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
搜索文档
赵崇甫:白酒集体“降度”谋突围,理性看待低度化浪潮中的变与不变
搜狐财经· 2025-10-18 09:10
市场热潮下,低度酒能否真正撑起酒业的未来,仍需跨越技术、消费认知与品牌战略的三重关口。 这个秋天,白酒行业迎来一波低度化新品浪潮。10月15日,今世缘在南京秋季糖酒会期间首次曝光了22度新品"今世缘·多少",引发行业关注。 这并非个例,五粮液重启29度"一见倾心",泸州老窖已研发成功28度国窖1573并计划进一步开发16度、6度等超低度产品。 洋河、水井坊、酒鬼酒等多家白酒上市公司也在近期纷纷研发或推出低度酒产品。头部酒企的集体行动,预示着低度化正成为白酒行业的一大趋势。 五粮液对全国1000名20岁至35岁年轻人群的调研显示,白酒在年轻人喜爱的酒饮品类中仅占19%,低于啤酒(52%)及洋酒、果酒类(29%)。 年轻人普遍排斥高度白酒的辛辣刺激感,低度酒偏好占比超过60%。 消费场景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商务宴请、正式聚会逐渐让位于居家独酌(50%)、露营野餐(年增56%)、闺蜜聚会等多元化场景。 市场格局:低度酒赛道崛起,年轻消费群体成核心推动力 低度酒市场正以破竹之势重构白酒行业版图。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 平。 这一增长 ...
13家酒企年内狂推近60款新品,价格为何两极分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08:34
新品发布节奏与策略 - 13家白酒企业在年内推出新品接近60款,部分酒企一次性发布十余款新品 [1] - 超过30款新品选择在国庆中秋消费旺季前的8月和9月扎堆上市,上新节奏呈现“前低后高”特征 [1] - 酒企倾向于“精准爆破”策略,将重要产品和资源集中于确定的销售窗口,以贵州茅台为例,其年内推出的10余款新品中有4款在8月和9月发布 [2] - 新品密集上市有助于借助节前营销最大化品牌声量,并为渠道铺货留出时间,同时激发经销商信心,贵州茅台9月以来终端动销环比增长约1倍,同比增长超20% [2] - 珍酒李渡的“珍酒•大珍”在试销阶段取得商业成功,热销10万箱产品覆盖全国30个省份,回款达3.7亿元 [2] 产品价格策略分化 - 新品价格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高端线产品如贵州茅台推出7000元/瓶的纪念酒和3788元/瓶的“茅台1935”,五粮液•尊享定价1169元瞄准高端礼品市场 [3] - 500元以下的大众价位新品达到25款,接近新品总数的一半,显示行业价格重心整体下移,例如茅台的“台源”系列、55元的泸州老窖二曲等 [3] - 次高端价格带(500元至800元区间)新品相对缺位,而行业报告指出主销价格带正从300元至500元向100元至300元区间加速下沉 [3][4] - 酒企采用“向上拉升品牌”与“向下渗透市场”并行的“双轨制”策略,以对应消费分级现实,在存量竞争中攫取不同价格带市场份额 [4] 产品创新与跨界尝试 - 头部酒企通过推出“低酒精”或“零酒精”产品尝试打破传统边界,吸引年轻消费者及女性群体,例如茅台“悠蜜”品牌上新包括果汁和低度酒在内的十余款产品 [5] - 五粮液推出低度酒“一见倾心”,洋河股份主打33.8度的“微分子”系列,山西汾酒子公司推出25度新品“清香25” [5] - 低度酒饮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中国低度酒饮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 [6] - 低度酒消费场景多元化,包括居家独酌(占比50%)、露营野餐(年增56%)和闺蜜聚会,果酒、茶酒、气泡酒在即时零售渠道年增速分别达72%、65%和210% [6] - 低度酒饮和零酒精产品的引入有助于丰富经销商产品种类,创造新的销售场景和增长机会 [6]
