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分析》
icon
搜索文档
价值投资四原则,如何帮助我们,度过市场的剧烈波动?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10-11 21:53
价值投资核心原则 - 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四原则包括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和能力圈 [5]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意味着投资需关注背后公司的经营和盈利情况,公司盈利上涨最终会带动股价上涨 [3] - 安全边际意识指用6毛钱买价值1块钱的东西,强调低估买入避免买贵 [3] - 市场先生比喻市场每天报价但情绪狂躁喜怒无常,投资者应耐心等待低价买入并在不合理高价时卖出 [6] - 能力圈原则强调投资中不熟不做,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6] 投资实践应用 - 大多数投资者根据近期涨跌幅买卖股票,导致在2025年A股港股上涨较多情况下仍有相当数量投资者亏损 [9] - 应选择投资长期能赚钱的公司,若难以识别可借助指数基金,因一篮子股票构成的指数基金整体赚钱且盈利会越来越多 [9] - 指数基金收益公式为指数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低估买入可获得估值提升收益,盈利长期增长可获得盈利上涨收益 [9] - 在2025年4月初关税危机时,港股两周下跌22%且A股出现较大波动,但事后看是年内低点和不错投资机会,随后5至9月A股港股大幅上涨 [12] - 市场先生波动平均每年会遇到10%-20%级别,每3-5年遇到20%-40%级别,每7-10年甚至出现腰斩以上级别波动 [12] 投资策略总结 - 指数长期上涨,短期再大波动时间拉长后也会回来,遇到波动需检查基金是否低估买入及背后公司是否赚钱且越赚越多 [13] - 波动若符合好品种和好价格条件则无需担心,反而提供低估买入机会,好品种+好价格+长期持有=好收益 [13] - 价值投资原则提炼成思维模型后普通投资者可快速使用,帮助面对市场变换时规避错误操作 [7]
投资中的免费午餐:再平衡,把波动变成收益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10-04 21:42
文章核心观点 - 资产配置中的再平衡策略是投资领域的免费午餐,能够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提升组合收益 [25][26] - 市场波动会创造再平衡机会,波动越大,再平衡策略带来的收益提升效果越显著 [60][61] 资产配置策略 - 介绍了三种经典股债资产配置策略: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估值配置策略、固定股债比例的目标风险策略、根据年龄分配股债比例的目标生命周期策略 [4][5][6] - 所有资产配置策略都面临股票和债券涨跌不同步导致初始比例变化的问题,需要通过再平衡进行调整 [7][8] 再平衡策略原理与案例 - 再平衡策略通过定期调整资产比例,可以在资产价格波动中获取额外收益,即使资产长期不涨不跌也能实现盈利 [23][24] - 香农举例说明:初始投入500元股票和500元现金,股票先腰斩再翻倍后,通过再平衡总资产从1000元增至1125元,收益12.5% [20][21][22][24] 再平衡策略类型 - 定期再平衡:按固定时间间隔重新调整比例,简单易操作 [27] - 偏离度再平衡:当资产比例偏离初始设定达到一定程度时触发再平衡 [28][29] - 估值再平衡:参考估值而非价格进行比例调整,估值低的品种配置比例高些 [30][31][32][33] - 波动风险再平衡:按资产波动率分配比例,如桥水基金的全天候风险平价策略 [34][35] 实际应用案例 - 基于成长/价值风格轮动的再平衡:在A股市场同时配置成长风格和价值风格的低估品种,通过再平衡可实现1+1>2的效果 [39][41][43] - 股票/债券资产间再平衡:如月薪宝组合40%股票+60%债券,市场大跌时股票比例低于40%可卖出债券加仓股票,市场大涨时则反向操作 [49][51][53][54][55] - 2024年2月市场大跌至5点几星时出现再平衡机会,2025年三季度大涨后也执行了再平衡操作 [52][55]
巴菲特的资产配置智慧:股债配置的三大经典策略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9-27 22:0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介绍全球范围内三种规模达上万亿美元的经典股债资产配置策略,包括估值配置策略、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生命周期策略,并阐述其原理和应用 [7][8][39] 估值配置策略 - 估值配置策略由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使用,核心是股票市场越便宜股票比例越高,股票市场变贵后现金和债券比例越高 [9][14] - 巴菲特在2021年美股高估时持有现金类资产1400亿-1500亿美元,2022年美股大跌后现金下降至1000亿上下,2023-2024年美股上涨期间现金和短期国库券连续10个季度增长至334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4] - 