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工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日韩股市深V反弹,A股三大指数翻红,超千股上涨,比特币重回9.2万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11:23
11月19日,日韩股市走出V型走势并飘红,截至10:28,日经225指数涨0.55%,东证指数涨0.73%。 记者丨刘雪莹 编辑丨江佩霞 个股方面,受隔夜美股科技股大跌影响,瑞萨电子跌超4%,爱德万测试、东京电子、任天堂等跟跌,资生堂、味之素等消费股继续走低。软银 集团则涨超2%。 | | | 国际外汇市场 | | | | --- | --- | --- | --- | --- | | 名称 | 买价 | 卖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澳元兑日元 | 100.7780 | 100.8000 | -0.4295 | -0.42% | | 瑞典克朗兑日元 | 16.3777 | 16.3848 | -0.0412 | -0.25% | | 挪威克朗兑日元 | 15.3310 | 15.3660 | -0.0382 | -0.25% | | 港元兑日元 | 19.9321 | 19.9343 | -0.0452 | -0.23% | | 瑞郎兑日元 | 194.0450 | 194.0880 | -0.4060 | -0.21% | | 新加坡元兑日元 | 119.2390 | 119.2470 | -0.2 ...
从指尖创意到超级工厂!海外媒体解锁长沙智造“黑科技”
长沙晚报· 2025-10-28 20:20
肆玖科技 - 公司智能刻字机“LOKLiK乐立克”融合中国剪纸非遗技艺与智能算法,支持数字化编程精准复刻传统纹样及自定义创作 [2] - 设备可完成从设计创作、边角精修到高温烫印的全流程,仅用几分钟即可制作出个性化DIY产品 [2] - 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已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智慧眼科技 - 公司AI云中医系统无需真人面诊,通过数字化“望闻问切”可在3分钟内生成个性化健康干预报告 [4] - 报告内容包含体质辨识、饮食建议和运动方案 [4] 幻音科技 - 公司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研发的电吉他效果器能精准复刻不同时代和风格的经典音色 [4] - 音色还原度达到99%以上 [4] 中联重科 - 公司智慧产业城的智能重工生产线实现“分钟级”生产节奏: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 [4] - 生产线标志着公司在重工领域实现了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全流程升级 [4] - 公司挖掘机已针对东南亚气候进行防腐、防滑优化,并参与了印尼、文莱、越南等国的重点工程 [4] 行业影响 - “长沙智造”通过智能创作设备、AI医疗系统、智能重工生产线等技术,展示了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 [2][4] - 相关技术为全球手工创作者、医疗行业、音乐产业及工程建设领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4] - 长沙正以此为纽带搭建连接创意与生活、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6]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新浪财经· 2025-10-28 08:29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实施了同一控制下的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为实际控制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控制的恒力重工 [4] - 因本次重组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公司对2025年期初及2024年1-9月相关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追溯调整 [4] - 本报告期内,重组置入资产恒力重工(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507,459.85万元,净利润63,385.41万元 [5] 主要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恒力重工实现营业收入1,165,271.12万元,净利润135,549.40万元 [5] - 前三季度,恒力重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109.45万元 [5] -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522,790,805.05元 [8] 报告基本信息 - 本报告为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指2025年7月初至9月末 [3]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本次追溯调整数据未经审计 [4]
接待采购商461人,其中境外采购商409人!贵阳经开区企业快速开拓国际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0-24 21:04
展会概况 -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 [1] - 贵阳经开区组织詹阳动力重工等5家企业参展 [1] 企业表现与产品亮点 - 詹阳重工的六轮巡检车机器人和电动破拆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为全球基建与应急救援提供解决方案 [2] - 忠辉重工推介了纯电动高尔夫观光车、UTV、公交车等产品,凭借绿色环保和适配性强优势展现国际市场潜力 [2] - 开幕式首日贵阳经开区企业詹阳重工和忠辉重工在产品推介环节表现亮眼 [1] 参展成果与国际对接 - 截至10月16日,贵阳经开区企业共计接待采购商461人,其中境外采购商409人 [2] - 初步实现与国际市场高效对接,为后续贸易合作奠定基础 [2] 平台价值与行业意义 - 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展品最多、成效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累计吸引境外采购商超千万 [2] - 广交会是企业展示实力、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 [2] - 贵阳经开区将继续发挥展会平台窗口作用,支持企业参展并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外向度和竞争力 [2]
当AI学会“自己动手”:工业智能体能否引爆下一场制造革命?
