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接触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电接触龙头启动“父买子”式重组
每日商报· 2025-07-16 07:16
公司重组交易 - 福达合金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光达电子不低于51%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双方实控人为父子关系 构成关联交易 公司承诺将聘请中介机构确保价格公允并回避表决 [1][2] - 交易采用现金方式 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 [2] - 若交易完成 光达电子将成为福达合金控股子公司 新增导电银浆业务 拓展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 [1][3] - 收购有助于发挥双方在银粉制备工艺、少银化研发等方面的协同效应 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3] 公司业务概况 - 福达合金是电接触材料领域龙头企业 主导产品包括触头材料(营收占比58.06%)、复层触头(23.12%)和触头组件(15.19%) [2] - 光达电子是光伏行业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从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 主要产品为TOPCon电池银浆 [2] - 光达电子实现光伏银浆三大核心原材料(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自主研发生产 具备全产业链自研自产能力 [3] - 光达电子与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知名厂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 行业背景 - 光伏银浆占光伏电池成本的27% 其中白银成本占比超过97% [3] - 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辅材领域并购活跃 如聚和材料1.2亿元收购江苏连银 帝科股份6.96亿元收购浙江索特60%股权 [5]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股价大跌7.38%至17.69元/股 市值跌破25亿元 [4] - 第三日股价涨停10.01%至19.46元/股 封单金额3.88亿元 成交额2.20亿元 市值回升至26.36亿元 [4] - AI分析涨停原因包括战略转型期 在新能源、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布局积极 [4] 交易历史与前景 - 2023年曾计划155亿元收购三门峡铝业但终止 本次交易规模相对可控且采用现金收购简化流程 [5] - 若收购成功 公司将转型为横跨传统电器与新能源光伏的银基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5]
福达合金拟收购光达电子 构建电学材料产业新生态
财经网· 2025-07-15 21:45
收购交易概述 - 福达合金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浙江光达电子科技不低于51%股权,交易完成后光达电子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 - 此次收购标志着公司在电学金属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1] - 交易将使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新增导电银浆业务,进一步完善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 [1] 业务协同效应 - 光达电子的精细化银粉制造技术与福达合金形成互补,可开发不同粒径银粉掺杂产品 [1] - 双方在少银化研发领域存在协同,电接触材料与银浆均呈现少银化、贱金属替代趋势 [1] - 联合采购原材料可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 光达电子行业地位 - 光达电子实现光伏银浆核心原材料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的全产业链自研自产,打破国内银粉依赖进口局面 [2] - 公司背银浆料全球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前列,2024年全球光伏银浆市场占有率达4.6%,排名行业第五 [2] - 与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头部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2] 战略意义 - 收购将形成电接触材料与光伏银浆协同发展格局,完善电学金属产业链 [2] - 整合光达电子业务可丰富产品线,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2] - 通过收购实现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巩固传统优势同时布局新能源材料 [2] - 在"双碳"目标与国产替代背景下,战略布局有望推动公司向全球电学材料领军品牌迈进 [2]
福达合金营收8年增2.7倍净利反降 拟收购实控人儿子旗下公司51%股权
长江商报· 2025-07-15 07:44
公司业绩表现 - 2016年营业收入10.37亿元同比增长22.14%净利润4626.86万元同比增长12.69% [1] - 2024年营业收入38.51亿元同比增长37.94%创历史新高净利润4563.27万元同比增长11.69% [1] - 8年间营业收入增长2.7倍但净利润下降1.37%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54.18%净利润亏损512.19万元上年同期盈利688.95万元 [2] - 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92亿元和38.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1%和37.94%净利润分别为4085.71万元和4563.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24%和11.69% [7] 关联交易计划 - 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光达电子不低于51%股权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光达电子实控人王中男为公司实控人王达武之子 [3] - 光达电子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4869.74万元主营电子浆料产品用于太阳能光伏等领域目前产品主要为TOPCon电池银浆 [3] - 光达电子具备光伏银浆三大核心原材料自主研发生产能力与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知名厂商有稳定合作 [4]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导电银浆业务丰富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4] 财务指标变化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637.43万元同比增长151.13%管理费用1911.12万元同比增长9.80%财务费用1492.89万元同比增长6.21% [9] - 一季度"三费"合计4041.44万元同比增长18.87%研发费用3220万元同比增长36.40% [10][11]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0.97%、10.01%和8.52%连续两年下滑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6.25% [11] - 2022年至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15%、58.83%和61.21%连续两年上涨2025年一季度增至64.58% [11]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从银触点供应商转型为电接触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引领者 [5] - 2024年在复杂外部环境下通过巩固国内市场和拓展国际业务实现营收逆势增长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主因销量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净利润下降主因期间费用增加 [9]
温州宏丰: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12
公司评级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为稳定,主要因锂电铜箔业务亏损扩大及财务杠杆攀升[3] - 2024年净利润亏损1.07亿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0.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3]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59.84%攀升至2025年3月末73.67%,短期债务占比达48.45%[3][6] - "宏丰转债"余额3.2018亿元,转股率低且2026年3月将进入回售期,面临回售压力[6] 核心业务表现 - 电接触及功能复合材料2024年收入23.77亿元(+17.04%),毛利润2.97亿元(+35.03%),客户包括正泰电器、施耐德等知名厂商[4] - 硬质合金业务2024年收入3.19亿元(+58.24%),但毛利率从8.05%降至5.44%[13] - 锂电铜箔业务2024年亏损1.1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49.73%),产能利用率仅42.97%[13][17] 行业竞争格局 - 电接触材料行业下游客户集中,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56.17%,原材料银价2024年上涨31.07%[14][19] - 锂电铜箔行业2024年加工费跌至成本线,龙头企业德福科技、嘉元科技等均出现亏损[11] - 硬质合金行业集中度高,中钨高新2024年收入33.56亿元领跑,但行业毛利率普遍下降[10] 产能与研发投入 - 温州海经区生产基地2024年底试生产,嘉兴海盐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17] - 2024年研发投入9051.45万元(+6.83%),研发人员增至296人(+32.74%)[13] - 锂电铜箔产能从3750吨增至5000吨,但产销率仅101.13%,显著低于电接触材料的106.27%[15][17] 债务与资金压力 - 总债务从2022年11.41亿元增至2025年3月末19.50亿元,FFO/净债务仅1.39%[23] - 受限资产包括3.62亿元固定资产和1.57亿元无形资产,未使用银行授信仅剩1.92亿元[23] - 应付账款从2022年2亿元增至2025年3月末4.34亿元,主要系设备工程款增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