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付费
icon
搜索文档
知识付费存在哪些问题?近七成受访青年首选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中国青年报· 2025-11-06 09:29
行业需求特征 - 71.7%的受访青年在进行知识付费时看重内容和质量 [1] - 68.4%的受访者希望知识付费平台可以建立透明、真实的评价反馈系统 [1] - 用户选择知识付费产品时考虑的因素包括价格(53.7%)、平台是否可靠(52.2%)、创作者的背景及口碑(48.1%)、用户评价(43.4%)、是否提供配套资料和售后服务(34.3%) [2] 行业现存问题 - 69.0%的受访青年认为知识付费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4] - 54.3%的受访青年觉得缺乏后续服务和支持 [4] - 52.4%的受访青年认为宣传与实际不符、"水分大" [4] - 49.0%的受访青年觉得部分知识付费产品存在定价过高的问题 [4] - 39.9%的受访青年表示仿冒抄袭、内容雷同造成困扰 [4] - 行业内容多趋于碎片化、浅层化,难以提供系统化、有深度的内容 [2] - 平台降低了从业人员的门槛,导致内容质量下降 [5] 用户改进期待 - 68.4%的受访者希望知识付费平台建立透明、真实的评价反馈系统 [6] - 62.0%的受访者期待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与创作者认证机制 [6] - 60.3%的受访者期待提供更长时间或更全面的免费试听或试读 [6] - 56.4%的受访者期待畅通监督举报渠道 [6] - 35.8%的受访者期待强化学习社群运营,优化后期服务 [6] - 行业在定价、宣传、售后等方面的配套法律法规仍有缺失 [5]
快看数据|知识付费内容参差不齐?近七成受访者建议建立透明真实的评价系统
搜狐财经· 2025-11-05 12:09
行业核心问题 - 知识付费行业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69.0%的受访者持此观点[1] - 免费课程内容质量较高,而付费课程存在内容“注水”现象[1] - 行业存在营销宣传与实际内容不符的问题,销售时过度承诺[1] - 消费者在申请退费时面临困难[1] 消费者改进建议 - 68.4%的受访者建议建立透明、真实的评价反馈系统[1] - 62.0%的受访者希望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与创作者认证机制[1]
最大变化是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03
消费观念转变 - 消费者从节省会员开支转变为将信息服务视为每月固定支出 [1] - 消费重心转向旅行、演出、美食、运动健身等体验式消费 [1] - 购买家电时更倾向于为智能化功能付费 [1] - 在知识付费上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和聚焦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从观望转变为积极推荐,主要驱动力为用车成本优势、驾驶体验提升和智能化功能 [1] - 行业成功改变了消费者此前对续航能力、安全性和保值率的担忧 [1] 整体消费趋势 - 当前消费模式更趋理性和精简,追求让支出更具价值 [1] - 消费者在能力范围内既追求生活品质,也注重消费的合理性,要求“贵”得其所 [1]
坚持星球:初心如磐,专注生辉
搜狐财经· 2025-10-08 22:30
公司发展理念 - 公司是行业少有的长期主义者 坚持扎根演讲领域 专注是其稳步发展的核心密码 [1] - 在追热点时代 公司的不急躁格外珍贵 始终聚焦演讲与深耕教学 创始人认为慢功夫就是快功夫 [1] - 公司坚守笨功夫 不贪多求快 持之以恒做事 重视积累 这是其发展之道 [5] 创始人观点与案例 - 创始人认为创业不适合所有人 不能盲目尝试 建议有创业想法者从副业开始 分四个阶段稳健推进 [3] - 创始人自身经历为最初用工资支撑演讲学习 后演讲能力提升工作变好 周末兼职收入远超主业 待课量稳定后才辞去苹果工作投身演讲教育 [3] - 通过一位女学员的案例 其丈夫因追逐芯片风口Allin投入导致资金链断裂 家庭陷入困境 反衬出创始人更坚定稳健理念 强调需考虑家人生活品质和房贷 不会轻易辞好工作追无结果的梦想 [3] 公司运营与学员服务 - 在公司第87期演讲训练营开营仪式上 创始人创作对联 上联在还在一直都在 指学员学习时导师和教练相伴 老学员复训可见公司越来越好并持续升级 [5] - 对联下联讲还讲永远都讲 表示训练营要多讲多练 线下课程继续练习 离开后也不放弃演讲机会 横批为坚持星球 彼此加油 [5] - 公司强调没有急功近利的捷径 只有脚踏实地的成长 没有转瞬即逝的风口 只有长久陪伴的温暖 [5]
金融助力服务消费需更加精准有效
证券日报· 2025-09-27 23:46
服务消费行业现状与重要性 - 以教育、文旅、健康、养老、体育为代表的服务消费正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成为拉动内需和稳定增长的重要环节 [1] - 服务消费行业连接民生福祉与经济转型,是衡量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 [1] 服务消费行业融资挑战 - 服务消费领域的经营主体普遍具有轻资产、缺抵押、融资急的特点 [1] - 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有效覆盖行业融资需求,造成巨大市场潜力与金融支持不足之间的矛盾 [1] 金融机构支持策略:信贷产品创新 - 金融机构需摒弃一刀切的惯性思维,深入调研不同细分行业特点以开发更具适配性的金融产品 [1] - 针对知识付费、在线服务等轻资产企业,可探索以知识产权、订单数据等为授信依据的信用贷款 [1] 金融机构支持策略:科技赋能 - 金融机构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企业精准画像 [2] - 科技赋能可大幅提升融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帮助金融机构更有效地识别和管控风险 [2] 金融机构支持策略:服务模式优化 - 金融机构的角色应从资金提供者转变为综合服务者,除信贷支持外还需提供融智、融商的增值服务 [2] - 通过延伸服务链条与服务消费主体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形成共生共荣的良性生态 [2] 成功案例与未来展望 - 浙江农信系统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有效激发了当地旺盛而多元的消费新活力 [2] - 随着政策深入实施,更多金融机构将以更实举措和更优服务把金融活水引向服务消费领域,为消费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明星正在卖课收割,这咋成新潮流了?