齐鲁晚报· 2025-09-29 16:43
工业智能体的定义与核心能力 - 工业智能体是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具备高度自主性,能够自主感知、规划、决策并执行任务,推动制造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演进 [2] - 其核心能力实现了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再到决策智能的跨越,能在复杂工业环境中进行自主判断、动态调整和持续优化 [2] - 优秀工业智能体需具备四大条件:有知识、善理解、会思考以及强执行 [3] - 工业智能体被视为连接大模型与应用场景的载体,必须具备双向闭环能力,将模型能力赋予场景并反馈数据以持续优化 [3] 工业智能体的应用现状 - 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43%的受访制造企业尚未部署工业智能体,24%的企业仅在少量场景中初步应用,实现多场景部署的仅有8% [6] - 生产制造(44%)、研发设计(32%)和运行维护(25%)是企业部署工业智能体的三大核心场景 [8] - 化工、材料、汽车、冶金等领域的企业正积极尝试工业智能体应用 [7][9] - 企业部署智能体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升效率(77%)和降低成本(62%) [11] 具体应用场景与效益 - 在生产制造环节,智能体用于动态排产调度、工艺参数实时优化(如焊接电流电压)以及视觉质检,替代重复性人工劳动 [9][12] - 在运行维护环节,智能体扮演数字专家角色,实现预测性维护、故障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操作指引 [10] - 在研发设计环节,汽车行业利用成熟仿真工具推进智能化,而食品饮料行业则更多辅助市场部门进行消费者偏好数据分析 [10] - 某重工企业通过AI优化钢材排版,降低1%的用量一年节约成本超一亿元 [12] - 某食品饮料企业通过视觉智能体自动识别统计商超产品陈列,极大解放人力并提升数据及时准确性 [12] 面临的挑战 - 部署成本高是首要挑战,63%的企业将其列为主要问题,涉及系统集成等隐性成本,改造投入可能超过智能体开发本身 [13] - 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云端轻量级部署回报期约1-2年,企业级本地部署回收期一般需5-6年 [13] - 缺乏专业人才是第二大挑战,46%的企业受此困扰,市场极度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现场的跨界人才 [14] - 技术不成熟被40%的企业视为挑战,主要体现在通用模型水土不服和结果不可靠,工业垂类模型成为必需品但需深厚行业知识积累 [16] - 数据安全是重要考量,50%的企业倾向于本地私有化部署以实现数据不出域,尤其在核心生产环节 [17]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工厂将实现全厂动态感知和实时决策,具备柔性生产和自主组织能力,人的角色将从解决问题转变为向机器提出正确问题 [19] - 工业智能体将从解决单一问题的工具发展为多智能体协同工作的系统神经网络,实现全链路动态调优 [19] - 68%的企业愿意与外部科技厂商合作共创,形成数据、技术和场景知识的深度融合 [20] - 工业智能体生态将包含技术底座提供方、行业解决方案商、数据服务商等多方角色,形成技术-产业-应用-服务的完整闭环 [20]
年轻人变了,95后拒绝升职
36氪· 2025-08-12 08:09
Z世代职场价值观转变 - Z世代正在重新定义工作价值,不再将"升职"视为理所当然目标,而是权衡薪资、压力、成长空间的选项[11][18] - 前程无忧调研显示:近6成受访者认为管理岗压力大且难平衡生活,45%认为薪资提升有限不值得担责[18] - 管理岗被视为"夹心层"——既难参与战略又要承担执行考核,初任管理者缺乏培训支持使升职像冒险[18] 全球反奋斗文化浪潮 - 韩国现代重工工会提出"拒绝晋升权"要求,员工为保留工会福利拒绝升职[21][22] - 欧美流行"安静离职"(52%Z世代拒管理层)、"最低限度周一"等趋势,形成反奋斗文化潮流[25][26] - Robert Walters调研显示69%拒升职者认为"压力大回报少",Z世代更倾向个性化职业路径[26][28] 职场结构性变化 - 麦肯锡报告指出美国36%劳动力转向非传统就业(合同工/自由职业),法国57%25岁以下从事短期岗位[37] - 疫情后Z世代目睹裁员潮,意识到"升职≠安全",通过短期收益最大化对冲长期不确定性[35][38] - 德勤2025调查仅6%Z世代以"成为领导者"为目标,但强烈渴望参与决策与担责[52] 新型职业发展模式 - Z世代绕过科层制组建"学习部落",形成去中心化成长路径类似开源协作[28] - 美国运通报告显示Z世代创业者倾向"小而稳"模式(5-6人团队),数字化工具替代传统结构[50] - 部分企业尝试"内部创业机制",员工可像创始人般运作并参与收益分配[54] 代际协同与组织变革 - 千禧世代被称为"英雄世代",其现实推动力与Z世代理想主义结合可能引发结构性突破[47] - 音乐行业案例显示未来或出现10人股权均享公司,新成员可获前辈未有的权益[52] - 组织若无法适应转变,将面临失去年轻人热情及未来应变力的风险[55]
日本散户炒股热情空前,人数破8360万创纪录
环球网· 2025-07-06 10:22