该策略应用在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投资中,5星级提高股票基金投资金额,4星级减少股票基金投资金额并增加股债混合组合,3星级暂停股票基金投入改为投资债券基金 [14][15][16] 目标风险策略 - 目标风险策略是固定股债比例策略,常见比例有股债50:50、40:60、20:80等,当股票比例偏离初始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会触发再平衡恢复股债比例 [19][20][22] - 回测数据显示基于沪深300和债券指数配置不同股债比例并每年再平衡一次,股票比例越高长期年化收益率越高但波动风险和最大回撤也越大,例如股债10:90组合年化收益5.2%最大回撤-4.81%,股债90:10组合年化收益9.7%最大回撤-42.49% [30][31] - 该策略被广泛应用在二级债基、混合基金、月薪宝和365天组合中 [25][26]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 -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由富达基金于上世纪90年代推出,原理是根据100-年龄分配股票和债券资产,例如40岁配置60%股票资产和40%债券资产,70岁后股票比例不再下降保持30%以上 [32][34][35][36] - 该策略每隔5-10年重新调整股债比例,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养老金、养老基金、养老保险等领域,例如带有2040、2050等字样的养老基金 [38]
学会估值,轻松投资:普通投资者也能学会的实用估值方法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9-20 21:4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介绍价值投资中的基础估值方法,并阐述其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4][5][37] - 估值是衡量资产价格与价值关系的方法,价格低于价值为低估,价格高于价值为高估 [6][7][11] - 聪明的投资者会在市场悲观估值低时买入,在市场乐观估值高时卖出,进行逆势投资 [31][32][43] 债券类资产估值 - 债券类资产可采用简单直观的估值方法,例如比较两家实力相近银行提供的3年期存单利率,选择利率更高的(如2%对比1.8%)[13][15][16] - 存单等债券资产收益所见即所得,本金和收益清晰,投资者易于做出理性判断 [17][19] - 投资者若对当前利率不满意(如2%),可选择等待利率更满意时再投资 [18][20] 股票类资产估值 - 对于一家每年稳定盈利100万的公司,市场交易匹配的平均价格在800-1500万之间,对应市盈率为8-15倍,与A股沪深300、港股恒生指数长期平均市盈率吻合 [22][24][26][27] - 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出价差异大,最低有出价200万,最高有出价4000万,但无法撮合成交 [25][28][29] - 市场情绪影响估值,熊市投资者普遍悲观出价更低,牛市乐观时估值可达30-40倍 [30][41] 估值与盈利对收益的影响 - 指数基金净值公式为:估值*盈利+分红,估值主要影响短期收益,而盈利上涨提供长期收益 [39][38][54] - 估值会因市场情绪波动,熊市估值低,牛市估值高 [40][41] - 上市公司盈利会因经济周期波动,例如2021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长超20%,但2024年同比略微下降,2025年部分行业出现复苏 [45][46][47][48] - 长期来看,人类生产力提升和社会货币增长会推动上市公司盈利长期向上,最终推动指数长期上涨 [50][52][53] 资产配置策略 - 价值投资并非每个阶段都有低估机会,例如牛市时低估股票资产会减少,此时需进行不同资产大类之间的配置 [55][56] -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擅长进行股债资产配置,书中介绍了经典的股债配置策略 [57][58]
股神的价值投资策略,在A股也有效吗?|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9-06 21:22
文章核心观点 - 价值投资策略在A股市场长期有效 但需要投资者具备耐心坚持的能力 大多数投资者因无法忍受策略短期失效而放弃 导致策略长期超额收益得以维持 [20][23][53] 格雷厄姆与价值投资 - 格雷厄姆作为价值投资之父 其著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对投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证券分析》近期推出案例更新的全新版本 [3][6][8] -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演化成指数投资中的价值指数和红利指数 前者挑选低市盈率 低市净率 低市现率 高股息率股票 后者挑选高股息率且具备长期分红能力的股票 [14][15][28] A股价值策略实证表现 - 300价值全收益指数从2004年底1000点上涨至2024年12月31日9147点 