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制造

搜索文档
当AI学会“自己动手”:工业智能体能否引爆下一场制造革命?
齐鲁晚报· 2025-09-29 16:43
自动化技术让工业生产得以按照预设流程精准运行,但人工智能的浪潮,正推动制造业从"自动化"迈 向"自主化"的下一阶段——系统不仅能执行命令,更能自主决策、动态适应,在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下 寻找最优解。 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工厂中,系统会预测订单变化来灵活排产,提前感知设备潜在故障并触发维保方 案,动态调整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根据生产节奏优化厂内物流路线……这一切都不需要人工逐条 输入,而是由"工业智能体"在理解全局目标和约束的基础上自主决策、执行。 我们离这样的场景还有多远?企业在部署工业智能体方面都有哪些探索和挑战?这一技术究竟是现有自 动化系统的锦上添花,还是足以颠覆生产范式的革命性力量?为了探寻答案,我们深入制造业一线,结 合西门子与至顶科技在工博会期间联合发布的 《2025工业智能体应用现状与趋势展望报告》 ,以及对国内多家制造企业与行业专家的深度访谈,试图揭示工业智能体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现状、挑 战与未来。 智能与自主:什么是"工业智能体"? "好的智能体具备四个条件:'有知识'、'善理解'、'会思考'以及'强执行'。"肖仰华说。 在许多一线从业者看来,工业智能体的应用是一场渐进式的革命。一家头部食 ...
年轻人变了,95后拒绝升职
36氪· 2025-08-12 08:09
Z世代职场价值观转变 - Z世代正在重新定义工作价值,不再将"升职"视为理所当然目标,而是权衡薪资、压力、成长空间的选项[11][18] - 前程无忧调研显示:近6成受访者认为管理岗压力大且难平衡生活,45%认为薪资提升有限不值得担责[18] - 管理岗被视为"夹心层"——既难参与战略又要承担执行考核,初任管理者缺乏培训支持使升职像冒险[18] 全球反奋斗文化浪潮 - 韩国现代重工工会提出"拒绝晋升权"要求,员工为保留工会福利拒绝升职[21][22] - 欧美流行"安静离职"(52%Z世代拒管理层)、"最低限度周一"等趋势,形成反奋斗文化潮流[25][26] - Robert Walters调研显示69%拒升职者认为"压力大回报少",Z世代更倾向个性化职业路径[26][28] 职场结构性变化 - 麦肯锡报告指出美国36%劳动力转向非传统就业(合同工/自由职业),法国57%25岁以下从事短期岗位[37] - 疫情后Z世代目睹裁员潮,意识到"升职≠安全",通过短期收益最大化对冲长期不确定性[35][38] - 德勤2025调查仅6%Z世代以"成为领导者"为目标,但强烈渴望参与决策与担责[52] 新型职业发展模式 - Z世代绕过科层制组建"学习部落",形成去中心化成长路径类似开源协作[28] - 美国运通报告显示Z世代创业者倾向"小而稳"模式(5-6人团队),数字化工具替代传统结构[50] - 部分企业尝试"内部创业机制",员工可像创始人般运作并参与收益分配[54] 代际协同与组织变革 - 千禧世代被称为"英雄世代",其现实推动力与Z世代理想主义结合可能引发结构性突破[47] - 音乐行业案例显示未来或出现10人股权均享公司,新成员可获前辈未有的权益[52] - 组织若无法适应转变,将面临失去年轻人热情及未来应变力的风险[55]
日本散户炒股热情空前,人数破8360万创纪录
环球网· 2025-07-06 10:22
日本散户投资热潮 - 日本个人股东数量激增12 3%达到8360万人创1949年统计以来历史新高[1] - 散户投资者总数达8359 49万人较上年增加约914万人增幅显著[1] - 东京证券交易所预测多元化股票投资趋势将持续[1] 政策推动因素 - 小额投资免税制度NISA累计购买金额同比增长50%达约52万亿日元[3] - 三菱重工 日立等企业股票拆分降低入市门槛促使270万新股东诞生[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日经指数2024财年下跌4%为2019财年以来最差表现[3] - 散户持有股票市值同比缩水4%降至164万亿日元[3] - 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升至32 4%连续第二年创新高[3] 巴菲特效应与行业影响 - 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票后散户资金大量涌入贸易公司股票[4] - 三菱商事等公司股票在散户投资组合中排名显著提升[4] - 贸易公司股票表现优于大盘[4] 投资行为分析 - 散户普遍存在"跟风"效应认同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4] - 公司治理改革与股票分割降低投资难度提升参与意愿[4] - 汇丰银行预测散户资金1%回流可能带来2200亿美元资金流入[4]
*ST松发: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关于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之实施情况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26 20:23
交易方案概述 - 本次交易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其中重大资产置换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互为条件、同步实施,募集配套资金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成功实施为前提 [3] - 松发股份拟以全部资产及经营性负债与中坤投资持有的恒力重工50%股权进行等值置换,并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恒力重工剩余50%股权,交易对方包括中坤投资、苏州恒能、恒能投资及陈建华 [3]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 [3] 业绩补偿安排 - 交易对方承诺恒力重工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80亿元,若未达标将优先以股份补偿,不足部分以现金补足 [4][5] - 针对标的资产中采用市场法评估的房产、土地使用权及车辆设置减值补偿机制,相关安排符合监管要求 [5][6] 审批与实施进展 - 交易已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证监许可〔2025〕1032号)及上交所审核通过 [11] - 标的资产恒力重工100%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置出资产载体松发品牌家居100%股权已过户至中坤投资 [12][13] - 新增股份完成登记,松发股份总股本增至8.62亿股 [14] 后续事项 - 需完成置出资产涉及的债权债务转移、员工安置及部分权属过户手续 [16] - 待募集配套资金发行及新增股份上市手续办理 [17] - 需根据过渡期损益审计结果执行协议约定 [17] 管理层变动与合规性 - 原董事兼总经理林培群辞职,其余标的公司董监高未发生变化 [15][20] - 交易实施过程无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信息披露与实际执行无重大差异 [15][18]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发布!六大修改!多个首次!
国际金融报· 2025-05-18 19:39
政策修订背景 -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1] - 证监会主席吴清此前强调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 [1] - 新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 六大核心修改内容 - 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 分期发行股份锁定期自首期起算 强制业绩承诺可选择补偿或分期支付加补偿方式 [5] - 提高监管包容度:将"改善财务状况"等要求调整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5] - 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适用该程序的交易无需并购重组委审议 证监会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5] - 完善锁定期规则: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时被吸并方控股股东设6个月锁定期 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 [6] -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实施投资期限与锁定期"反向挂钩" 满足48个月投资期的私募基金锁定期限可缩短50% [6] - 适应性调整:根据新《公司法》等更新相关表述 [6] 市场影响数据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7] - 2024年沪深交易所共审核15起并购重组项目 [9] - 2025年前4个半月已审核9起并购重组项目 过会率100% [9] - 2025年上会项目数量已达2024年全年的60% [10] - 2024年10月至今沪深交易所共受理26起并购重组项目 其中6起已注册生效 [10] 典型案例 - *ST松发获准发行股份购买恒力重工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实现战略转型 [11] - 华电国际重大资产重组同日获得证监会批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