低度白酒是趋势,但不是风口
搜狐财经· 2025-10-13 13:54
行业核心观点 - 低度白酒是白酒行业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但不会成为短期爆发的风口 [2][4] 主要酒企低度酒产品动态 - 古井贡于8月19日推出26度、375ml、售价375元的年份原浆轻度古20 [2] - 五粮液于8月26日推出29度、500ml、售价399元的一见倾心 [2] - 舍得于8月30日推出29度、500ml、售价379元的舍得自在 [2] - 国窖1573据内部消息也将推出26度、500ml、售价688元的产品 [2] 低度白酒市场发展制约因素:需求匹配度 - 低端市场(50元以下)消费者偏好40度以上、有一定醇厚感的酒体,而3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酒体单薄,难以满足口感需求,若通过增加基酒提升口感则会推高成本偏离大众价格定位 [5] - 中端市场(100-300元)消费者追求超高性价比,会将低度白酒品质与心中已有的高度酒品质标杆对比,30度以下低度酒因技术和成本原因难以达到对标要求 [7] - 高端市场(300-800元)原有政务消费场景萎缩,仅剩民企高管商务宴请,但该场景存在品牌、品类和度数的消费依赖,低度酒进入需头部品牌引领打造样板市场 [8] 低度白酒市场发展制约因素:技术与行业标准 - 低度白酒需攻克稳定酒分子缔合度、度数低而不淡、口感更柔更净等技术难题,并需形成国标、团标或企标才能获得快速发展 [9][10] - 白酒国标对主要香型有度数下限规定(如浓香、清香不低于25度,酱香不低于35度),制约了低度酒应对25度以下其他品类低度新酒饮的竞争 [19] - 当酒精度低至无法保证香型必需的风味物质临界值时,低度白酒将面临无标可依的生产和销售困难 [19] 低度白酒市场发展制约因素:市场竞争与认知 - 低度酒面临混搭酒饮、新低度酒饮、女士新酒饮、新果酒、草本酒、茶酒等多元化低度酒饮的竞争和消费分流 [12] - 行业长期存在“高度数=高价,低度数=低价”的错误价值认知逻辑,限制了市场对低度酒的价值认可 [15] - 低度酒与高度酒是替代关系,在供给端会遭到高度酒市场份额较大品牌的压制,在消费端宴席场景中年长或职位高者偏爱高度酒的习惯会降低低度酒被选择的几率 [17] 低度白酒市场发展制约因素:企业内部与推广 - 开发低度酒意味着可能用自家低度酒替代自家高度酒市场份额,这种自我革命会受到企业内部保守派的阻碍 [19] - 线下渠道去中间化和线上电商化趋势下,新品类市场推广工作面临挑战,企业需亲自面向餐饮和超市消费者进行推广,过程将是“小火慢炖”而非爆发式 [15] 对酒企的发展建议 - 企业应保持定力,选择顺应趋势、健康发展的道路,避免设定脱离实际的高目标,防止风口过后一地鸡毛 [22] - 应避开低质产品和低端市场的“双低”定位误区,建议实施“抓中端辐射两头”战略,从100-300元中档市场切入,逐步向高端和大众市场延伸 [22][23] - 低度酒可与光瓶酒结合,利用二者较高的市场关联度,通过光瓶低度酒形式提升质价比竞争力,共同迭代盒装酒的市场份额 [24][25]
五粮液:曾居白酒之巅,如今低度酒“突围”能否重燃王者雄心?