累计涨幅814% 超越同期标普500指数收益 [18] - 同期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从1000点上涨至5642点 累计涨幅464% 显著低于价值策略表现 [19] - 除价值指数外 红利 低波动 自由现金流等价值策略在A股市场长期均获得优异回报 [21] 价值策略的实施挑战 - 300价值指数基金总规模仅50-60亿元 相当于沪深300指数基金总规模的0.5% [24][25] - 红利指数基金总规模占全部指数基金比例不足5% [26] - 2019-2021年成长风格牛市期间 300成长指数上涨超150% 而300价值仅微涨 导致价值风格基金规模大幅缩水 有知名价值风格基金规模萎缩超90% [30][31][33] - 2025年成长风格牛市重现 价值指数仅小幅上涨 再次遭遇投资者撤离 [37][38] 投资行为分析 - A股投资者持有股票基金平均时间仅数月 被炒作个股日换手率高达30% 相当于股东平均持有期仅3.3天 [44][45][46] - 价值投资策略需持续1-3年耐心等待才进入有效阶段 但多数投资者在策略短期失效时即选择放弃 [42][47] - 资产从缺乏耐心的投资者向有耐心的投资者转移是投资本质 这也是价值策略在A股持续有效的根本原因 [53][54]
VOL 12:一口气“听完”百万字“投资圣经”
点拾投资· 2025-07-21 19:44
关于《证券分析》的重要性 - 《证券分析》被誉为价值投资领域的"圣经",是价值投资的"旧约",阐述了大量价值投资的"真理"和"公理" [1] - 巴菲特曾阅读《证券分析》四遍,对于投资能力不如巴菲特的投资者,可能需要阅读更多次数 [1] - 相比研究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如K线分析),更应该学习《证券分析》中的真理 [1] 关于《证券分析》的阅读难度 - 《证券分析》全书超过100万字,许多投资者购买后从未认真阅读 [1] - 为降低阅读难度,专门制作了一期播客,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对谈解读 [1] - 播客时长超过一小时,能有效帮助梳理上百万字的内容 [1] 关于解读播客的特点 - 播客采用特殊组合:一位未读过该书的小白提问,一位阅读过大量价值投资书籍的专业人士解答 [2] - 该播客从《证券分析》延伸讨论了许多其他相关投资书籍,包括英文原版 [2] - 播客录制效果良好,是近期质量较高的内容 [2]
为什么价值投资适合中国
36氪· 2025-07-12 08:02
证券分析核心思想 - 格雷厄姆三大投资思想:安全边际、市场先生、以实业的眼光投资 [1] - 安全边际来源于基本面低估值和基本面坚实 [5] - 市场先生比喻市场情绪极端波动,A股市场常见此现象 [5] - 以实业眼光投资需关注企业内在价值、护城河、行业格局等本质因素 [5] 证券分析方法论 - 以财务报表为基础,通过会计语言提供可操作的基本面分析方法 [2] - 需长期跟踪分析公司数据,类似分析学生综合成绩 [2] - 股价是两层映射结果:价格映射财务数据,财务数据映射内在价值 [5] - 投资三要素:估值(定量分析)、品质(行业理解)、时机 [3] 行业案例分析 - 白酒行业2013-2015年财报差但商业模式本质优秀(高品牌忠诚度) [3] - 医药行业2010-2011年医保改革下公司分化明显,需辨别真实能力 [3] - 电影行业2013年票房年增50%但制片公司缺乏定价权(核心资源在导演/演员) [4] - 手游行业收入波动大,老游戏快速被淘汰需持续研发新游戏 [4] 价值投资实践 - 现象(财务数据)反映本质(公司能力),但本质变化慢于现象 [3] - 优秀企业特征:长期稳定收入/利润增长、高ROE [6] - 价值投资在中国15年实践证明有效,但考验定力和独立判断力 [6] 书籍背景与影响 - 《证券分析》1934年出版,90余年仍为投资经典 [10] - 新版增加15万字内容,保留原版精华并补充现代解读 [10] - 巴菲特称其投资理论85%来自格雷厄姆 [13] - 中文版邀请张磊、邱国鹭等本土投资人针对中国市场解读 [11]
重读《证券分析》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22
经典投资理论的时代背景 - 《证券分析》诞生于1934年,背景是1929年股市崩盘及大萧条,格雷厄姆在资产重大损失后反思牛市选股标准[1] - 当时投资者抛弃股息回报、盈利记录等传统指标,转向对未来盈利的线性外推和预期资本化[1] - 大萧条期间企业股票被远低于账面价值抛售,催生"捡烟蒂"式选股方法[1] 产业形态对价值定义的影响 - 二战后美国经济修复使低价收购机会减少[2] - 格雷厄姆时代企业价值由有形资产定义,20世纪后期转向专利、版权等无形资产,21世纪核心变为网络效应[2] 超越时代的投资原理 股权思维 - 投资需从企业所有者角度出发,格雷厄姆提出"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4] - 股权思维是长期主义基础,促使投资者与企业共同成长[4] 逆向思维 - 市场情绪导致报价偏离企业真实价值,理性投资者应利用均值回归规律逆向操作[5] - 格雷厄姆用"市场先生"比喻情绪化定价,引用诗句说明盛衰轮转的必然性[5] 风险思维 - 金融风险具有非对称性,需通过数学思维避免不可逆损失[6] - 投资策略需具备遍历性,安全边际概念要求追求本金安全与满意回报[6] 经典理论的现代意义 - 《证券分析》核心价值在于股权思维、逆向思维和风险思维三大跨越时代的原理[7]
【有本好书送给你】1934年首次出版!载入史册的神书,投资传奇万字作序:这本书你读懂了吗?
