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奶茶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的一杯中药奶茶,带火中医经济
吴晓波频道· 2025-09-03 08:30
中医养生消费趋势 - 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3000余个增至2024年4.2万个 九年增长约13倍 [12][13] - 三伏贴销量在入伏前夕环比增长176% 上海广州深圳宁波杭州武汉为销量前列城市 [4] - 90后95后用户占比超50% 成为三伏贴养生主力人群 [7] - 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2023年创3天售20多万帖纪录 2024年新版24小时售115万帖 20-35岁年轻人消费占比超80% [8] - 小红书"中医养生"话题浏览量突破69亿 讨论量近2000万 [10] 中医服务与产业发展 - 连锁品牌固生堂2025年上半年总门诊人次274.7万同比增长15.3% 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41.6% [13] -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从2017年54243个增至2023年92531个 接近翻倍 [13] - 2024年全国中医类总诊疗量超16亿人次 继2023年67.4%高增长后再度上涨 [13] - 超90%受访青年尝试过中医诊疗法 美团平台18-30岁中医养生消费人群占比达52% [14] 创新产品与市场扩张 - 中式养生饮市场规模2024-2028年复合增速超88% 预计2028年破百亿元 [16] - 元气森林"元气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16] - 盒马上半年推出近20款养生饮 通过自研或与同仁堂联名方式布局 [16] -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0万亩较十年前翻番 2022年交易额1900亿元 [23] - 2023年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 中药行业整体规模预计2029年超2万亿元 [23] 中医文旅与科技融合 - 中医馆衍生文旅体验 方回春堂设文创店与义诊区 胡庆余堂推"三师合一"药膳馆 [18][20] - "十三五"期间各地举办中医药文化活动2.8万余场 参与辐射人数超1800万 [20] - 北京中医药文旅活动3天吸引游客2.7万人 磐安县2023年中医药旅游人次超100万 [20] - 中医AI供应商达1.26万家 头部企业售出超10万台中医AI一体机 [25] - AI中医服务商问止科技2024年7月二次递表港股 有望成"AI中医第一股" [25] 产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中医大健康产业规模2025年有望超1.8万亿元 2030年预计达4.8-6.4万亿元 [28] - 84.4%人群存在健康困扰 超重肥胖心理压力睡眠问题为主要需求 [32] - 美国1970-2023年人均健康支出年均增7.4% 占GDP比重从6.74%升至17.7% [32] - 城镇富裕消费者2025年预计增加2.6%日常支出 重点流向健康与医疗服务 [36] - 国家政策推动中医馆社区覆盖率截至2025年2月达99.6% [38]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行业研究:中医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获消费者青睐
源达信息· 2025-07-22 19:22
报告核心观点 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策鼓励居民日常保健,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食补养生年轻化推动行业创新升级,中药饮片迎来市场机会,建议关注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 [1][2] 各部分内容总结 药食同源历史悠久,中医养生观念深入人心 - 中国古代有“寓医于食”传统,当代保健食品基于药食同源理念发展,药食同源目录多次扩容,从最初33种增加到目前119种,市场有望发展 [7] -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含“药食同源”和中药材原料的食品,监管要求不同,常见成分有多糖、黄酮等,有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9] 多重因素推动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扩容 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群基数庞大 - 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比22%,65岁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养生保健食品需求大 [1][11] - 养生消费群体年轻化,年轻群体成为新生力量,需求精细化、多元化推动市场高端化、定制化 [11] - 中国中药材保健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21年为181.6亿元,预计2025年达682.1亿元,年复合增速39.2% [11] - 政策鼓励居民日常保健,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养生保健食品市场有望加速扩容 [1][15] - 不同老龄群体对保健食品需求特征有差异,市场需求多元化,空间广阔 [16] 食补养生年轻化,推动行业创新和结构性升级 - 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养生,推动传统养生产品创新,如中药奶茶、中医版酸梅汤等受青睐,零食化高端滋补品受欢迎 [2][17] - 青年群体健康保健需求个性化,精准营养能满足需求,功能性食品是推进精准营养理念落地的载体 [20] - 精准营养理念普及促使功能性食品需求增长,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有望成为快速增长的细分赛道 [22]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2019 - 2020年中药材保健食品渗透率低,2023年达4.79%,头豹研究院预测2028年将达6.52% [2][22] - 老字号企业打造国潮IP,线上年轻消费者占比高,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7] 获益于中医养生热潮,中药饮片迎来市场机会 - 中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中药饮片是下游直接原料,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容 [28] - 传统中药饮片加工分净制、切制和炮制三道工序 [30] - 中医养生观念普及,年轻群体养生热潮推动中药饮片企业产品创新,市场空间持续增加 [32] 投资建议 - 云南白药从中成药企业发展为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形成多品牌格局,中医养生市场扩容利好业绩增长 [35] - 东阿阿胶从事阿胶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发多种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有望受益于食补养生市场扩容 [38]
估值超万亿,药食同源大戏开场
和讯· 2025-06-11 17:50
药食同源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过2万亿元[3] - 2023年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763亿元,预计2024年突破4000亿元[6] - 全国现存在业、存续的相关企业达到2900余家,2023年1-11月新增注册企业400余家[6] 消费趋势与主力人群 - Z世代正成为消费主力,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在休闲零食、乳品、饮品等领域创新[4] - 2025年货节中老年滋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70%,阿胶糕、黑芝麻丸等成为送礼新宠[8] - 超80%女性认为美白非常重要,超过一半愿意尝试新美白方法[8]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国家卫健委加速《药食同源目录》扩容,已涵盖106种食药物质[10] - 2025年两会提出"简化认定流程,缩短周期"为产业注入新动能[10] - 行业标准体系薄弱,仅山东省有地方标准,其余多为团体或企业标准[11] 产品创新与产业融合 - 党参渗入陈醋、灵芝混入酸奶、茯苓添进薯片等创新产品涌现[14] - 伊利与同仁堂合作推出纾糖膳底配方奶粉、红参焕活奶粉等产品[17] - 元气森林推出"自在水"系列,新宝堂开发陈皮水饮品等健康饮品[17] 技术挑战与行业痛点 - 功效成分含量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是主要质量问题[17] - 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爆品易被模仿导致价格竞争[17] - 功能声称受限,不能像保健品那样明确宣称功效[17] 专家观点与行业方向 - 金征宇院士指出老年食品是重要部分,可开发补气血、健脾胃等功能产品[7] - 李峰杰预见药食同源将重塑几乎所有食品品类,实现功能化、健康化[14] - 行业正建立食药物质食养声称基本术语库,三分之二物质已确定声称[17]
老字号“不老”,守匠心也要谋创新(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6 09:12
老字号定义与政策支持 - 中华老字号需满足创立50年以上、具备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并在多个维度具备创新能力[6] - 2024年2月商务部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总数达1455个,新认定382个,覆盖32个行业,平均"年龄"近140岁[6] -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老字号振兴,包括专项保护资金、博物馆建设等,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2023年首次移出55个经营不善品牌[6] 老字号创新案例 - 北京工美推出"盖碗茶咖啡",通过传统茶器与咖啡结合吸引年轻消费者打卡[8] - 同仁堂在拿铁中融入枸杞、菊花等食材,引领"朋克养生"潮流[9] - 北京稻香村推出青铜器盲盒糕点和"京城名胜"系列糕点,将建筑微缩成点心造型[4][9] - 正阳河被移出老字号名录后完成资产重组,2023年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邀请老技师指导口味复原[7] 场景与传播创新 - 老字号通过体验课程(如掐丝珐琅、糕点制作)将消费空间转化为文化空间[9] - 稻香村零号寻宝馆设置互动装置("盉"喷水模型、"爵"音乐盒)增强文化体验[9] - 用户在小红书自发创作"稻香村隐藏吃法"内容,如枣花酥酸奶碗、绿豆糕豆乳拿铁等,提升品牌时尚度[10] - 部分老字号通过私域流量运营(如店长微信)提供一对一服务,增强消费体验[11]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 - 行业担忧简单嫁接潮流(如盲盒、新茶饮)可能导致文化空心化和产品同质化[12] - 北京老舍茶馆以"茶、餐、戏、礼"深度融合为核心,保留四合院风格并加入曲艺表演,成为京味文化载体[12] - 健康化、体验化、智能化成为创新方向:稻香村推出糖醇窗口和粗粮生肖饼,都一处开放烧麦亲子体验课,方家铺子研发AI中医终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