搜狐财经· 2025-09-14 16:48
行业格局变迁 - 1998年五粮液营收与净利润是茅台的4倍有余 2005年茅台净利润首次反超五粮液 2013年茅台完成对五粮液的全面超越[3] - 茅台2001年上市后通过18年间10次提价策略 出厂价从185元推至969元 稀缺性与收藏价值构筑品牌壁垒[3] - 山西汾酒通过华润系战略入股实现全国化布局 跻身行业前三 白酒消费重心向次高端与大众市场转移[3] 五粮液财务表现 - 公司年营收近900亿元 净利润超300亿元 但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分别降至4.19%和2.28%[1][3] - 增长势头逐渐放缓 追赶茅台的窗口期似乎已关闭[3] 低度白酒市场竞争 - 泸州老窖2024年凭借40度以下产品斩获超200亿元销售额 其中国窖1573的38度版本占比近半[4] - 古井贡酒推出行业首款26度白酒 五粮液推出29度"一见倾心"采用AI勾调技术 定价399元/500ml[4] 五粮液转型策略 - 以低度白酒为突破口打破被茅台反超后的困局 同时向年轻消费群体抛出橄榄枝[1] - 推出渐变天青色水晶瓶身与邓紫棋代言组合 打破传统白酒刻板印象 通过产品创新与场景重构开辟新赛道[4] - 缺乏茅台顶级品牌溢价与汾酒资本助力 但选择主动出击应对消费代际更替[3][4] 技术挑战与行业影响 - 白酒降度后易出现"水味" 钓鱼台国宾酒业总经理指出过度低度化会导致酒体变质[4] - 低度化可能加速白酒向快消品转型 对传统陈酿体系造成冲击[4] - 年轻消费者是否愿意为"白酒工艺品"买单仍是未知数[4] 战略意义 - 转型实验折射传统巨头的生存焦虑 能否通过低度化与年轻化重获增长动能成为行业格局演变重要样本[5] - 在茅台统治的高端市场与新生代消费群体之间开辟新赛道 是对自身困境的回应也是对行业未来的押注[4][5]
鹰眼观酒 丨白酒进入调整期,从“二八”向“一九”演进
大众日报· 2025-09-07 13:4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19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合计营收2352.09亿元同比下降0.5% 合计净利润943.88亿元同比下降0.92% [2] - 白酒行业呈现"强者恒强 分化加剧"特征 头部6家企业营收合计2112.54亿元占行业总营收89.82% [2] - 行业进入"挤压式增长"阶段 投资逻辑转向聚焦确定性 拥有品牌护城河/渠道管控/产品升级能力的头部企业更具优势 [3] 头部企业格局 - 营收超百亿元的6家企业分别为贵州茅台893.89亿元/五粮液527.71亿元/山西汾酒239.64亿元/泸州老窖164.54亿元/洋河股份147.96亿元/古井贡酒138.80亿元 [3] - 前六名市场份额从2022年86.82%攀升至2025年中期89.82% 行业从"二八定律"向"一九定律"加速演进 [4] - 贵州茅台市占率从2022年36.37%提升至2025年H1的38% 五粮液市占率维持在22.44% 双寡头垄断高端价格带 [4] 企业动态与战略 - 山西汾酒市占率从2022年7.68%升至2025年H1的10.19% 通过全国化扩张/青花系列增长实现连续八年双位数增长 [4] - 多家头部酒企涉足低度酒市场 五粮液推出29度"一见倾心" 舍得酒业推出29度"舍得自在"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6] - 酒企积极备战双节销售 茅台文旅推出限量中秋礼盒 舍得酒业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191.59万千升同比下降5.8% 行业进入政策调整/消费调整/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 [5] - 行业需回归理性 注重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产品 加强年轻一代味蕾教育 盲目扩产和提价风险加大 [6] - 山西汾酒通过央视冠名/CBA男篮赞助/汾酒杏花节/酒业考古研究等多维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5] 消费者投诉问题 - 产品质量问题集中在假酒泛滥及高端名酒仿冒 如年份酒造假和茅台镇黑产业链事件 [8] - 营销环节存在直播带货虚假宣传/"专供"噱头/节日大促"先涨后降"等价格套路 [8] - 消费体验问题包括过度包装误导/售后维权困难/通过旧包装伪造生产日期等方式售假 [8]