日本散户投资热潮 - 日本个人股东数量激增12 3%达到8360万人创1949年统计以来历史新高[1] - 散户投资者总数达8359 49万人较上年增加约914万人增幅显著[1] - 东京证券交易所预测多元化股票投资趋势将持续[1] 政策推动因素 - 小额投资免税制度NISA累计购买金额同比增长50%达约52万亿日元[3] - 三菱重工 日立等企业股票拆分降低入市门槛促使270万新股东诞生[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日经指数2024财年下跌4%为2019财年以来最差表现[3] - 散户持有股票市值同比缩水4%降至164万亿日元[3] - 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升至32 4%连续第二年创新高[3] 巴菲特效应与行业影响 - 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票后散户资金大量涌入贸易公司股票[4] - 三菱商事等公司股票在散户投资组合中排名显著提升[4] - 贸易公司股票表现优于大盘[4] 投资行为分析 - 散户普遍存在"跟风"效应认同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4] - 公司治理改革与股票分割降低投资难度提升参与意愿[4] - 汇丰银行预测散户资金1%回流可能带来2200亿美元资金流入[4]
*ST松发: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关于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之实施情况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26 20:23
交易方案概述 - 本次交易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其中重大资产置换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互为条件、同步实施,募集配套资金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成功实施为前提 [3] - 松发股份拟以全部资产及经营性负债与中坤投资持有的恒力重工50%股权进行等值置换,并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恒力重工剩余50%股权,交易对方包括中坤投资、苏州恒能、恒能投资及陈建华 [3]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 [3] 业绩补偿安排 - 交易对方承诺恒力重工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80亿元,若未达标将优先以股份补偿,不足部分以现金补足 [4][5] - 针对标的资产中采用市场法评估的房产、土地使用权及车辆设置减值补偿机制,相关安排符合监管要求 [5][6] 审批与实施进展 - 交易已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证监许可〔2025〕1032号)及上交所审核通过 [11] - 标的资产恒力重工100%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置出资产载体松发品牌家居100%股权已过户至中坤投资 [12][13] - 新增股份完成登记,松发股份总股本增至8.62亿股 [14] 后续事项 - 需完成置出资产涉及的债权债务转移、员工安置及部分权属过户手续 [16] - 待募集配套资金发行及新增股份上市手续办理 [17] - 需根据过渡期损益审计结果执行协议约定 [17] 管理层变动与合规性 - 原董事兼总经理林培群辞职,其余标的公司董监高未发生变化 [15][20] - 交易实施过程无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信息披露与实际执行无重大差异 [15][18]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发布!六大修改!多个首次!
国际金融报· 2025-05-18 19:39
政策修订背景 -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1] - 证监会主席吴清此前强调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 [1] - 新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 六大核心修改内容 - 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 分期发行股份锁定期自首期起算 强制业绩承诺可选择补偿或分期支付加补偿方式 [5] - 提高监管包容度:将"改善财务状况"等要求调整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5] - 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适用该程序的交易无需并购重组委审议 证监会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5] - 完善锁定期规则: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时被吸并方控股股东设6个月锁定期 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 [6] -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实施投资期限与锁定期"反向挂钩" 满足48个月投资期的私募基金锁定期限可缩短50% [6] - 适应性调整:根据新《公司法》等更新相关表述 [6] 市场影响数据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7] - 2024年沪深交易所共审核15起并购重组项目 [9] - 2025年前4个半月已审核9起并购重组项目 过会率100% [9] - 2025年上会项目数量已达2024年全年的60% [10] - 2024年10月至今沪深交易所共受理26起并购重组项目 其中6起已注册生效 [10] 典型案例 - *ST松发获准发行股份购买恒力重工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实现战略转型 [11] - 华电国际重大资产重组同日获得证监会批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