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经济
搜索文档
2025年第37周: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9-20 08:04
养生经济与Z世代消费趋势 - 老字号中药品牌如同仁堂、童涵春堂、片仔癀通过产品创新和场景拓展吸引年轻消费者,推出养生茶饮、香氛蜡烛等产品并结合社交媒体营销增强互动体验 [2] - 品牌年轻化是老字号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满足Z世代对轻养生的需求实现焕发新活力,跨界合作和文创开发拉近与年轻人距离如同仁堂开设复合概念店推出养生咖啡 [2] - 中式养生水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规模达30亿元,年轻消费者占比77.7%,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超88%,伊利旗下伊刻活泉推出石斛西洋参养生水采用0糖配方和液氮锁鲜工艺 [19] 功能饮料与即饮茶市场动态 - 功能饮料和茶饮正快速取代传统矿泉水,2025年数据显示其增速显著超越传统矿泉水,农夫山泉、东鹏饮料等企业财报反映茶饮和功能饮料营收占比提升,电解质水等单品增长迅猛 [3] - 无糖茶市场从2015年22.6亿元飙升至2023年401.6亿元,预计2025年达616.6亿元,竞争焦点从健康概念转向口味体验,品牌需坚持健康加好喝双轮驱动 [11]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1114亿元,消费群体从体力劳动者转向年轻人,消费场景包括运动、加班、电竞等,东鹏特饮推出无糖新品瞄准用脑过度白领,包装改为简约白色 [8] - 即饮茶市场预计到2034年将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情绪满足和口味优化成为主要购买驱动力,创新集中在功能性成分、文化体验和季节限定等方面 [9] 预制菜行业调整与企业表现 - 预制菜行业进入调整期,味知香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4.5%,千味央厨净利润下滑39.7%,安井食品预制菜业务增速放缓,主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和行业竞争加剧 [4] - 2024年预制菜行业规模达4850亿元,但消费者接受度仍待提升,行业存在标准不统一、食品安全等问题,新规出台提高行业门槛推动规范化发展 [4] - 春雪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2.30亿元同比增长5.75%,净利润1428万元扭亏为盈,核心策略包括全产业链整合和聚焦预制菜赛道,鸡肉调理品销量增长10.53%,出口激增25% [24][25] 茶饮料市场分化与巨头策略 - 茶饮料市场呈现分化趋势,农夫山泉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5.6%至256.22亿元,其中即饮茶收入增长19.7%至100.9亿元,康师傅茶饮料收入下滑6.3%至106.7亿元 [5] - 农夫山泉通过无糖茶品牌东方树叶和促销活动如一元乐享抢占市场,康师傅主因有糖茶需求下降、渠道收缩及涨价策略导致收入下滑 [5] - 元气森林凭无糖专门家定位迅速崛起,2024年销售额达117亿元,无糖气泡水市占率超50%,成功源于精准瞄准年轻群体健康焦虑和快速产品迭代 [18] 老年食品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 中国老龄化加速,预计2030年老年人口达3.7亿占总人口25.5%,老年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30年消费总量或达12万亿至15.5万亿元 [7] - 日本老年食品市场成熟,其介护食品按硬度、粘度分类便于老年人选择,2019年市场规模达1691亿日元,功能性食品针对认知、三高、骨关节健康等需求 [7] - 中国老年食品市场目前以保健品为主种类单一,需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法规标准,开发多样化老年食品填补市场空缺 [7] 乳制品与奶粉行业创新 - 蒙牛奶粉板块2025年中期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2.5%,利润显著提升,通过科研创新如瑞哺恩推出Sn-2 DHA奶粉吸收率提升100%,儿童粉一米八八聚焦骨骼成长 [11] - 新乳业净利润增33.76%,良品铺子、金种子酒等亏损,蜜雪集团营收增长39.3% [5] - 李子园业绩停滞营收徘徊在14亿元左右,产品单一、渠道集中等问题凸显,2024年底浙商二代李博胜接任总经理推动新品开发和品牌升级 [26] 餐饮业转型与新业态探索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主要因翻台率下降及客流减少,餐厅收入占比近九成但同比下降9%,外卖业务收入增长59.6% [13] - 