虎嗅· 2025-09-16 17:17
公司动态 - 向太陈岚推出《向上闺蜜圈》课程,定价为399元 [1] - 该课程市场反响热烈,实现“出圈”效应 [1] 行业趋势 - 知识付费领域出现新玩法,明星将粉丝转化为学员 [1] - 娱乐圈出现集体转型趋势,由拍戏、带货转向知识付费领域 [1] - 转型背景是拍戏盈利能力下降以及直播带货行业竞争加剧 [1]
餐饮倒闭、潮牌亏钱,内娱的风开始刮向“卖课”
36氪· 2025-09-04 19:15
明星知识付费课程概况 - 多位明星近期在社交平台推出知识付费课程,形成一股风潮[1] - 向太陈岚的课程《向太向上闺蜜圈》定价599元,券后价399元,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三大平台累计售出5000余份,销售额超200万元[1][7] - 其他明星课程包括伊能静的《高能量女性成长课》(售价399元)、汪峰的唱歌教学课以及王晶的导演课[1][7] 代表性课程内容与市场表现 - 向太课程宣称帮助用户"稳定内核、摆脱内耗",内容涉及"五维幸福人生通关秘籍",但具体细节模糊[3][4] - 课程交付形式主要为持续更新的录播课和不定期内部闭门直播课,购课后赠送电子资料[5] - 吴彦祖英语课在5天内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并带动合作方高途资本股价单日涨幅逾30%[11] - 王晶的"人生由我掌握"大师课因内容空泛,全平台销量不足1000件,遭遇滑铁卢[15] 行业转型驱动因素 - 娱乐行业传统收入(如拍戏)缩水,香港电影票房创13年新低,内地影视市场面临产能过剩问题[8] - 直播带货行业竞争白热化,明星变现效率下降,知识付费模式具有风险低、收益稳的特点[9] - 知识付费可实现"一次性录课,长期分成",有助于明星沉淀长期价值,延伸流量变现[9][11] 商业模式与技术支持 - 明星通过控股公司间接持股课程运营方,既可获得销售分成,也能推高关联公司估值[11] - 知识付费课程利润率较高,399元课程的成本远低于实体商品[11] - AI技术发展降低了内容制作门槛,明星只需"出镜露脸",例如吴彦祖课程中的"AI陪练"功能实现了7×24小时口语对练[12][13] 潜在挑战与行业风险 - 课程内容被指"货不对板",如吴彦祖课程"含祖量不足",向太课程被质疑"豪门经验缺乏普适性"[15] - 知识付费是消费者投诉重灾区,问题集中在"虚假宣传"和"退费难",可能触及法律风险[15] - 监管逐步加强,要求对网络平台讲师资质开展前置审核,尤其针对心理、教育等专业领域[15]
《2025上半年度中国知识付费产业数据洞察报告》重磅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06 16:03
报告背景与核心观点 - 海豚知道发布《2025年上半年度中国知识付费产业数据洞察报告》,旨在通过数据研究与模型分析,为知识创作者提供决策支撑,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阶段发展 [1][3] - 2025年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受市场政策、多元消费需求及AI深度融合共同驱动,创作者需精准把握趋势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3] 公域平台发展洞察 - 重点公域平台推行“强赋能+严监管”双轨机制,推动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4] - 抖音发布商家体验分新规,按行业属性设计考核权重,并更新教育培训类商品宣传规范,严禁站外导流及虚假营销 [4] - 视频号修订教育培训类目管理规则,严禁站外导流,推出微信小店带货者升级计划,与海豚知道等第三方服务商生态衔接,实现课程全域售卖 [5] - 小红书发布交易导流违规管理细则,严打站外导流,并与海豚知道等合作,为创作者提供内容转化场景及运营全链路闭环 [6] 消费者洞察与市场增长 - 行业呈现稳健增长,海豚知道平台单课程平均销售量达68.81次,较2023年的45.62次上涨超50% [8] - 消费者平均购课金额持续上升,从2023年上半年的85.74元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98.34元,并进一步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05.7元 [6][7][8] - 