2025双节酒商困局:库存压顶下,低度化能否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9-03 00:30
酒水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双节前传统白酒货架前鲜少有人驻足 高端酒礼盒滞销 而低度酒陈列区有消费者停留 果酒、气泡酒受关注 梅见青梅酒成为热卖单品[1] - 酒商面临库存、价格、需求三重压力叠加的经营困境 行业进入"政策调整+消费转型+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1][6] 库存压力 - 2025年上半年超58%经销商库存同比增加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突破900天 存货量同比激增25% 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到区域中小品牌普遍面临库存积压[3] - 大量资金被占用 不少中小酒商现金流濒临断裂[3] 价格压力 - 超50%经销商、零售商遭遇价格倒挂 且幅度较2024年扩大明显 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破1850元[3] - 800-1500元价格带受高端酒降价和中端酒挤压双重冲击 500-800元产品动销最差 部分经销商卖一瓶亏一瓶 难以覆盖物流、仓储等基础运营成本[3] 需求变化 - 禁酒令新规落地后商务宴请、企业礼赠等核心场景需求减少 团购渠道近乎停滞[5] - 婚宴场景单桌用酒档次下降 500元以上产品多被200-300元性价比产品替代[5] - 线上电商低价分流加剧线下压力 多数门店只能靠低价光瓶酒维持基本客流[5] 传统酒类表现 - 2024-2025年白酒行业营收增速降至1.7% 葡萄酒销量和销售额双降 啤酒行业增长平缓且利润压缩 黄酒受地域限制发展滞缓[6] - 传统"品牌溢价+渠道压货"的增长模式彻底失效 头部酒企数字化转型投入高见效慢 中小酒商难以复制[6] 低度酒饮崛起 - 低度酒饮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7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5%[6] - 消费需求呈现年轻化、个性化、悦己化特征 反映在酒饮领域则是低度化、健康化、口感精细化趋势[8] 酒企转型举措 - 五粮液推出29度低度白酒"一见倾心"主打商务轻社交场景 古井贡酒上线26度"年份原浆轻度古20"瞄准年轻女性消费者 泸州老窖计划推出28度国窖1573适配夏季餐饮场景[10] - 酒企除低度白酒外还积极布局新兴品类 通过多元化布局抢占市场[10] 细分品类表现 - 精酿啤酒2019-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 远超传统啤酒行业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 优布劳凭借2000多家线下门店实现年销袋装精酿超1亿袋[12] - 梅见青梅酒2025年1-7月实现逆势同比增长超20% 部分商超和即时零售渠道增长86% 产品具有12度酒体适配多数人群 酸甜口感适配多元场景[12] - 气泡酒市场表现突出 会稽山气泡黄酒营收同比增长60.47% 茅台悠蜜蓝莓气泡酒线上首发24小时GMV达35万元 气泡米酒、气泡果酒等小众品类开始涌现[14] 渠道效率提升 - 梅见周转快仅需两个月 库存负担小 不压货 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12]
2025年双节临近,酒商的困境与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02 20:21
