊志机电、蓝海机器人、明珞装备、瑞松智能等一批国内先进的自主品牌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商企业 产业创新力与影响力位于全国前列[2] 供需对接活动 - 对接会吸引机器人场景应用方、需求方和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高校、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等300余名代表参加[1] - 会议现场派发《广州市优质装备产品手册》 涵盖14个细分装备领域 包含541家企业的726项产品介绍以及应用领域[1] - 汇聚70家多元化装备用户以及150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供应商 通过"需求发布+新品推介"方式促进供需精准对接[3] 应用场景需求 - 14家企事业单位发布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以及精密仪器采购需求 包括适用于编程教育的水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 适用于模拟教学的医疗机器人 支撑人机交互实践的人形机器人等[3] - 广日股份需要巡检、安防、导览、清洁等方面机器人设备 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是过万亿级消费市场[3] - 对接会首次实现教育、医疗、园林建筑等不同领域的"跨界"对接 智能装备能应用到这些领域之中[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近30家企业展示高科技产品 包括电磁网捕机器狗、眼科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咖啡机器人、康养机器人、骨骼机器人、复合移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及精密仪器[3] - 8家供应企业进行路演产品展示推介 包括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智能微网技术中的核心产品以及应用[4] - 企业已有医疗系统智能物联网系统以及仓储运输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4]
天河企业组团亮相广博会,输出“新质生产力解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21:59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 高擎机电具备机器人本体研发、减速机、电机、FOC算法、驱动器、运动控制算法等全套技术 实现全链条自产自研并达到稳定量产 [4] - 高擎机电研发的海派兄弟机器人是行业内体型最小的万元级人形机器人 身高89CM 专为科研、教育及个人开发者打造 [4] - 天河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536.8亿元 占全市42.4%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1400亿元 占全市三分之一 [3] 智能装备产业链 - 天河区初步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应用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 2025年相关产业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3家企业(4个场景)入选省首批"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3] - 天河区力争到2030年实现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规模目标500亿元 [3] - 天河区拥有全市最多人工智能企业和最大应用产业规模 人工智能领域规上企业超100家 [3]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机智云建成全球领先的AIoT开发云平台 其AI虾罾监测装置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时解析虾群进食状态与生长参数 [4][5] - 品高股份展示"云—边—端"一体化车载智能边缘云平台 广泛应用于城轨列车、电厂、基站等边缘场景 [7] - 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 广东荟丰农业在河源建成广东省首个马铃薯南繁育种基地 成功培育优质微型薯 [10] 产业协同发展 - 天河签署"百园千企"经济协作框架协议 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全国管理园区和产业中落地 [9] - 天河—广宁协作项目将"吊丝丹"竹笋优质种源引入广宁 建设1个种植示范基地 6个镇引种超千棵 [12] - 天河通过展销会平台宣传推介企业品牌 促进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和双向共赢 [9][12]
广州蓝皮书建议:2025年努力确保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提速城市更新
搜狐财经· 2025-08-05 18:02
2024年广州经济总体表现 -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32.50亿元 较上年增长2.1% [5] - 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7亿元 增长1.0% 第二产业增加值7839.45亿元 增长0.7% 第三产业增加值22858.58亿元 增长2.6% [5] - 工业投资总额达1710.90亿元 增长13.6%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3% 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 [6] 经济增长动力与挑战 - 消费基本持平 投资出现分化 出口表现较好 [6] - 工业受汽车制造业制约 服务业受房地产和批发零售业下拉影响 [6] - 国内外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 区域竞争激烈 产业转型存在短板 [7] 新动能产业发展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1959.51亿元 增长10.2% [6]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0% 模拟芯片增长23.7% 集成电路圆片增长68.9% 液晶显示屏实现2.3倍增长 [6]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 新材料 高端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快速增长 [6] 2025年经济展望与政策建议 - 预计2025年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好于上年 [1][7] - 宏观经济政策更积极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 [7] - 建议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扩大内外需求 推动城市更新 优化营商环境等六方面措施 [7] 低空经济发展基础与建议 - 广州为低空空域首批开放试点城市 具备交通枢纽和科技市场优势 [8] - 建议完善顶层设计 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 拓宽应用场景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8] - 需围绕供需管三端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多维谋划 [8] 人形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规划 - 2024年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产值约1800亿元 [9] - 拥有上游企业590家 中游整机制造企业188家 下游系统集成企业235家 [9] - 培育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 - 建议聚焦躯体制造 头脑训练 手脚协调和生态培育四方面推动产业发展 [9]
广州新兴产业蓄势聚力形成“强支撑”
中国经济网· 2025-08-05 11:59