消费需求变化推动创作端专业能力与服务升级,消费者为高价值课程付费意愿升温 [8] - 2025上半年热销课程品类前七名依次为:健身瑜伽、兴趣爱好、家庭教育、心理成长、传统文化、创业理财、健康管理 [12] 创作者洞察与策略 - 知识创作加速向服务化跃迁,TOP创作者重点发展动作包括用户需求洞察反哺课程设计、私域精细化运营、人机协同创作、IP品牌塑造、平台差异化运营及数据分析能力优化 [14] - 创作者需通过市场洞察、技术应用与精细化运营结合,覆盖消费者全周期需求,完成从知识交易向知识服务的转型 [14] - 私域变现模式呈现多样化:公域流量稳定的1-3人小团队采用公域直售+私域履约双轨模式;具备服务能力但公域不稳定的规模化团队构建多公域引流矩阵,结合销转团队与限时权益引导高客单价课程购买;公域不稳定但具备强消费忠诚度的个人IP通过社群、朋友圈及私域直播精准推荐课程,并建立分销机制实现裂变增长 [14][15][16] - 构建消费者信任关系是私域运营的关键基石 [14] AI技术应用与行业重塑 - 行业进入AI重塑期,知识创作者需构建健康科学的人机共创机制 [16] - 创作者应建立“AI赋能提效+自我成长驱动”思维,将AI定位为效率执行工具,同时持续强化自身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资源整合能力及与消费者的连接模式 [18][19]
新希望(000876.SZ):得到App联合创始人“脱不花”任独立董事
新浪财经· 2025-08-01 18:36
公司治理变动 - 李天田女士当选为新希望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表决通过率为99.8443%,中小股东同意率为94.4729% [1] - 临时股东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现场仅3名股东出席,线上吸引1086名股东参与投票 [1] - 公司董事会秘书赵亮表示,李天田的加入将加强董事会治理并提升运营管理能力 [5] 新任独立董事背景 - 李天田(脱不花)为得到App联合创始人及思维造物CEO,以知识付费领域经验和传奇职业经历著称 [3] - 其职业生涯始于17岁北漂,19岁创办公司,通过"扑老师"方法向顶尖人士学习,2014年转型知识付费行业 [3] - 1997年曾为新希望员工提供培训,2024年与董事长刘畅同台探讨企业管理,刘畅称赞其人才管理能力 [4] 公司战略与行业关联 - 新希望作为世界500强企业,近年强调精细化管理以应对"大公司病",李天田的管理经验契合该需求 [5] - 公司独董团队还包括农牧业专家王佳芬(前光明乳业董事长)和财务专家谢佳扬,形成多元化治理结构 [6] - 往届独董曾包括三农专家温铁军,显示公司对跨领域专业知识的重视 [6] 市场关注与潜在挑战 - 部分股东质疑李天田缺乏农牧行业经验,并担忧其与高层的密切关系可能影响独立性 [5] - 公司回应称独立董事需兼具专业能力与良好互动关系,两者不矛盾,且现有团队覆盖审计、管理等多元领域 [6] - 知识付费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李天田此次转型被视为其个人职业发展的新契机 [5]
“转人工客服”应该更方便些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2
消费者体验问题 - 消费者在知识付费平台遇到虚假宣传课程时,AI客服无法有效处理退款请求,需多次尝试才能转接人工客服,且排队时间长达半小时[1] - 当前AI客服系统普遍存在转人工客服入口隐蔽、需通过多轮引导式提问才能找到的问题,增加了消费者沟通难度[1] - 消费者反映AI客服无法感知情绪变化,对模糊语意理解能力差,导致沟通体验不佳[2] 企业运营现状 - 外包客服团队通常按日常咨询量配置人员,100人团队每日处理3000-5000个订单咨询,但节假日订单量可能激增3倍导致人力不足[2] - 企业采用AI客服拦截常规咨询流,将有限人工资源优先分配给紧急问题,这种策略在订单高峰期造成服务缺口[2] - 客服团队绩效直接与投诉数量挂钩,但现有AI系统无法有效降低投诉率[2] 行业改进建议 - 专家建议企业优化"人机协同"机制,明确设置人工客服入口,在AI无法解答时主动弹出转人工按钮[2] - 应建立合理的客服考核制度和薪酬体系,加强客服人才保障力度以提升服务质量[2] - AI客服系统需要提升对复杂问题和非结构化需求的处理能力,特别是情绪感知和模糊语意理解方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