白酒行业整体困境 - 2025年双节前酒商面临库存、价格、需求三重压力叠加的经营困境 [1] - 超58%经销商库存同比增加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突破900天 存货量同比激增25% [3] - 超50%经销商遭遇价格倒挂 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破1850元 800-1500元价格带受双重冲击 500-800元产品动销最差 [3] - 禁酒令新规导致商务宴请、企业礼赠需求减少 婚宴单桌用酒档次降至200-300元价格带 [5] - 白酒行业营收增速降至1.7% 葡萄酒销量销售额双降 啤酒增长平缓利润压缩 黄酒发展滞缓 [5] 低度酒饮市场崛起 - 低度酒饮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7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5% [5] - 消费主力年轻化推动低度化、健康化趋势 果酒、精酿啤酒、气泡酒等品类崛起 [7] - 精酿啤酒2019-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1300亿元 [10] - 优布劳品牌通过2000多家线下门店实现年销袋装精酿超1亿袋 [10] - 青梅酒品牌梅见2025年1-7月逆势同比增长超20% 部分渠道增长86% 库存周转仅两个月 [10] - 会稽山气泡黄酒营收同比增长60.47% 茅台悠蜜蓝莓气泡酒线上首发24小时GMV达35万元 [12] 酒企转型策略 - 五粮液推出29度低度白酒"一见倾心"主打商务轻社交场景 [8] - 古井贡酒上线26度"年份原浆轻度古20"瞄准年轻女性消费者 [8] - 泸州老窖计划推出28度国窖1573适配夏季餐饮场景 [8] - 传统"品牌溢价+渠道压货"增长模式失效 酒企通过低度化和多元化布局抢占市场 [5][8]
一场七夕宴,酒业新棋局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27
产品低度化趋势 - 五粮液推出29度"一见倾心"新品并于七夕当日正式发布 [3] - 古井贡酒提前一周推出26度"轻度古20"产品 [3] - 两款产品均以低度、易饮、高颜值为核心卖点,瞄准年轻消费群体 [3] 线上线下场景化营销 - 今世缘通过公众号留言互动抽取用户赠送500ML蓝宝石产品 [5] - 中国劲酒联合定制漫画集《快乐养生答案之书》切入情感话题 [5] - 青岛啤酒发起同饮白啤共白首社交话题鼓励分享爱情故事 [5] - 石湾酒厂在朱紫街举办七夕盛典融合打卡、市集、汉服大赛等复合场景 [9] - 五粮液在成都东郊记忆推出小红书快闪活动并携手西湖情玫瑰婚典 [9] - 汾酒体验店推出三款玫瑰汾酒主题特饮实行买一送一礼遇 [9] - 舍得打造可领证七夕快闪店将饮酒场景与人生重要节点绑定 [9] 年轻化战略转型 - 通过26-29度低度设计降低饮用门槛符合年轻人小酌怡情习惯 [12] - 融入漫画、打卡、婚恋等元素使品牌转变为社交货币 [12] - 古井贡酒"轻度"命名满足无负担饮酒需求 [12] - 五粮液浪漫命名强化青年情感连接 [12] 消费场景重构 - 从商务宴请转向佐餐酒与情绪酒场景 [13] - 适配家庭聚餐、情侣约会等佐餐场景 [13] - 通过恋爱养生、同饮白首等概念引入情绪消费 [13] - 将饮酒与喜悦、承诺等情绪绑定构建消费认知 [13] 女性消费市场挖掘 - 低度、高颜值产品设计契合女性消费者需求 [14] - 恋爱养生、玫瑰特饮等营销话术精准针对女性群体 [14] - 中国劲酒以女性情感为切入点关联自我关怀需求 [15] 行业挑战与展望 - 面临同质化竞争与节后消费疲软两大问题 [17] - 短期场景布局将向个人悦己场景延伸 [17] - 需开发小容量、多口味低度产品适配单身人群需求 [17] - 长期需从节日营销转向日常场景渗透 [17] - 行业展现低度化、场景化、年轻化转型决心 [18]
五粮液(000858):2025年半年报点评:宴席带动开瓶率增长,逆周期营收韧性足
民生证券· 2025-08-29 20:1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7/16/15倍 [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7.71亿元(同比+4.19%) 归母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2.28%) [1] - 单Q2营收158.31亿元(同比+0.10%) 归母净利润46.32亿元(同比-7.58%) [1] - 酒类主营业务营收491.20亿元(同比+4.26%) 销量增长44.59%但均价下降27.89%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31.88% 现金回款质量显著提升 [3][5] 产品结构分析 - 五粮液产品营收409.98亿元(同比+4.57%) 销量增长12.75%但均价下降7.25% [1] - 其他酒产品营收81.22亿元(同比+2.73%) 销量大幅增长58.81%但均价下降35.31% [1] - 