重阳投资· 2025-07-02 15:25
核心观点 - 《证券分析》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圣经",自1934年出版以来90多年仍畅销不衰,是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12][40] - 该书提供了一套普适性原则,帮助投资者在任何市场环境下稳步前行,而非特定时刻的成功计划[12] -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证券,即"以50美分购买1美元"[24] - 尽管市场环境和分析工具已发生变化,但格雷厄姆和多德提出的价值投资原则至今仍然适用[13][16] 书籍内容 - 第7版在第6版基础上扩展,回顾了市场变化、经济背景和投资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12] - 新版汇集了15位华尔街投资大师的导读,中文版新增多位国内价值投资践行者的解读[41][42] - 保留了格雷厄姆极为推崇的第2版全部内容,中文译本由巴曙松领衔专业团队全面更新[40][42] 价值投资原则 - 投资回报最重要的要素是基础业务本身产生的现金流[18] - 市场经常表现出效率低下,导致证券价格超跌或超涨,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19] - 短期市场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价格终将回归内在价值[20] - 安全边际为决策错误预留空间,保护投资者在下行期受损[24] - 估值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需要严谨分析与主观判断[33][39] 投资方法 - 价值投资者应广泛搜索机会,深入挖掘价值,从价格错位中获利[31] - 可采用多种估值方法:未来现金流现值、财务指标倍数、私人市场价值等[33] - 需要评估管理层能力、激励机制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38] - 投资者需克服行为偏见,保持独立于市场共识的观点[28][29] 市场环境 - 全球经济从工业时代转向信息化和服务经济,但人性驱动的市场行为不变[15][16] - 投资者面临快速企业变革、技术革新和高度不确定性等挑战[17][37] - 制度性约束可能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创造投资机会[30]
塞思·卡拉曼:投资的真正秘诀在于“投资没有秘诀”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54
价值投资核心理念 -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以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购买证券或资产,即"以50美分购买1美元" [4] - 价值投资者通过基础业务现金流和市场重新定价两种方式获利,并依靠安全边际抵御下行风险 [5] - 投资决策需结合基本面分析和主观判断,设定动态调整的价格目标 [5] 市场行为与效率低下 - 投资者情绪化交易、从众心理和过度反应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内在价值 [9] - 不同投资者对现实的认知差异、投资期限差异加剧市场非理性行为 [10] - 价值投资者通过团队协作、持续跟踪冷门领域(如困境债务、并购分拆)挖掘机会 [10][11] 现代商业环境挑战 - 技术进步加速行业变革,企业护城河从实体资产转向网络效应和零边际成本 [14] - 互联网催生Alphabet等新型企业,其估值需分析数据优势而非历史现金流 [15] - 技术颠覆使企业未来前景预测难度加大,当前财务表现与未来相关性降低 [18] 分析方法演进 - 财务建模普及使数据获取优势消失,真正优势在于分析洞察力 [13] - 需评估商业模式弹性、管理层质量及竞争格局,而非孤立分析企业 [17] - 对高增长企业需测算总目标市场规模和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支付未来现金流 [20] 投资纪律与哲学 - 价值投资依赖耐心和纪律性,需持续开发新领域避免策略同质化 [23] - 需保持对技术变革的敏感性,同时坚持保守估值原则(如15%内部收益率门槛) [20] - 历史证明价值投资能实现有限下行风险下的稳健回报,但需抵制快速致富诱惑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