广州经济转型升级 - 2024年广州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航空航天器及设备、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增长,服务机器人、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液晶显示屏等新产品加快产出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59.51亿元,增长10.2% [1] - 服务机器人、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22.0%、23.7%、68.9%,液晶显示屏实现2.3倍增长 [1] - 工业投资总额达1710.90亿元,增长13.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3%,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1] 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产业 - 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全国第二,注册无人机整机生产制造及关联企业300多家 [2] - 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产值约1800亿元,拥有上游关键零部件企业590家、中游整机制造企业188家 [2] - 建议通过聚焦"躯体制造""头脑训练""手脚协调"和"生态培育"四大方向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体系 [2] - 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接近10% [2] 国际枢纽门户与文旅产业 - 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636.93万人次,增长20.9%,较2019年增长4.1%,国际航线旅客1396.57万人次,增长81.7% [3] - 2024年广州实现文旅消费总额3528.23亿元,增长6.6%,接待过夜旅游人数5881.38万人次,增长6.1% [3] - 入境文旅消费35.70亿美元,增长33.2%,接待入境旅游者501.11万人次,增长32.8% [3] - 建议抓住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机遇,推出"全运游"特色产品,拓展"观赛+旅游""演艺+旅游"融合场景 [3]
广州蓝皮书:2025年住宅市场成交有望逐步回升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20:51
2024年广州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31032.50亿元 同比增长2.1% [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增长 服务机器人、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等新产品加快产出 [3]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1959.51亿元 增长10.2%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22.0% 模拟芯片增23.7% 集成电路圆片增68.9% 液晶显示屏实现2.3倍增长 [3] 产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 广州形成生产制造侧赋能、销售侧反向赋能、全产业链赋能和基座侧赋能4种产业互联网赋能模式 [3] - 存在中小微企业应用动力偏弱、互联网平台供给局限、政策规划引领待提升等问题 [3] - 建议打造产业互联网政策高地、产业高地、平台高地、业态高地、技术高地、人才高地 [4] - 具体措施包括强化政策引领、企业引导、平台引育、模式引进、科技引能、人才引培六方面 [4] 2025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 广州房地产政策进入历史最宽松阶段 形成无购房限制、首付比例15%、房贷利率3%、首套和二套房契税税率1.0%的"四低"环境 [5] - 2025年住宅市场成交有望逐步回升 刚性需求基于360万经营主体和2400万在穗人口长期存在 [5] - 改善性需求随《广州市建设"智慧+品质"住宅行动方案》实施持续释放 [5] - 预计一二手住宅成交量小幅提升 但市场区域分化、项目分化、产品分化延续 [5] 汽车制造业转型与复苏 - 2024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75.18亿元 同比下降2.7% 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下降18.2% [7]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2023年25.2%降至2024年21.2% [7] - 2024年广汽集团产量191.66万辆 销量200.31万辆 车企主动去库存后生产积极性有望提高 [7] - 2025年广汽集团计划上市7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广汽本田推出纯电动SUV P7 东风日产首款新能源车N7于4月预售 [7]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2024年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产值约1800亿元 拥有上游零部件企业590家、中游整机制造企业188家、下游系统集成企业235家 [8] - 培育瑞松科技、明珞装备等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 建议构建"整机厂+零部件+集成商+应用方"产业发展体系 引进重点整机制造企业 [8] - 重点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高性能运动控制器、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 [9] - 规划"一核两集群"产业空间布局 建设六大应用场景并强化资金人才保障 [9]
攀“高”不止步向“新”再出发
广州日报· 2025-05-22 05:1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1] - "十五五"时期需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1] -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擘画重点产业发展新蓝图[2]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包括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目标2027年产量超320万辆,产值超6700亿元[8] -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汇聚超2000家企业,目标打造3000亿级产业集群[9] - 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获批123个新药临床批件,82%为1类新药,目标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10] - 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2024年产值超4000亿元,被赋予"新兴支柱"定位[11] - 软件与互联网产业营收近五千亿元,目标2026年超5500亿元[12]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2023年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13][14]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3.7%[16] -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广州[17] - 低空经济拥有4200多家企业,目标2027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18] - 生物制造产业计划2027年培育10家以上创新引领型企业[19] - 时尚消费品产业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20] - 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覆盖全产业链[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2024年产值超500亿元,推动向高端化转型[22] - 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2024年总产值8816.9亿元[23] 未来产业发展 -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快速聚集[23] - 具身智能领域拥有近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二[24] - 细胞与基因产业已集聚超200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25]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打造多个示范应用场景[26] - 前沿新材料产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和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7] - 深海深空产业取得一系列全球领先成果[28]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现代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3049亿元,占GDP比重9.8%[29] - 科技服务业2024年支持1787名青年博士开展基础研究[30] - 专业服务业形成千亿级行业引领格局[31] - 现代商贸业印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2] - 物流与供应链业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33] - 会展业2024年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34] - 文化创意产业2024年营收6040.80亿元,增长4.0%[35] - 旅游休闲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消费总额3528.23亿元[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