推出29度新品"一见倾心"(京东售价399元/瓶) 瞄准年轻群体低度化饮酒趋势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至82.20% [1] 区域表现 - 东部片区营收201.09亿元(同比+7.88%) 表现最佳 [2] - 南部片区营收218.86亿元(同比+1.93%) [2] - 北部片区营收71.24亿元(同比+1.82%) [2] - 营销组织调整为三大片区 建立"总部-区域中心-终端"垂直管控体系 [2] 渠道结构 - 经销渠道营收279.25亿元(同比+1.20%) [2] - 直销渠道营收211.95亿元(同比+8.60%) 占比提升1.72个百分点至43.15% [2] - 新增企业客户60家 积极推进团购业务 [2] - 专卖店数量达1768家(半年减少18家) 体现稳价决心 [2] 经销商体系 - 五粮液经销商2510家(较2024年末减少142家) [3] - 浓香公司经销商1077家(较2024年末增加18家) [3] - 前五大经销商收入300.61亿元(同比+181%) 占比提升38.5个百分点至61.20% [3] - 成立平台公司五钧、五浚后经销商打款更加集中 [3] 费用与盈利能力 - 销售费用率10.23%(同比-0.37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3.25%(同比-0.19个百分点) [3] - Q2销售费用率18.88%(同比+1.54个百分点) 主因促销费及仓储物流费增加 [3] - 归母净利率36.94%(同比-0.69个百分点) Q2净利率29.26%(同比-2.43个百分点)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04.02/319.17/342.36亿元(同比-4.6%/+5.0%/+7.3%) [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896.92/937.29/994.46亿元(同比+0.6%/+4.5%/+6.1%) [6][7] - 毛利率预计稳定在76.71%-76.81%区间 [7][8] - 每股收益预测7.83/8.22/8.82元 [6]
白酒市场生变,酒企纷纷“降度”
搜狐财经· 2025-08-27 20:48
行业趋势:白酒企业低度化转型 - 五粮液和舍得酒业于8月26日同日宣布推出29度低度白酒新品,五粮液产品为"一见倾心",舍得酒业产品为"舍得自在" [1][4] - 泸州老窖38度产品已占国窖1573销售额近50%,公司正在研发28度产品,并规划16度及6度超低度产品 [4][5] - 洋河推出多款33.8度微分子白酒,单瓶338毫升售价174元,计划下个月推出15-28度果酒、露酒及10度上下低度潮饮 [4] - 古井贡酒8月19日推出26度"年份原浆·古20",山西汾酒推出30-45度低度青花汾酒及桂花汾酒等果味清香型酒 [5] 市场驱动因素 - 2024年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不同程度降速和下滑 [4] - 1985-1994年出生群体成为酒场新主力,传统白酒供给与新一代消费者需求出现明显错配 [4] - 年轻消费群体更追求酒饮的利口性和健康特性,导致传统高度酒遇冷 [4] 跨界布局精酿啤酒 - 五粮液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首款中式精酿啤酒"五粮精酿·风火轮" [7] - 珍酒李渡以88元超高端精酿"牛市News"产品进入精酿啤酒市场 [7] - 一线城市精酿渗透率突破30%,超过75%年轻消费者将"独特风味体验"列为首要购买动机 [7] 战略协同效应 - 构建"白酒+啤酒"协同生态,实现消费场景互补:白酒侧重宴席、商务等重社交场景,啤酒覆盖日常自饮、朋友小聚等轻场景 [7] - 渠道资源共享,利用白酒经销商网络快速布局啤酒终端,以啤酒高频消费带动渠道活跃度反哺白酒销售 [7] 技术与发展挑战 - 降度易导致酒体浑浊、风味寡淡,需投入大量技术研发解决 [9] - 低度酒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北方传统白酒消费区域仍以高度酒为主,低度酒渗透率较低 [9] - 过度迎合年轻人口感可能使白酒陷入与果酒、洋酒的替代竞争 [9] - 啤酒保质期较短、消费频次高,与白酒供应链管理差异较大,需优化供应链体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