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薄铜箔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替代红利加速释放 温州宏丰三大领域破局抢占千亿赛道
全景网· 2025-10-13 20:02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品认证 - 公司新开发的高性能Ag/WC复合触点材料凭借稳定的接触电阻和优异的耐电弧性被认定为国内首批次新材料 成功突破进口依赖 [1] - 该材料通过WC掺杂改性等创新工艺 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耐电弧烧蚀性能较进口产品显著提升 [2] - 高性能Ag/WC复合触点材料已通过施耐德 伊顿 Sensata等国际企业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2] - 公司成功突破4μm中抗 5μm高抗极薄铜箔制造技术 解决了行业撕边断带的核心痛点 实现批量稳定供货 [3] - 公司将PCB光刻工艺创新应用于引线框架制造 成功突破高精度图形化瓶颈 一期项目已进入客户认证阶段 [3] 行业市场前景与国产替代机遇 - 中国电触点材料行业对外依存度达64.8% 其中高性能银镍触点材料对外依存度高达82% [1] - 日本 德国 美国企业占据国内电触点材料进口份额的78.6% 德国贺利氏汽车电子触点材料单价是国内同类产品的5.6倍 [1] -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到2030年电触点材料自给率需提升至85%以上 年均释放30亿元国产替代市场空间 [2] - 预计中国锂电铜箔市场2025至2030年间年复合增速维持在20%左右 至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00亿元 较当前实现三倍增长 [2] - 全球极薄铜箔高端产品缺口占比70% 国内蚀刻引线框架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全球前五大厂商市占率达到43.5% [3] 公司研发实力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9051.45万元 同比增长6.84% 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44项 其中发明专利106项 包含13项国际专利 [4] - 公司构建了材料-工艺-场景的技术迁移体系 将电接触材料技术延伸至锂电铜箔生产 把PCB蚀刻工艺复用至半导体引线框架制造 [4] - 2024年公司实现整体营收31.35亿元 同比增长8.09% [4] - 公司子公司浙江宏丰半导体新材料有限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万元 处于产能爬坡和市场拓展阶段 [3] 公司竞争地位与未来增长动力 - 公司已成为国内电接触材料领域产能规模最大 产品种类最丰富的企业之一 客户涵盖西门子 施耐德等国际巨头及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 [4] - 公司三大替代产品均处于千亿级赛道 依托技术协同优势 有望在柔性电池组件等新兴领域持续突破 [5]
硅业分会:本周多晶硅价格环比上涨;海亮股份:固态电池用新型铜箔已有出货能力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7:17
格林美与Ascend Elements合作 - 格林美与美国Ascend Elements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同构建欧洲领先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 包括合作建设回收体系 拆解与黑粉制造体系 锂镍钴资源化与电池材料再制造产业体系 [1] - 该备忘录为框架性约定 具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1] 海亮股份铜箔技术进展 - 公司适配固态电池的镀镍铜箔等新型铜箔产品已具备量产出货能力 [2] - 极高抗铜箔 极薄铜箔等锂电箔前瞻性产品技术指标实现行业领先 目前送样客户中一线电池企业已有正向反馈 [2] 多晶硅市场行情 -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 环比上涨8.57% 价格区间为5.1-5.5万元/吨 [3] - 涨价主因包括部分一线企业对外销量达阶段上限 二线企业开始签单 市场呈现阶段性供应偏紧局面 [3] - 国家产业政策提振市场预期 业内对后市持乐观预期 市场情绪面对硅料价格形成支撑 [3]
淮安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抓转拼”:增速领跑全省的发力点
新华日报· 2025-08-13 07:13
经济发展增速 - 淮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6.8%,继续领跑全省,2024年增速7.1%在长三角地区拔得头筹 [1] - 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76个,协议引资额2740.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85个,10亿元以上项目92个 [2] - 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87个、212个,同比分别增加7个、11个 [2] 重大项目投资 - 江苏远洪新材料投资32亿元的绿色智造全产业链项目预计年开票销售达30亿元 [1] - 中城财宏科技AI高频高速材料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年产值70亿元、税收1.5亿元,带动就业700个 [2] - 淮安重点培育"353"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千亿级制造业集群突破 [2] 消费市场表现 - "苏超"比赛带动全市20家商业综合体和夜经济集聚区营业额达3360万元,较上周末增长33% [4] - 周末本地消费金额增长15.6%,异地来淮消费金额增长20.5% [4] - 上半年接待游客2640.5万人次,增长13.2%,旅游业总收入294.2亿元,增长12.8% [4] 消费促进措施 - 开展300余场消费活动,推动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5] - 全省率先开展汽车、电动自行车、家装家居"以旧换新" [5]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9.94亿元,同比增长6.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 [5] 就业与产业联动 -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4379人,增速7.95% [3] - 库比森轮胎项目从签约到首胎下线仅用241天,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 [7] - 近三年提拔干部中85%来自经济发展和基层一线,村干部3000余人获得岗位晋级 [7] 政策与营商环境 - 实施"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等高效服务措施 [1] - 出台《党员干部"守底线、强担当、促发展"十条行为规范》等文件,累计容错免责440余起 [8] - 部分园区实行以副代正、试岗试练机制,优先使用项目招商尖兵 [7]
研判2025!中国电子电路铜箔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需求激增与技术突破并行,高端国产替代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2 09:26
行业概述 - 电子电路铜箔是印刷电路板(PCB)的核心导电体 通过粘合绝缘层和腐蚀工艺形成电路图样 实现电子元件间电气连接 [2] - 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两大类 [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70年代为起步阶段 以手工生产为主 成品率不足30% 厚度误差超20微米 [4] - 20世纪80-90年代进入国产化阶段 1998年建滔化工实现9微米超薄铜箔量产 打破日本垄断 [4] - 21世纪初-201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5] - 2010年代至今为高端化阶段 德福科技2024年实现4微米极薄铜箔量产 推动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 [6]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电子电路铜箔销量达44万吨 同比增长7.32% [12] - 高端产品如低轮廓铜箔、HDI铜箔仍依赖进口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铜材、硫酸等原材料及阴极辊、生箔机等设备 [8] - 中游为铜箔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于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 [8] - 2025年1-4月中国精炼铜产量478.1万吨 同比增长6.74% [10] 重点企业 - 行业形成龙头企业主导格局 前五家企业市占率超50% [14] - 铜冠铜箔2025年Q1营收13.95亿元(+56.29%) 净利润475.15万元(+117.16%) [16] - 德福科技2024年营收18.09亿元(+34.40%) 但电子电路铜箔毛利率为-1.15% [18] 技术发展 - 高频高速铜箔、极薄铜箔(4微米级)成为研发重点 [12] - 铜冠铜箔突破5G用RTF铜箔规模化生产技术 填补国内空白 [16] - 德福科技4微米铜箔抗拉强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厚度仅为A4纸二十分之一 [18] 未来趋势 - 技术升级聚焦高频高速铜箔和极薄化方向 4.5微米以下产品进入商业化 [20] - 5G基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将持续增长 [21] - 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计划拓展东南亚、日韩等海外市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