为应对压力海底捞调整门店策略,关闭部分直营店并扩大加盟,同时加速创新场景和副牌孵化,如在上海开设超级甜品站推出咖啡、奶茶、甜点等产品 [13] - 紫光园在清河万象汇开设主打现制烘焙的奶皮子酸奶站,融合清真糕点和卤味小吃,尝试酸奶加模式结合社区档口与流量单品 [20] - 西餐品牌蓝蛙在北京国贸店推出全国首家Bakery门店,将原有酒水吧改为烘焙档口,售卖12-42元的蛋糕、面包等产品应对增长放缓 [23] 品牌创新与国际市场拓展 - 旺仔牛奶推出16款地域版限定包装,将城市文化符号与经典IP结合如长沙的吃臭豆腐仔、上海的上海滩仔,通过在地化设计唤醒消费者情感共鸣 [12] - 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红豆薏米水登陆韩国20家Costco超市,标志产品首次进入海外主流零售渠道,品牌自2019年出海以来已进入40多国市场 [22] - 2025年上半年食品饮料巨头积极应对动荡经济,可口可乐营收236.64亿美元净利润增28%,雀巢销售额442亿瑞士法郎聚焦高端健康领域收购徐福记 [12] 其他企业财报与产品动态 - 承德露露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下降15.30%,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减少11.97%,公司聚焦植物基产品创新推出露露植本养生水等新品 [23] - 永辉超市推出烘焙新品山茶花山泉吐司,主打新国风美学与健康理念,采用进口山茶花小麦粉和安佳黄油,结合低温发酵与烫种工艺降低糖油含量 [10] - 费列罗斥资31亿美元收购家乐氏布局蛋白质零食和欧洲市场,亿滋国际营收增3.8%靠产品微创新和拓展新品类 [12]
“养生经济”正在拿捏“Z世代”
消费日报网· 2025-09-05 10:34
行业趋势 - 老字号中药品牌通过产品创新和场景拓展将传统中药文化转化为年轻人青睐的国潮体验 推动养生经济向Z世代经济延伸 [1][2] - 品牌通过跨界合作 文创产品开发和复合型门店布局拉近与年轻人距离 例如同仁堂推出养生咖啡 胡庆余堂开发特色药膳 [2] - 行业采用数字化营销策略 在抖音 小红书 B站等平台通过动漫演绎和趣味科普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片仔癀抖音挑战赛话题播放量达1.8亿次 [2] 公司举措 - 童涵春堂2021年初升级门店为中医药文化新概念体验店 布局茶饮柜台和香氛产品 联名崇明土布香囊部分店铺售罄 [1] - 片仔癀通过新媒体互动提升品牌年轻化 抖音挑战赛播放量超2100万次 参与人数近1万人 [2] - 同仁堂开设知嘛健康复合概念店 一层提供养生咖啡 二层提供中医问诊服务 [2] 消费行为 - 年轻消费群体将中药茶饮 香氛蜡烛 香囊等产品作为轻养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工作日门店茶饮消费人流量显著 [1] - 消费者对老字号联名产品表现出强烈兴趣 部分产品出现断货现象 并持续关注新品推出 [1]
最热三伏天,低欲望的年轻人掏空口袋“吸阳气”
36氪· 2025-07-25 07:23
行业趋势 - 中国年轻群体在三伏天养生需求激增,"三伏"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热门时令节日 [1] - 2023年中国民间中医馆数量新增1.2万家,养生保健机构数量同比增长53% [13] - 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医疗机构总诊疗量同比增长25.3% [13] -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预测2025年国内营养品市场规模将达3200亿元 [15] 消费行为 - 18-35岁年轻人占科学养生消费群体的83.7%,年均消费1000元 [15] - 三伏贴疗程价格204元(68元/次),DIY材料包成本降至12元/次 [17] - 养生馆艾灸服务120元/次,家用艾灸套装成本80元可重复使用 [18] - 养生茶等产品溢价显著,成本不足零头的138元产品热销 [27] 产品创新 - 三伏贴、艾灸、刮痧等传统疗法结合现代包装成为热门赛道 [13] - 蒸汽眼罩式三伏贴、艾草关节贴等便捷型产品受追捧 [26] - 养生茶饮从无糖茶升级为功能性饮品(绿豆水、红豆薏米水等) [23] - 新中式包装+功效宣传的产品组合形成标准化销售公式 [27] 市场供需 - 中医院三伏贴门诊供不应求,部分需找黄牛代排挂号 [10] - 艾灸馆预约排期满负荷运营,技师需轮班用餐 [13] - 养生DIY材料包电商销量激增,买家秀显示普及度高 [17] - 山姆、胖东来等商超的养生类商品出现代购抢货现象 [36] 商业模式 - 中医馆正在替代传统美容院成为年轻群体新消费场景 [13] - 养生消费品从医疗场景延伸至日常快消品领域 [21] - 企业通过"功效+便捷性"组合满足年轻人低付出养生需求 [25] - 行业形成"线下服务+线上DIY+快消品"的完整产业链 [14]